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地理课堂多媒体的运用现状方面,就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来说,农村地区有51%的学校从未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城市地区65%的学校有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课件的政策。就地理教学多媒体的使用情况看,以我所在的新马中学为例: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所有地理教师都已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对这种多媒体课堂也比较适应,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比较高,同时课堂教学效果相应较好。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活动是比较受广大教师欢迎的。
一、中学地理课堂多媒体运用的优势
1.有利于在地理课堂上创设情境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動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两三分钟时间内,可以播放一段长江的影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学生分散的精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从而为整堂课开好头。
2.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活地图及相关图文资料,将所学内容以声音、图像及文字进行多媒体化展现,从而不仅增强地理课堂的交互性,而且解决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板书、板图、板画而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和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还可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影视片段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创新能力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可以观察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使教与学成为有机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视频,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因此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理运用地理教学多媒体的途径
1.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思维时间
多媒体教学具有展现内容多等的特点。从我个人的实际经验来看,很多时候地理教师在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充分顾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例如对一个地理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只通过教师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播放,往往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前因后果的时候,教师已经进行了课件画面的切换,导致学生方才所形成的思维过程遭到破坏,对该地理问题的认识也就不了了之。地理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样的弊端,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不能在学生还在思考课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时就进行课件画面的切换,一定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
2.把握好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虽然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设计,课堂引导的主体,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上是学生视听、思考及完成课堂练习的过程。所以我认为首先地理教师应该把握住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避免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情况,要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讲授方法相结合,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出最佳教学功能。其次,学生要意识到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多媒体内容上,还要时刻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把教师的讲授与课件内容相结合,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就是课件的制作。因此,合理制作地理课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理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在正确选材的情况下,课件内容应当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突出重点内容,牢牢根据课堂教学目的制作或者修改多媒体课件。避免因课件内容或过于花哨,或过于简单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干扰,最终降低课堂教学质量的情况。
一、中学地理课堂多媒体运用的优势
1.有利于在地理课堂上创设情境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動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两三分钟时间内,可以播放一段长江的影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学生分散的精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从而为整堂课开好头。
2.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活地图及相关图文资料,将所学内容以声音、图像及文字进行多媒体化展现,从而不仅增强地理课堂的交互性,而且解决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板书、板图、板画而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和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还可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影视片段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创新能力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可以观察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使教与学成为有机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视频,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因此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理运用地理教学多媒体的途径
1.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思维时间
多媒体教学具有展现内容多等的特点。从我个人的实际经验来看,很多时候地理教师在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充分顾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例如对一个地理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只通过教师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播放,往往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前因后果的时候,教师已经进行了课件画面的切换,导致学生方才所形成的思维过程遭到破坏,对该地理问题的认识也就不了了之。地理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样的弊端,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不能在学生还在思考课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时就进行课件画面的切换,一定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
2.把握好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虽然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设计,课堂引导的主体,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上是学生视听、思考及完成课堂练习的过程。所以我认为首先地理教师应该把握住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避免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情况,要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讲授方法相结合,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出最佳教学功能。其次,学生要意识到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多媒体内容上,还要时刻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把教师的讲授与课件内容相结合,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就是课件的制作。因此,合理制作地理课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理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在正确选材的情况下,课件内容应当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突出重点内容,牢牢根据课堂教学目的制作或者修改多媒体课件。避免因课件内容或过于花哨,或过于简单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干扰,最终降低课堂教学质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