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坦北路位于莱城区西部,是连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重要交通要道,绿化设计把道路节点、两侧绿化带有机结合,局部设计微地形,以高大乔木、花灌木、球类与彩色地被组团式搭配,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生态群落,既丰富了绿化景观,又开阔了交通视野。
关键词:生态廊道;微地形;景观链
中图分类号: U418.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9.070
1概况
北坦路位于莱城区西部,西为泰钢工业园区,东为莱城区,南起老城区凤城西大街,北接北部莱城工业园区,是老城区与新城区连接的重要交通要道。
北坦北路是北坦路向北延伸的部分,南起鲁中西大街,北至嬴牟西大街,全长 3146米。其中鲁中大街—汶源大街段长1122米,道路规划红线35米,主路面宽16米,两侧分车带各宽1.5米,自行车道各宽3米,人行道各宽2米,路两侧绿化带各宽3米;汶源大街—赢牟大街段长2024米,道路规划红线宽 40米,主路面宽16米,两侧分车带各宽1.5米,自行车道各宽3米,人行道各宽2米,路两侧绿化带各宽5.5米。
2设计目标
北坦北路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道路,在设计时不仅满足其交通功能,还结合城市及北坦路特点进行道路的景观和绿化统一规划,充分体现北坦路特色。
3规划原则
3.1尊重当地环境
本方案规划根植于北坦北路所在地域,注重当地乡土文化,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选用当地乡土植物材料,以适应本地生长、降低管理与维护的成本。
3.2自然环境的高效利用
景观的创造与景观序列的划分,充分结合道路沿途的不同景观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景观,形成各路段的景观特色。
3.3种植规划原则
配置上遵循多样性原则,以高大乔木为主,通过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形成群落式种植,从而提升生态效益。突出植物造景功能,创造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绿荫护夏的景观效果,丰富莱芜市的植物景观。突出地方特色,加大乡土树种在绿化中的比重。
选择树种:常绿乔木:雪松、侧柏、油松、白皮松、云杉等。
落叶乔木:合欢、银杏、国槐、刺槐、白蜡、垂柳、栾树、元宝枫、水杉、玉兰、紫叶李、樱花、碧桃、丁香、紫薇、红枫、鸡爪槭、腊梅等。
灌木:金银木、珍珠梅、连翘、迎春、丰花月季、海棠、无花果、枸杞、石楠、铺地柏、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红叶小檗等。
地被:二月兰、千日红、大花萱草、红花三叶草、金鸡菊、金盏菊、常夏石竹、麦冬、阔叶麦冬、地被菊等。
藤本:紫藤、美国凌霄、金银花、地锦、多花蔷薇、扶芳藤等。
竹类:早园竹、淡竹、箬竹等。
4设计构思
4.1注重生态性
北坦北路沿线有几个工厂,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时,应在适当丰富绿化层次、提高绿化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抗污染树种,引入“环保、安全、自然、 生态”的概念,把整条道路建成生态廊道。
4.2注重景观性
北坦北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在进行景观规划和绿化设计时应结合道路两侧山丘、河流、洼地造景,合理配置植物,使道路景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4.3打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观链
充分利用北坦北路沿线的山丘、河流,在现有山坡处作起伏地形,将现有河道开挖整理,形成自然山水景观。利用低矮花灌木、宿根花卉、时令花卉组成的大色块花境的色彩、季相、层次变化与地形的起伏相结合,与山水自然景观相呼应。突出道路绿地的生态性。模拟植物群落搭配形式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采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北坦北路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道路,来往车辆多、噪音大、污染重。利用乔木、灌木、球类、地被合理搭配形成复合植物群落,同时选择刺槐、国槐、构树、悬铃木、侧柏、臭椿、龙柏、石榴、腊梅、紫荆、紫薇、玉兰等吸收粉尘、汽车废气、抑菌、杀菌、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噪音,而且可以降尘、减少污染。另外,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养护管理费用;将反映莱芜传统文化(冶炼、战争、戏曲等)的雕塑、景墙、钢构架等样品适当布置在节点、较宽的绿化带中,与周围绿化相结合,体现蓬勃发展的新莱芜。
5具体设计
5.1鲁中大街—汶源大街段
此段是老城区的干道,为原有道路的改造。路两侧绿化带根据现有道路两侧的建筑情况布置,宽窄不一。绿化带植物配置采用乔木群与灌木群间隔搭配,形成高低错落、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在汶源大街节点东南角、西北角,以常绿树雪松、黑松为背景,其前面组团式栽植银杏、女贞、玉兰、樱花、紫叶李、碧桃、榆叶梅等,树下满铺铺地柏形成对比强烈的空间层次,凸现简洁、大气。汶源大街节点东北角,现有地势高于道路,可适当整理堆山,形成小山丘。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成林的乔木穿插配置,并加以规则式种植,中层种植小乔木及低矮花灌木,沿路以色叶灌木组成色块,形成富有动感的线条花带,营造浓烈的迎宾气氛;1.5米宽分车带主要栽植行道树法桐和不同球类、花灌木,与绿化带内的行道树法桐形成林荫通道。
5.2汶源大街—赢牟大街段
此段为新建道路,连接老城区干道与北部工业园区道路,该段绿化景观不仅要与老城区相呼应,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分车带中,采用行道树法桐、花灌木丁香、黄刺玫、榆叶梅、美人梅、红王子锦带、红瑞木等相搭配,利用植物季相的变化形成四季景观;路两侧绿化带中植物配置层次明确,上层为落叶大乔木,中层为开花小乔木及常绿灌木,下层为修剪整齐的常绿灌木及色叶灌木,底层为草坪、低矮灌木、草花形成多彩地被,景观效果较好。整体上构图简洁、优美而大气。龙潭大街以南的绿化带较宽,大约10米左右,可适当增设卵石、片石小路,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健身需求。并适当设置休息广场、座凳、景石,配置观赏性强的乔木、各种花灌木、球类,沿路栽植低矮花灌木与时令花卉组成的花带,使人置身其中既有绿荫成廊之感又再现林间缀花的生态意境。乔木选择:银杏、国槐、栾树、女贞、榉树、朴树、 苦楝、臭椿、五角枫、枫香、广玉兰、玉兰等。灌木选择樱花、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紫薇、黄刺玫、木芙蓉、红枫、梅花、腊梅、红瑞木、棣棠、竹子、南天竹、红叶小檗、小龙柏、铺地柏、金叶女贞、春鹃、夏鹃、金丝桃、海桐、狭叶十大功劳、棣棠、 绣球花等。草本地被选择大花美人蕉、吉祥草、麦冬、葱兰、金边吊兰、紫花酢浆草、紫鸭趾草、狗牙根、结缕草等。其中降噪效果好的植物选择:银杏、玉兰、丁香、丛生大叶女贞、红王子锦带、棣棠等。
5.3北坦北路四个节点
北坦北路有龙潭大街节点、雪湖大街节点、赢牟大街节点、莲河节点等四个节点。其中莲河节点位于北坦北路以西,新旧两条莲河河道相汇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地势开阔,河道较宽,水面浅,规划建成湿地公园。设计临水亭廊、观景平台、休闲垂钓平台,沿河木栈道、沙滩、广场等由园路连接,适当布置景墙、雕塑、景石形成局部小景。植物配置上除保留现有的垂柳、毛白杨等植物外,适当搭配水杉、枫杨、雪松、盆景松、玉兰、栾树、合欢、女贞等大乔木,紫薇、木槿、紫荆、紫叶李、榆叶梅、红王子锦带、珍珠梅、丁香等花灌木,千屈菜、菖蒲、水葱、梭鱼草、大花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与球类、地被植物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湿地植物群落。其他节点可根据周边环境,结合北坦路绿化风格进行植物配置,同时适当设计休息广场、亭、花架、座凳等为行人提供休闲场所。节点中可局部做微地形处理,这样既有利于排水,又可丰富林冠线。游步小道贯穿地形,利用竹子形成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同时形态各异的野花散落在小径两边形成花溪漫道。
作者简介:张艳霞,大专学历,莱芜市园林管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管理、规划、施工。
关键词:生态廊道;微地形;景观链
中图分类号: U418.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9.070
1概况
北坦路位于莱城区西部,西为泰钢工业园区,东为莱城区,南起老城区凤城西大街,北接北部莱城工业园区,是老城区与新城区连接的重要交通要道。
北坦北路是北坦路向北延伸的部分,南起鲁中西大街,北至嬴牟西大街,全长 3146米。其中鲁中大街—汶源大街段长1122米,道路规划红线35米,主路面宽16米,两侧分车带各宽1.5米,自行车道各宽3米,人行道各宽2米,路两侧绿化带各宽3米;汶源大街—赢牟大街段长2024米,道路规划红线宽 40米,主路面宽16米,两侧分车带各宽1.5米,自行车道各宽3米,人行道各宽2米,路两侧绿化带各宽5.5米。
2设计目标
北坦北路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道路,在设计时不仅满足其交通功能,还结合城市及北坦路特点进行道路的景观和绿化统一规划,充分体现北坦路特色。
3规划原则
3.1尊重当地环境
本方案规划根植于北坦北路所在地域,注重当地乡土文化,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选用当地乡土植物材料,以适应本地生长、降低管理与维护的成本。
3.2自然环境的高效利用
景观的创造与景观序列的划分,充分结合道路沿途的不同景观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景观,形成各路段的景观特色。
3.3种植规划原则
配置上遵循多样性原则,以高大乔木为主,通过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形成群落式种植,从而提升生态效益。突出植物造景功能,创造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绿荫护夏的景观效果,丰富莱芜市的植物景观。突出地方特色,加大乡土树种在绿化中的比重。
选择树种:常绿乔木:雪松、侧柏、油松、白皮松、云杉等。
落叶乔木:合欢、银杏、国槐、刺槐、白蜡、垂柳、栾树、元宝枫、水杉、玉兰、紫叶李、樱花、碧桃、丁香、紫薇、红枫、鸡爪槭、腊梅等。
灌木:金银木、珍珠梅、连翘、迎春、丰花月季、海棠、无花果、枸杞、石楠、铺地柏、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红叶小檗等。
地被:二月兰、千日红、大花萱草、红花三叶草、金鸡菊、金盏菊、常夏石竹、麦冬、阔叶麦冬、地被菊等。
藤本:紫藤、美国凌霄、金银花、地锦、多花蔷薇、扶芳藤等。
竹类:早园竹、淡竹、箬竹等。
4设计构思
4.1注重生态性
北坦北路沿线有几个工厂,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时,应在适当丰富绿化层次、提高绿化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抗污染树种,引入“环保、安全、自然、 生态”的概念,把整条道路建成生态廊道。
4.2注重景观性
北坦北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在进行景观规划和绿化设计时应结合道路两侧山丘、河流、洼地造景,合理配置植物,使道路景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4.3打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观链
充分利用北坦北路沿线的山丘、河流,在现有山坡处作起伏地形,将现有河道开挖整理,形成自然山水景观。利用低矮花灌木、宿根花卉、时令花卉组成的大色块花境的色彩、季相、层次变化与地形的起伏相结合,与山水自然景观相呼应。突出道路绿地的生态性。模拟植物群落搭配形式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采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北坦北路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道路,来往车辆多、噪音大、污染重。利用乔木、灌木、球类、地被合理搭配形成复合植物群落,同时选择刺槐、国槐、构树、悬铃木、侧柏、臭椿、龙柏、石榴、腊梅、紫荆、紫薇、玉兰等吸收粉尘、汽车废气、抑菌、杀菌、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噪音,而且可以降尘、减少污染。另外,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养护管理费用;将反映莱芜传统文化(冶炼、战争、戏曲等)的雕塑、景墙、钢构架等样品适当布置在节点、较宽的绿化带中,与周围绿化相结合,体现蓬勃发展的新莱芜。
5具体设计
5.1鲁中大街—汶源大街段
此段是老城区的干道,为原有道路的改造。路两侧绿化带根据现有道路两侧的建筑情况布置,宽窄不一。绿化带植物配置采用乔木群与灌木群间隔搭配,形成高低错落、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在汶源大街节点东南角、西北角,以常绿树雪松、黑松为背景,其前面组团式栽植银杏、女贞、玉兰、樱花、紫叶李、碧桃、榆叶梅等,树下满铺铺地柏形成对比强烈的空间层次,凸现简洁、大气。汶源大街节点东北角,现有地势高于道路,可适当整理堆山,形成小山丘。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成林的乔木穿插配置,并加以规则式种植,中层种植小乔木及低矮花灌木,沿路以色叶灌木组成色块,形成富有动感的线条花带,营造浓烈的迎宾气氛;1.5米宽分车带主要栽植行道树法桐和不同球类、花灌木,与绿化带内的行道树法桐形成林荫通道。
5.2汶源大街—赢牟大街段
此段为新建道路,连接老城区干道与北部工业园区道路,该段绿化景观不仅要与老城区相呼应,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分车带中,采用行道树法桐、花灌木丁香、黄刺玫、榆叶梅、美人梅、红王子锦带、红瑞木等相搭配,利用植物季相的变化形成四季景观;路两侧绿化带中植物配置层次明确,上层为落叶大乔木,中层为开花小乔木及常绿灌木,下层为修剪整齐的常绿灌木及色叶灌木,底层为草坪、低矮灌木、草花形成多彩地被,景观效果较好。整体上构图简洁、优美而大气。龙潭大街以南的绿化带较宽,大约10米左右,可适当增设卵石、片石小路,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健身需求。并适当设置休息广场、座凳、景石,配置观赏性强的乔木、各种花灌木、球类,沿路栽植低矮花灌木与时令花卉组成的花带,使人置身其中既有绿荫成廊之感又再现林间缀花的生态意境。乔木选择:银杏、国槐、栾树、女贞、榉树、朴树、 苦楝、臭椿、五角枫、枫香、广玉兰、玉兰等。灌木选择樱花、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紫薇、黄刺玫、木芙蓉、红枫、梅花、腊梅、红瑞木、棣棠、竹子、南天竹、红叶小檗、小龙柏、铺地柏、金叶女贞、春鹃、夏鹃、金丝桃、海桐、狭叶十大功劳、棣棠、 绣球花等。草本地被选择大花美人蕉、吉祥草、麦冬、葱兰、金边吊兰、紫花酢浆草、紫鸭趾草、狗牙根、结缕草等。其中降噪效果好的植物选择:银杏、玉兰、丁香、丛生大叶女贞、红王子锦带、棣棠等。
5.3北坦北路四个节点
北坦北路有龙潭大街节点、雪湖大街节点、赢牟大街节点、莲河节点等四个节点。其中莲河节点位于北坦北路以西,新旧两条莲河河道相汇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地势开阔,河道较宽,水面浅,规划建成湿地公园。设计临水亭廊、观景平台、休闲垂钓平台,沿河木栈道、沙滩、广场等由园路连接,适当布置景墙、雕塑、景石形成局部小景。植物配置上除保留现有的垂柳、毛白杨等植物外,适当搭配水杉、枫杨、雪松、盆景松、玉兰、栾树、合欢、女贞等大乔木,紫薇、木槿、紫荆、紫叶李、榆叶梅、红王子锦带、珍珠梅、丁香等花灌木,千屈菜、菖蒲、水葱、梭鱼草、大花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与球类、地被植物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湿地植物群落。其他节点可根据周边环境,结合北坦路绿化风格进行植物配置,同时适当设计休息广场、亭、花架、座凳等为行人提供休闲场所。节点中可局部做微地形处理,这样既有利于排水,又可丰富林冠线。游步小道贯穿地形,利用竹子形成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同时形态各异的野花散落在小径两边形成花溪漫道。
作者简介:张艳霞,大专学历,莱芜市园林管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管理、规划、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