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互动”教学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心灵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活动的过程。传统的英语课堂,多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读为主,谈不上什么积极互动,现在的课堂明确要求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互动之中应以学生动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动。
一、“师生互动”教学的理念
“师生互动”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体现,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成效显著,所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二、“师生互动”的方式
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了互动教学的实践。
1.思维的互动
新课程理论强调思维的多种互动。交流和讨论是实现互动的基本途径,语言是交流和讨论的基本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因此,如何思维,成为形成互动的关键。为了引发学生的思维,除了传统的设问、提问外,可通过设置音乐、图画、小品等情境,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动情的过程中,激活思维的灵感。在实际教学中,设计说说议议、想想做做、画一画、演一演等活动,都属于这一类。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思维互动,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时出现顿悟和惊喜。通过思维的互动,有助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更有利于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角色的互动
互动教学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仅仅是在教,而且也通过互动在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通过互动也在教教师。为了更好地支持这种教学氛围的形成,可倡导“小先生制”:让学生在课前3分钟用英语讲讲小故事或新闻,或在课尾3分钟尝试总结,在课中让学生主讲,或用其它方式更多地进行角色互动。
3.团体的互动
互动教学的闪光之处还在于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更让学生学会合作。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游戏、竞赛、辩论等活动,能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用怎样的方法和手段去引导、促发教学中的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和谐氛围,点燃互动激情
在课堂上,教师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充满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实现师生人格平等、心灵平等、价值平等,使课堂成为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交流互动的场所。
(1)尊重学生个性,实施民主教学。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既有其他学生一样的共同性特征,又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情感和才智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他们的发展潜能,精心为他们设计有层次、多方位的互动平台。
(2)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心态。教师的情感是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中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教师自身水平的发挥,同时也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好坏。因此,教师要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力求做到高兴时不得意忘形,悲伤时不垂头丧气,控制无益的激动,调节消极的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积极、欢快的情绪进行教学。
2.引导学生有方,疏通互动渠道
在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的“引”是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是疏通互动渠道的关键。教师在讲新课前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人手,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在呈现新句型前为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的支架;在讲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在讲完课文后,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文内涵,组织学生探讨,升华文章主题。只有引导得当、得法、得理才会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快乐,才能产生浓厚兴趣,才能使他们在英语课中真正地“动”起来。
3.创设独特情境,促进互动生成语言是传达情意的工具
要学好英语,一定要有语言环境。可对中国学生来说,最缺乏的恐怕就是语言环境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电教设备、角色表演,英文歌曲等各种资源为学生揭示出一种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想象和参与,使他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当中学习和掌握语言。
4.合理编排小组,确保互动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与组际交流是“生生互动”的重要组织形式。组织得好,不仅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参与,并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而且有利于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但如果分组不合理,就会影响互动任务的顺利完成,使互动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和组际交流的各种因素,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优生与差生搭配,性格外向的与性格内向的搭配,男生与女生搭配。各组成员分工要明确,责任到人,使小组成为一个高效的团体。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后,各小组间要及时交换意见,对于本组有疑难的问题可在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
5.完善评价机制,实现互动目标
评价的内容和手段要多样化,注重定性分析,突出主观的价值判断,采用客观记录和教师评价、组内和组际间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及个人成绩和小组总分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把“人人提高,生生进步”作为互动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目标。
一、“师生互动”教学的理念
“师生互动”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体现,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成效显著,所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二、“师生互动”的方式
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了互动教学的实践。
1.思维的互动
新课程理论强调思维的多种互动。交流和讨论是实现互动的基本途径,语言是交流和讨论的基本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因此,如何思维,成为形成互动的关键。为了引发学生的思维,除了传统的设问、提问外,可通过设置音乐、图画、小品等情境,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动情的过程中,激活思维的灵感。在实际教学中,设计说说议议、想想做做、画一画、演一演等活动,都属于这一类。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思维互动,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时出现顿悟和惊喜。通过思维的互动,有助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更有利于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角色的互动
互动教学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仅仅是在教,而且也通过互动在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通过互动也在教教师。为了更好地支持这种教学氛围的形成,可倡导“小先生制”:让学生在课前3分钟用英语讲讲小故事或新闻,或在课尾3分钟尝试总结,在课中让学生主讲,或用其它方式更多地进行角色互动。
3.团体的互动
互动教学的闪光之处还在于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更让学生学会合作。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游戏、竞赛、辩论等活动,能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用怎样的方法和手段去引导、促发教学中的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和谐氛围,点燃互动激情
在课堂上,教师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充满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实现师生人格平等、心灵平等、价值平等,使课堂成为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交流互动的场所。
(1)尊重学生个性,实施民主教学。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既有其他学生一样的共同性特征,又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情感和才智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他们的发展潜能,精心为他们设计有层次、多方位的互动平台。
(2)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心态。教师的情感是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中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教师自身水平的发挥,同时也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好坏。因此,教师要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力求做到高兴时不得意忘形,悲伤时不垂头丧气,控制无益的激动,调节消极的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积极、欢快的情绪进行教学。
2.引导学生有方,疏通互动渠道
在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的“引”是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是疏通互动渠道的关键。教师在讲新课前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人手,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在呈现新句型前为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的支架;在讲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在讲完课文后,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文内涵,组织学生探讨,升华文章主题。只有引导得当、得法、得理才会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快乐,才能产生浓厚兴趣,才能使他们在英语课中真正地“动”起来。
3.创设独特情境,促进互动生成语言是传达情意的工具
要学好英语,一定要有语言环境。可对中国学生来说,最缺乏的恐怕就是语言环境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电教设备、角色表演,英文歌曲等各种资源为学生揭示出一种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想象和参与,使他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当中学习和掌握语言。
4.合理编排小组,确保互动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与组际交流是“生生互动”的重要组织形式。组织得好,不仅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参与,并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而且有利于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但如果分组不合理,就会影响互动任务的顺利完成,使互动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和组际交流的各种因素,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优生与差生搭配,性格外向的与性格内向的搭配,男生与女生搭配。各组成员分工要明确,责任到人,使小组成为一个高效的团体。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后,各小组间要及时交换意见,对于本组有疑难的问题可在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
5.完善评价机制,实现互动目标
评价的内容和手段要多样化,注重定性分析,突出主观的价值判断,采用客观记录和教师评价、组内和组际间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及个人成绩和小组总分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把“人人提高,生生进步”作为互动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