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不为良相 当为良医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鼓浪屿一个普通教员家庭。12岁时她就读于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毕业。在毕业前不久的一次手工课上,当林巧稚专心致志地在钩织一个图案时,驻足在她身旁许久的女校长脱口而出:“手很是巧呀!当个大夫倒挺合适。”一句由衷的赞扬使林巧稚的心为之一动,启发了她决定选择一生从医的道路。
1921年,林巧稚带着老师的关心和期望、父亲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谆谆嘱咐、亲友的美好祝愿以及自己对“协和”的向往、对理想和前程的无限憧憬,毅然乘船北上,参加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招生考试。在最后一场英语笔试中,一位女生突然中暑,她参加急救,以致最后拿手的英文卷没有做完。林巧稚原本以为自己是要落榜的,但院方综合各科成绩,并考虑到其在考场表现出的无私与果断,因此破例录取了她。
1929年,林巧稚闯过了淘汰率近40%的激烈竞争,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了。她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一举夺得协和医科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奖—— 一年一度仅能由一名最优秀者才能领取的文海奖学金。自1924年学校颁发此项奖学金以来,包括林巧稚在内,只有6人获此殊荣,而林巧稚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从此,林巧稚走上了从医的道路。
林巧稚最终选择妇产科专业绝非偶然。当她早些时候在妇产科实习时,就亲眼看到女患者来求医时,在男大夫尤其是外国男大夫面前要说出自己的病况,总是心慌意乱、难以开口。如果还要对她们进行临床检查,更比登天还难,弄得男大夫个个束手无策。为同胞姐妹设身处地着想,林巧稚感到妇产科多么需要有个女大夫为女同胞们排忧解难!加上面对社会上流传的认为“女人不会做手术,学不会开刀”的冷嘲热讽,更坚定了她从事妇产科专业的决心。当时协和医院对担任妇产科助理医师的女医生要求十分苛刻,即在聘任期间不能结婚。在家庭和事业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她毅然选择了事业。就这样,林巧稚成为协和医院妇产科的第一位女医生,并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医学事业,把爱心奉献给了所有的母亲和儿童。
2 满腔热血 一丝不苟
大学毕业后,林巧稚留在协和医院工作,并担任妇产科主任,从而成为这家由美国人创办的医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籍的女主任。期间,她曾两度出国。一次是1932~1933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进修,并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而另一次则是1939~1940年,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当时曾有人劝林巧稚留在海外,芝加哥大学著名妇科专家艾蒂尔甚至还推荐她留校。不过林巧稚觉得,海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虽好,但多灾多难的祖国更需要自己。于是,她毅然踏上了归途。
回国后,林巧稚继续在协和医院供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院关闭,林巧稚在北京弄堂小胡同10号租了几间房子,开办私人诊所。以平民大夫身份穿街走巷,在中华民族惨遭蹂躏和杀戮之时,她迎接着民族一个个新生命、新希望的降临。为了给更多贫苦的人治病,林巧稚将门诊费降低到3角,而当时北平妇产科诊所的门诊费都在5角以上。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拎着药箱、身单力薄的女子,到那些漆黑、脏乱、偏僻的小胡同去出诊,她对那些在日寇统治下痛苦挣扎的父老乡亲倾注了一腔热血和一片爱心。抗日战争胜利后,协和医院恢复,林巧稚重回医院任職。从1942年4月开业到1948年5月协和医院恢复,仅6年时间,这个小诊所里由林巧稚亲自填写的病历就有8887份。
新中国成立后,林巧稚感到欢欣鼓舞,她在短文《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中写道:“协和的窗户打开了,竖起了五星红旗……我们为祖国伟大的进步感到光荣骄傲。”
林巧稚历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及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1959年还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工作很多,但她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妇科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上。林巧稚曾主编《妇科肿瘤》等学术著作,其《恶性葡萄胎85例诊断及预后的探讨》等学术论文受到同行的称赞。
在科研上,林巧稚勇于实践、勤于总结,并力求做到一丝不苟。她经常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城镇考察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为了降低我国婴儿死亡率、防治妇女宫颈癌,她撰写了妇幼卫生科普通俗读物《家庭卫生顾问》等书;为了得出中国妇女骨盆尺寸的正确数值,她亲自查阅上万份病历,而不叫助手代理;为了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她邀集有关专家座谈,终于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医疗方法,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3 医德高尚 留芳人间
林巧稚从医近60年,向她求医问药的固然有不少妇女界名人,不过更多的却是一般民众。林巧稚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看病从来不分贫富、贵贱、党派、阶级,上至主席夫人、高干子女,下至农妇、罪犯,在解除病痛上一视同仁。她说:“在我心里,大家都是一样的。”有些人穷得付不起医药费、住院费,她也是先安排病人住下,治好病,再请求院方减免,或自己掏钱垫付。
她对实习生说过这样的话:“当一个医生,首先要知道责任重大。产妇或者病人进了医院,就把她的整个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要把她们当成亲姐妹,从每件细微的小事上做起,体贴和关怀她们……”每次查房,她那镇定的目光、温柔的微笑、轻缓的手势和宁静的语调,仿佛是一缕阳光,让紧张的产妇们踏实下来。她每次拿起听诊器都必定在手掌里暖热后才伸向患者;她每一次病床前的询问,都是对患者的慰藉。正像她说的:“我没有做过母亲,但母亲的事我做得不少。”林巧稚是用伟大的爱心和悲悯的情怀保护、拯救着妇女的健康,迎接着一个个小生命的诞生。
内蒙古有位女工因新生儿溶血病连续夭折了三胎,当她第4次怀孕时,做母亲的强烈愿望使她写信向林巧稚求助。新生儿得溶血病,当时在国内还没有成活的先例。为了圆这位女工的母亲梦,林巧稚查遍国外最新的医学信息,最后通过做用婴儿脐带换血的手术,使婴儿得以平安出生和健康成长。
经林巧稚接生而降临世界的婴儿难以统计,因此这个不曾做过母亲的伟大女性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为了表达对林巧稚的感谢之情,不少妇女还把自己的孩子起名为“念林”“爱林”“敬林”和“仰林”。综合 林巧稚,生于1901年12月23日,卒于1983年4月22日,福建思明人。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研究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生命使者魂归故里
林巧稚晚年病魔缠身,但她很少休息,仍在家里修改、审订《妇科肿瘤》一书,这是她一生的实践总结。就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还在医院的病房里,一连接生了6个婴儿。1983年4月22日,弥留中的林巧稚突然喊:“拿产钳来!快!……好,出来了,真好……”走完了82年勤奋人生之后,她在微笑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堂。闻讯赶来哀悼的人络绎不绝:她的挚友、她的同事、她的学生、她诊治过的患者、日理萬机的中央领导同志……
追悼会遗像两旁垂下4.5米高的幛联,上面写着:“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党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60个字反映了她60余年的工作和她的业绩,以及后人对她的敬仰之情。
林巧稚留下遗嘱:平生积蓄3万元捐献给首都医院幼儿园、托儿所;遗体捐献给医院作医学研究用;骨灰洒在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为了纪念林巧稚,厦门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于1984年在鼓浪屿黄金地段建造了取名“毓园”的林巧稚纪念馆。
1990年10月,在林巧稚辞世7周年之际,邮电部发行以她为题材的纪念邮票,卫生部还为此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这在中国邮政史上是不多见的。邮票画面上,林巧稚身穿白大褂,项上挂着听诊器,表明了她医生的身份;肖像面部通过明暗关系强调出的那种光明感,象征着她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希望;那精心描绘出的慈祥、乐观的笑靥,代表着她爱人胜过爱己的崇高医德;背景中那幅胎儿将产图,蕴含着对这位“生命使者”的真挚赞誉。林巧稚能获此殊荣,不仅因其医术高超,更主要的是她医德高尚,她为患者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2009年9月14日,林巧稚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左丘禹
病历记录传递人文关怀
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中,一直流传着林巧稚教授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考试中,林巧稚要求医学生们观察产妇的分娩过程,然后写一份病历记录,以此来评定他们的临床能力。由这位妇产科的大权威来做主考,学生们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听说她对年轻医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大家丝毫不敢松懈,都仔细观察病人,又认真思索后写下了自己认为满意的病历。
然而结果却出乎大家的意料——仅有一份病历被评为“优”,其他均为“不及格”。学生们左思右想,不得其解,硬着头皮向林教授请教,林巧稚严肃地说:“你们的记录没有错误,但却不完整,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东西。”
“漏掉了重要东西?那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们又仔细查看自己的病历,觉得记录已经挺全面了呀,实在是想不出漏掉了什么,又不敢多问,于是偷偷地去看那份优秀病历,结果发现,各项记录都没有区别,只是优秀病历里多了这么一句话:“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
几十年后,这些学生也成为了医学界的精英和翘楚,但他们仍然记得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老师让自己憋出一身大汗的教诲。
病历记录的是病情变化和医疗行为,不仅能体现医生的医术高低,更折射出医生的精神境界是否完满。通过批改病历,林巧稚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是,医学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合,而必须拥有人文关怀的背景和元素,才能重新获得鲜活的生命力。换言之,对患者全面的关切,应当重新回到核心的地位。田晓青
林巧稚心语
我对妇女、儿童充满了爱,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那是一首绝妙的生命进行曲,胜过人间一切最悦耳的音乐。
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大夫。我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不能离开需要救治的中国病人。科学可以无国界,科学家却不能没有祖国啊!
我知道我病得不轻,单靠药物是治不好我的病的,我需要祖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
我愿为年轻同志当铺路的石子、向上的梯子。你们就大胆地踩着我的肩头上吧!
单有对病人负责的精神还不够,还要掌握精湛的医术。没有真本事,病人会在你的手术刀下断送生命。
新出来的太阳比什么都好。我爱这明朗的天空和这明朗天空下的生活。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
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告诉我,成功唯一靠得住的经验就是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
作为一个医生,一举一动都要为病人负责;作为一个护士,一言一行都要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鼓浪屿一个普通教员家庭。12岁时她就读于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毕业。在毕业前不久的一次手工课上,当林巧稚专心致志地在钩织一个图案时,驻足在她身旁许久的女校长脱口而出:“手很是巧呀!当个大夫倒挺合适。”一句由衷的赞扬使林巧稚的心为之一动,启发了她决定选择一生从医的道路。
1921年,林巧稚带着老师的关心和期望、父亲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谆谆嘱咐、亲友的美好祝愿以及自己对“协和”的向往、对理想和前程的无限憧憬,毅然乘船北上,参加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招生考试。在最后一场英语笔试中,一位女生突然中暑,她参加急救,以致最后拿手的英文卷没有做完。林巧稚原本以为自己是要落榜的,但院方综合各科成绩,并考虑到其在考场表现出的无私与果断,因此破例录取了她。
1929年,林巧稚闯过了淘汰率近40%的激烈竞争,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了。她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一举夺得协和医科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奖—— 一年一度仅能由一名最优秀者才能领取的文海奖学金。自1924年学校颁发此项奖学金以来,包括林巧稚在内,只有6人获此殊荣,而林巧稚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从此,林巧稚走上了从医的道路。
林巧稚最终选择妇产科专业绝非偶然。当她早些时候在妇产科实习时,就亲眼看到女患者来求医时,在男大夫尤其是外国男大夫面前要说出自己的病况,总是心慌意乱、难以开口。如果还要对她们进行临床检查,更比登天还难,弄得男大夫个个束手无策。为同胞姐妹设身处地着想,林巧稚感到妇产科多么需要有个女大夫为女同胞们排忧解难!加上面对社会上流传的认为“女人不会做手术,学不会开刀”的冷嘲热讽,更坚定了她从事妇产科专业的决心。当时协和医院对担任妇产科助理医师的女医生要求十分苛刻,即在聘任期间不能结婚。在家庭和事业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她毅然选择了事业。就这样,林巧稚成为协和医院妇产科的第一位女医生,并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医学事业,把爱心奉献给了所有的母亲和儿童。
2 满腔热血 一丝不苟
大学毕业后,林巧稚留在协和医院工作,并担任妇产科主任,从而成为这家由美国人创办的医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籍的女主任。期间,她曾两度出国。一次是1932~1933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进修,并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而另一次则是1939~1940年,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当时曾有人劝林巧稚留在海外,芝加哥大学著名妇科专家艾蒂尔甚至还推荐她留校。不过林巧稚觉得,海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虽好,但多灾多难的祖国更需要自己。于是,她毅然踏上了归途。
回国后,林巧稚继续在协和医院供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院关闭,林巧稚在北京弄堂小胡同10号租了几间房子,开办私人诊所。以平民大夫身份穿街走巷,在中华民族惨遭蹂躏和杀戮之时,她迎接着民族一个个新生命、新希望的降临。为了给更多贫苦的人治病,林巧稚将门诊费降低到3角,而当时北平妇产科诊所的门诊费都在5角以上。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拎着药箱、身单力薄的女子,到那些漆黑、脏乱、偏僻的小胡同去出诊,她对那些在日寇统治下痛苦挣扎的父老乡亲倾注了一腔热血和一片爱心。抗日战争胜利后,协和医院恢复,林巧稚重回医院任職。从1942年4月开业到1948年5月协和医院恢复,仅6年时间,这个小诊所里由林巧稚亲自填写的病历就有8887份。
新中国成立后,林巧稚感到欢欣鼓舞,她在短文《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中写道:“协和的窗户打开了,竖起了五星红旗……我们为祖国伟大的进步感到光荣骄傲。”
林巧稚历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及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1959年还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工作很多,但她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妇科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上。林巧稚曾主编《妇科肿瘤》等学术著作,其《恶性葡萄胎85例诊断及预后的探讨》等学术论文受到同行的称赞。
在科研上,林巧稚勇于实践、勤于总结,并力求做到一丝不苟。她经常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城镇考察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为了降低我国婴儿死亡率、防治妇女宫颈癌,她撰写了妇幼卫生科普通俗读物《家庭卫生顾问》等书;为了得出中国妇女骨盆尺寸的正确数值,她亲自查阅上万份病历,而不叫助手代理;为了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她邀集有关专家座谈,终于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医疗方法,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3 医德高尚 留芳人间
林巧稚从医近60年,向她求医问药的固然有不少妇女界名人,不过更多的却是一般民众。林巧稚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看病从来不分贫富、贵贱、党派、阶级,上至主席夫人、高干子女,下至农妇、罪犯,在解除病痛上一视同仁。她说:“在我心里,大家都是一样的。”有些人穷得付不起医药费、住院费,她也是先安排病人住下,治好病,再请求院方减免,或自己掏钱垫付。
她对实习生说过这样的话:“当一个医生,首先要知道责任重大。产妇或者病人进了医院,就把她的整个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要把她们当成亲姐妹,从每件细微的小事上做起,体贴和关怀她们……”每次查房,她那镇定的目光、温柔的微笑、轻缓的手势和宁静的语调,仿佛是一缕阳光,让紧张的产妇们踏实下来。她每次拿起听诊器都必定在手掌里暖热后才伸向患者;她每一次病床前的询问,都是对患者的慰藉。正像她说的:“我没有做过母亲,但母亲的事我做得不少。”林巧稚是用伟大的爱心和悲悯的情怀保护、拯救着妇女的健康,迎接着一个个小生命的诞生。
内蒙古有位女工因新生儿溶血病连续夭折了三胎,当她第4次怀孕时,做母亲的强烈愿望使她写信向林巧稚求助。新生儿得溶血病,当时在国内还没有成活的先例。为了圆这位女工的母亲梦,林巧稚查遍国外最新的医学信息,最后通过做用婴儿脐带换血的手术,使婴儿得以平安出生和健康成长。
经林巧稚接生而降临世界的婴儿难以统计,因此这个不曾做过母亲的伟大女性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为了表达对林巧稚的感谢之情,不少妇女还把自己的孩子起名为“念林”“爱林”“敬林”和“仰林”。综合 林巧稚,生于1901年12月23日,卒于1983年4月22日,福建思明人。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研究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生命使者魂归故里
林巧稚晚年病魔缠身,但她很少休息,仍在家里修改、审订《妇科肿瘤》一书,这是她一生的实践总结。就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还在医院的病房里,一连接生了6个婴儿。1983年4月22日,弥留中的林巧稚突然喊:“拿产钳来!快!……好,出来了,真好……”走完了82年勤奋人生之后,她在微笑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堂。闻讯赶来哀悼的人络绎不绝:她的挚友、她的同事、她的学生、她诊治过的患者、日理萬机的中央领导同志……
追悼会遗像两旁垂下4.5米高的幛联,上面写着:“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党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60个字反映了她60余年的工作和她的业绩,以及后人对她的敬仰之情。
林巧稚留下遗嘱:平生积蓄3万元捐献给首都医院幼儿园、托儿所;遗体捐献给医院作医学研究用;骨灰洒在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为了纪念林巧稚,厦门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于1984年在鼓浪屿黄金地段建造了取名“毓园”的林巧稚纪念馆。
1990年10月,在林巧稚辞世7周年之际,邮电部发行以她为题材的纪念邮票,卫生部还为此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这在中国邮政史上是不多见的。邮票画面上,林巧稚身穿白大褂,项上挂着听诊器,表明了她医生的身份;肖像面部通过明暗关系强调出的那种光明感,象征着她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希望;那精心描绘出的慈祥、乐观的笑靥,代表着她爱人胜过爱己的崇高医德;背景中那幅胎儿将产图,蕴含着对这位“生命使者”的真挚赞誉。林巧稚能获此殊荣,不仅因其医术高超,更主要的是她医德高尚,她为患者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2009年9月14日,林巧稚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左丘禹
病历记录传递人文关怀
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中,一直流传着林巧稚教授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考试中,林巧稚要求医学生们观察产妇的分娩过程,然后写一份病历记录,以此来评定他们的临床能力。由这位妇产科的大权威来做主考,学生们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听说她对年轻医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大家丝毫不敢松懈,都仔细观察病人,又认真思索后写下了自己认为满意的病历。
然而结果却出乎大家的意料——仅有一份病历被评为“优”,其他均为“不及格”。学生们左思右想,不得其解,硬着头皮向林教授请教,林巧稚严肃地说:“你们的记录没有错误,但却不完整,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东西。”
“漏掉了重要东西?那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们又仔细查看自己的病历,觉得记录已经挺全面了呀,实在是想不出漏掉了什么,又不敢多问,于是偷偷地去看那份优秀病历,结果发现,各项记录都没有区别,只是优秀病历里多了这么一句话:“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
几十年后,这些学生也成为了医学界的精英和翘楚,但他们仍然记得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老师让自己憋出一身大汗的教诲。
病历记录的是病情变化和医疗行为,不仅能体现医生的医术高低,更折射出医生的精神境界是否完满。通过批改病历,林巧稚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是,医学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合,而必须拥有人文关怀的背景和元素,才能重新获得鲜活的生命力。换言之,对患者全面的关切,应当重新回到核心的地位。田晓青
林巧稚心语
我对妇女、儿童充满了爱,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那是一首绝妙的生命进行曲,胜过人间一切最悦耳的音乐。
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大夫。我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不能离开需要救治的中国病人。科学可以无国界,科学家却不能没有祖国啊!
我知道我病得不轻,单靠药物是治不好我的病的,我需要祖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
我愿为年轻同志当铺路的石子、向上的梯子。你们就大胆地踩着我的肩头上吧!
单有对病人负责的精神还不够,还要掌握精湛的医术。没有真本事,病人会在你的手术刀下断送生命。
新出来的太阳比什么都好。我爱这明朗的天空和这明朗天空下的生活。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
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告诉我,成功唯一靠得住的经验就是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
作为一个医生,一举一动都要为病人负责;作为一个护士,一言一行都要从病人的利益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