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数学公式教学要有创新性,重在过程,要从公式的多样性推导中让学生感受到表象的、具体的、便于形成理解性记忆的行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创新思维
笔者为什么在“公式”这里使用双引号,因为笔者认为公式根本不存在,只要理解,就能解决问题.教公式,是为了“忘记”公式.众所周知,不管在小学还是将来的初中、高中,都会面临很多公式的教学,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公式,已经成为当今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手段.过去,很多教师在公式教学中忽视公式的推导,在课堂上没有倾向于公式思维的培养,有的教师还直接告诉学生公式,然后套用公式,这样只能扼杀学生的思维.笔者92年年初任高年级数学教师,由于没有经验,也犯下了让学生背公式的错误,至今记忆犹新.在教六年级“圆”的知识的时候,笔者写出很多公式:π=C÷d,C=πd,C=2πr,d=C÷π,r=C÷π÷2,S=πr2,S=π(d÷2)2,S环=πR2-πr2等,还有,长方体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等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书店或网上也会有诸如“小学生知识手册”“小学生阶段公式集”等书籍,有些家长自己购买或下载,让孩子背诵这些知识点或公式,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什么意义?如今也有很多教师,为了短时间提高学生成绩,直接告诉学生公式,或对于公式的推导略讲.
笔者认为“数学的根基在于理解,而非公式或解法”.下面是笔者多年来在“公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做法.
一、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出“公式”
弗赖登塔尔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这里的“做”就是指操作.它強调了学生的活动,即运动效应,突出了学生参与知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动态”中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为了避免让学生学习太多他们不理解的公式,笔者宁可绕“远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其实,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上六年级上学期“圆的周长”公式的时候,笔者一定会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准备一根细线和一些生活中大小不同的圆(例如,光盘),带到课堂上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每组不同大小的圆,算出每组中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在3.14倍左右,顺势导出祖冲之和π,从而得出π=C÷d,然后很自然得到C=πd,要求圆的周长,首先要知道直径,就是用直径乘圆周率就可以了,反过来,已知周长,求直径,用C÷π,要求半径,除以2.
又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的时候,笔者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大组把一张长方形的纸(长和宽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卷成一个长方体,用胶水粘好;另外一大组把一个纸做的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剪开变成一个长方形.从而非常直观地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这样很快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计算表面积另外还要加上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背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等,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公式”.这样的课堂效果好,学生记忆深刻,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练习中强调“公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公式的教学都有一定的推导过程.尤其是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一般都是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应用了转化思想,学生轻松地获取新知,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是大家忽略一点,就是公式推导出来以后,就强调记公式去了,忽略了练习课中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没有做到真正“忘掉”公式.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练习课就是一种探索和研究的形式,练习课的内容相对来说都是学生刚学过的,且都是围绕某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开展的练习.因此,在练习课中笔者会尽量给学生以机会和时间,引导他们自己观察思考,而不是先给出公式或利用公式引导解题.
其实,不用公式的教学的难度和挑战都比较高,需要大量的事前备课时间,事先设计引导、说明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内在理解所学.备课的时间和功夫,比一般的备课辛苦.但是,往往这样的教学,会给孩子更多思维的碰撞,也一定会培养出更爱思考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凌浩.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4):228.
[2]郭俊.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5(19):131.
[3]叶小贤.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课堂评价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4):75.
[4]任惠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5(8):66.
【关键词】 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创新思维
笔者为什么在“公式”这里使用双引号,因为笔者认为公式根本不存在,只要理解,就能解决问题.教公式,是为了“忘记”公式.众所周知,不管在小学还是将来的初中、高中,都会面临很多公式的教学,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公式,已经成为当今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手段.过去,很多教师在公式教学中忽视公式的推导,在课堂上没有倾向于公式思维的培养,有的教师还直接告诉学生公式,然后套用公式,这样只能扼杀学生的思维.笔者92年年初任高年级数学教师,由于没有经验,也犯下了让学生背公式的错误,至今记忆犹新.在教六年级“圆”的知识的时候,笔者写出很多公式:π=C÷d,C=πd,C=2πr,d=C÷π,r=C÷π÷2,S=πr2,S=π(d÷2)2,S环=πR2-πr2等,还有,长方体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等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书店或网上也会有诸如“小学生知识手册”“小学生阶段公式集”等书籍,有些家长自己购买或下载,让孩子背诵这些知识点或公式,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什么意义?如今也有很多教师,为了短时间提高学生成绩,直接告诉学生公式,或对于公式的推导略讲.
笔者认为“数学的根基在于理解,而非公式或解法”.下面是笔者多年来在“公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做法.
一、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出“公式”
弗赖登塔尔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这里的“做”就是指操作.它強调了学生的活动,即运动效应,突出了学生参与知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动态”中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为了避免让学生学习太多他们不理解的公式,笔者宁可绕“远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其实,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上六年级上学期“圆的周长”公式的时候,笔者一定会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准备一根细线和一些生活中大小不同的圆(例如,光盘),带到课堂上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每组不同大小的圆,算出每组中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在3.14倍左右,顺势导出祖冲之和π,从而得出π=C÷d,然后很自然得到C=πd,要求圆的周长,首先要知道直径,就是用直径乘圆周率就可以了,反过来,已知周长,求直径,用C÷π,要求半径,除以2.
又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的时候,笔者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大组把一张长方形的纸(长和宽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卷成一个长方体,用胶水粘好;另外一大组把一个纸做的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剪开变成一个长方形.从而非常直观地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这样很快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计算表面积另外还要加上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背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等,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公式”.这样的课堂效果好,学生记忆深刻,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练习中强调“公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公式的教学都有一定的推导过程.尤其是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一般都是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应用了转化思想,学生轻松地获取新知,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是大家忽略一点,就是公式推导出来以后,就强调记公式去了,忽略了练习课中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没有做到真正“忘掉”公式.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练习课就是一种探索和研究的形式,练习课的内容相对来说都是学生刚学过的,且都是围绕某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开展的练习.因此,在练习课中笔者会尽量给学生以机会和时间,引导他们自己观察思考,而不是先给出公式或利用公式引导解题.
其实,不用公式的教学的难度和挑战都比较高,需要大量的事前备课时间,事先设计引导、说明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内在理解所学.备课的时间和功夫,比一般的备课辛苦.但是,往往这样的教学,会给孩子更多思维的碰撞,也一定会培养出更爱思考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凌浩.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4):228.
[2]郭俊.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5(19):131.
[3]叶小贤.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课堂评价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4):75.
[4]任惠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