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课程思政的教改探索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学”课程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其特点是有助于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隐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贴近生活的问题、生动的艺术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自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教学实践上,通过案例剖析与问题辨析,为学生专业上成才和精神上成人提供富于理性的参照,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崇高的审美理想、富含民族精神的审美智慧。
  关键词:美学;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委员会“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SD201901)资助。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使他们“思想上成人,专业上成才”,不只是“思政课程”的任务,也是其他专业课的责任。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以审美为中介进行风俗教化,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在中外有着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新时期,“美学”课程应当在继承传统功用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时代内涵,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一、“美学”课程思政教改的必要性
  “美学”是哲学下的二级学科,讲求思辨和逻辑性。同其他学科相比,“美学”课程有以下特点:
  首先,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美学”建设之初将其定位为“感性认识的科学”,目的在于“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随后,康德把“美学”划归为“判断力”,和人的情感及其原则密切相关,并沟通人的道德和认识。康德的论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哲学的建构。其次,直接影响人的价值判断。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更为直接,判断一个事物的美丑、崇高或滑稽,就是在表達自己的价值观。“美学”课并不仅仅是在传授审美的知识,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审美情感,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这种“塑造”与“提升”主要表现在对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再次,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美学”课程中涉及到的诸多美的原理会影响学生对生活中的审美现象的判断,特别是在审美日渐“日常生活化”的当下,其影响更为明显。最后,观点众多。美学家们各自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术气质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了研究美学的众多流派和繁复的体系。其中一些理论虽深刻,但并不完全符合新时期建设的实际,需要辩证看待,需要主导思想的引领。
  习近平指出,对情感的培养,对价值观念的引导,对现实问题的清醒认识,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着力点。特别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现有理论进行反思时,需要结合主导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展开。虽然其他学科也需要有主导思想的引领,但“美学”课程却因具有多种思想交汇与碰撞的特点,而潜在地要求一种主导思想。这种主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和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这不但是因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还因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并且,从学科本身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其先进性,它“不能仅仅被视为一个流派,而更是迄今无法逾越的现代哲学美学的制高点。”[2]
  二、“美学”课程中的育人内涵
  在“美学”课程中,除了严格执行课程要求,传授美学史、美学概念、原理外,还要用好课堂渠道,充分发掘课程中的育人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以实现专业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美学”课程可以以贴近生活的问题、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展现生活情景,反映思想斗争,让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走进现实,了解历史。具体来说,其育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理论认识,培育健康的审美观
  马克思主义把“美的本质”理解为“自由的劳动”。正是由于自由的劳动,人类超越了动物的本能,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并在有限的具体劳动中升华自身的意义。马克思的这种对“美的本质”的判断不仅表明美是无限创造和不断生成的,而且也揭示出美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无论是实体劳动还是精神劳动,一个人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按照“美的规律”去行事,就可以创造美,实现自我。
  (二)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中国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审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表现。中国虽然“有美无学”,但中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在“美学”课程中,从“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审美范畴”“审美教育”等方面,对中国美学进行系统的介绍,有助于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增加学生对民族风格、中国精神的热情,进而引导他们主动关注中国美学,自觉传承民族文化。
  (三)树立崇高追求,克服审美贫困
  在当代,审美贫困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崇高的解构与逃避。崇高本是强烈的审美体验之一,是人的德性与理智情感的集中体现,甚至代表了神圣的献身精神。但进入后现代以来,这种情感随着宏大叙事的消亡和古典理想的失落,为许多数所逃离或解构。马克思美学对崇高范畴进行了重新解释,并对“躲避崇高”进行了批判[2]。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身边的案例深化学生对崇高的理解,激发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追求深刻的人生体验。   (四)坚定审美理想,实现人生抱负
  “荒诞感”是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但一般情况下的思想教育仅仅是告诉他们“正能量”,要他们不要悲观,这样的教育方式缺乏力度且容易引起反感。在“美学”课程中,“荒诞”也是重要的审美范畴,通过审美角度引导学生正视荒诞,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以唤醒自己的内心能量,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而要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就要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正面影响,这显然需要个人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所以要通过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1]。
  三、“美学”课程育人目标定位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3]
  “美学”课程中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应当配合“思政课程”,发挥“同向作用”。所以,专业课程的目标定位,应当在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思政教育的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既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教师之间的交流等方式获得,也可以在课堂中设定针对性的讨论,通过学生的发言来获得。在课程设定的过程中,要注意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无缝衔接”,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优势,把“潜移默化”设定在专业课育人目标中,隐藏 “指指点点”的手指,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因此,“美学”课程的育人目标应设定为:通过讲授美学的一般理论及审美方法,为学生的美学素养、智慧性生存和精神成人提供富于理性的价值参照,激励他们展开审美思考,积极探索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崇高的审美理想、富含民族精神的审美智慧;引导学生关注当下,自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四、思想政治教育
  在“美学”课程中的主要融入方式
  “美學”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美的历史”“美的本质”“审美活动经验”“形式美”“社会美”“自然美”,还是“审美范畴”“审美教育”,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几乎每个环节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这对“美学”课程衔接“课程思政”十分便利。
  (一)以中国传统民俗审美文化融入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适当加大“中国美学”的比重。由于“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技巧、为人处事的哲理、治国理政的智慧,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浸润于中华文化的每一个根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文明赓续的重要象征,创新发展中华文化、保持文明定力的坚实根基。”[4]所以,除了详细阐释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外,还应当结合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加入对地方性民俗文化的阐释。民俗审美文化是形成民族情感、家国认同的重要因素,在“美学”课程中融入传统审美,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树立保护民族审美遗产的观念,实现文化自信。
  (二)以热门审美事件融入
  美学是一门讲究思辩的学科,一些理论观点正是在辩证思考中彰显其正确和谬误的。借助时效性较强的审美热门事件,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深化对审美认知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例如在今年的疫情当中,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不辞辛苦,不避危险,日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当别人都在寻求保护的时候,他们冲锋在前,被称为“最美逆行者”。这个“最美逆行者”的“美”该怎样理解?它与学生们经常说的所谓“小哥哥”“小姐姐”的美,与“小仙女”的“美”显然是不一样的。在讲课过程中,以此对比启发学生们去思考“社会美”和“崇高”的内涵,在悄无声息中增强他们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同,提升他们的精神品格。
  (三)以新鲜的文艺作品融入
  笔者所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文学、电影和戏剧有较高的关注度。以这些艺术形式融入,不但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还能与其他专业课程,如现当代文学、戏剧创作、文学评论写作等形成互动,协同做好专业和育人工作。
  例如,2019年9月30号上映了一部宣传为“家国情怀”的电影——《攀登者》,很多人看后大失所望。网络上流传着诸如“没有讲清楚‘中国故事’”“没有诠释出‘家国情怀’”“作为香港人的导演并不了解彼时大陆国人的精神意志,也不了解攀登珠峰的价值”等看法。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把这些看法作为问题抛出,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在此,还可以加入广州歌剧院排演的歌舞剧《醒狮》作为对比,让学生通过对比更深刻地理解“家国情怀”,在审美体验中不知不觉完成对真理的认识和精神品格的塑造。
  (四)以学生的审美兴趣融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不满足于教材中的案例,一些学生学过一些美学原理后常常用来分析感兴趣的审美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数都与他们的生活相关,是形成他们审美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比如近年的火爆节目“奇葩说”很多学生爱看,它有几期的辩题充满了美学色彩。其中有些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充满困惑,希望得到“正确”答案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大概是为了节目效果以及对辩论技巧的过度注重,“奇葩说”并未在最后给出某种“正确性”的答案,而只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导致有些明显错误的观点因为辩论技巧上的成功把一些不能辨别问题本身的人带偏。“美学”课程也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必须对某些恶俗的审美观进行批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还有很多学生喜欢“汉服”。可以借此机会开辟专题讨论“汉服”的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关系,由学生来做“教师”,进行课堂的翻转,这不但可以引导他们的学术研究,还可以借助他们的兴趣深化与拓展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五、创新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
  教育贯穿于“美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
  学校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教育效果的好坏直观地体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吸收和掌握的程度。所以,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发挥好其主渠道应有的作用,不但要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还需要在课前、课后下足功夫,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一)课前:激发学生兴趣,带着问题进课堂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准备。在思想教育上,可以直接将针对的问题向学生抛出,也可以将针对的问题与现实问题、热点问题或美学问题相联结向学生抛出。针对的问题与联结的内容张力越大,则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强,已有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强烈的吸引力下,无论学生主动程度如何,都会引起一些注意和思考。
  例如,可以把要讲授的课程所涉及的问题告诉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在课下进行预习。比如,在讲“崇高”这个范畴前,笔者让学生观看了《末日危途》的电影短片,并提问:如果是在同样的末世,你会如何选择?你会像片中的父子一样,“带着心中的火焰活下去”吗?因为学生对电影内容本身感兴趣,而问题又可以深入到电影中,所以引起了学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对这些问题的引入,可以在前次课的结束后进行,使课与课之间回环相连。而问题的导入也可以通过微课,小视频的方式在线上抛给学生。
  (二)课堂:创设情景,积极讨论
  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在谈自己的感受时,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否成熟,教师都应尽可能地发现其闪光点,对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进行正面的评价。
  同时,教师要抓准时机引导,把控问题与课堂导向。虽然目前提倡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尤其是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教育的“隐性课程”教师似乎不应当明显介入,但笔者认为,学生毕竟经验不足,理解也不够全面,很大程度上仍需要教师把学生往教学计划上进行引导。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应当强化课堂把控的技巧。特别是在执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因为是对思想和精神的触动,为避免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对教师的把控力和介入时机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课后:深化思考,运用于生活实践
  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中国处在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审美问题纷繁多样并逐渐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與思想道德问题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创作实践,试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贴近生活的审美现象进行批判和思考,并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或者集中的思想辅导,以此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观、是非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美学原理》编写组.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94-196.
  [3]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 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N].人民日报,2018-08-31(01).
  [4]赵书军.非遗之美孕育文化自信[N].中国文化报,2020-6-23(04).
  作者简介:齐留柱,硕士,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助教。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和传播媒介给青年亚文化带来了改革创新的机会,也促进了青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融合,青年亚文化由最开始的小众化转向现在人人都会涉及的大众化。在转型的过程中,青年亚文化对社会大众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逐渐增大,也为文化创新增加了可能性。节目《奇葩说》,里面融入的许多青年亚文化的象征元素,不仅显示着这档节目的风格化,也代表着青年亚文化的普及,和象征青年亚文化元素在当代媒介下与大众文
期刊
摘 要:20世纪以来,不少学生走出国门学习音乐。20世纪早期声乐留学生群体的出现,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浪潮里,使中国音乐文化历经了重大变革,他们在中国音乐艺术文化留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见证了中国声乐教育的起步、发展到繁荣的历程。与此同时,大量的相关专著及论文被出版和发表。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早期我国声乐留学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简要收集和整理,以进  行综合分析,从而对这一时期的声乐留
期刊
摘 要:抗战时期,丰子恺美育思想的大厦已基本落成。社会动荡期间,他从事学校美育实践,致力于社会美育工作。他在身体力行中注重“艺术心”的培植,他的美育思想围绕着芬芳胸怀的同情心、美德与技艺的双向修行、追求人生艺术的圆满人格层层递进。通过梳理可看出丰子恺美育思想受到儒家思想和西方美学影响,又在当时社会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广泛吸收美育思想有效经验才形成发展。丰子恺美育思想为我国近现代美育扎下深厚基础,直至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美学研究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但传统的归纳法不具有普遍性;演绎法具有独断性,不适用于美学研究,不能解决美的发现和证明问题。哲学研究方法论有两种:一个是发现的方法,一个是证明的方法。现代哲学以现象学方法发现美的本质,以存在论证明美的本质,从而建立了合理的美学体系。  关键词:存在论;现象学;审美  一、关于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哲学方法论包括发现的方法和证明的方法,发现的逻辑和证明
期刊
摘 要:汉画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中国艺术史的一座不朽丰碑,古往今来的许多学者都在不断进行搜集和研究。汉画像的发现和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金石学时期;第二个时期是近代考古学研究时期;第三个即现代综合时期,每一时期的研究都对汉画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基于洪适《隶释·隶续》的研究,有助于探寻其对汉画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隶释;隶续;金石学;汉画像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
期刊
摘 要:“疯女人”形象在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米兰·昆德拉就在其长篇小说《不朽》中刻画了贝蒂娜、洛拉和阿涅丝这三位风格迥异的“疯女人”形象。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域下,结合福柯关于“疯癫”、“凝视”、权力话语等方面的理论,揭示在男权支配下女性或“显性疯癫”或“隐性疯癫”的精神生态,引发人们对其生存状态的思考。三位女主角也通过其不尽相同的生存方式和斗争方式,展现了女性对抗男权压迫的多种可能性。
期刊
摘 要:当西方文明的源头无一例外地指向欧洲版图东南部的星罗岛屿,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诗人,柏拉图无疑是西方美学发展历程上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美学思想既是在对前人观点的继承上进行了一个超越,同时他的集大成之作又对西方后世美学思想的延伸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他将自己的整个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确立为哲学本源问题探讨上所提倡的“理念”;在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上,他从理想
期刊
摘 要:海德格尔探寻艺术之本质是从艺术作品入手的,因其主张“从已有的事物”出发。“世界”和“大地”是海德格尔解构艺术作品时所提到的两个相关相属的概念,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具有敞开性,而“大地”具有遮蔽性,二者一敞一蔽,在相互“争执”的关系中,“真理”得以生成。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视角切入,对艺术作品的本源、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及艺术作品中存在的“真理”这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拓展与研究,从而将
期刊
摘 要:《冬之旅》是作曲家舒伯特依据诗人缪勒的同名组诗创作的艺术歌曲声乐套曲。学界普遍认为,是音乐的深邃弥补了诗歌的简单,从而成就了这部经典。而舒伯特的音乐书写正是对组诗背后深刻内涵的挖掘。缪勒的诗歌以朴素的民歌形式,包裹沉重冰冷的现实内容,语言之“轻”与内容之“重”的悖立分化出巨大的艺术张力。舒伯特将质朴美好的民谣“断片”穿插在阴郁深沉的艺术歌曲套曲中,并用色彩变化的音乐语汇深化诗歌中呼语修辞的
期刊
摘 要: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充满了哲学气息,他认为精神才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需要由心灵进行转化之后才能变成现实。他对于心灵活动非常重视,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精神创造的。在此基础上克罗齐建立起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他认为通过直觉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和感受才是美的,直觉是艺术的,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时欣赏艺术;艺术是脱离现实而存在的。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体系庞大,其中包含的内容和思想相当丰富,在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