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文考试看作文素材的积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学生写作素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作文要么缺少素材令人慨叹,要么素材陈旧令人作呕。本该议论说理、切中时要的议论文被机械地切割成“开头提论点,主体堆材料、末尾说结论”的三部分而成了新八股文。而“主体堆材料”部分更是被许多引领高考备考的老师“智慧”地引导学生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来做支撑,遇着坚强的主题就说这些人如何如何坚强,遇着乐观这题就说这些人如何如何乐观,还被美其名曰“万能素材”,大有“几个人物,写尽天下文章”之势。在这种机械化、投机取巧式的思维训练下,学生作文哪来鲜活素材?哪有真情实意?其实,细细考究高考作文题的设置,其导向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运用现实素材,书写对现实的感悟和真情实感,让文章真正“合时而著”、“和事而作”,体现《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 的要求,让素材多一点现实,少一点历史;让文味多一点鲜活,少一点陈腐;让文章多一点己见,少一点套话。
  一、探析高考,体味导向
  探析高考作文题的导向,我们不难发现设题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良苦用心。这是高考作文题的现实性导向。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15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
  材料中涉及的相关人物都可以说是现实社会的折射,“矢志创新”的大李不正是十八大后国家倡导“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代表吗?“爱岗敬业”的老王不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吗?“酷爱摄影”的小刘不正是个性时代,开放时代、网络时代的缩影吗?材料的导向显然是引导学生对现实加以关注和思索,是《新课标》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理念的体现。既然如此,我们的高考作文备考为什么不从现实出发,把学生的视界从历史拉回,将学生的心扉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封闭中打开,回归现实、关照现实、感悟现实、书写现实,而非要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寻找陈旧的满是尘封的事例作为高考作文的救命稻草呢?这实在是误人子弟、危害教育的愚笨之举。
  二、关注现实,积累素材
  现实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可以说,它可以让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又有强烈的时代感、鲜活感。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积累素材,革除事例陈旧、脱离现实的写作弊端应是每一个写作教学者的责任。当然,社会纷繁复杂,不免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又该如何去粗取精,有所取舍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的分门别类,通过不同的系列,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透视现实。
  (一)关注人类家园。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的变化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大干旱、大洪灾、冰冻、风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核泄漏、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非典、手足口病、禽流感、埃博拉等瘟疫此起彼伏;艾滋病泛滥;恐怖事件常有,战争威胁不断……地球的这些现状不应游离在学生的视线之外,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关注自然、关注生态,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渗透德育。
  (二)关注国家民族。这一系列收集国家民族大事、发展成就等新闻,引导学生深化对国家的认识和对民族的认同,进行作文素材积累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国家公祭、抗战胜利日大阅兵、反腐、军改、亚投行的成立、中国科学家首获诺贝尔奖等。
  (三)关注社会万象。社会万象,百态横生,聚焦现实,触目当思。在纷繁缭乱的社会万象中,我还这一系列分为“道德观察”“感动中国”“安全审视”“教育追踪”“体育看台”等不同的版块,通过范围的细化引导学生思考的旨归。
  (四)关注人生命题。社会中,总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诠释着不同的生命内涵。他们身上,或展示坚强的内质,或传承着奉献的精神,或秉承职业的操守,或彰显高尚的灵魂……总之,体现着人生命题的方方面面。
  有了不同系列的导引,学生便能在“半封闭”的管理中关注现实,了解外界。关注日久,积累日丰,学生虽非巧妇,也不用担无米之忧,更加避免了作文素材陈旧而令人作呕的弊病。而且,关注日多,学生的视界得以拓宽,感悟得以深化,思想得以升华,心中有了沟壑,笔下必起波澜,必能“我手写我心”,叙关照现实生活得知之事,抒从现实生活体会得来之理,不必生搬硬套、无病呻吟、人云亦云,作文必定少了一分套作,多了一分“原创”;少了一分陈旧,多了一分鲜活;少了一分单调,多了一分丰富!而我们也就实践了《新课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的要求而从分数至上、机械教学的歧途中回归正途,给材料一份鲜活,还写作一份本真了。
  黎坤金,教师,现居广西防城港。
其他文献
毋庸置疑,《诗经》自问世以来,其文学价值就势不可挡。语辞华丽优美、结构整齐、韵律和谐,流传至今。其中,《氓》作为“经典之作中的经典”,连续多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历来都是文本解读的重点篇目。究其原因,这不仅因其具有值得推敲斟酌的文学价值,也因其具有独树一帜的政治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拘囿于课时、内容侧重、主导价值取向等因素,学生往往对其经学背景和政治价值的了解并不充分,致使无法满足部分求知
【设计突破】  《窗》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小小说,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文章以“窗”为容器,通过对同一病房的两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态度的描写,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笔者对此文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寻求突破与创新。  一、深刻解读小说主题。  《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上用一个“恶”字来概括不靠窗病人,其实这并不准确。细读文本就会发现,他并非一开始就冷酷如铁,小说开头
2017年高考全国卷9套试题中有5套试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古代诗词阅读的理解,其中全国卷3套试题设计的是五选二,北京卷、上海卷设计为两道,四选一。客观选择题考查综合理解能力,既涉及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又涉及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客观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布了陷阱,考生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坑”;梳理总结设错类型,对准确答题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试着以近几年的高考
一、教学目标  1.用“随文释言”的方式理解并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  3.准确理解王羲之的生死观,并结合现实,感悟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  1.探究王羲之的“乐之由”、“痛之因”、“悲之源”。  2.准确理解王羲之生死观中的积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比较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落水兰亭,导入新课  宋代文人赵
清末引进新式教育制度,废科举,兴学堂。新兴的学堂按照终点排定课程。课程中既有西方的自然科学,也有传统的文化知识。  1902年《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的12门中学课程中,修身、读经、词章三门直接授以传统文化。修身“当本《论语》、《孝经》之旨趣,授以人伦道德之要领”,读经教材为《书经》、《周礼》、《仪礼》、《周易》。两年后出台的《奏定中学堂章程》对此三门课程的内容及授课时数虽有所调整,但变化不大。“词
关汉卿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界中可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伟大代表。其作《窦娥冤》被一些业界学者认为是中国唯一的悲剧,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评价“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抒写灵魂在极大痛苦中发出的悲鸣,他所抓住的就是“人性”,并将普遍、永恒的“人性”,加以理想化、深刻化、典型化。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同样是作者冷静观照社会,透彻把握人性的思考结晶。在高中语文教学赏析中,对窦娥的形象
《与朱元思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存在三处疑点。对这三处疑点,笔者在此想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其一是,课文第1自然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富阳至桐庐”,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在上游,看来作者是溯流而上的。但作者却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关于此句,课文注释为:“此句中的富阳和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
2014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文本的经典型、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编排。每册由不同人文主题构成,主题分板块,板块各有小标题。编者在人文主题统辖中择篇,使之形成一个前后照应的有机整体。比较发现,人教版教材编排一般以文体作为主要的依据,这难免让人心生疑惑:在相同的“人文主题”之下,苏教版教材累牍重复意义何在?  本文就将围绕其中的个别人文主题,通过分析每一个板块标题的相互联系,并对所选篇目进行内容剖析
刘佳维,浙江省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教师。  2013年12月2日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现场课堂上,王君老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湖心亭看雪〉》(《初中生辅导》2014年32期)和2007年12月23日重庆天宝实验中学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大会的研究课上,王君老师《咬文嚼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04期)指出:张岱偶遇金陵人,内心是感到遗憾
教学《诗经·氓》一诗时,有学生提出质疑——“诗中的女主人公声称‘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可是她本人做到‘女之耽兮’了吗?”笔者听了这一质疑之后,感觉有些学生在诗歌文本的语言品悟上还是浮于表层,于是笔者趁势激发学生思考──“《诗经·氓》一诗以女主人公的口吻提醒人们──‘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那么,女主人公所说的‘女之耽兮’,是她自己的现身说法,还是口头上的‘虚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