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顺应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贯彻因材施教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西亚斯国际学院大学英语现状及实施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提出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适合自身分级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理论依据;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全国多所院校几年来经实践证明了的较成功的教学模式。分级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科学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成功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力。
一、我校大学英语现状分析
我校教学方针的第一点即是“英语精”,而到目前为止全校的英语水平(以四六级的通过率来看)却迟迟上不去。在我校又一个教学改革年中,大学英语水平的提高成了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为什么我校的英语水平迟迟难以提高呢?现将我校的大学英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专业设置多样化,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我校系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多样化的专业设置使我校在三本院校中颇具优势,脱颖而出;但这恰恰也给大学英语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难度。由于不同的专业设置,我校的学生录取的分数也是不一样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际教育学院。高昂的学费和双学位的学习难度及压力使得这个专业的学生每年都要降分录取,这本身就和其他普招进来的学生有了差距。而美方课程的月考规定使得学生自动转移了对大学英语的重要性。另外单招的美方学位的学生则是全校英语教学难度最大的,学生基础差,最差的学生高考英语只有几分而已。再次之,体音美专业。专业性质决定了这些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要差。
(二)地域差异导致同一班级英语水平两级分化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各地区的英语教学质量本身就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地方从初中才开始正规的英语课程;而有的地方甚至从幼儿园就开设了英语课程。高考听力成绩只作参考,使得一些地方院校放弃了听力的教学,而一线城市中的听力教学要好很多,特别是一些外国语学校,现金大学四六级的考试中听力部分要占到35%;再加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努力程度等主观因素,最终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差距很大,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增加了难度同时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
我校的办学特色及招收学生的学习程度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学生大多热衷课外活動及社会实践活动,而忽视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我校赋予学生的权利使得学生往往把责任过多的推在学校和任课教师身上,忽视了自身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性。
二、实施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i+1 理论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 (The Input Hypothesis). 他认为, 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eomprehensible input )时, 才能习得语言。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用公式表示, 就是i+l , 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 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 即i+2 ; 接近甚至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不是太难理解不了, 就是太容易了, 这样就难以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只有充分理解i+l 理论, 并按照自然序列(the natural order ) , 才能从i层次过渡到i+1层次(Krashen , 1981)。i+1 理论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得,而且侧重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 这正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ESP 理论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是相对于EGP(普通英语)而言的。它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的英语课程(Dudley-Evants, T&St John,1998),它不仅涉及语言及语言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ESP测重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实际交际时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包括学习者的目标与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等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级教学, 教师首先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定位, 即通过摸底考试和其他测试形式把他们分成几个等级, 然后基于教学大纲的要求, 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由不同的教师组织教学,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本, 最终使起点不同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相应要求。
三、本校分级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学生分级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首先在新生入校后,由我校公共外语部统一命题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英语综合水平,并参考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制定出分级的分数段。根据我校的情况,我们建议把学生分为三个等级:A级为基础较好的学生, 约占总人数的20%; B级为基础一般的学生, 约占总人数的60%; C级为基础较差的学生, 约占总人数的20%。其中国际教育学院的单招生和体音美的本科生只有两个等级,B和C。学生分级是动态变化的, 每学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考试结果, 调整学生的分级层次, 该升就升, 该降就降, 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 鼓励学生努力上进,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教材的合理选用
由于我校系三本院校,所以A级和B级选用相同的教材,即新视野大学英语。只是A级教学进度要快于B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专项能力训练,如针对四六级提高的听力训练、写作训练、口语训练等。B班保持中等教学进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C级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查漏补缺,增强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如中学语法知识的讲解,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对于国际教育学院的C类学生配以出国培训课程如ETS等一些与美方学习有关的英语专项学习,激励学生学习英语;针对体音美本科C类学生,主讲教师自编教材,编出适合他们的教材,使之能与专业、兴趣挂钩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评估弹性分级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检测手段, 分级教学中我们实行分级测试, 严格按照各层次教学目标科学统一地命题,分类考核,使考试成绩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对于A级学生,我们在评估时不仅要求他们能通过课程的学习、良好的出勤、课堂表现等,还辅以四六级通过的考查形式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B级学生注重对所学知识的考查,就要求命题教师出题多样化,题型,题量,难易程度适中,能切实有效的考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对C级考生要寓教于乐,降低对他们的英语要求,不要拿现有的四六级水平来要求他们,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真正实现“i+1”。
四、分级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给行政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新生入校學院要组织整个学校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测试,分级编班。公共外语部要负责制定测试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由于相同级别的学生可能来自全校的不同学院、不同系别、甚至班级,这就给排课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务处能够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建议相同院系的相同级别的学生组成班级,同个院系在相同的时间段上英语课。这本身也是一种挑战,要求主讲教师能充分配合学校的安排,而且在教室的使用上以及排课时间上,其他课程都要给英语让路,这一切才有可能执行下去。而我校有些专业的设置决定了集中时间段上课难度大,比如说国际教育学院。
(二)学生管理不便
分级教学英语班级的学生来自全校的不同系别专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期末安排考场、阅卷、成绩录入等都有极大困难。英语班级缺乏凝聚力,许多教学活动组织起来有诸多不便。这就要求学校各部门之间应当积极配合,能够针对英语班级做出相应的考勤管理系统。对学生实行优胜劣汰的升降级管理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成立小范围的英语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进行交流。
(三)对教师备课要求提高
实施分级教学之后,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编出适用的教材。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加重教学负担,使教师能够时刻关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科学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尽管理论上实施分级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促进四六级的通过率,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少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能得不到提高,更有甚者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比如说C级的学生,由于学习自主性差,很可能会比较身边程度都不太好的学生,从而找到心理平衡点,从而对英语“同仇敌忾”,产生抵触心理,彻底放弃英语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灵活度的同时,还能够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五、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在全国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学中都出现了相似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学的施为者能够在加强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积极有效的进行各种大学英语改革的尝试,不断摸索、探索,致力于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ts, T&St John,M.J.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Cambridge:CUP,1998.
[2]李炯英,戴秀珍.从i+ 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01).
[3]付大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初探[J].北华航天工业学报,2009,(10).
[4]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 DB/OL).
[5]Krash en, S.D.Princip les and P ract ice in S econd Language Acqu is ition[M].New York: Pergamon P ress, 1982.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理论依据;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全国多所院校几年来经实践证明了的较成功的教学模式。分级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科学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成功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力。
一、我校大学英语现状分析
我校教学方针的第一点即是“英语精”,而到目前为止全校的英语水平(以四六级的通过率来看)却迟迟上不去。在我校又一个教学改革年中,大学英语水平的提高成了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为什么我校的英语水平迟迟难以提高呢?现将我校的大学英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专业设置多样化,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我校系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多样化的专业设置使我校在三本院校中颇具优势,脱颖而出;但这恰恰也给大学英语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难度。由于不同的专业设置,我校的学生录取的分数也是不一样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际教育学院。高昂的学费和双学位的学习难度及压力使得这个专业的学生每年都要降分录取,这本身就和其他普招进来的学生有了差距。而美方课程的月考规定使得学生自动转移了对大学英语的重要性。另外单招的美方学位的学生则是全校英语教学难度最大的,学生基础差,最差的学生高考英语只有几分而已。再次之,体音美专业。专业性质决定了这些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要差。
(二)地域差异导致同一班级英语水平两级分化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各地区的英语教学质量本身就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地方从初中才开始正规的英语课程;而有的地方甚至从幼儿园就开设了英语课程。高考听力成绩只作参考,使得一些地方院校放弃了听力的教学,而一线城市中的听力教学要好很多,特别是一些外国语学校,现金大学四六级的考试中听力部分要占到35%;再加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努力程度等主观因素,最终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差距很大,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增加了难度同时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
我校的办学特色及招收学生的学习程度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学生大多热衷课外活動及社会实践活动,而忽视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我校赋予学生的权利使得学生往往把责任过多的推在学校和任课教师身上,忽视了自身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性。
二、实施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i+1 理论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 (The Input Hypothesis). 他认为, 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eomprehensible input )时, 才能习得语言。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用公式表示, 就是i+l , 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 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 即i+2 ; 接近甚至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不是太难理解不了, 就是太容易了, 这样就难以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只有充分理解i+l 理论, 并按照自然序列(the natural order ) , 才能从i层次过渡到i+1层次(Krashen , 1981)。i+1 理论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得,而且侧重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 这正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ESP 理论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是相对于EGP(普通英语)而言的。它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的英语课程(Dudley-Evants, T&St John,1998),它不仅涉及语言及语言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ESP测重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实际交际时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包括学习者的目标与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等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级教学, 教师首先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定位, 即通过摸底考试和其他测试形式把他们分成几个等级, 然后基于教学大纲的要求, 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由不同的教师组织教学,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本, 最终使起点不同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相应要求。
三、本校分级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学生分级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首先在新生入校后,由我校公共外语部统一命题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英语综合水平,并参考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制定出分级的分数段。根据我校的情况,我们建议把学生分为三个等级:A级为基础较好的学生, 约占总人数的20%; B级为基础一般的学生, 约占总人数的60%; C级为基础较差的学生, 约占总人数的20%。其中国际教育学院的单招生和体音美的本科生只有两个等级,B和C。学生分级是动态变化的, 每学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考试结果, 调整学生的分级层次, 该升就升, 该降就降, 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 鼓励学生努力上进,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教材的合理选用
由于我校系三本院校,所以A级和B级选用相同的教材,即新视野大学英语。只是A级教学进度要快于B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专项能力训练,如针对四六级提高的听力训练、写作训练、口语训练等。B班保持中等教学进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C级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查漏补缺,增强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如中学语法知识的讲解,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对于国际教育学院的C类学生配以出国培训课程如ETS等一些与美方学习有关的英语专项学习,激励学生学习英语;针对体音美本科C类学生,主讲教师自编教材,编出适合他们的教材,使之能与专业、兴趣挂钩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评估弹性分级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检测手段, 分级教学中我们实行分级测试, 严格按照各层次教学目标科学统一地命题,分类考核,使考试成绩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对于A级学生,我们在评估时不仅要求他们能通过课程的学习、良好的出勤、课堂表现等,还辅以四六级通过的考查形式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B级学生注重对所学知识的考查,就要求命题教师出题多样化,题型,题量,难易程度适中,能切实有效的考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对C级考生要寓教于乐,降低对他们的英语要求,不要拿现有的四六级水平来要求他们,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真正实现“i+1”。
四、分级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给行政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新生入校學院要组织整个学校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测试,分级编班。公共外语部要负责制定测试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由于相同级别的学生可能来自全校的不同学院、不同系别、甚至班级,这就给排课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务处能够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建议相同院系的相同级别的学生组成班级,同个院系在相同的时间段上英语课。这本身也是一种挑战,要求主讲教师能充分配合学校的安排,而且在教室的使用上以及排课时间上,其他课程都要给英语让路,这一切才有可能执行下去。而我校有些专业的设置决定了集中时间段上课难度大,比如说国际教育学院。
(二)学生管理不便
分级教学英语班级的学生来自全校的不同系别专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期末安排考场、阅卷、成绩录入等都有极大困难。英语班级缺乏凝聚力,许多教学活动组织起来有诸多不便。这就要求学校各部门之间应当积极配合,能够针对英语班级做出相应的考勤管理系统。对学生实行优胜劣汰的升降级管理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成立小范围的英语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进行交流。
(三)对教师备课要求提高
实施分级教学之后,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编出适用的教材。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加重教学负担,使教师能够时刻关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科学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尽管理论上实施分级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促进四六级的通过率,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少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能得不到提高,更有甚者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比如说C级的学生,由于学习自主性差,很可能会比较身边程度都不太好的学生,从而找到心理平衡点,从而对英语“同仇敌忾”,产生抵触心理,彻底放弃英语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灵活度的同时,还能够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五、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在全国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学中都出现了相似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学的施为者能够在加强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积极有效的进行各种大学英语改革的尝试,不断摸索、探索,致力于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ts, T&St John,M.J.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Cambridge:CUP,1998.
[2]李炯英,戴秀珍.从i+ 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01).
[3]付大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初探[J].北华航天工业学报,2009,(10).
[4]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 DB/OL).
[5]Krash en, S.D.Princip les and P ract ice in S econd Language Acqu is ition[M].New York: Pergamon P ress,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