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弟书是清朝中晚期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曾盛行于北京、沈阳等地,由八旗子弟创制、创作、演出和欣赏并逐渐流行。其文词清丽,音乐雅致,备受欢迎。
关于子弟书的乐曲今已失传,其曲文文本经爱好者的搜罗、编集,大多得以完好留存。其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可添加衬字,最长一句达19字,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自由。自清代至民国年间,内廷王府如清宫癉平署、蒙古车王府;私家庋藏如北京三畏氏,天津无名氏、萧文澄,对此收集、整理甚多。子弟书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受学界重视,1938年郑振铎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中有《大鼓书与子弟书》一章,摘引的是《出塞》和《宁武关》中的文词各一段,称赞道:“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样流丽宛曲的唱文来的”;“风骨,读之如啖哀家梨,爽快之至”。多位前辈学者对“子弟书”均有丰富收藏,刘复、李家瑞之《中国俗曲总目稿》(1932)和傅惜华《子弟书总目》(1954),是了解当时子弟书存藏之重要参考目录。目前子弟书文本的主要收藏单位包括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台北傅斯年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等。
2012年12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黄仕忠教授等编纂的《子弟书全集》,是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书共10卷500余万字,收录子弟书520余种,存目70余种,比之前已出版刊布的子弟书篇目400种左右多100多种,堪称迄今为止篇目最为完备的子弟书整理文本。
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率领的“子弟书全集”项目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子弟书文本的收藏、著录与整理工作,2001年起全面展开《子弟书全集》《子弟书总目汇编》的编纂工作,集12年之力,遍访中国的北京、天津、台北以及日本的东京、京都等国内外所有子弟书重要藏馆,对其所藏子弟书文献资料,均一一目验版本,详细对校、收集整理。此次出版的《子弟书全集》,是在前人成果如波多野太郎《子弟书集》《清车王府钞藏曲本·子弟书集》《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和《子弟书珍本百种》等著作的基础上,力图完整展现子弟书现存所有文本的最新文献整理成果。其特色有以下几点。
第一,篇目完备。《全集》的出版,使现存子弟书文本的篇目大为增加。《全集》之前已出版刊布的影印文本和整理文本中的子弟书篇目,不过400种左右。《全集》中一共达到520种。新增加的篇目部分,既有见于目录著录从未全文刊印者,如吴晓铃先生旧藏之《三皇会》和《代数叹》,也有研究者新发现的篇目,如崔蕴华博士所发现的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卖油郎独占花魁》;更大一部分来自于编者在查访资料中新发现的稿本、钞本和从之前并未引起重视的石印本中发掘的新篇目。
第二,校点精严。《全集》中收录的每一种子弟书,均至少选择三个版本,以作底本、校本与参校本。《全集》以抄录时间相对较早的清车王府旧藏钞本为主要底本,以流传较广的百本张钞本为主要校本文本,以其他藏本为参校本。文词有出入之处,均在文末附有校记。
第三,解题详尽。《全集》收录的每一文本前均有详细解题,概要故事源流、梳理版本存佚,考证作者生平,以备学者查找参考。
第四,待访书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根据前人目录记载,有70余种子弟书文本现下落不明,仅留篇名。作者在附录设“待访书目”列出,以待下一步的寻访与补充。其次,附录部分还收录了清人及民国初人所编各种子弟书相关目录,以及清人关于子弟书的理论著述,这些文献对子弟书研究有重要价值。
第五,形式灵活美观。全书正文分韵排列,基本上以七字为句,超过七字则以小字双行排印,以此体现韵律节奏。
启功先生尝言,子弟书是堪与唐诗、宋词、元曲和明传奇相比拟的清代韵文一绝。傅惜华先生则谓,子弟书的价值不在其歌曲音节,而在其文章。子弟书既保存有满族文学艺术的特色,又反映了满汉两族文化艺术的交流;既有文人雅士所津津乐道的优美词句,又有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全集》的出版,全面地展现了这种俗曲艺术形式的文词之美,为学界进一步发掘它在文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字学、音韵学等多种学科中的价值,提供了最为全面且完备的第一手材料。
作者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责任编辑洪滔)
关于子弟书的乐曲今已失传,其曲文文本经爱好者的搜罗、编集,大多得以完好留存。其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可添加衬字,最长一句达19字,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自由。自清代至民国年间,内廷王府如清宫癉平署、蒙古车王府;私家庋藏如北京三畏氏,天津无名氏、萧文澄,对此收集、整理甚多。子弟书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受学界重视,1938年郑振铎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中有《大鼓书与子弟书》一章,摘引的是《出塞》和《宁武关》中的文词各一段,称赞道:“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样流丽宛曲的唱文来的”;“风骨,读之如啖哀家梨,爽快之至”。多位前辈学者对“子弟书”均有丰富收藏,刘复、李家瑞之《中国俗曲总目稿》(1932)和傅惜华《子弟书总目》(1954),是了解当时子弟书存藏之重要参考目录。目前子弟书文本的主要收藏单位包括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台北傅斯年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等。
2012年12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黄仕忠教授等编纂的《子弟书全集》,是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书共10卷500余万字,收录子弟书520余种,存目70余种,比之前已出版刊布的子弟书篇目400种左右多100多种,堪称迄今为止篇目最为完备的子弟书整理文本。
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率领的“子弟书全集”项目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子弟书文本的收藏、著录与整理工作,2001年起全面展开《子弟书全集》《子弟书总目汇编》的编纂工作,集12年之力,遍访中国的北京、天津、台北以及日本的东京、京都等国内外所有子弟书重要藏馆,对其所藏子弟书文献资料,均一一目验版本,详细对校、收集整理。此次出版的《子弟书全集》,是在前人成果如波多野太郎《子弟书集》《清车王府钞藏曲本·子弟书集》《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和《子弟书珍本百种》等著作的基础上,力图完整展现子弟书现存所有文本的最新文献整理成果。其特色有以下几点。
第一,篇目完备。《全集》的出版,使现存子弟书文本的篇目大为增加。《全集》之前已出版刊布的影印文本和整理文本中的子弟书篇目,不过400种左右。《全集》中一共达到520种。新增加的篇目部分,既有见于目录著录从未全文刊印者,如吴晓铃先生旧藏之《三皇会》和《代数叹》,也有研究者新发现的篇目,如崔蕴华博士所发现的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卖油郎独占花魁》;更大一部分来自于编者在查访资料中新发现的稿本、钞本和从之前并未引起重视的石印本中发掘的新篇目。
第二,校点精严。《全集》中收录的每一种子弟书,均至少选择三个版本,以作底本、校本与参校本。《全集》以抄录时间相对较早的清车王府旧藏钞本为主要底本,以流传较广的百本张钞本为主要校本文本,以其他藏本为参校本。文词有出入之处,均在文末附有校记。
第三,解题详尽。《全集》收录的每一文本前均有详细解题,概要故事源流、梳理版本存佚,考证作者生平,以备学者查找参考。
第四,待访书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根据前人目录记载,有70余种子弟书文本现下落不明,仅留篇名。作者在附录设“待访书目”列出,以待下一步的寻访与补充。其次,附录部分还收录了清人及民国初人所编各种子弟书相关目录,以及清人关于子弟书的理论著述,这些文献对子弟书研究有重要价值。
第五,形式灵活美观。全书正文分韵排列,基本上以七字为句,超过七字则以小字双行排印,以此体现韵律节奏。
启功先生尝言,子弟书是堪与唐诗、宋词、元曲和明传奇相比拟的清代韵文一绝。傅惜华先生则谓,子弟书的价值不在其歌曲音节,而在其文章。子弟书既保存有满族文学艺术的特色,又反映了满汉两族文化艺术的交流;既有文人雅士所津津乐道的优美词句,又有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全集》的出版,全面地展现了这种俗曲艺术形式的文词之美,为学界进一步发掘它在文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字学、音韵学等多种学科中的价值,提供了最为全面且完备的第一手材料。
作者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责任编辑洪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