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青年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成立了一支新的考古队伍,对齐故城进行发掘及研究工作,最核心的工作是寻找稷下学宫的位置。队伍全部由年轻的技术人员组成,除了领队董文斌是“85后”,其余的均为“90后”。他们于齐故城“安营扎寨”,一干就是4年。
  背上行囊、走向田野,挥起洛阳铲,考古青年似乎离现代生活有些远,却是离人类历史本源最近的人。他们用双脚丈量广袤大地,用双手拂去历史尘埃,让我们离历史更近一步。
  让我们通过这组专题走进这个群体。
  下雨天工作任务更重
  “下雨了!下雨了!”2021年6月1日,小雨開始降落在董文斌所在的考古现场。他来不及穿雨披,就先大声呼喊同事,让他们帮忙用防雨布将挖掘现场保护起来。
  “不好!开始刮大风了!”他慌忙套上雨衣,就开始在工地上跑,叮嘱同事们一要注意人身安全,二要抓紧保护好工地。董文斌是这个考古挖掘项目的领队,也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工地安全是他的首要任务。
  一番折腾下来,他和同事们身上完全湿透了,身上溅满了泥点点。“我们这是透心凉,心飞扬!”董文斌爽朗大笑,同事们也跟着笑了起来。年轻的脸庞,因为长期在野外工作被晒得黝黑,但丝毫抵挡不了那笑意下的青春光芒。
  “同志们,我们把近期挖掘出的陶片该清洗的清洗,该分类的分类吧。抓紧时间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董文斌给大家布置任务。
  的确,下雨天他们的工作任务最重。平时挖掘出的文物,都需要按年代、按类别分拣分类和编号登记,对有价值的文物和陶器标本进行绘图。而这些工作都要利用雨天,或者挖掘工作以外去完成。
  跟队友一起的时间比家人长
  这群考古青年人,除了领队董文斌是“85后”,其余都是“90后”。年轻人在一起工作的时间,比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久。“我老婆总说我跟一片云似的,找不到我。”董文斌打趣道。
  然而就是那不能朝夕相处的家人,给了这帮考古青年最大的支持。不能经常陪伴家人,也成为他们心中最大的内疚。他们当中有临近结婚才回家的,比如周世伟;有妻子怀二胎仍无法陪伴在左右的,比如刘喆。刘喆的妻子做孕检的时候,几乎都是妻子一个人。妻子虽然有怨言,但依然默默地在支持他的考古事业。
  就在妻子临近预产期之际,一天傍晚,刘喆突然接到妻子电话,妻子说胎儿心跳检查过缓,医院建议提前分娩。他本来就对妻子多有亏欠,这时还无法买到通往德州的车票,急得团团转,眼中噙满了泪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考古队员不怕苦不怕累,最担心的是家里人,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就是对家人的牵挂。
  苦中作乐是必备修养
  跟拍时间久了,我们发现,考古队员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大都能苦中作乐。考古工作需要野外考察,辛苦得很。酷暑天里,他们光着膀子将文物一袋袋地扛出工地,大把汗水连成线从身上滚落下来。寒冬腊月天里,在滴水成冰的温度中,他们清理了地面厚厚的积雪,照常进行挖掘工作。
  根据季节情况,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作息习惯。夏季最热那几天,他们早上4点钟就会进入到工地现场。早饭过后,他们就不再去工地了,要赶紧把新挖掘出的文物进行清洗,拿着小毛刷、小手铲将土细心地剃掉,然后再将文物一一编号整理。
  “繁重的工作,培养了我们苦中作乐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的必备修养。”董文斌笑道。今年36岁的董文斌是吉林大学考古系的本硕连读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当时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到考古现场的情景:“那是2007年,我们大三,开始实习了。同学们都很兴奋,终于不用在课本里学考古了,可以真正到考古现场了。但当真正来到野外,才发现野外工作的辛苦。风吹日晒,远离亲人,这种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考古界有一个基本共识:第一次下田野是考古学生的分水岭,他们会在这里决定离开,还是留下——离开是因为苦,留下是因为其心弥坚。董文斌就是留下来的,从2007年开始至今,他从事考古已经将近14年。这14年,他从一个大三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为考古项目的领队,所付出的辛苦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考古工作者的:他们躬身田野,性格里都有泥土的芬芳。在长期的跟拍过程中,对于这句话,我们深有触动。
  (编辑/崔秀娜)
  [相关链接: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齐国在战国时期设立的用于招揽人才的场所,是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核心之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大学。稷下学宫融入儒、墨、道、法、阴阳、兵、农学等众多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的解放,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
其他文献
16年,漫长却也短暂。  16年,可以做很多事,去很多地方,见很多人。  16年,也可以守着一座岛,每天迎接不同的人,给他们讲相同的故事。  16年,可以有很多种定义,在李翠翠这里,定义16年的这个词,叫成长。  2018年6月12号,作为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的讲解员,李翠翠在刘公岛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东泓炮台教学点的情况。三年的时间过去了,除了依然会有人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她的工作
期刊
那是一块宽2.6米、高2.8米、厚0.305米的巨大铁甲,马骏杰也不清楚,一百多年的海水侵蚀,是不是已经吞噬掉它昔日铮铮铁骨的风采。“在水中锈了一百年,不应该变成一块铁疙瘩了吗?”端详许久之后,他还是忍不住用手拍了上去。谁知,“这一拍,铁甲竟发出钟声一般的回响”……  也只有如此之高的钢铁铸造工艺,才让那艘铁甲船在被300多发炮弹击中,累计1000多处伤痕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任何沉没的迹象。但,正如
期刊
看过台风“烟花”路径概率图,得知“烟花”对刘公岛的影响完全在可控范围内之后的胡雨尘总算是稍稍松了一口气。回想她在岛近四年的时光里,每逢极端天气,整座刘公岛都如临大敌、全面戒备。  “我们会挨家挨户提前通知岛民停好车辆、船舶,每天晚上都会带好提前配发的救生衣、缆绳等救援物资进行夜巡,一是看岛民有没有停好车船,二是看岛内有没有突发状况。”刘公岛派出所女警胡雨尘说。  “就怕遇到突发状况。”一旁的杨子桐
期刊
下午五点之后,刘公岛上的游人已经大多乘船离港,只有少部分喜欢安静地人选择住下来,三三两两在岛上散步。  酷热散去,隋海滨的小饭馆门前支起小桌,客人们显然更喜欢在露天的环境里吃喝聊天。住岛的客人本就不多,一家人也就没有那么忙碌。菜上齐了,隋海滨就跟妻子在屋里悠闲地看电视……这样安逸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多年。  2021年的这个夏天有些不同,7月1日建党百年纪念日来临之前,隋海滨的父亲隋振斗和母亲孙淑卿,
期刊
在刘公岛,如果你运气足够好,在凌晨三点的草地上,在密林之上的缆车里,都可能看到梅花鹿的身影,它们三五成群,或静立、或跳跃、或穿行……那茂盛的绿林,是属于它们的世界,它们是这个岛上独具魅力的“精灵”。  梅花鹿与刘公岛的故事,要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说起。当时,威海从外地引进了7只野生梅花鹿,放养在刘公岛的森林公园里。刘公岛四面环海,无人打扰,有丰富的食物却无天敌袭扰,梅花鹿们的“快乐生活”就这样开
期刊
刘公岛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年代,发生在不同地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敲响民族警醒之钟的巨锤,鲜活在历史的回声里。  今天,它们是刘公岛诸多展馆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物品,是讲解员心中的一段段记忆、一份份感悟,等待每一个登上这座海岛的人,去发现,去体会,去思考,去铭记。  这其中,有一个特别想给大家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898年。  那一年,距离中日甲午海战刚刚过去三年,北洋海军壮士尸骨未寒。  那
期刊
2021年6月24日,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的毕业生走进济南宁家埠街道向高村,进行“双报到双服务”形式的校地共建,举办“漾青春”人物形象设计秀艺术乡建展演。  其实早在半年前,同学们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为毕业秀做准备。他们设计的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背景,通过丰富多彩的造型、特殊的材质,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人物造型。  得知要去乡村走秀,同学们既惊喜又紧张,走出校园去展示毕业设
期刊
山巅  虽然刘公岛的至高点旗顶山海拔只有150余米,但得益于海岛的独特优势,登上山顶,整个威海湾与威海市区的美景,便可尽收眼底。因为海拔不高,森林丰茂,所以登山的过程也会愉悦很多。更为幸运的是,在这里既可以看海上日出,又能欣赏湾区日落,无论对摄影人还是对喜欢体验安静时光的你,都是绝佳的选择。  密林  登上刘公岛,便是满眼的绿色,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7%。早在1992年,就经当时的国家林业部批准
期刊
爱上一座岛  刘公岛,是历史之岛,是警醒之岛,但同样是一座生态之岛。这里有碧蓝的海水、清涼的海风、细软的沙滩还有茂密的山林,你所能想到的关于海岛的美丽风景,在这里都能找到。在读懂历史之余,于蓝天碧海间漫步,放松心境,更能感知现世的美好。那时,你会更爱这座岛。  刘公岛的建筑群最早由北洋海军建造,后经英军及日军改造,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在这里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但与19世纪六七十年
期刊
摘 要:蚜虫虫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蚜虫虫生真菌种类与地理分布,对其生物学特征、致病机理和侵染循环、田间流行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蚜虫虫生真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发出具生防能力的虫生真菌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蚜虫;虫生真菌;种类;生物学;流行学  中图分类号:S47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