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成立了一支新的考古队伍,对齐故城进行发掘及研究工作,最核心的工作是寻找稷下学宫的位置。队伍全部由年轻的技术人员组成,除了领队董文斌是“85后”,其余的均为“90后”。他们于齐故城“安营扎寨”,一干就是4年。
背上行囊、走向田野,挥起洛阳铲,考古青年似乎离现代生活有些远,却是离人类历史本源最近的人。他们用双脚丈量广袤大地,用双手拂去历史尘埃,让我们离历史更近一步。
让我们通过这组专题走进这个群体。
下雨天工作任务更重
“下雨了!下雨了!”2021年6月1日,小雨開始降落在董文斌所在的考古现场。他来不及穿雨披,就先大声呼喊同事,让他们帮忙用防雨布将挖掘现场保护起来。
“不好!开始刮大风了!”他慌忙套上雨衣,就开始在工地上跑,叮嘱同事们一要注意人身安全,二要抓紧保护好工地。董文斌是这个考古挖掘项目的领队,也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工地安全是他的首要任务。
一番折腾下来,他和同事们身上完全湿透了,身上溅满了泥点点。“我们这是透心凉,心飞扬!”董文斌爽朗大笑,同事们也跟着笑了起来。年轻的脸庞,因为长期在野外工作被晒得黝黑,但丝毫抵挡不了那笑意下的青春光芒。
“同志们,我们把近期挖掘出的陶片该清洗的清洗,该分类的分类吧。抓紧时间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董文斌给大家布置任务。
的确,下雨天他们的工作任务最重。平时挖掘出的文物,都需要按年代、按类别分拣分类和编号登记,对有价值的文物和陶器标本进行绘图。而这些工作都要利用雨天,或者挖掘工作以外去完成。
跟队友一起的时间比家人长
这群考古青年人,除了领队董文斌是“85后”,其余都是“90后”。年轻人在一起工作的时间,比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久。“我老婆总说我跟一片云似的,找不到我。”董文斌打趣道。
然而就是那不能朝夕相处的家人,给了这帮考古青年最大的支持。不能经常陪伴家人,也成为他们心中最大的内疚。他们当中有临近结婚才回家的,比如周世伟;有妻子怀二胎仍无法陪伴在左右的,比如刘喆。刘喆的妻子做孕检的时候,几乎都是妻子一个人。妻子虽然有怨言,但依然默默地在支持他的考古事业。
就在妻子临近预产期之际,一天傍晚,刘喆突然接到妻子电话,妻子说胎儿心跳检查过缓,医院建议提前分娩。他本来就对妻子多有亏欠,这时还无法买到通往德州的车票,急得团团转,眼中噙满了泪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考古队员不怕苦不怕累,最担心的是家里人,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就是对家人的牵挂。
苦中作乐是必备修养
跟拍时间久了,我们发现,考古队员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大都能苦中作乐。考古工作需要野外考察,辛苦得很。酷暑天里,他们光着膀子将文物一袋袋地扛出工地,大把汗水连成线从身上滚落下来。寒冬腊月天里,在滴水成冰的温度中,他们清理了地面厚厚的积雪,照常进行挖掘工作。
根据季节情况,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作息习惯。夏季最热那几天,他们早上4点钟就会进入到工地现场。早饭过后,他们就不再去工地了,要赶紧把新挖掘出的文物进行清洗,拿着小毛刷、小手铲将土细心地剃掉,然后再将文物一一编号整理。
“繁重的工作,培养了我们苦中作乐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的必备修养。”董文斌笑道。今年36岁的董文斌是吉林大学考古系的本硕连读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当时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到考古现场的情景:“那是2007年,我们大三,开始实习了。同学们都很兴奋,终于不用在课本里学考古了,可以真正到考古现场了。但当真正来到野外,才发现野外工作的辛苦。风吹日晒,远离亲人,这种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考古界有一个基本共识:第一次下田野是考古学生的分水岭,他们会在这里决定离开,还是留下——离开是因为苦,留下是因为其心弥坚。董文斌就是留下来的,从2007年开始至今,他从事考古已经将近14年。这14年,他从一个大三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为考古项目的领队,所付出的辛苦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考古工作者的:他们躬身田野,性格里都有泥土的芬芳。在长期的跟拍过程中,对于这句话,我们深有触动。
(编辑/崔秀娜)
[相关链接: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齐国在战国时期设立的用于招揽人才的场所,是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核心之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大学。稷下学宫融入儒、墨、道、法、阴阳、兵、农学等众多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的解放,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
201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成立了一支新的考古队伍,对齐故城进行发掘及研究工作,最核心的工作是寻找稷下学宫的位置。队伍全部由年轻的技术人员组成,除了领队董文斌是“85后”,其余的均为“90后”。他们于齐故城“安营扎寨”,一干就是4年。
背上行囊、走向田野,挥起洛阳铲,考古青年似乎离现代生活有些远,却是离人类历史本源最近的人。他们用双脚丈量广袤大地,用双手拂去历史尘埃,让我们离历史更近一步。
让我们通过这组专题走进这个群体。
下雨天工作任务更重
“下雨了!下雨了!”2021年6月1日,小雨開始降落在董文斌所在的考古现场。他来不及穿雨披,就先大声呼喊同事,让他们帮忙用防雨布将挖掘现场保护起来。
“不好!开始刮大风了!”他慌忙套上雨衣,就开始在工地上跑,叮嘱同事们一要注意人身安全,二要抓紧保护好工地。董文斌是这个考古挖掘项目的领队,也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工地安全是他的首要任务。
一番折腾下来,他和同事们身上完全湿透了,身上溅满了泥点点。“我们这是透心凉,心飞扬!”董文斌爽朗大笑,同事们也跟着笑了起来。年轻的脸庞,因为长期在野外工作被晒得黝黑,但丝毫抵挡不了那笑意下的青春光芒。
“同志们,我们把近期挖掘出的陶片该清洗的清洗,该分类的分类吧。抓紧时间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董文斌给大家布置任务。
的确,下雨天他们的工作任务最重。平时挖掘出的文物,都需要按年代、按类别分拣分类和编号登记,对有价值的文物和陶器标本进行绘图。而这些工作都要利用雨天,或者挖掘工作以外去完成。
跟队友一起的时间比家人长
这群考古青年人,除了领队董文斌是“85后”,其余都是“90后”。年轻人在一起工作的时间,比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久。“我老婆总说我跟一片云似的,找不到我。”董文斌打趣道。
然而就是那不能朝夕相处的家人,给了这帮考古青年最大的支持。不能经常陪伴家人,也成为他们心中最大的内疚。他们当中有临近结婚才回家的,比如周世伟;有妻子怀二胎仍无法陪伴在左右的,比如刘喆。刘喆的妻子做孕检的时候,几乎都是妻子一个人。妻子虽然有怨言,但依然默默地在支持他的考古事业。
就在妻子临近预产期之际,一天傍晚,刘喆突然接到妻子电话,妻子说胎儿心跳检查过缓,医院建议提前分娩。他本来就对妻子多有亏欠,这时还无法买到通往德州的车票,急得团团转,眼中噙满了泪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考古队员不怕苦不怕累,最担心的是家里人,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就是对家人的牵挂。
苦中作乐是必备修养
跟拍时间久了,我们发现,考古队员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大都能苦中作乐。考古工作需要野外考察,辛苦得很。酷暑天里,他们光着膀子将文物一袋袋地扛出工地,大把汗水连成线从身上滚落下来。寒冬腊月天里,在滴水成冰的温度中,他们清理了地面厚厚的积雪,照常进行挖掘工作。
根据季节情况,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作息习惯。夏季最热那几天,他们早上4点钟就会进入到工地现场。早饭过后,他们就不再去工地了,要赶紧把新挖掘出的文物进行清洗,拿着小毛刷、小手铲将土细心地剃掉,然后再将文物一一编号整理。
“繁重的工作,培养了我们苦中作乐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的必备修养。”董文斌笑道。今年36岁的董文斌是吉林大学考古系的本硕连读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当时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到考古现场的情景:“那是2007年,我们大三,开始实习了。同学们都很兴奋,终于不用在课本里学考古了,可以真正到考古现场了。但当真正来到野外,才发现野外工作的辛苦。风吹日晒,远离亲人,这种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考古界有一个基本共识:第一次下田野是考古学生的分水岭,他们会在这里决定离开,还是留下——离开是因为苦,留下是因为其心弥坚。董文斌就是留下来的,从2007年开始至今,他从事考古已经将近14年。这14年,他从一个大三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为考古项目的领队,所付出的辛苦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考古工作者的:他们躬身田野,性格里都有泥土的芬芳。在长期的跟拍过程中,对于这句话,我们深有触动。
(编辑/崔秀娜)
[相关链接: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齐国在战国时期设立的用于招揽人才的场所,是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核心之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大学。稷下学宫融入儒、墨、道、法、阴阳、兵、农学等众多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的解放,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