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上新统-更新统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介绍

来源 :地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新统 -更新统界线 ,即新近系 -第四系界线 ,一直是各国地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在伦敦第 1 8届国际地质大会 (1 948)上通过的有关这一时限的术语和认识方面的建议 ,其中不乏分歧。精确定义这一界线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1 95 7年 ,在马德里第五届 INQUA(国际第四纪研 The Pliocene-Pleistocene boundary, that is, the Neogene-Quaternary boundary, has always been a concern of geoscientists in various countrie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rm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is time limit adopted at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Geological Prospects (1 948) in London. Precise definition of this boundary has become the key to solving these problems. In 1957, the fifth INQUA in Madrid (International Quaternary Research
其他文献
采用标准木调查法,对鲁西平原4种造林配置(株行距2m×3m、2m×4m、2m×5m和2m×6m)5年生杨树试验林的生长和地上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配置对5年生杨树单株胸径和地上生
以赣南飞播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密度组Ⅰ(900~1500株· hm-2)、密度组Ⅱ(1500~2100株· hm-2)、密度组Ⅲ(2100~2700株· hm-2)、密度组Ⅳ(2700~3300株· hm-2)设置标准地,进行林下植被
以闽东南沿海沙地9年生厚荚相思( Acacia crassicarpa A.Cunn .ex Benth.)和木麻黄(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林为对象,研究了林地土壤(0~60 cm)有机碳(SOC)和全氮(STN)的垂直分布及其与
以冀北辽河源地区不同林龄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随油松林龄的时间变化趋势
以云南省玉溪市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高山栎天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过氧
探讨不同日粮对大(约克)×长(白)二元杂种猪的肥育与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期第2个月饲喂降低了日粮蛋能比的B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饲喂常规日粮的对照A组和饲
从拉萨至浪卡子南北向约70 km长的剖面中选择9个磷灰石样和4个锆石样进行裂变径迹年龄测定, 其中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约37~14 Ma, 与主要构造-热事件有关, 即沿雅鲁藏布江带发
在常规构造解释的基础上 ,利用地震相特征定性解释地层岩性的分布状况 ,并在此指导下进行地层岩性的定量解释。另外 ,利用平面应力场分析研究构造裂缝的发育和走向 ,尝试了用
通过对航磁生产中磁日变观测的人文干扰产生的原因及特点的分析 ,利用计算机技术 ,采取了适当数学方法 ,设计可视化磁日变人文干扰编辑软件 ,提高磁日变校正精度 ,解决生产中
基于传统块体理论对不连续岩体的稳定分析是建立在不连续面贯穿所研究岩体的假定基础上的,而实际的岩体不连续面长度是有限的.因此,本文将随机概率模型引入块体理论,研究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