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教学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但也存在忽略教师主导作用、轻视学生主体地位、淡化师生之间互动和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等问题,有悖于多媒体教学的初衷,需要认真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
一、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的、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驾驭内容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教师主要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变教学方法,调整课堂节奏。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研究学生的变化,注意语言的表达,使讲授的内容尽可能接近学生的思维层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有了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都被多媒体课件控制了。教师把书上的内容搬到课件上,再按照课件进行讲解,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下的“满堂灌”,并没有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主导作用,对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易于理解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教师进行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找出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完整且准确地把握学的内容,全面且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1)有些教师例重于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接受,把整堂课安排得满满的,图片、动画、声音、文字一个接着一个充斥学生的眼睛与耳朵,虽然形象并且直观了,但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却被忽略了。(2)有些教师在上课前虽然按照教学要求,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但是却没有将学生如何参与、如何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设计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能够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学习,学生的发展才能是主动的,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也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追求一种外显的形式,如积极的举手、热烈的发言,更要考虑如何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优化他们的认识过程,使他们乐学、能学、会学、学懂。
三、淡化师生之间的互动
自从要求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后,教师教学的全部的材料,包括问题、答案、板书以及图片通通输入电脑,教室里便出现了以下的场景:幻灯片在教师鼠标和键盘按钮的点击下被机械的播放着,教师在一旁读着幻灯片的内容,而学生双眼紧盯着屏幕,浏览着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教师不停地说着,而学生却一直坐着,每一节课都在这样的循环中落下了帷幕。教学过程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变得空荡、枯燥无味,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记不住幻灯片上的内容,也没有机会向老师进行提问,更谈不上理解和应用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被网络的信息交互所取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也变成了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而成功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互动的意识,也要具有互动的能力。教师可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板书,或者在恰当的时机提问,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并及时通过学生的反映,积极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
集声音、文字、图表、图像、动画等丰富资源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也在不断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水平。但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质是辅助的教学工具,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给教学提供更加逼真的表现效果,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效果。在这里,传统的板书、教具、形体语言的使用完全应该与多媒体课件享有同等的地位。只要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任何形式都应该被接纳。只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板书、形体语言等,认真研究怎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并且在课堂中有效的加以利用和检验,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水平。这一点无论是教学一线的领导、专家,还是一名普通教师,都应该懂得“只有最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方式,才是最合适的”,而不一定仅仅是“最现代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合理高效地运用多媒体至关重要。只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恰当、合理地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定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
一、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的、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驾驭内容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教师主要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变教学方法,调整课堂节奏。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研究学生的变化,注意语言的表达,使讲授的内容尽可能接近学生的思维层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有了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都被多媒体课件控制了。教师把书上的内容搬到课件上,再按照课件进行讲解,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下的“满堂灌”,并没有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主导作用,对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易于理解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教师进行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找出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完整且准确地把握学的内容,全面且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1)有些教师例重于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接受,把整堂课安排得满满的,图片、动画、声音、文字一个接着一个充斥学生的眼睛与耳朵,虽然形象并且直观了,但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却被忽略了。(2)有些教师在上课前虽然按照教学要求,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但是却没有将学生如何参与、如何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设计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能够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学习,学生的发展才能是主动的,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也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追求一种外显的形式,如积极的举手、热烈的发言,更要考虑如何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优化他们的认识过程,使他们乐学、能学、会学、学懂。
三、淡化师生之间的互动
自从要求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后,教师教学的全部的材料,包括问题、答案、板书以及图片通通输入电脑,教室里便出现了以下的场景:幻灯片在教师鼠标和键盘按钮的点击下被机械的播放着,教师在一旁读着幻灯片的内容,而学生双眼紧盯着屏幕,浏览着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教师不停地说着,而学生却一直坐着,每一节课都在这样的循环中落下了帷幕。教学过程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变得空荡、枯燥无味,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记不住幻灯片上的内容,也没有机会向老师进行提问,更谈不上理解和应用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被网络的信息交互所取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也变成了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而成功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互动的意识,也要具有互动的能力。教师可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板书,或者在恰当的时机提问,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并及时通过学生的反映,积极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
集声音、文字、图表、图像、动画等丰富资源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也在不断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水平。但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质是辅助的教学工具,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给教学提供更加逼真的表现效果,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效果。在这里,传统的板书、教具、形体语言的使用完全应该与多媒体课件享有同等的地位。只要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任何形式都应该被接纳。只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板书、形体语言等,认真研究怎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并且在课堂中有效的加以利用和检验,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水平。这一点无论是教学一线的领导、专家,还是一名普通教师,都应该懂得“只有最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方式,才是最合适的”,而不一定仅仅是“最现代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合理高效地运用多媒体至关重要。只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恰当、合理地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定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