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其目的是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教育理念上,立足文化源流与文化精髓;在教育抓手上,完善文化窗口教学体系;在教育路径上,探索优化资源与开放教学。从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优化资源;开放教学;教育实效性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就世界文化类型讲,不同的文化都具有自身的基因和特质,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具有共生的关系,即历史文化的地理基础。立足文化源流与文化精髓,从而了解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性,以本文化语境阐释本文化精髓,以此达到文化弘扬的正确性和实效性。
立足文化源流与文化精髓的教育理念
文化源流,即文化基因,以文化之根阐释所以然的问题是剖析文化的基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农耕经济基础上萌芽生长,“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融入式的思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出发点。相对于海洋文化、游牧文化的移动性,农耕文化具有定住的特点。土地是根,土地是不可以移动的。在传统词语中,“社稷”一词是沉重的责任和拥有国家的象征,“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因而,社稷的千秋万代是每个朝代的希冀。《论语·宪问》写道:“禹、稷躬稼而有天下。”[1]华夏民族在农耕经济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求安稳是保障耕田而食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以农业为生计,在尽人力的基础上,还需风调雨顺方可收获,人们依自然规律而动是生存之道。因此,和谐、和平之道是天人关系的法则,中华民族的三祭:祭天、祭地、祭祖,体现了因农耕经济而产生的信仰,“天人合一”的理念由此诞生。《周易》写道:“夫人者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2]古代思想家把宇宙、人生视为生生不息的过程,认为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并以此作为认识事物的起点。《周易》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三者是相应的。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天人合一”的理念也体现了中华文化起源的融入式思维,即认为个体的小我与宇宙的大我相统一,并通过人的直觉体悟来把握宇宙之道。以农为本的社会生产中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并由此前行,映照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
文化自西汉以来被赋予了“文德化民”的意义,与“武力天下”相对。西汉经学家刘向所著《说苑·指武篇》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3]可见,文化是指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而推广于天下的活动,即化民成俗,使文德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习俗,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文化的化民成俗是文化的成功典范,即文化之本。因此,传统文化具有真、善、美的道德评价和审美导向。在文化的推广过程中,传统文化具有托物游心、文以载道、借物喻意、比物连类、诗言志等特质,《论语·子罕》写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们赞美松柏,是因松柏具有风雪中挺且直的自然秉性,以松柏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品格。可见,人们通过媒介彰明心境,使言和文更加生动华彩,这造就了中华文化表达的载体性和含蓄性。
“天人合一”理念的精髓:一方面,是人人得其生、物物得其长;另一方面,是依自然规律而动,和谐相处。儒家人伦思想的核心为“仁德”,以仁德诠释人与人关系為忠恕之德、仁者爱人;以仁德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节用之德、万物并育。儒家“仁爱节用”的主张是“天人合一”理念的躬行之道,孟子倡导“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宋代程颐演绎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清代戴震提出“天下同遂其生则为仁”的观点。由此反映出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境界,并世代化育着中华民族的处世哲学和社会风俗,中华民族正是以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质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4]因此,掌握文化源流,以中华文化的语境阐释中华文化精髓,才能有正确的教育与弘扬,才能正确解决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教育效应。
完善文化窗口教学体系的教育抓手
所谓文化窗口,是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及视角。通过文化窗口以点带面展现中华整体文化的风貌。择优开设具有文化窗口特色的课程,以道不远人的认知方式,化神奇于平凡之中,使传统文化教育立体而鲜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众多特色文化体系是文德化民的典范,因此以融入人们生活和习俗的特色文化为抓手而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具有接地气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当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融合共济,有序整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形成推广的教育体系应是社会关注点。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通识课“古今茶文化”为例,此课程的设置初衷是尝试以茶文化为窗口、为切入点,通过茶道来诠释传统思想“儒、释、道”的主张,以茶艺彰显中华民俗的礼仪。茶文化是在中华整体文化背景的映衬下而形成并延绵至今,其涵盖了中华整体文化的根本基因和特质。无论是社会民俗,还是人文境界,皆造就了道器相依的文化风景。例如:借梅、兰、竹、菊而喻君子品格,茶文化则以文化体系来表现中华传统思想精髓,以茶事彰明心志。中国茶文化就精神境界而论,渗透着儒家的修身治世的政治理想,彰显着佛家明心见性的脱尘禅机,洋溢着道家贵生逍遥的隐逸节操,均可从茶文化的视角中寻其踪迹,探其灿。以茶文化所蕴含的儒家思想为例:仁内礼外与敬茶之礼、贵和执中与太和之汤、清廉之德与清茶之美、修身雅志与茶事之雅。客来敬茶是我们的民族礼俗,敬茶是礼的践行。虽然礼在古代有多重内涵,但是其精神实质为恭敬之心。仁与礼的关系则是仁内礼外,仁是礼的中心,礼是仁的具体表现。敬茶之礼阐释了人们交往的礼节之礼。可见,以茶表敬意,其内涵就是儒家仁礼思想,即通过茶事中敬人的茶礼来体现以礼待人的仁爱之心。不仅如此,茶文化中还彰显了儒家的中庸之德、清廉之德等主张。以礼俗的日常行为之举来展示深刻的文化思想,恰恰是道不远人的智慧诠释,点点滴滴而浩浩之道。提取精华而形成课程体系,以通识课的形式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而且以清泉润物的方式来熏陶学生的人文修养,使文化之雅韵而育人之雅行。 文化窗口教学为抓手具有可行性。一是教学资源根植于深厚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二是文化遗产具可有体验和参与的适众性。正如“古今茶文化”的宗旨为“品茶悟道”,用口品茶用心悟道,课程集思想理论、生活知识、茶诗文鉴赏于一体。这门课程采取了茶道理论讲授和茶艺体验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受众从一个视角来领略中华文明的华彩和诠释人生的况味,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中,梳理精华而成为教学的亮点,需要教师和教学管理机构共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健全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育机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优化资源与开放教学的教育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携历史时空的印记而绵延当今,社会背景在斗转星移中呈现着新的元素与气象。如何使传统对接现实,则需要撷英取道的升华,并且以有效的路径来弘扬文化精髓。优化资源与开放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育路径: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联合教学方式,如聘请优秀文化传承机构或个人进校园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和展示非物质文化技艺等;“走出去”则是适当带领学生参访和参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二是延伸课堂教学,以学生社团等校园平台为主体,延展教学内容和相关的社会实践。
传统文化具有扎根社会、融于风俗的特色。因此,校外资源是校内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扩展。课堂的知识之点与社会文化之面相结合,从而形成教育工作的多维度。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的课时作为社会公益课,建立和完善客座教授制、展开驻校艺术家的艺术空间活动,实现校外教学资源与校内师资力量的联合。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古今茶文化”教学中,聘请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课堂讲解陶瓷艺术与制作技艺。这不仅使学生感受中国陶瓷艺术的魅力,而且使学生在实物展示和制作中领略了道器合一、器以融道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精髓,以生动的教学形式提升了学生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与“请进来”相应的则是“走出去”的路径,安排一定的课时使学生实地参访、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参访一些文化企业和社会机构、博物馆等,组织学生观摩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正是坚持优化资源与开放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活跃了教学方式,从而显著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在贯彻公益教育的理念下,搭建学校与企业、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合作的教育平台。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支持公益教育的社會群体日益壮大,参与者既是志愿者也是受益者,有益社会的有益教育恰恰是自身社会价值的体现,这一理念本身也是一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所在。
延展课堂教学,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社团活动是丰富校园生活、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教育路径。学生社团其性质是学生兴趣施展的平台,自愿、自主、活泼为其特点所在,活动富有感召力。正确引导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社团指导教师的培训章程和实施细则是今后的关注点,社团指导教师不仅是社团专业知识的顾问,而且是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导师,发挥导向的作用。许多研习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吸引着众多学生的追随与关注,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社团活动不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而且引导了学生日常行为的文明之举。除此之外,社团的暑期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领悟文化魅力;另一方面,使文化的正能量传递与回馈社会。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双丰收,即自身的实践收获和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因此,完善学生社团是助力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延展课堂具有多角度,如校园的文化雅苑、艺术空间等平台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从而多路径、同目标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以此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的社会风气,才能有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家园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论语[M]. 徐秀英,麦晓颖,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2]周易[M]. 郭彧,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刘向.说苑校正[M].向宗鲁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麦晓颖,许秀瑛,方隽注释.论语全集[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9.
[5]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R].北京,2014.
[6]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话[R].北京,2013.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优化资源;开放教学;教育实效性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就世界文化类型讲,不同的文化都具有自身的基因和特质,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具有共生的关系,即历史文化的地理基础。立足文化源流与文化精髓,从而了解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性,以本文化语境阐释本文化精髓,以此达到文化弘扬的正确性和实效性。
立足文化源流与文化精髓的教育理念
文化源流,即文化基因,以文化之根阐释所以然的问题是剖析文化的基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农耕经济基础上萌芽生长,“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融入式的思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出发点。相对于海洋文化、游牧文化的移动性,农耕文化具有定住的特点。土地是根,土地是不可以移动的。在传统词语中,“社稷”一词是沉重的责任和拥有国家的象征,“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因而,社稷的千秋万代是每个朝代的希冀。《论语·宪问》写道:“禹、稷躬稼而有天下。”[1]华夏民族在农耕经济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求安稳是保障耕田而食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以农业为生计,在尽人力的基础上,还需风调雨顺方可收获,人们依自然规律而动是生存之道。因此,和谐、和平之道是天人关系的法则,中华民族的三祭:祭天、祭地、祭祖,体现了因农耕经济而产生的信仰,“天人合一”的理念由此诞生。《周易》写道:“夫人者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2]古代思想家把宇宙、人生视为生生不息的过程,认为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并以此作为认识事物的起点。《周易》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三者是相应的。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天人合一”的理念也体现了中华文化起源的融入式思维,即认为个体的小我与宇宙的大我相统一,并通过人的直觉体悟来把握宇宙之道。以农为本的社会生产中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并由此前行,映照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
文化自西汉以来被赋予了“文德化民”的意义,与“武力天下”相对。西汉经学家刘向所著《说苑·指武篇》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3]可见,文化是指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而推广于天下的活动,即化民成俗,使文德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习俗,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文化的化民成俗是文化的成功典范,即文化之本。因此,传统文化具有真、善、美的道德评价和审美导向。在文化的推广过程中,传统文化具有托物游心、文以载道、借物喻意、比物连类、诗言志等特质,《论语·子罕》写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们赞美松柏,是因松柏具有风雪中挺且直的自然秉性,以松柏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品格。可见,人们通过媒介彰明心境,使言和文更加生动华彩,这造就了中华文化表达的载体性和含蓄性。
“天人合一”理念的精髓:一方面,是人人得其生、物物得其长;另一方面,是依自然规律而动,和谐相处。儒家人伦思想的核心为“仁德”,以仁德诠释人与人关系為忠恕之德、仁者爱人;以仁德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节用之德、万物并育。儒家“仁爱节用”的主张是“天人合一”理念的躬行之道,孟子倡导“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宋代程颐演绎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清代戴震提出“天下同遂其生则为仁”的观点。由此反映出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境界,并世代化育着中华民族的处世哲学和社会风俗,中华民族正是以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质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4]因此,掌握文化源流,以中华文化的语境阐释中华文化精髓,才能有正确的教育与弘扬,才能正确解决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教育效应。
完善文化窗口教学体系的教育抓手
所谓文化窗口,是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及视角。通过文化窗口以点带面展现中华整体文化的风貌。择优开设具有文化窗口特色的课程,以道不远人的认知方式,化神奇于平凡之中,使传统文化教育立体而鲜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众多特色文化体系是文德化民的典范,因此以融入人们生活和习俗的特色文化为抓手而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具有接地气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当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融合共济,有序整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形成推广的教育体系应是社会关注点。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通识课“古今茶文化”为例,此课程的设置初衷是尝试以茶文化为窗口、为切入点,通过茶道来诠释传统思想“儒、释、道”的主张,以茶艺彰显中华民俗的礼仪。茶文化是在中华整体文化背景的映衬下而形成并延绵至今,其涵盖了中华整体文化的根本基因和特质。无论是社会民俗,还是人文境界,皆造就了道器相依的文化风景。例如:借梅、兰、竹、菊而喻君子品格,茶文化则以文化体系来表现中华传统思想精髓,以茶事彰明心志。中国茶文化就精神境界而论,渗透着儒家的修身治世的政治理想,彰显着佛家明心见性的脱尘禅机,洋溢着道家贵生逍遥的隐逸节操,均可从茶文化的视角中寻其踪迹,探其灿。以茶文化所蕴含的儒家思想为例:仁内礼外与敬茶之礼、贵和执中与太和之汤、清廉之德与清茶之美、修身雅志与茶事之雅。客来敬茶是我们的民族礼俗,敬茶是礼的践行。虽然礼在古代有多重内涵,但是其精神实质为恭敬之心。仁与礼的关系则是仁内礼外,仁是礼的中心,礼是仁的具体表现。敬茶之礼阐释了人们交往的礼节之礼。可见,以茶表敬意,其内涵就是儒家仁礼思想,即通过茶事中敬人的茶礼来体现以礼待人的仁爱之心。不仅如此,茶文化中还彰显了儒家的中庸之德、清廉之德等主张。以礼俗的日常行为之举来展示深刻的文化思想,恰恰是道不远人的智慧诠释,点点滴滴而浩浩之道。提取精华而形成课程体系,以通识课的形式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而且以清泉润物的方式来熏陶学生的人文修养,使文化之雅韵而育人之雅行。 文化窗口教学为抓手具有可行性。一是教学资源根植于深厚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二是文化遗产具可有体验和参与的适众性。正如“古今茶文化”的宗旨为“品茶悟道”,用口品茶用心悟道,课程集思想理论、生活知识、茶诗文鉴赏于一体。这门课程采取了茶道理论讲授和茶艺体验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受众从一个视角来领略中华文明的华彩和诠释人生的况味,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中,梳理精华而成为教学的亮点,需要教师和教学管理机构共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健全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育机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优化资源与开放教学的教育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携历史时空的印记而绵延当今,社会背景在斗转星移中呈现着新的元素与气象。如何使传统对接现实,则需要撷英取道的升华,并且以有效的路径来弘扬文化精髓。优化资源与开放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育路径: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联合教学方式,如聘请优秀文化传承机构或个人进校园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和展示非物质文化技艺等;“走出去”则是适当带领学生参访和参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二是延伸课堂教学,以学生社团等校园平台为主体,延展教学内容和相关的社会实践。
传统文化具有扎根社会、融于风俗的特色。因此,校外资源是校内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扩展。课堂的知识之点与社会文化之面相结合,从而形成教育工作的多维度。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的课时作为社会公益课,建立和完善客座教授制、展开驻校艺术家的艺术空间活动,实现校外教学资源与校内师资力量的联合。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古今茶文化”教学中,聘请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课堂讲解陶瓷艺术与制作技艺。这不仅使学生感受中国陶瓷艺术的魅力,而且使学生在实物展示和制作中领略了道器合一、器以融道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精髓,以生动的教学形式提升了学生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与“请进来”相应的则是“走出去”的路径,安排一定的课时使学生实地参访、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参访一些文化企业和社会机构、博物馆等,组织学生观摩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正是坚持优化资源与开放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活跃了教学方式,从而显著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在贯彻公益教育的理念下,搭建学校与企业、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合作的教育平台。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支持公益教育的社會群体日益壮大,参与者既是志愿者也是受益者,有益社会的有益教育恰恰是自身社会价值的体现,这一理念本身也是一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所在。
延展课堂教学,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社团活动是丰富校园生活、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教育路径。学生社团其性质是学生兴趣施展的平台,自愿、自主、活泼为其特点所在,活动富有感召力。正确引导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社团指导教师的培训章程和实施细则是今后的关注点,社团指导教师不仅是社团专业知识的顾问,而且是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导师,发挥导向的作用。许多研习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吸引着众多学生的追随与关注,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社团活动不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而且引导了学生日常行为的文明之举。除此之外,社团的暑期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领悟文化魅力;另一方面,使文化的正能量传递与回馈社会。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双丰收,即自身的实践收获和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因此,完善学生社团是助力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延展课堂具有多角度,如校园的文化雅苑、艺术空间等平台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从而多路径、同目标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以此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的社会风气,才能有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家园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论语[M]. 徐秀英,麦晓颖,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2]周易[M]. 郭彧,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刘向.说苑校正[M].向宗鲁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麦晓颖,许秀瑛,方隽注释.论语全集[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9.
[5]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R].北京,2014.
[6]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话[R].北京,2013.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