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性侵儿童事件频频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儿童性安全教育问题的普遍关注。切实防范儿童性侵害案件的发生,为儿童营造一种安全又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目的应该具有的维度。因此系统规范的性教育方法的实施是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保护、减少性侵案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儿童;性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390-01
一、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的定义
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也是人生发展历程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关键时期。与儿童期相比,性成为这一时期极为重要的发展内容和发展主题,成为影响人生进程的重要课题。因此,接受科学、完整、适当的性教育,注定是青少年的必修课程。
现代意义的性教育,一般指以学校为主进行的性教育,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针对当时少女早孕、堕胎、性病泛滥等现象,美国于1910年开始关注性教育问题,到1912年全美教育联合会决定培养中学性教育师资,性教育工作正式从学校起步。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性教育仍未得到很好发展。
二、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归因
(一)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现状
由于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观念的开放,儿童性心理、生理的发育不断提前,他们逐渐进入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家庭与学校虽然同为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相关责任主体,但中国家长缺乏对孩子性发展的关怀,对“性”话题总是采取闭口不谈的态度,绝大多数中国家长不能胜任对子女的性教育工作。在学校方面,我国针对儿童青少年性教育虽然在《中小学生健康指导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但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儿童青少年性教育长期被排斥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之外,难以有效实施。
(二)性教育难以实施的归因
1.传统性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中,我们缺少对人类性发展规律的探究与尊重,我国大多数民众对性教育的看法有失偏颇。
2.家庭因素
父母们往往沿袭着上一代错误的性教育观念,难以开口与子女谈论性话题。加上大多数父母自身并未接受科学的性教育,造成很多家庭并没有在儿童青少年性教育中发挥其应当具有的启蒙作用。
3.学校因素
受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只重视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培养。此外,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教材体系的不完善,大多数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性教育仅仅停留在生理教育层面。
4.儿童青少年性教育问题被长期忽视
大力推行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与政策依据,导致了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的实施与推广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力,从而长期处于被社会忽视的状态。
三、我国进行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的方法建议
(一)转变传统性观念,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
弗洛伊德将人类性发展分为5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他认为人类的性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在幼儿时期就能有所体现。性发展在各个阶段都有其任务,如果性动力在前三个时期的发展得不到满足,那么人格发展将在相应阶段受到阻碍而停滞,下一阶段的发展就不能顺利的开始。因此,性教育在每个人人格发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应该尽快转变“谈性色变”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推行科学统一的性教育理念,防止在儿童性认知环境中引发冲突,帮助他们建构契合社会主流的性价值观。
(二)提高父母的性教育能力与修养,做好儿童的性启蒙老师
对于儿童而言,父母是伴随他们成长的人,也是最了解他们的人,所以由父母对他们进行性启蒙教育最为稳妥适当。在家庭中接受父母进行的初等性教育,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这首先要求家长树立文明开放的性教育意识,主动学习性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性教育能力。其次,要关注儿童日常生活,理解儿童早期性行为,主动与孩子探讨性知识话题。
(三)建立科学的性教育体系
1.建设系统的性教育学科体系
从同化理论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儿童所接受的知识不该是细碎分散的,应该基于知识相互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只有如此,他们才能有效吸收和综合利用所获得的知识。
参照弗洛伊德的儿童的性理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奠基人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各年龄阶段儿童的性发展有其显著特点,在幼儿阶段,性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儿童树立性别意识;在童年阶段,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基本的性生理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阶段,性教育旨在帮助他们接纳自己身体的变化,学会尊重每个人的性权利,树立健康的性价值观等等。
2.建设专业化性教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术业有专攻者”。性文明程度与科学的性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性教育教师需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更要具有正确的性价值观。而教师自身的性价值观取决于其成长环境和自身修养,在我国几千年“谈性色变”的文化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错误性观念的误导,只有经历过专业性知识的学习,自身树立健康的性价值观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性教育教师。
(四)落实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有力支持。而儿童青少年性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历史问题,理应成为现阶段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推行性教育,是结束我国性愚昧时代的开始,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至今,我国仍未出台专门的性教育法规,只将其零散地规定在几部文件和法律中,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力。综观其他国家性教育的全面开展,无不依托于相应政策和法律。
四、结语
性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性知识与其他知识一样,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童年是人生的启蒙时期,在童年所接受的教育涉及整个人的人格建构,将为每个人一生的发展积基树本。在儿童性侵害频发的今天,我们应该加快建立我国儿童需要的性教育体系,通过各方努力,不断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教育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于文悦,胡雅梅.自闭症学生性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沈阳市S特教学校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3):34-35.
[2]薛霞.互联网+背景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问题研究——以儿童性侵案件为例[J].法制博览,2021(06):176-177.
[3]李艳,刘雪娇,朱伟,姚莉.家长关于儿童青春期妇科检查认知的定性研究[J].中国性科学,2021,30(02):150-153.
重慶壬莱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关键词:儿童;性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390-01
一、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的定义
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也是人生发展历程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关键时期。与儿童期相比,性成为这一时期极为重要的发展内容和发展主题,成为影响人生进程的重要课题。因此,接受科学、完整、适当的性教育,注定是青少年的必修课程。
现代意义的性教育,一般指以学校为主进行的性教育,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针对当时少女早孕、堕胎、性病泛滥等现象,美国于1910年开始关注性教育问题,到1912年全美教育联合会决定培养中学性教育师资,性教育工作正式从学校起步。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性教育仍未得到很好发展。
二、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归因
(一)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现状
由于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观念的开放,儿童性心理、生理的发育不断提前,他们逐渐进入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家庭与学校虽然同为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相关责任主体,但中国家长缺乏对孩子性发展的关怀,对“性”话题总是采取闭口不谈的态度,绝大多数中国家长不能胜任对子女的性教育工作。在学校方面,我国针对儿童青少年性教育虽然在《中小学生健康指导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但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儿童青少年性教育长期被排斥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之外,难以有效实施。
(二)性教育难以实施的归因
1.传统性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中,我们缺少对人类性发展规律的探究与尊重,我国大多数民众对性教育的看法有失偏颇。
2.家庭因素
父母们往往沿袭着上一代错误的性教育观念,难以开口与子女谈论性话题。加上大多数父母自身并未接受科学的性教育,造成很多家庭并没有在儿童青少年性教育中发挥其应当具有的启蒙作用。
3.学校因素
受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只重视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培养。此外,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教材体系的不完善,大多数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性教育仅仅停留在生理教育层面。
4.儿童青少年性教育问题被长期忽视
大力推行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与政策依据,导致了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的实施与推广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力,从而长期处于被社会忽视的状态。
三、我国进行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的方法建议
(一)转变传统性观念,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
弗洛伊德将人类性发展分为5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他认为人类的性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在幼儿时期就能有所体现。性发展在各个阶段都有其任务,如果性动力在前三个时期的发展得不到满足,那么人格发展将在相应阶段受到阻碍而停滞,下一阶段的发展就不能顺利的开始。因此,性教育在每个人人格发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应该尽快转变“谈性色变”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推行科学统一的性教育理念,防止在儿童性认知环境中引发冲突,帮助他们建构契合社会主流的性价值观。
(二)提高父母的性教育能力与修养,做好儿童的性启蒙老师
对于儿童而言,父母是伴随他们成长的人,也是最了解他们的人,所以由父母对他们进行性启蒙教育最为稳妥适当。在家庭中接受父母进行的初等性教育,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这首先要求家长树立文明开放的性教育意识,主动学习性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性教育能力。其次,要关注儿童日常生活,理解儿童早期性行为,主动与孩子探讨性知识话题。
(三)建立科学的性教育体系
1.建设系统的性教育学科体系
从同化理论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儿童所接受的知识不该是细碎分散的,应该基于知识相互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只有如此,他们才能有效吸收和综合利用所获得的知识。
参照弗洛伊德的儿童的性理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奠基人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各年龄阶段儿童的性发展有其显著特点,在幼儿阶段,性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儿童树立性别意识;在童年阶段,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基本的性生理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阶段,性教育旨在帮助他们接纳自己身体的变化,学会尊重每个人的性权利,树立健康的性价值观等等。
2.建设专业化性教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术业有专攻者”。性文明程度与科学的性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性教育教师需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更要具有正确的性价值观。而教师自身的性价值观取决于其成长环境和自身修养,在我国几千年“谈性色变”的文化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错误性观念的误导,只有经历过专业性知识的学习,自身树立健康的性价值观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性教育教师。
(四)落实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有力支持。而儿童青少年性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历史问题,理应成为现阶段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推行性教育,是结束我国性愚昧时代的开始,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至今,我国仍未出台专门的性教育法规,只将其零散地规定在几部文件和法律中,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力。综观其他国家性教育的全面开展,无不依托于相应政策和法律。
四、结语
性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性知识与其他知识一样,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童年是人生的启蒙时期,在童年所接受的教育涉及整个人的人格建构,将为每个人一生的发展积基树本。在儿童性侵害频发的今天,我们应该加快建立我国儿童需要的性教育体系,通过各方努力,不断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教育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于文悦,胡雅梅.自闭症学生性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沈阳市S特教学校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3):34-35.
[2]薛霞.互联网+背景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问题研究——以儿童性侵案件为例[J].法制博览,2021(06):176-177.
[3]李艳,刘雪娇,朱伟,姚莉.家长关于儿童青春期妇科检查认知的定性研究[J].中国性科学,2021,30(02):150-153.
重慶壬莱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