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造纸和印刷术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发明的两种,二者彼此关系密切,唐代以前,中国古书主要以写本形式流传,唐代以后,随着印刷术发明和使用,才有了严格意义的古籍版本。文章从工艺美学的角度分析纸张独特的意识形态、作用以及特殊性,在纸张的工艺技法和纸张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希望我国的造纸事业和传统印刷工艺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纸 印刷工艺 特殊性
一、纸在印刷工艺中的作用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類总想找到某种载体,把各种经验、日常生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为此一直在寻找某种理想的介质。随着文明的发展直到纸草、甲骨、金文、贝叶、竹木、绢帛、羊皮都满足不了,造纸术与东汉应运而生。一个未知的不断被发现和使用,已知的东西又会不断的消失;由纸的发展和使用,印刷术也跟着兴起,才有了严格意义的古籍版本。
二、纸在印刷工艺中的特性
1、纸在印刷工艺的功能性
中国的书法、绘画是迄今为止延续几千年的一门艺术,一门国粹,因而文房四宝出名。由此,笔墨纸砚,纸也就是“器”,正有“器”与“道”有所关联,是形而上学和香而下雪的两个学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纸能保存上千年,而制造纸的繁杂工序也是凸显了一张纸的学问。在明代,美的纸,美的纸制品,美的纸的故事,放眼诗词歌赋,运用纸的韵味美的不在话下;王羲之《来戏帖》,黄麻纸,王献之《十二月帖》,黄麻纸,智永《归田赋》,白麻纸;等等。
纸的品质高下也决定于原材料,加工技术,后续制作,然而,纸的韵味,非材料颜色色形可以决定的,非麻非竹非树皮非藤条,非黄非白非碧非冷金,也无关软硬厚薄滑涩宽窄,最早的手工造纸品种之一,在东晋,多用麻纸,以麻纤维为料。
2、纸在印刷工艺的民间地域性
纸在中国自古以来从老皇历、历画到月份牌,挂历,古人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着时间隔断,判断气候变化,预示着季节来临。具体来说,计量时间间隔,判断气候变化。对平常百姓来说,居家过日子,务农节气、人情来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难免掐着指头算日历。渐渐地,平常百姓家里的历书,除去记载日历的历表之外,又结合了避凶趋吉观念,产生了含干支、节气、物候和行事禁忌的历书。再后来张贴在墙上的历画,就是含有节气、生肖或月历的木刻版画,尤其是在农村很流行。
纸质的月份牌,是指上世纪初、中期,以广告为主要内容,印有月历的石印张贴画。广告的内容,有烟酒、布匹、食品、化妆品等十分丰富;画面的内容,则以鲜艳的美女形象居多。因此,月份牌介于中西之间,新兴商业文化与传统年节文化之间,她见证了木版年画的衰微,标志着新型绘画的出现。从消费群体上看,传统年画面向的是农村乡镇;月份牌面向的则多为城市起初月份牌多为洋行用作广告宣传。外商入乡随俗,利用中国人过年贴年画的习惯,改用传统年画制版,雇用中国画家作画,制成月份牌,在年终岁尾随商品赠送客户,它既美化家居,又能做日历,所以深受欢迎。收受者一挂就是一整年,广告效果明显,这也被看作中国最早出现的商品纸质海报。
3、纸在媒介中的传递意义
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印刷,传统印刷也在向现代化转型,特征就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远程传输技术在印刷上的应用,这也就是当前印刷业的特点。但是,尽管如此,数字技术导致的各种信息传递方式将会取代一部分书籍和报纸的份额,由于人类对纸张印刷品的需求仍在增加,在未来几十年,纸质印刷品的额度会在稳步增长,在信息传递上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纸质印刷品不会消失的以及它的重要含义在于人的物质性,人出现在地球上,就是物质,就存在于物质中,光、电也是物质,但是,是与物质三种物态不同的,是人本身有区别的另类物质。再联系到纸的作用也在物质中变化,纸,传达文字信息就是书;而且具有装饰性、功能性,现阶段,人与书的需求不单是简单的阅读,再多的是跟纸的交流,用视觉和触觉上前感受它,还希望长时间的保存和占有,作为自己的财富的一部分。人与书的共存是可以无处不在的,和谐的。目前,既看到上网又看书的人的做法是把从网上查到了好的作品用纸打印出来再阅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纸质印刷品一大半又是包装物,用于商业、销售、和物流保护,这就是数字技术根本不可能取代的,实物印刷,如陶瓷、皮革、金属、塑料印刷,这是包装物的印刷,同样绿色纸质包装,也是在发展中的包装印刷技术,纸质包装印刷也将长期存在下去。
总结
多种媒体共存共荣一直在发展,今天和明天的世界仍然是多种媒体共存的世界,纸质印刷将作为传递的媒介为多媒体大家庭中的一员而长期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探索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的关系【J】.刘建.这个包装工业.2015(14)
【2】试论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艺术效果的提升【J】.吴冬芸.美术大观.2010(07)
【关键词】:纸 印刷工艺 特殊性
一、纸在印刷工艺中的作用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類总想找到某种载体,把各种经验、日常生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为此一直在寻找某种理想的介质。随着文明的发展直到纸草、甲骨、金文、贝叶、竹木、绢帛、羊皮都满足不了,造纸术与东汉应运而生。一个未知的不断被发现和使用,已知的东西又会不断的消失;由纸的发展和使用,印刷术也跟着兴起,才有了严格意义的古籍版本。
二、纸在印刷工艺中的特性
1、纸在印刷工艺的功能性
中国的书法、绘画是迄今为止延续几千年的一门艺术,一门国粹,因而文房四宝出名。由此,笔墨纸砚,纸也就是“器”,正有“器”与“道”有所关联,是形而上学和香而下雪的两个学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纸能保存上千年,而制造纸的繁杂工序也是凸显了一张纸的学问。在明代,美的纸,美的纸制品,美的纸的故事,放眼诗词歌赋,运用纸的韵味美的不在话下;王羲之《来戏帖》,黄麻纸,王献之《十二月帖》,黄麻纸,智永《归田赋》,白麻纸;等等。
纸的品质高下也决定于原材料,加工技术,后续制作,然而,纸的韵味,非材料颜色色形可以决定的,非麻非竹非树皮非藤条,非黄非白非碧非冷金,也无关软硬厚薄滑涩宽窄,最早的手工造纸品种之一,在东晋,多用麻纸,以麻纤维为料。
2、纸在印刷工艺的民间地域性
纸在中国自古以来从老皇历、历画到月份牌,挂历,古人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着时间隔断,判断气候变化,预示着季节来临。具体来说,计量时间间隔,判断气候变化。对平常百姓来说,居家过日子,务农节气、人情来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难免掐着指头算日历。渐渐地,平常百姓家里的历书,除去记载日历的历表之外,又结合了避凶趋吉观念,产生了含干支、节气、物候和行事禁忌的历书。再后来张贴在墙上的历画,就是含有节气、生肖或月历的木刻版画,尤其是在农村很流行。
纸质的月份牌,是指上世纪初、中期,以广告为主要内容,印有月历的石印张贴画。广告的内容,有烟酒、布匹、食品、化妆品等十分丰富;画面的内容,则以鲜艳的美女形象居多。因此,月份牌介于中西之间,新兴商业文化与传统年节文化之间,她见证了木版年画的衰微,标志着新型绘画的出现。从消费群体上看,传统年画面向的是农村乡镇;月份牌面向的则多为城市起初月份牌多为洋行用作广告宣传。外商入乡随俗,利用中国人过年贴年画的习惯,改用传统年画制版,雇用中国画家作画,制成月份牌,在年终岁尾随商品赠送客户,它既美化家居,又能做日历,所以深受欢迎。收受者一挂就是一整年,广告效果明显,这也被看作中国最早出现的商品纸质海报。
3、纸在媒介中的传递意义
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印刷,传统印刷也在向现代化转型,特征就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远程传输技术在印刷上的应用,这也就是当前印刷业的特点。但是,尽管如此,数字技术导致的各种信息传递方式将会取代一部分书籍和报纸的份额,由于人类对纸张印刷品的需求仍在增加,在未来几十年,纸质印刷品的额度会在稳步增长,在信息传递上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纸质印刷品不会消失的以及它的重要含义在于人的物质性,人出现在地球上,就是物质,就存在于物质中,光、电也是物质,但是,是与物质三种物态不同的,是人本身有区别的另类物质。再联系到纸的作用也在物质中变化,纸,传达文字信息就是书;而且具有装饰性、功能性,现阶段,人与书的需求不单是简单的阅读,再多的是跟纸的交流,用视觉和触觉上前感受它,还希望长时间的保存和占有,作为自己的财富的一部分。人与书的共存是可以无处不在的,和谐的。目前,既看到上网又看书的人的做法是把从网上查到了好的作品用纸打印出来再阅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纸质印刷品一大半又是包装物,用于商业、销售、和物流保护,这就是数字技术根本不可能取代的,实物印刷,如陶瓷、皮革、金属、塑料印刷,这是包装物的印刷,同样绿色纸质包装,也是在发展中的包装印刷技术,纸质包装印刷也将长期存在下去。
总结
多种媒体共存共荣一直在发展,今天和明天的世界仍然是多种媒体共存的世界,纸质印刷将作为传递的媒介为多媒体大家庭中的一员而长期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探索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的关系【J】.刘建.这个包装工业.2015(14)
【2】试论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艺术效果的提升【J】.吴冬芸.美术大观.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