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超主权货币的设立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引入“新特里芬难题”的概念,在揭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致命缺陷的同时,重点强调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最后,通过比较提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可能方向与根本出路。
  【关键词】新特里芬难题 国际货币体系 超主权货币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致命缺陷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亦称为世界货币体系,是指支配世界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有三方面的内容和功能:一是规定用于国际间结算和支付的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及其来源、形式、数量和运用范围,以满足世界生产、国际贸易和资本转移的需要;二是规定一国货币同其它货币之间汇率的确定与维持方式,以确保各国货币的兑换方式与比价关系的合理性;三是规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确保世界经济稳定与平衡发展。
  (二)牙买加体系的弊端
  “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提出的,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基准货币国家美国的国际收支无论出现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世界各国储备的增加,将导致美国国际收支的赤字,美国国际收支长期赤字则会造成美元大量过剩,从而引起美元危机或降低美元的信用,反之亦然。这是布雷顿体系致命的弱点,最终导致了它的崩溃。
  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里芬难题”再度重现,美元的稳定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但全球清偿力供应又依赖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美国的“铸币税特权”又推动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麦考利所提的“新特里芬难题”。在当前实质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特里芬难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设想
  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中,能否选择或创造一个长期价值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关“特里芬难题”能否被根本解决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从国际储备货币的视角提出了未来国际储备货币演变的三种可能性:第一,从短期来看,重新修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的可能性较大。第二,从中长期来看,美元失去中心地位,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第三,从长期来看,创造一种新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根本出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从多个角度来讨论,而本文仅从国际储备货币的视角进行分析,这是因为只有设立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避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治标不治本的尴尬。
  三、破解“新特里芬难题”的根本出路
  (一)设立超主权货币是根本出路
  周小川曾指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超主权货币可以克服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带来的特里芬难题,从而更有利于全球流动性的调节,同时也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更具对称性,相应的提高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这不但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再次发生危机的风险,也可增加未来应对个处理危机的能力。
  周小川认为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应该具备三点:首先,币值稳定且发行规则明确;其次,供给量可以根据经济状况灵活调节;对于国际储备货币总量的调节,不應被一国经济利益或状况所绑架。
  (二)设立超主权货币的可能路径
  从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和专家们的研究来看,设立超主权货币可能的路径模式有如下两种:改革特别提款权模式和区域货币向世界货币过渡的渐进模式。
  1.改革特别提款权。首先要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制度,取消特别提款权的分配与各国所缴份额的联系,从而使急需资金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得到及时援助。其次要拓宽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建立起特别提款权与其它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改变当前特别提款权只能用于政府或者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结算的现状,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
  2.罗伯特·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优货币区”概念,开辟了超主权货币理论和实践的新途径,即在地理位置靠近、经济联系密切区域率先实现货币的一体化,然后逐渐由区域化过渡到全球化。该理论已于2002年在欧盟地区得到了实践,欧元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超主权货币。
  综上,要设立超主权货币,改革特别提款权应该是目前可行性较强的一种模式,但从中长期来看,应该是将这两种模式交叉推进,使其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借鉴,等时机成熟以后再进行明确的安排。
  四、对我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建议
  超主权货币的设立,是弥补国际货币体系缺陷、解决“特里芬难题”的根本方法,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终极方向,虽然不可能短期实现,但是仍有推进的必要和可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攸关者,中国要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兑美元施加影响,通过推动基金组织机构的不断改革、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设立超主权货币的方案等措施约束美元,在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维持稳定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提升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李天德.国际金融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 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2009.
  [3] 巴曙松,杨现领.从金融危机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J].当代财经,2009(11).
  [4] 熊爱宗,黄梅波.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中国视角[J].经济学家,2010.
  作者简介:刘峥,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市场学。
  (责任编辑:唐荣波)
其他文献
【摘要】重庆自直辖以来,对外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重庆市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享受了国家诸多的优惠政策,其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系,与国家的贸易政策以及自身的经济结构也有莫大的关系,因此,重庆市的对外贸易既符合全国贸易发展的大流,也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对重庆市近年来进出口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了重庆市进出口的特点,提出了重庆市发展外贸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重庆对外贸易 进出
语文作为国语,其学习的重要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在语文教学策略以及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不高,基于此,为切实提高小学生语文能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用于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并确认异位妊娠失血性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
期刊
【摘要】自2010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为缓解金融危机而采用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不良影响开始渐渐显露。由于流动性的泛滥等诸多复杂原因导致了国内基本价格水平出现持续上涨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并紧缩货币信贷,以应对此次通货膨胀。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目前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继续采取这种措施则将会增加政策超调的风险。我们应该转换调控思路,有效疏导当前通胀压力。本文将从当前我
“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引发的会计行业变革,接着介绍了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然后分析了“互联网+”
【摘要】文章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性,且其原因是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及货币当局忽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本文从最优货币区出发,运用最优货币区标准验证我国经济不满足使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提出我国在统一人民币的前提下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并促进最优货币区在我国的建立。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 货币政策 人民币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起源  蒙德
随着高校扩展政策的实施,使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数量也与日俱增,使很多高职人才培养出现专业技能不高和综合能力差等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对综合型、高素质型人才的需
我国急诊医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急诊就诊量逐年增长,急诊预检分诊是急诊就诊的首要环节,国内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安全有效的急诊预检分诊可准确识别急危重
期刊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是鼻腔深部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总结本科以该方法治疗的43例鼻出血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