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应逐“名利”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en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利一词,让多少英雄身败,令多少美人苟且,古往今来,不胜枚举。所以,自古不仅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警句明训,还有“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的劝世良言。
  商人逐利,人们认为这是天性,皆可理解;教师逐利,则被判为道德沦丧,不可理喻。似乎选择教师,就应该选择清贫、选择寂寞,选择苟且一生。作为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其言行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有着直接影响,对其提出更高的行为规范要求,无可厚非。但以此为借口,让教师安于清贫,以满足世人对社会道德标杆的所有遐想,则不仅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公,更应该是文明社会的耻辱。“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条古训,任何时候都不過时。所以,我认为教师不仅不应该淡泊名利,更应该追逐名利。
  当然,我所说的教师追逐名利,不是那种不择手段,唯利是图,更不是利欲熏心,违法乱纪,也不是沽名钓誉,见利忘义,而是合理、合法、正当的利益追求、理想追求、价值追求。这样的追求,有百利而无一害。
  让教师逐名利,能体现其工作的价值,安心从教,并盘活教育的一潭死水。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这无法改变教师作为职业的属性。不可能因为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辉,教师和教师家属就不食人间烟火。无论从事哪一项职业,其首要前提是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追求幸福,给自己和家人提供更为丰富的高品质生活。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教师工作的价值于家庭而言,有何体现?让教师整日为生活所忧,为生计所迫,又如何安心从教?为什么中西部地区的教师热衷于往东南沿海地区流动?他们同样热爱教育这一行业,无非是为了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用“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安贫乐道”来对教师进行道德绑架。这种人,大多数都不是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教师用自己的知识,追求更高的报酬,既让所学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又满足个人和家庭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何乐而不为?
  很多教师,评了高级职称以后,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不仅自身工作敷衍了事,还影响他人,经常给学校的管理出难题。试想,如果适度实行激励机制,允许并鼓励教师追逐“名利”,他们是不是就有了更多前进的动力?这无论对学生,对学校,还是对年轻教师的成长都是一件好事。让教师对名利无动于衷,也变相导致了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安于现状,长此以往,教育事业必然激不起半点涟漪。
  让教师逐名利,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激励更多青年学子认真求学。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如何让我们的少年强、少年智?教师的教育引导与榜样作用必不可少。然而社会给予教师的社会地位跟社会价值却不能相匹配,教师是“崇高”和“清贫”互为一体的职业。如若这样,教师如何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功读书,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理想?如若这样,读书无用论必会卷土重来,甚嚣尘上;如若这样,谁还会有那份毅力,不论严寒酷暑,都坚持埋头苦读?若皆不苦读,又如何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这不仅是知识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如若我们的教师都是“名利兼收”的成功之辈,学生必定会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向老师学习,埋头苦读,争取有朝一日也“名利兼收”。
  让教师逐名利,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作为一名教师,身边不缺少教师子女。就目前来说,我身边的教师子女除非成绩确实一般的,很少有选择师范专业的。显然,长期的接触,已经让他们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辛苦与寒酸,这个职业对他们几乎没有吸引力。子女尚且如此,朝夕相处的学生就能例外吗?
  社会早就流传“一流人才学金融,二流人才学理工”的说法。为什么一流人才都流向了金融?无外乎金融领域体面、多金,即有名有利可图而已。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是什么?不应是教育吗?然而,教育都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又如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单纯依靠政策扶持和精神鼓励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才对名利的渴求。
  长期以来,社会总是把教师当奶牛,用草喂,还必须挤出奶。可教师不是奶牛,是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老人要赡养,有小孩要抚养,有朋友要交往……一方面用道德绑架,剥夺教师追求名利的权力,一方面又要教师低头俯首,甘为人梯,这不仅于情于理说不通,更把大量优秀人才,“吓”在了教师这个大门之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激励了几代人,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教师照亮别人的同时,就必须燃烧掉自己?这未免过于残忍。难道我们不可以让教师成为电灯,让他在照亮别人的同时,自身也获得源源不断的电流供应吗?
  若干年来,大量教师通过公务员考试跳槽,却从未听说公务员通过考试来做老师,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有所追求,乐于奋进的人,都渴望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都渴望他人、群体、社会,甚至国家给予自己较好的评价,而这一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名利。因此,只有让教师逐名利,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做教师。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高中部)
其他文献
噩梦边缘    简洁贞在最近开会的时候最容易走神,这个冬天特别冷,雪花覆盖着窗外的大地,没多厚的覆盖显得这个世界很脏,这样的天气埋伏在被子里睡觉才是最安逸的选择,而不是开着沉闷的经营分析例会,何况昨夜酗酒,身上散发着的味道让坐在简洁贞旁边的人都能闻到她昨晚喝的是杰克丹尼。  部门经理絮絮叨叨的语气完全没有跌宕起伏,这样昏沉的下午,简洁贞的上下眼皮沾到了一起。  她梦见了陈国联,远远地朝自己走来,跌
期刊
进门鬼游戏    一开始也只是玩个游戏而已,谁也没想到会弄成这样。  我一点都不愿意去回忆那件事,直到现在都不愿意相信。我们谁也没料到,只是个小小的玩笑,玩到最后结果差点出了人命。  原本,我们六个人——大尾、小莉、阿铃、美美、杰哥、我计划好一起去环南部旅行的。小莉跟大尾是一对情侣,他们在学期末的时候,考试的书都还没准备好,就已经向我们这群同学说好计划了。六人三车,六天五夜,考完试隔天就出发。先住
期刊
我们必须放弃“知识可以衡量”的观念。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追求终究是和探索一个新大陆一样,或如佛朗士(Anatole France)所说“灵魂的冒险”一样。如果一个虚怀若谷的,好问的,好奇的,冒险的心智始终保持着探索的精神,那么,知识的追求就会成为欢乐的事情,而不会变成痛苦的工作。我们必须放弃那种有量度的,千篇一律的,被动的填塞见闻的方法,而實现这种积极的,生长的,个人的欢
期刊
小B子/图    地缚灵是人过吐后,因为余愿未了或有所怨恨,导致灵魂被困缚在断气之地,无法离开。比如牵挂家人者,会一直在家中流连不去;自杀者的地缚灵会不断体验死亡;横死者的地缚灵则会在原地茫然徘徊。因为地缚灵本身因为怨气太深,会以为自己没有过世,所以会一直做着生前习惯的动作和作息。  魔羯座就像地缚灵,因为个性保守,不喜变化,他们的作息空间,通常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工作时问,他们习惯走一样的路、搭
期刊
洗浴室里的手    升上大二时,没抽到宿舍,不得已之下,只好找了两个比较要好的同学一起到外面找房子,找到后来,好不容易三个人都满意了,就住了进来。其实这房子离学校并不近,四周也不是很热闹,但是房子是新的,租金也蛮合理,所以就相中这里。在住进来的头一个多月,啥事都没发生,直到期中考前一天……  当天晚上我为了准备第一天考的两科,直到凌晨两点多还在跟课本讲义奋战。我伸了一下懒腰,看看时钟,便起身准备到
期刊
情人节的拥抱是永恒的    情人节主题:让我拥抱你  恋人端舞之秋  过节过程  “啪!”这是她打的第六个巴掌。  “请让我拥抱你。”我又重复了一遍。每次我都要重复三遍,每次她都只打我一个巴掌,然后说两句神经病就挽着她的密友走掉。  这连续性的事件立刻成为了x大的热门话题,甚至有人把它画成连环画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里成为大家茶余饭后一道外送的甜点,笑点颇丰。  于是我很难再碰到她了,只要她远远地看见
期刊
杜甫有诗云“丹青不如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赞扬朋友“潜心艺术,不事追名逐利”的高尚,抒发自己“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浩叹和无奈。我们的儒家思想就是这样千百年来告诉读书之人,不要追名逐利,要视富贵“如浮云”。庄子在《逍遥游》中也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告诫人们只有超越了“自我”,没有了“功”“名”,才可庶几成为“至人”“神人”“圣人”。  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于是乎,千百年来,
期刊
提起教师,人们都希望他们学识渊博、道德高尚、乐于奉獻。但教师首先应该是一种职业,然后才能是一种事业。作为职业,理应追名逐利,作为事业,就需要无私奉献。社会倡导教师要淡泊名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有“名利”的教师队伍更能造就好的教育,让教师追求“名利”并真实地给予教师“名利”,就是对教育工作的真正承认和表扬。如何正确地看待“名利”?本期专题:教师与“名利”,听一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期刊
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一是生命,二是灵魂。人与人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生命与生命的关系,灵魂与灵魂的关系。  生命与生命的关系、灵魂与灵魂的关系以发生的频率计,除了老师与学生恐怕是其他行业不能相比的。  教育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谛听,一颗灵魂与另一颗灵魂的相融。  谛听生命之声、灵魂之音,如没有一颗宁静的心灵,若不站在宇宙的高度,若没有一个宽广的胸怀,若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若没有一定的教
期刊
赵宪宇,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杂文作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数百篇文章发表,做过数百场教育教学讲座,主要著作有《教育的痛和痒》《教育的忏悔》《教育的错觉》《教育的觉醒》等。  很少有人夸平原,为什么,凭什么?  人杰地灵,就是指的有山有水的地方。平原,一马平川,一览无余,一眼望穿。似乎没有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