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养殖户的积极性高涨,养猪业逐步从传统的养殖方式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但由于抗生素的过量添加、防疫不当和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新老疫病不断出现,加之某些养猪户(场)只对猪瘟等传染病进行防治,而轻视了对猪体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治,造成饲料浪费,猪只生长受阻,病死率增加,生产效能下降,给养猪业带来较大损失。寄生虫病是危害养猪业十分严重的一类疾病。因此,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猪场常见的寄生虫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一、体内寄生虫
1. 球虫病
各品种猪均可感染球虫病,但以5~10日龄仔猪最易感,成年猪多为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患猪食欲不振,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淡黄色粪便,个别病猪脱水严重,消瘦和生长发育受阻。尸体主要特征病变在空肠和回肠,表现为急性肠炎。粪检可见黄色球虫卵囊。治疗可采用氨丙啉25毫克/千克灌服,对未发病的仔猪群在饲料中添加百球清20毫克/千克进行紧急预防。
2. 猪蛔虫病
蛔虫主要侵害2~6月龄的仔猪,仔猪感染初期特征性症状不明显。幼虫在肺移行时可引起临床上典型性肺炎,但这种肺炎是暂时的,可以自行消失。严重发病时,可见病猪精神沉郁、被毛混乱、形体消瘦、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多有采食后腹痛。治疗可用左旋咪唑,按6~8毫克/千克,一次混饲料喂服或肌肉注射,或伊维菌素0.3毫克/千克,一次皮下注射或口服,也可用阿维菌素0.3毫克/千克,一次皮下注射或口服。
3. 绦虫病
伪裸头绦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中引起疾病。该病常以消瘦、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和生长发育受阻等为特征,剖检可见虫体[1]。治疗可用吡喹酮30~40毫克/千克混饲料服用,或丙硫咪唑30~40毫克/千克,混饲料中喂服。
4. 弓形虫病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寄生于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猪弓形虫可感染任何年龄阶段的猪,但对哺乳仔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危害最为严重[2]。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患猪精神沉郁,流鼻液,眼潮红有分泌物,食欲减少或废绝,并伴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尿呈橘红色,被毛凌乱,有紫红斑或,高热稽留,呼吸困难,个别猪只呈犬坐姿势。该病可以使怀孕的母猪流产,甚至死胎。剖检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肺脏呈暗红色,肺间质增宽明显等特征性病理变化。确诊可以借助实验室直接涂片、动物接种和血清学诊断等方法进行确诊。治疗可用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注射液,2毫克/千克肌注,每天1次,连用5天(注意: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越早越好)。另外还可以应用敌菌净,也有很好疗效。
5. 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即与吸血昆虫大量繁殖的夏秋两季同步,在寒冷季节发病较少。各个年龄阶段的猪均可发病,但断奶仔猪最易感。患猪体温升高(40.5~41.5℃),高热稽留,精神沉郁,眼结膜和皮肤苍白黄疸,尿液呈茶色,猪体全身发红,发病严重的猪皮肤皲裂,四肢交替糜烂,血液稀薄,不易凝固。剖检可见皮下苍白黄染,腹下及四肢内侧有紫红色出血斑;肺水肿,肝肿大,土黄色或棕黄色;肾浑浊肿胀,呈暗红色,质地脆;全身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且外翻。猪血液压片在高倍镜暗视野下观察,可见大量红细胞上或血浆中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附红细胞体。在油镜暗视野下观察见齿轮状、星芒状或不规则形红细胞。治疗可用贝尼尔5~7毫克/千克,每天1次,连用3天。或用黄色素剂量3~4 毫克/千克体重,配成0.5%~1%水溶液,静脉注射, 注射药物时不可漏出血管外,症状减轻时,2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
二、体外寄生虫
猪疥螨病是为害猪只的主要体外寄生虫病。疥螨寄生于猪皮肤表皮层内引起慢性、寄生性皮肤病。该病易感染仔猪,主要以皮炎、剧痒和消瘦为主要特征[3]。确诊可取病变与健康交界处的皮屑进行镜检,如发现该虫即可确诊。治疗可用皮下注射阿维菌素0.4毫克/千克,连用6天。对患病有结痂的仔猪应及时清除,并用1%敌百虫溶液擦洗患处,1次/天,连用3天。
寄生虫病的发生与猪舍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环境的控制极为重要。加强对猪粪便的管理,要及时收集和清除猪的粪便,并进行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同时要注意饲养卫生对猪舍、用具及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定期做好猪群的驱虫,包括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科学饲养,切实做到仔猪和成年猪分群饲养,以防仔猪感染寄生虫。坚持自繁自养,建立健全兽医卫生检疫制度。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正确选择、保管饲料,防止霉变,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以便猪群获得全价营养,增强猪群体质,提高其对寄生虫感染的抵抗力,防止寄生虫病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光友,动物寄生虫学(第二版)[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2.
[2]路伟,李永彬等,猪瘟与猪弓形虫病的鉴别与诊断[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06):93.
[3]陈奎,李永彬,仔猪疥螨病的诊疗实例[J].中国猪业.2013(11):59.
(作者联系方式:河南省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463000)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猪场常见的寄生虫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一、体内寄生虫
1. 球虫病
各品种猪均可感染球虫病,但以5~10日龄仔猪最易感,成年猪多为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患猪食欲不振,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淡黄色粪便,个别病猪脱水严重,消瘦和生长发育受阻。尸体主要特征病变在空肠和回肠,表现为急性肠炎。粪检可见黄色球虫卵囊。治疗可采用氨丙啉25毫克/千克灌服,对未发病的仔猪群在饲料中添加百球清20毫克/千克进行紧急预防。
2. 猪蛔虫病
蛔虫主要侵害2~6月龄的仔猪,仔猪感染初期特征性症状不明显。幼虫在肺移行时可引起临床上典型性肺炎,但这种肺炎是暂时的,可以自行消失。严重发病时,可见病猪精神沉郁、被毛混乱、形体消瘦、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多有采食后腹痛。治疗可用左旋咪唑,按6~8毫克/千克,一次混饲料喂服或肌肉注射,或伊维菌素0.3毫克/千克,一次皮下注射或口服,也可用阿维菌素0.3毫克/千克,一次皮下注射或口服。
3. 绦虫病
伪裸头绦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中引起疾病。该病常以消瘦、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和生长发育受阻等为特征,剖检可见虫体[1]。治疗可用吡喹酮30~40毫克/千克混饲料服用,或丙硫咪唑30~40毫克/千克,混饲料中喂服。
4. 弓形虫病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寄生于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猪弓形虫可感染任何年龄阶段的猪,但对哺乳仔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危害最为严重[2]。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患猪精神沉郁,流鼻液,眼潮红有分泌物,食欲减少或废绝,并伴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尿呈橘红色,被毛凌乱,有紫红斑或,高热稽留,呼吸困难,个别猪只呈犬坐姿势。该病可以使怀孕的母猪流产,甚至死胎。剖检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肺脏呈暗红色,肺间质增宽明显等特征性病理变化。确诊可以借助实验室直接涂片、动物接种和血清学诊断等方法进行确诊。治疗可用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注射液,2毫克/千克肌注,每天1次,连用5天(注意: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越早越好)。另外还可以应用敌菌净,也有很好疗效。
5. 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即与吸血昆虫大量繁殖的夏秋两季同步,在寒冷季节发病较少。各个年龄阶段的猪均可发病,但断奶仔猪最易感。患猪体温升高(40.5~41.5℃),高热稽留,精神沉郁,眼结膜和皮肤苍白黄疸,尿液呈茶色,猪体全身发红,发病严重的猪皮肤皲裂,四肢交替糜烂,血液稀薄,不易凝固。剖检可见皮下苍白黄染,腹下及四肢内侧有紫红色出血斑;肺水肿,肝肿大,土黄色或棕黄色;肾浑浊肿胀,呈暗红色,质地脆;全身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且外翻。猪血液压片在高倍镜暗视野下观察,可见大量红细胞上或血浆中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附红细胞体。在油镜暗视野下观察见齿轮状、星芒状或不规则形红细胞。治疗可用贝尼尔5~7毫克/千克,每天1次,连用3天。或用黄色素剂量3~4 毫克/千克体重,配成0.5%~1%水溶液,静脉注射, 注射药物时不可漏出血管外,症状减轻时,2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
二、体外寄生虫
猪疥螨病是为害猪只的主要体外寄生虫病。疥螨寄生于猪皮肤表皮层内引起慢性、寄生性皮肤病。该病易感染仔猪,主要以皮炎、剧痒和消瘦为主要特征[3]。确诊可取病变与健康交界处的皮屑进行镜检,如发现该虫即可确诊。治疗可用皮下注射阿维菌素0.4毫克/千克,连用6天。对患病有结痂的仔猪应及时清除,并用1%敌百虫溶液擦洗患处,1次/天,连用3天。
寄生虫病的发生与猪舍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环境的控制极为重要。加强对猪粪便的管理,要及时收集和清除猪的粪便,并进行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同时要注意饲养卫生对猪舍、用具及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定期做好猪群的驱虫,包括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科学饲养,切实做到仔猪和成年猪分群饲养,以防仔猪感染寄生虫。坚持自繁自养,建立健全兽医卫生检疫制度。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正确选择、保管饲料,防止霉变,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以便猪群获得全价营养,增强猪群体质,提高其对寄生虫感染的抵抗力,防止寄生虫病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光友,动物寄生虫学(第二版)[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2.
[2]路伟,李永彬等,猪瘟与猪弓形虫病的鉴别与诊断[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06):93.
[3]陈奎,李永彬,仔猪疥螨病的诊疗实例[J].中国猪业.2013(11):59.
(作者联系方式:河南省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