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的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因不能跟在父母身边生活而被留在了家中的孩子,这一社会群体现象的出现,引申了一个被叫做“留守儿童”的概念,他们的生活及教育问题已经被社会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有没有受到影响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作为父母是否已经处理好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子女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有一个良好性格的养成。事实上,我们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教育所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性格上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笔者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上的障碍做了一些诠释,希望能够引发社会的深思。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10-01
我们都明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未来发展教育,直接关乎着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的教育观念的改变,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改变了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教育方向,避免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各方面教育上的漏洞,造成留守儿童性格上的扭曲,形成道德、心理、及精神失衡的状况。在他们缺乏家庭温暖和良性教育的同时,多施以援助之手,形成家、校、社的合力教育,关爱他们的健康生活状况,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及良好人格的形成。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经过观察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应变能力、家庭观念、学习成绩、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来看,都明显差于其他孩子。
1.学习状况表现为一般化趋势
家庭教育是孩子智力开发、学龄阶段教育的基础,是制约孩子在校表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行为表现和家庭教育观念是孩子学习发展的基石。在缺少家庭父母关爱的同时,又受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的制约,不能更好的辅导孩子的学习,帮助他们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辅导,出现孩子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进步。
2.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由于缺乏对留守儿童的有效监管和教育,缺乏正确看待问题的认识观念,对事物认知上分不清好坏和是非,出现了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的现象,性格上容易暴躁、自闭、不愿意沟通、缺少自信等问题,造成心理上的错误观念的形成,严重阻碍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表现不积极,不善交流
留守儿童自身在心理上缺少安全感,心理防范意识比较强烈,上课表现不积极,课下不愿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对感官上的事物缺乏兴趣。在失去父母关爱的同时,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出现自闭、叛逆心理,严重的会出现暴力倾向,影响着校园和谐的发展建设。
二、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的措施
1.家庭方面
家庭的关爱和合理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是解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缓解因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首先,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时,既不能过于直接,更不能强求,孩子的心理辅导教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有效沟通,重拾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这样才能了解到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让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以体现,找到问题根源,分析問题原因,并提出建议性的方案,供孩子选择,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量遵循孩子的意愿,有效的解决掉孩子的心理问题,保障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其次,及时告知孩子,父母在外的生活与工作情况,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了解生活的来之不易,与孩子达成互相监督、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意愿,以缓解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所造成的困境。同时,在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也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发现错误的行为表现要提出意见进行改正,并进行跟踪辅导,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避免因缺乏引导而造成的性格的扭曲。
2.学校方面
在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多给予来自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还要穿插心理健康辅导教育课,让所有的学生都了解一些心理健康常识,学会解决心理上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保证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无积压的状况,让孩子将心理上的问题得到释放,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学校应配备心理老师,以便对留守儿童及时心理疏导教育,对有的留守儿童不愿意给老师倾诉的情况,也可以找心理老师进行咨询,遵从留守儿童的个人意愿,达到有效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最后,学校应建立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联系的桥梁,实现家庭和学校老师的有效沟通机制,对孩子在校表现、行为举止、学习情况和家长进行汇报,父母也要及时的告知孩子在家的基本情况表现,促进家校合力的共同教育,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形成保驾护航。
3.社会方面
呼吁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咨询系统,让父母更好的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并通过系统的咨询理解,将通过这些问题的表象形式,加深对子女的观察,确保此类问题不会出现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经过了解,如确实存在问题的子女,便于及时教育,减少留守儿童负面情绪的影响,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三、结语
总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问题,我们学校在教育上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并已逐渐得到改善,培养儿童勇敢的、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增强他们的信念和独立的决心,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同时,我们也呼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相互配合,施以关爱,并建立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机制,共同为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坚实的后盾,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以此来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刘志强: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邓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四川大学:2007年.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10-01
我们都明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未来发展教育,直接关乎着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的教育观念的改变,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改变了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教育方向,避免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各方面教育上的漏洞,造成留守儿童性格上的扭曲,形成道德、心理、及精神失衡的状况。在他们缺乏家庭温暖和良性教育的同时,多施以援助之手,形成家、校、社的合力教育,关爱他们的健康生活状况,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及良好人格的形成。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经过观察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应变能力、家庭观念、学习成绩、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来看,都明显差于其他孩子。
1.学习状况表现为一般化趋势
家庭教育是孩子智力开发、学龄阶段教育的基础,是制约孩子在校表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行为表现和家庭教育观念是孩子学习发展的基石。在缺少家庭父母关爱的同时,又受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的制约,不能更好的辅导孩子的学习,帮助他们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辅导,出现孩子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进步。
2.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由于缺乏对留守儿童的有效监管和教育,缺乏正确看待问题的认识观念,对事物认知上分不清好坏和是非,出现了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的现象,性格上容易暴躁、自闭、不愿意沟通、缺少自信等问题,造成心理上的错误观念的形成,严重阻碍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表现不积极,不善交流
留守儿童自身在心理上缺少安全感,心理防范意识比较强烈,上课表现不积极,课下不愿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对感官上的事物缺乏兴趣。在失去父母关爱的同时,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出现自闭、叛逆心理,严重的会出现暴力倾向,影响着校园和谐的发展建设。
二、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的措施
1.家庭方面
家庭的关爱和合理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是解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缓解因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首先,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时,既不能过于直接,更不能强求,孩子的心理辅导教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有效沟通,重拾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这样才能了解到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让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以体现,找到问题根源,分析問题原因,并提出建议性的方案,供孩子选择,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量遵循孩子的意愿,有效的解决掉孩子的心理问题,保障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其次,及时告知孩子,父母在外的生活与工作情况,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了解生活的来之不易,与孩子达成互相监督、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意愿,以缓解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所造成的困境。同时,在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也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发现错误的行为表现要提出意见进行改正,并进行跟踪辅导,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避免因缺乏引导而造成的性格的扭曲。
2.学校方面
在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多给予来自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还要穿插心理健康辅导教育课,让所有的学生都了解一些心理健康常识,学会解决心理上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保证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无积压的状况,让孩子将心理上的问题得到释放,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学校应配备心理老师,以便对留守儿童及时心理疏导教育,对有的留守儿童不愿意给老师倾诉的情况,也可以找心理老师进行咨询,遵从留守儿童的个人意愿,达到有效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最后,学校应建立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联系的桥梁,实现家庭和学校老师的有效沟通机制,对孩子在校表现、行为举止、学习情况和家长进行汇报,父母也要及时的告知孩子在家的基本情况表现,促进家校合力的共同教育,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形成保驾护航。
3.社会方面
呼吁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咨询系统,让父母更好的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并通过系统的咨询理解,将通过这些问题的表象形式,加深对子女的观察,确保此类问题不会出现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经过了解,如确实存在问题的子女,便于及时教育,减少留守儿童负面情绪的影响,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三、结语
总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问题,我们学校在教育上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并已逐渐得到改善,培养儿童勇敢的、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增强他们的信念和独立的决心,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同时,我们也呼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相互配合,施以关爱,并建立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机制,共同为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坚实的后盾,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以此来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刘志强: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邓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四川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