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合理地筹划企业的各种税金,使企业税负最轻,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在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可能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关键词】 企业 纳税筹划 风险 防范
1. 企业纳税风险的概念
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性因素。
2. 企业纳税风险的成因分析
2.1税收政策经常调整
我国经济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税收政策经常会进行调整,税收政策不稳定,还由于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因此纳税人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如果企业涉税业务不根据调整的税收政策进行及时调整,企业的涉税行为就会与调整后的税收政策不符,就会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2.2税收行政执法主体多元化
我国目前税务行政执法主要包括海关、财政、国税、地税等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之间在税务行政执法上会有重叠现象,不同执法部门、不同执法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理解不同,自由裁量权行使约束条件不同,就会使纳税人的纳税风险增加。
2.3企业重程度不够,涉税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的纳税自觉程度低,与税收法律、法规偏离程度就越大,相应地企业纳税风险就越高。由于企业办税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限制,对税法的全面认识与运用及对有关税收政策法规把握不准,虽然在主观上没有违反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的意愿,但是在纳税行为上却没有按照有关税收规定去操作,造成事实上的偷、逃税,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2.4企业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不当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涉税发展的需要,通过税收政策规定,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相应的照顾而制定的政策。因此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格,在一定的时效内,按照一定的程序申报和批准,才能享受。如果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运用失误,不但会错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机会,而且还容易造成纳税风险。
2.5企业税收筹划避税失误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存在因为方案的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不依法纳税纳税的可能,存在着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可能,存在着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全面的可能,从而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2.6企业内容体系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财务的完整性而设置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纳税风险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无法有效地在源头上防范纳税风险发生。税务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一定精通税务知识,无法对企业纳税活动进行有效监管。
3. 企业防范纳税风险的对策
3.1树立依法纳税理念,强化风险控制意识
企业纳税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因此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常态风险,是客观存在。由于纳税风险的发生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企业应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看待税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一是牢固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应提高对纳税风险的正确认识,协调好财务管理、会计管理与税务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做到依法诚信纳税,根据企业具体业务对税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从根本上杜绝企业纳税风险的产生。二是企业应该提高纳税风险的意识。企业可通过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履行纳税人的职责,或者寻求税务代理机构帮助,正确地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企业在与客户交易时应保持警觉,慎重选择交易对象,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经营、投资方面的重大交易时,要积极咨询税务专家或者请专家适时参与,从而减低纳税风险。
3.2规范涉税业务体系,提高涉税人员素质
企业要对具有经营行为涉及的纳税风险进行识别并明确责任人,这是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那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相关责任人是谁,谁将对控制措施的实施负责等。企业要制定详细的涉税业务规范,如办税流程、职责分工、质量控制、考评奖惩等来约束企业办税机构和办税人员的行为,减少诱发纳税风险的因素。企业的办税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越完备,其纳税风险就相对越小。企业应从各方面为涉税人员提供学习税务知识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定期邀请税收专家为涉税人员进行税法知识讲座、政策解读,帮助涉税人员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政策的学习和了解,及时更新其税务知识体系,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避企业纳税风险的能力,为防范和控制企业纳税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合理运用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合法或者不违法的前提下,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自觉运用税法、财务、会计等综合知识,对企业涉税活动进行合理安排。纳税筹划在主观上必须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纳税筹划的成功,更多的是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准确把握和对可选择性会计政策的灵活运用。合理地开展纳税筹划,还可以增强企业负责人的法制观念,促进财务人员学习、掌握最新税收政策的热情。
3.4定期开展涉税自查
近年来,税务部门在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前,都要求企业进行自查。企业对自身的经营情况熟悉,通过纳税自查,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会收效较快。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自查在避免纳税风险中的重要性,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对照税收政策规定进行检查。通过自查将涉税业务查深、查透,以避免在税务机关稽查后,被追究行政和经济责任,甚至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同时,企业还能通过自查,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了损害,是否多缴纳了税款等。
3.5完善企业税务内控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税务控制体系是有效控制纳税风险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税务会计核算、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管理等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在建立健全企业税务内控体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关键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程序、资金调度程序、交接手续等。
3.6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渠道
企业应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渠道。企业通过沟通渠道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程序,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避免产生误解,防范税收风险,同时要维护其畅通无阻。特别是爱企业发生重大经济业务时,如对外投资、涉足新行业、资产处置、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等都要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收政策,听取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防范纳税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只有获得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保证筹划的有效性,所以企业要加强与税务执法部门的联系,建立畅通的渠道。
参考文献:
[1] 吴金昱 企业纳税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会计之友2011年第6期.
[2]司洪义 浅析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民营科技2011年第10期.
[3]陈小安 储沁汝 浅议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的管理.商场现代化2006年9月.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MBA教育中心)
【关键词】 企业 纳税筹划 风险 防范
1. 企业纳税风险的概念
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性因素。
2. 企业纳税风险的成因分析
2.1税收政策经常调整
我国经济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税收政策经常会进行调整,税收政策不稳定,还由于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因此纳税人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如果企业涉税业务不根据调整的税收政策进行及时调整,企业的涉税行为就会与调整后的税收政策不符,就会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2.2税收行政执法主体多元化
我国目前税务行政执法主要包括海关、财政、国税、地税等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之间在税务行政执法上会有重叠现象,不同执法部门、不同执法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理解不同,自由裁量权行使约束条件不同,就会使纳税人的纳税风险增加。
2.3企业重程度不够,涉税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的纳税自觉程度低,与税收法律、法规偏离程度就越大,相应地企业纳税风险就越高。由于企业办税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限制,对税法的全面认识与运用及对有关税收政策法规把握不准,虽然在主观上没有违反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的意愿,但是在纳税行为上却没有按照有关税收规定去操作,造成事实上的偷、逃税,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2.4企业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不当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涉税发展的需要,通过税收政策规定,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相应的照顾而制定的政策。因此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格,在一定的时效内,按照一定的程序申报和批准,才能享受。如果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运用失误,不但会错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机会,而且还容易造成纳税风险。
2.5企业税收筹划避税失误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存在因为方案的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不依法纳税纳税的可能,存在着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可能,存在着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全面的可能,从而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2.6企业内容体系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财务的完整性而设置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纳税风险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无法有效地在源头上防范纳税风险发生。税务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一定精通税务知识,无法对企业纳税活动进行有效监管。
3. 企业防范纳税风险的对策
3.1树立依法纳税理念,强化风险控制意识
企业纳税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因此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常态风险,是客观存在。由于纳税风险的发生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企业应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看待税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一是牢固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应提高对纳税风险的正确认识,协调好财务管理、会计管理与税务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做到依法诚信纳税,根据企业具体业务对税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从根本上杜绝企业纳税风险的产生。二是企业应该提高纳税风险的意识。企业可通过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履行纳税人的职责,或者寻求税务代理机构帮助,正确地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企业在与客户交易时应保持警觉,慎重选择交易对象,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经营、投资方面的重大交易时,要积极咨询税务专家或者请专家适时参与,从而减低纳税风险。
3.2规范涉税业务体系,提高涉税人员素质
企业要对具有经营行为涉及的纳税风险进行识别并明确责任人,这是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那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相关责任人是谁,谁将对控制措施的实施负责等。企业要制定详细的涉税业务规范,如办税流程、职责分工、质量控制、考评奖惩等来约束企业办税机构和办税人员的行为,减少诱发纳税风险的因素。企业的办税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越完备,其纳税风险就相对越小。企业应从各方面为涉税人员提供学习税务知识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定期邀请税收专家为涉税人员进行税法知识讲座、政策解读,帮助涉税人员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政策的学习和了解,及时更新其税务知识体系,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避企业纳税风险的能力,为防范和控制企业纳税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合理运用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合法或者不违法的前提下,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自觉运用税法、财务、会计等综合知识,对企业涉税活动进行合理安排。纳税筹划在主观上必须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纳税筹划的成功,更多的是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准确把握和对可选择性会计政策的灵活运用。合理地开展纳税筹划,还可以增强企业负责人的法制观念,促进财务人员学习、掌握最新税收政策的热情。
3.4定期开展涉税自查
近年来,税务部门在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前,都要求企业进行自查。企业对自身的经营情况熟悉,通过纳税自查,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会收效较快。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自查在避免纳税风险中的重要性,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对照税收政策规定进行检查。通过自查将涉税业务查深、查透,以避免在税务机关稽查后,被追究行政和经济责任,甚至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同时,企业还能通过自查,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了损害,是否多缴纳了税款等。
3.5完善企业税务内控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税务控制体系是有效控制纳税风险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税务会计核算、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管理等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在建立健全企业税务内控体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关键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程序、资金调度程序、交接手续等。
3.6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渠道
企业应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渠道。企业通过沟通渠道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程序,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避免产生误解,防范税收风险,同时要维护其畅通无阻。特别是爱企业发生重大经济业务时,如对外投资、涉足新行业、资产处置、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等都要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收政策,听取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防范纳税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只有获得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保证筹划的有效性,所以企业要加强与税务执法部门的联系,建立畅通的渠道。
参考文献:
[1] 吴金昱 企业纳税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会计之友2011年第6期.
[2]司洪义 浅析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民营科技2011年第10期.
[3]陈小安 储沁汝 浅议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的管理.商场现代化2006年9月.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MBA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