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来自捷克的超现实动画大师杨·史云梅耶的作品是不受形式和材料的限制的,但主题却大多都是质疑、检验和挑衅。在对《食物》的解读过程中,发现除了拍摄手法别具一格外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其内容隐射了捷克与斯洛伐克于“天鹅绒”分离前后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
关键词:杨·史云梅耶;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模式;“天鹅绒”革命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07-01
杨·史云梅耶的短片动画《食物》是他中后期于1992年拍摄的一部作品,在中后期拍摄手法相对纯熟、经验阅历也相对丰富的他,依然秉承着自己独有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一部内容丰富、层次结构分明的超现实主义动画。片中他将演员作为动画的基本元素,夸张的展现人体也是他一贯的作风;动画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展示了三个部分的人与食物的关系。动画中早餐的场景,人们机械的排队按照计划完成一套用餐流程,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计划经济的时代,很多人说杨·云梅耶的电影很晦涩,这我比较认可并且深有体会,所以查阅相关历史发现捷克斯洛伐克在1992年发生分裂,与其《食物》这部短片产出时间吻合。
一、 杨·史云梅耶
杨·史云梅耶是1934年9月4日生人,出生于布拉格。学生时代对超现实主义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习了欧洲传统木偶戏;并涉猎舞台、诗歌创作、电影等艺术范畴。史云梅耶在1964年制作了他的首部动画短片《最后伎俩》,并于1970年加入捷克超现实主义艺术团体。其作品不限形式和材料:面包、木头、陶器甚至演员也可被用作动画的材料与元素。
二、 捷克与斯洛伐克
(一)共和国的形成。
捷克与斯洛伐克人同属于西斯拉夫人,原本同在一国(大摩拉维亚王国)。到了1526年,捷克与斯洛伐克都被纳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不过,捷克人是在奥地利的直接统治之下,而斯洛伐克还是归匈牙利人管理。这就使得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准上形成差距,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差异。到了1918年,奥匈帝国已经成为废墟,捷克代表与斯洛伐克代表商定重新联合成一个新的国家一一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二)“天鹅绒”分离。
1992年7月17日,斯洛伐克议会宣告斯洛伐克主权地位。哈维尔随即在20日主动辞去总统职务。接下来的几个月是谈判收尾的时刻。联邦议会中的许多议员愤愤不平,不肯通过认可国家解体的法律文件,这次是他们动用少数否决权阻挠议事了。哈维尔站了出来,已经没有官方地位,但他的道德权威是毋庸置疑的,他对这些代表说:“国家的诞生和结束,都同宪法程序无关”。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希望他们能以文明方式许可旧国家的消逝,为两个新生国家给以祝福,为它们留出成长的空间。代表们照做了。
1993年l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不复存在。
三、杨·史云梅耶的《食物》
(一)早餐中的苏联模式。
在这个用餐的房间中有两个入口,正代表着两方的人——捷克与斯洛伐克,人们都井然有序的机械的做着指示牌上的事情以换取每个人都一样的食物套餐。与当时苏联模式下的计划经济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在苏联模式的带动下,斯洛伐克的经济到1971年第四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斯洛伐克的国民收入达到了捷克的78.9%,工业产值达到了69.8%。根据一位斯洛伐克经济学家的说法,到1974年,斯洛伐克就已经克服了它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成为了经济发达国家。所以画面中双方的人物形象、穿着都没有很大的差异,也是表示着这一时期捷克与斯洛伐克在经济上有着接近的状态。然而苏联模式的弊端也在“早餐”中体现出来,极力的推行工业化道路而忽略了人民的承受能力。在两方的实际情况都不倾向苏联的共产主义模式时,还要强制性的套上苏联模式进行社会改革,双方人民的生活状态就像《食物》中表现的一样,机械无生机、重复平淡的做着事情,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而已。
(二)中餐中的互不让步。
行色匆匆的服务生忙来忙去,却没有关心到两位食客的需求,他们两个也许是饿了好久,看起来也不认识的样子,但很明显一个是文质彬彬的富人形象或者说是中产阶级把,而另一个应该是看起来不那么富有的孩子。两个人因为饿坏了,开始吃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东西,期间服务员也走来走去路过,并没有心思管他们两个。最后富人用邪恶的眼神拿着刀叉走向穷人,结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也就是“天鹅绒”革命发生之后,捷克与斯洛伐克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捷克的克劳斯看来,梅恰尔主政的斯洛伐克已经是一项有毒的负资产,正如画面中的两位食客一样,一位是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一位是穷困潦倒的青年男子。而画面中那个急匆匆两边奔跑的则极像总理哈维尔,在捷克与斯洛伐克双方都互不让步的为自己的利益争抢的时候,1990~1992年期间哈维尔一直秉承需要一次公投来结束目前这种军备竞赛式政治紧张关系,从而为稳定局势提供时间和机会。在年末,哈维尔徒劳无功的呼吁联邦议会授予他举行公投的权力。捷克与斯洛伐克的紧张关系正如中年男子与青年男子一样,互相争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可能正是这样才能生存下去吧。
(三)晚餐中的自我吞噬。
在法式大餐的形式下,我以为这动画回到正常的轨道了,然而镜头到了食物上面我很惊讶,竟然是食客自己的手臂。慢慢的运动员的腿、女人的胸、男人的命根,都成了食物。
画面中显示的人群,可以说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精英人群, 1992年2月由布拉迪斯拉发市的康明尼斯大学做的一项调查显示,37%的斯洛伐克人说他们支持共产主义体制(捷克只有15%),2/3的斯洛伐克人认为高失业率是联邦政府的过错,而相同比例的捷克人则认为这是共产党统治时期的不幸遗产。
如果走到晚餐只能吞噬自己来果腹的话,可能这是最糟糕的结果;食物是我们生活和生存最终要的物质资料,而当我们只剩下尊严的时候也许就只能吃掉一切可以代替食物的珍贵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英)路易斯·卡洛尔著,吴华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 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8.
[2](法)萨杜尔(Sadolnl,G·) 著,徐昭,胡承伟 译.世界电影史[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2.
[3]杨成胜. 民族矛盾与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分裂[J]. 民族论坛. 1993(02) .
[4]郑非. “天鹅绒分离”二十年——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分裂的经验与教训[J].开放时代.2013.
作者简介:陈强(1990.08-),男,汉族,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公共艺术装饰画方向。
关键词:杨·史云梅耶;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模式;“天鹅绒”革命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07-01
杨·史云梅耶的短片动画《食物》是他中后期于1992年拍摄的一部作品,在中后期拍摄手法相对纯熟、经验阅历也相对丰富的他,依然秉承着自己独有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一部内容丰富、层次结构分明的超现实主义动画。片中他将演员作为动画的基本元素,夸张的展现人体也是他一贯的作风;动画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展示了三个部分的人与食物的关系。动画中早餐的场景,人们机械的排队按照计划完成一套用餐流程,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计划经济的时代,很多人说杨·云梅耶的电影很晦涩,这我比较认可并且深有体会,所以查阅相关历史发现捷克斯洛伐克在1992年发生分裂,与其《食物》这部短片产出时间吻合。
一、 杨·史云梅耶
杨·史云梅耶是1934年9月4日生人,出生于布拉格。学生时代对超现实主义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习了欧洲传统木偶戏;并涉猎舞台、诗歌创作、电影等艺术范畴。史云梅耶在1964年制作了他的首部动画短片《最后伎俩》,并于1970年加入捷克超现实主义艺术团体。其作品不限形式和材料:面包、木头、陶器甚至演员也可被用作动画的材料与元素。
二、 捷克与斯洛伐克
(一)共和国的形成。
捷克与斯洛伐克人同属于西斯拉夫人,原本同在一国(大摩拉维亚王国)。到了1526年,捷克与斯洛伐克都被纳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不过,捷克人是在奥地利的直接统治之下,而斯洛伐克还是归匈牙利人管理。这就使得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准上形成差距,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差异。到了1918年,奥匈帝国已经成为废墟,捷克代表与斯洛伐克代表商定重新联合成一个新的国家一一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二)“天鹅绒”分离。
1992年7月17日,斯洛伐克议会宣告斯洛伐克主权地位。哈维尔随即在20日主动辞去总统职务。接下来的几个月是谈判收尾的时刻。联邦议会中的许多议员愤愤不平,不肯通过认可国家解体的法律文件,这次是他们动用少数否决权阻挠议事了。哈维尔站了出来,已经没有官方地位,但他的道德权威是毋庸置疑的,他对这些代表说:“国家的诞生和结束,都同宪法程序无关”。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希望他们能以文明方式许可旧国家的消逝,为两个新生国家给以祝福,为它们留出成长的空间。代表们照做了。
1993年l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不复存在。
三、杨·史云梅耶的《食物》
(一)早餐中的苏联模式。
在这个用餐的房间中有两个入口,正代表着两方的人——捷克与斯洛伐克,人们都井然有序的机械的做着指示牌上的事情以换取每个人都一样的食物套餐。与当时苏联模式下的计划经济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在苏联模式的带动下,斯洛伐克的经济到1971年第四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斯洛伐克的国民收入达到了捷克的78.9%,工业产值达到了69.8%。根据一位斯洛伐克经济学家的说法,到1974年,斯洛伐克就已经克服了它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成为了经济发达国家。所以画面中双方的人物形象、穿着都没有很大的差异,也是表示着这一时期捷克与斯洛伐克在经济上有着接近的状态。然而苏联模式的弊端也在“早餐”中体现出来,极力的推行工业化道路而忽略了人民的承受能力。在两方的实际情况都不倾向苏联的共产主义模式时,还要强制性的套上苏联模式进行社会改革,双方人民的生活状态就像《食物》中表现的一样,机械无生机、重复平淡的做着事情,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而已。
(二)中餐中的互不让步。
行色匆匆的服务生忙来忙去,却没有关心到两位食客的需求,他们两个也许是饿了好久,看起来也不认识的样子,但很明显一个是文质彬彬的富人形象或者说是中产阶级把,而另一个应该是看起来不那么富有的孩子。两个人因为饿坏了,开始吃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东西,期间服务员也走来走去路过,并没有心思管他们两个。最后富人用邪恶的眼神拿着刀叉走向穷人,结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也就是“天鹅绒”革命发生之后,捷克与斯洛伐克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捷克的克劳斯看来,梅恰尔主政的斯洛伐克已经是一项有毒的负资产,正如画面中的两位食客一样,一位是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一位是穷困潦倒的青年男子。而画面中那个急匆匆两边奔跑的则极像总理哈维尔,在捷克与斯洛伐克双方都互不让步的为自己的利益争抢的时候,1990~1992年期间哈维尔一直秉承需要一次公投来结束目前这种军备竞赛式政治紧张关系,从而为稳定局势提供时间和机会。在年末,哈维尔徒劳无功的呼吁联邦议会授予他举行公投的权力。捷克与斯洛伐克的紧张关系正如中年男子与青年男子一样,互相争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可能正是这样才能生存下去吧。
(三)晚餐中的自我吞噬。
在法式大餐的形式下,我以为这动画回到正常的轨道了,然而镜头到了食物上面我很惊讶,竟然是食客自己的手臂。慢慢的运动员的腿、女人的胸、男人的命根,都成了食物。
画面中显示的人群,可以说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精英人群, 1992年2月由布拉迪斯拉发市的康明尼斯大学做的一项调查显示,37%的斯洛伐克人说他们支持共产主义体制(捷克只有15%),2/3的斯洛伐克人认为高失业率是联邦政府的过错,而相同比例的捷克人则认为这是共产党统治时期的不幸遗产。
如果走到晚餐只能吞噬自己来果腹的话,可能这是最糟糕的结果;食物是我们生活和生存最终要的物质资料,而当我们只剩下尊严的时候也许就只能吃掉一切可以代替食物的珍贵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英)路易斯·卡洛尔著,吴华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 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8.
[2](法)萨杜尔(Sadolnl,G·) 著,徐昭,胡承伟 译.世界电影史[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2.
[3]杨成胜. 民族矛盾与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分裂[J]. 民族论坛. 1993(02) .
[4]郑非. “天鹅绒分离”二十年——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分裂的经验与教训[J].开放时代.2013.
作者简介:陈强(1990.08-),男,汉族,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公共艺术装饰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