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极为普遍,以艺术类学生为例探讨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方法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艺术类学生特点和恋爱观的分析,得出看待大学生恋爱的合理的态度和引导方法,以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恋爱观;艺术类大学生;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27-03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的。”千百年来追寻这种甜蜜的痛苦却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同样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也希望爱神之箭能够射中自己。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大学校园里的恋爱已经揭下了以前那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面纱而变得开放起来,尤其是在以网恋为主题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大学校园里流传之后,网络对大学生的恋爱开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湖南工业大学2006年公布的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中,艺术类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为70.0%,远远高于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观念决定行为方式,恋爱也是如此,因而,以艺术类学生为例,对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方法论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艺术类学生特点及其恋爱观
由于艺术类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艺术类人才是真正潜心于搞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人才,因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置身于常人之外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境界中,这样长期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类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因此艺术类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
首先,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尤为突出,这是艺术有别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显著特点。在社会中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的,一切从个人的感悟出发,更加容易形成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强、崇尚自由的特点。艺术类学生倾向于通过周围环境中的客观现实以及细节来体验世界,依据自己的主观感觉作出决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独处,较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常从对信息、思想的反思中获取能量。在日常生活中,艺术类学生往往是穿着比较时尚、前卫,求异心理比较突出,希望能够不流俗。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在行为表现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表现出随意、散漫。
其次,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艺术类学生专业情结浓厚,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许多艺术类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的学习,并且非常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甚至认为“没有艺术就没有生命”。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大学学习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要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相应地,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就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另外,艺术类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需要支付其他专业学生所不需的高额培训费。攻读艺术类专业的学费高于其他专业,而且艺术类学生购买学习用具、出外写生、实习也需要一定的费用,因此艺术类学生的经济压力相对重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自己兼职或者其他方式来支付自己学习的费用。
最后,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政治立场是坚定的,但是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类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教育更加排斥,对时事不关心,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比较淡漠[4]。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呈现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恋爱比例高与恋爱动机的多元化、功利性。由于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会认为不谈恋爱是没有跟上潮流的表现,所以进入大学之后,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谈恋爱。近两年来,我们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陆陆续续与近一百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男女同学进行谈话,在谈话中发现,65%的同学在大学里都有谈恋爱,35%的同学没有谈恋爱,而在35%的同学中新生占了大多数。
艺术类学生谈恋爱除了崇尚潮流之外,也是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按理说,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但是随着社会对差异性和多元化的提倡,大学生的恋爱思维也出现了多元化,而且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仅是由于互相爱慕,更多的看重了家庭背景、权势、社会关系和对方的发展前途。
第二,恋爱行为的开放性。我们在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谈到是否接受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的行为时,有30%的同学认为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是个人的自由,可以接受,也不会去干涉;有35%的同学认为勉强接受这种行为,但是仍觉得不好意思;有35%的同学则表示无法接受这种行为,自己也不会这样做。
至于与恋爱对象是否发生性行为方面,有45%的同学表示曾经发生过,55%的同学则表示没有发生过。由于西方性开放潮流的影响以及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的特点,学生的恋爱由羞涩与含蓄转向了恋爱行为的公开化,许多学生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做出各种亲昵动作,从校园里走向了出租屋。学生同居的现象日趋普遍,许多大学生都表示对婚前性行为采取了接受或宽容的态度。
第三,恋爱道德的淡薄。在与广工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在是否将恋爱对象作为婚姻的对象这个问题上,有30%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无法确定以后会与现在的恋爱对象结婚;有30%的同学表示在大学里谈恋爱不在乎长久,而是在乎曾经拥有;而40%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蔓延的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文化思潮所提出的质疑挑战权威的观念对学生的恋爱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的平等对大学生在恋爱和婚姻中追求平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导致了学生对传统的恋爱和婚姻道德进行了质疑和挑战,学生的贞操观念和责任意识趋于淡薄,在恋爱中,个人的情感凌驾于理智和道德规范之上,更有甚者,为了自己在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
二、大学生恋爱观引导的方法
(一)艺术类学生恋爱观存在的误区
从上文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的概括中,可以看到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首先,恋爱动机的错误认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爱情的真谛,有些是出于生理需求而恋爱,有些是出于物质需求而恋爱,还有一些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恋爱。第二,在恋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有恋爱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游戏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占有心理、性爱焦虑心理等等。第三,恋爱行为的错误认识。将恋爱归结为个人问题,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只关注人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根本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导致了在公众场所中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等等亲昵行为。第四,恋爱道德的错误认识。由于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因而在恋爱道德和责任意识上趋于淡薄,例如三角恋爱、傍大款、性交易等,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尤其是在恋爱中的性行为上,更多采取宽容、认同,导致同居现象增多,怀孕流产现象增多,给恋爱双方都带来身心的伤害。
(二)正视艺术类学生恋爱观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的“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3]的条文,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不禁止,也不反对。这是社会和谐进步,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宽容的体现,但是对于大学生的恋爱,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大学生的恋爱。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在接受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人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在人的成长的第六阶段(从18~25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获得亲密感。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进入社会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这个时期,青年人的困难或烦恼都愿意与自己亲密的朋友诉说,而随着性意识的发展,对亲密朋友的概念和对象缩小化,变成对异性的意识的改变和增强,由此产生了恋爱的情感[2]。
从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是人生存和成长的必然需求,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亲密感,恋爱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显现的一个特征,如果人为的阻止或干预这种心理成长过程,将会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正是处于成长的第六阶段,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通过这种方式远离孤独,顺利渡过心理危机阶段。因此,大学生的恋爱,我们不能将其当做洪水猛兽反对和批判,而应当意识到这是大学阶段中必然的现象,大学生只有经历这个亲密对孤独的阶段,通过与异性的接触以及建立亲密的关系,而避免孤独感,顺利地迈向社会。
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我们应适当加以引导,不可放任自流。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恋爱和同居只能通过行政或教育的手段来制止,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甚至有些学校或教师都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避而不谈。
马克思在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从人的社会性本质探讨两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两性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可以看出,马克思指出爱情的本质是社会性,强调爱情中的道德与理智,认为人类的爱情应当受到人的理性、意志与道德的制约。
人类的恋爱具有社会性的内容,不只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大学生的恋爱,更是融入了学习、信息的交流、对人生的看法、审美观、责任感等内容,因此我们要适当加以引导。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正视恋爱和情感问题,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他们情感的正确的释放,使恋爱在他们的学习上和生活中起到充分的互补互利的作用,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三)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方法论
1.多学科研究的方法
所谓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就是从各学科的观点、方法考察大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即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解释或解读大学生恋爱观引导中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可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把握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目标包含了德育的功能,美育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美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完善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智能结构和伦理品质同步和谐发展,造就一代富有崇高理想、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机敏才智的新人。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书画、摄影等活动的开展,不仅能焕发学生的高尚情操,使他们感到一种非常愉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而且能催促他们向高尚的道德理想趋近;可以利用艺术类学生专注于专业学习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有关爱情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对爱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2.处理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观就是一个人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恋爱观是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推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指导大学生的恋爱实践,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成才与爱情的关系。正确理解爱情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前提,大学生首先要正确地理解爱情的含义。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过早的亲昵。”[2]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1]。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大学生要摆正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应该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要使爱情成为一种推动力量,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2)培养爱的能力与道德责任感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这样一句话:“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一种需要我们终生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爱是一种能力,是在心中有了爱之后,能及时准确地分析,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爱的能力,以及迎接爱和拒绝爱的能力。大学生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有健康的恋爱的价值观,要尊重别人的情感,也要学会拒绝爱,还要培养爱的道德责任感。在恋爱中双方必须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理解、信任、宽容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对方的身心健康负责。
三、结 语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观,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加以引导,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为人师肩负的职责。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将主导了家庭的发展趋势,古语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组成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年轻一代的恋爱观和婚姻观的引导有益于维护未来社会的稳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已不仅限于学业上,还包括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综上所述,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也是为人师的重要职责。教师作为年轻一代的引导者,对大学生恋爱不应回避,而是积极主动地介入与引导,使学生明确爱情的真谛,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协调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4-297.
[2]韩云萍.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看在校大学生恋爱问题[J].昆明冶金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4,(1):78-80.
[3]饶兰兰,李元略.论教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职责[J].企业家天地,2007,(9):235-236.
[4]张有平.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分析[J].岱宗学刊,2005,(9):88-89.
[责任编辑陈鹤]
关键词:恋爱观;艺术类大学生;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27-03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的。”千百年来追寻这种甜蜜的痛苦却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同样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也希望爱神之箭能够射中自己。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大学校园里的恋爱已经揭下了以前那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面纱而变得开放起来,尤其是在以网恋为主题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大学校园里流传之后,网络对大学生的恋爱开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湖南工业大学2006年公布的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中,艺术类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为70.0%,远远高于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观念决定行为方式,恋爱也是如此,因而,以艺术类学生为例,对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方法论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艺术类学生特点及其恋爱观
由于艺术类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艺术类人才是真正潜心于搞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人才,因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置身于常人之外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境界中,这样长期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类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因此艺术类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
首先,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尤为突出,这是艺术有别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显著特点。在社会中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的,一切从个人的感悟出发,更加容易形成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强、崇尚自由的特点。艺术类学生倾向于通过周围环境中的客观现实以及细节来体验世界,依据自己的主观感觉作出决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独处,较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常从对信息、思想的反思中获取能量。在日常生活中,艺术类学生往往是穿着比较时尚、前卫,求异心理比较突出,希望能够不流俗。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在行为表现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表现出随意、散漫。
其次,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艺术类学生专业情结浓厚,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许多艺术类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的学习,并且非常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甚至认为“没有艺术就没有生命”。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大学学习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要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相应地,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就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另外,艺术类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需要支付其他专业学生所不需的高额培训费。攻读艺术类专业的学费高于其他专业,而且艺术类学生购买学习用具、出外写生、实习也需要一定的费用,因此艺术类学生的经济压力相对重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自己兼职或者其他方式来支付自己学习的费用。
最后,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政治立场是坚定的,但是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类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教育更加排斥,对时事不关心,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比较淡漠[4]。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呈现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恋爱比例高与恋爱动机的多元化、功利性。由于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会认为不谈恋爱是没有跟上潮流的表现,所以进入大学之后,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谈恋爱。近两年来,我们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陆陆续续与近一百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男女同学进行谈话,在谈话中发现,65%的同学在大学里都有谈恋爱,35%的同学没有谈恋爱,而在35%的同学中新生占了大多数。
艺术类学生谈恋爱除了崇尚潮流之外,也是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按理说,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但是随着社会对差异性和多元化的提倡,大学生的恋爱思维也出现了多元化,而且渗入了不少物质方面的因素,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仅是由于互相爱慕,更多的看重了家庭背景、权势、社会关系和对方的发展前途。
第二,恋爱行为的开放性。我们在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谈到是否接受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的行为时,有30%的同学认为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是个人的自由,可以接受,也不会去干涉;有35%的同学认为勉强接受这种行为,但是仍觉得不好意思;有35%的同学则表示无法接受这种行为,自己也不会这样做。
至于与恋爱对象是否发生性行为方面,有45%的同学表示曾经发生过,55%的同学则表示没有发生过。由于西方性开放潮流的影响以及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的特点,学生的恋爱由羞涩与含蓄转向了恋爱行为的公开化,许多学生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做出各种亲昵动作,从校园里走向了出租屋。学生同居的现象日趋普遍,许多大学生都表示对婚前性行为采取了接受或宽容的态度。
第三,恋爱道德的淡薄。在与广工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谈话中,在是否将恋爱对象作为婚姻的对象这个问题上,有30%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无法确定以后会与现在的恋爱对象结婚;有30%的同学表示在大学里谈恋爱不在乎长久,而是在乎曾经拥有;而40%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蔓延的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文化思潮所提出的质疑挑战权威的观念对学生的恋爱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的平等对大学生在恋爱和婚姻中追求平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导致了学生对传统的恋爱和婚姻道德进行了质疑和挑战,学生的贞操观念和责任意识趋于淡薄,在恋爱中,个人的情感凌驾于理智和道德规范之上,更有甚者,为了自己在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
二、大学生恋爱观引导的方法
(一)艺术类学生恋爱观存在的误区
从上文对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的概括中,可以看到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首先,恋爱动机的错误认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爱情的真谛,有些是出于生理需求而恋爱,有些是出于物质需求而恋爱,还有一些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恋爱。第二,在恋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有恋爱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游戏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占有心理、性爱焦虑心理等等。第三,恋爱行为的错误认识。将恋爱归结为个人问题,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只关注人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根本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导致了在公众场所中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等等亲昵行为。第四,恋爱道德的错误认识。由于忽视了恋爱的社会属性,因而在恋爱道德和责任意识上趋于淡薄,例如三角恋爱、傍大款、性交易等,不惜破坏他人的婚姻和家庭。尤其是在恋爱中的性行为上,更多采取宽容、认同,导致同居现象增多,怀孕流产现象增多,给恋爱双方都带来身心的伤害。
(二)正视艺术类学生恋爱观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的“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3]的条文,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不禁止,也不反对。这是社会和谐进步,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宽容的体现,但是对于大学生的恋爱,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大学生的恋爱。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在接受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人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在人的成长的第六阶段(从18~25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获得亲密感。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进入社会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这个时期,青年人的困难或烦恼都愿意与自己亲密的朋友诉说,而随着性意识的发展,对亲密朋友的概念和对象缩小化,变成对异性的意识的改变和增强,由此产生了恋爱的情感[2]。
从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是人生存和成长的必然需求,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亲密感,恋爱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显现的一个特征,如果人为的阻止或干预这种心理成长过程,将会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正是处于成长的第六阶段,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通过这种方式远离孤独,顺利渡过心理危机阶段。因此,大学生的恋爱,我们不能将其当做洪水猛兽反对和批判,而应当意识到这是大学阶段中必然的现象,大学生只有经历这个亲密对孤独的阶段,通过与异性的接触以及建立亲密的关系,而避免孤独感,顺利地迈向社会。
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我们应适当加以引导,不可放任自流。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恋爱和同居只能通过行政或教育的手段来制止,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甚至有些学校或教师都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避而不谈。
马克思在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从人的社会性本质探讨两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两性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可以看出,马克思指出爱情的本质是社会性,强调爱情中的道德与理智,认为人类的爱情应当受到人的理性、意志与道德的制约。
人类的恋爱具有社会性的内容,不只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大学生的恋爱,更是融入了学习、信息的交流、对人生的看法、审美观、责任感等内容,因此我们要适当加以引导。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正视恋爱和情感问题,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他们情感的正确的释放,使恋爱在他们的学习上和生活中起到充分的互补互利的作用,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三)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方法论
1.多学科研究的方法
所谓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就是从各学科的观点、方法考察大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即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解释或解读大学生恋爱观引导中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可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把握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目标包含了德育的功能,美育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美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完善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智能结构和伦理品质同步和谐发展,造就一代富有崇高理想、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机敏才智的新人。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恋爱观引导,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书画、摄影等活动的开展,不仅能焕发学生的高尚情操,使他们感到一种非常愉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而且能催促他们向高尚的道德理想趋近;可以利用艺术类学生专注于专业学习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有关爱情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对爱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2.处理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观就是一个人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恋爱观是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推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指导大学生的恋爱实践,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成才与爱情的关系。正确理解爱情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前提,大学生首先要正确地理解爱情的含义。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过早的亲昵。”[2]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1]。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大学生要摆正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应该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要使爱情成为一种推动力量,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2)培养爱的能力与道德责任感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这样一句话:“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一种需要我们终生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爱是一种能力,是在心中有了爱之后,能及时准确地分析,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爱的能力,以及迎接爱和拒绝爱的能力。大学生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有健康的恋爱的价值观,要尊重别人的情感,也要学会拒绝爱,还要培养爱的道德责任感。在恋爱中双方必须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理解、信任、宽容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对方的身心健康负责。
三、结 语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观,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加以引导,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为人师肩负的职责。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将主导了家庭的发展趋势,古语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组成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年轻一代的恋爱观和婚姻观的引导有益于维护未来社会的稳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已不仅限于学业上,还包括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综上所述,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也是为人师的重要职责。教师作为年轻一代的引导者,对大学生恋爱不应回避,而是积极主动地介入与引导,使学生明确爱情的真谛,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协调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4-297.
[2]韩云萍.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看在校大学生恋爱问题[J].昆明冶金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4,(1):78-80.
[3]饶兰兰,李元略.论教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职责[J].企业家天地,2007,(9):235-236.
[4]张有平.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分析[J].岱宗学刊,2005,(9):88-89.
[责任编辑陈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