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通过集体备课、课前自学、课堂观察、巩固练习等环节,加强学情研究,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学情研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5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20
  “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在我校试点已经多年,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案导学的功能,如何更好地分层互动,一直是困扰着我校教师的难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最终我校将目光聚焦在学情研究上,我们认为加强学情研究是破解这些难题的重要途径。
  一、研究学情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必须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传统教学中提倡因材施教,就是要求在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以学生为本,也是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就有必要了解学情。了解学情,就要了解学生认知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只有了解到这两种水平,才可能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可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我校在进行导学案教学模式推行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导思、导用功能,在学案的编制和学案的使用上,紧紧围绕学情这个重要课题来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所发展,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研究学情的方法
  1. 集体备课研学情
  学案导学,就是要以学案为依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线路图。我校将集体备课的重心放在学案编制工作上,而学案编制的关键是对学情的研究。为了保证学案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校规定,学案编制经过四个步骤。第一步,集体备课,研究学情。同一备课组提前两周对教学内容进行集备。在集备之前,备课组采用前测、问卷、访谈、观察等形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等。集备时,同组教师之间根据各自了解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形成课时学案的框架,并确定一名主备。第二步,依据学情,编制学案。主备人依据集备学情分析,结合讨论结果,编制学案,形成学案初稿。第三步,反思学情,审核学案。第二次集备,各位成员再次反思学情,对编制好的学案进行审核、完善,最后定稿。第四步,再思学情,修改学案。教师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结合自己所教的班级情况,再对学案进行适当调整,让学案更符合自己的班级学生的学情。
  2. 课前自学断学情
  在备课时,教师虽然对学情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有时还不能完全、客观、真实地了解学情。为此,我校在课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诊断学情。在课前,我们先将印制好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要求学生将困惑写在学案上。在上课前,我们将学案收上来进行批阅,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在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之后,我们对备课过程中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做一些调整。为了达到诊断学情的目的,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要设计科学合理,不能是书本内容的简单填空,必须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例如,在氯气的生产原理教学时,我们设置了下面一些自学内容:
  ①工业上和实验室中如何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使用什么样的装置?(目的:了解学生旧知,促进新知学习。)
  ②阅读课本,看一看工业上是如何制取氯气的?(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③阅读课本,想一想实验室是如何制氯气的?制取氯气的装置与以前制气装置相比有什么不同?(目的:通过阅读,让学生逐步寻找到新旧知识学习的结合点,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构建。)
  ④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的?(目的: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为教学目标和教学起点的再确定做准备。)
  3. 课堂教学观学情
  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课堂上学生依据学案,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课前,教师虽然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很好的预设,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探究意识、创新能力和学科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认真观察他们学习的状态,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体验他们学习的快乐,洞察他们学习的真实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例如,在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时,有学生观察到向阴极区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但不久,红色又褪去了。学生感到很好奇,就向我询问原因。虽然这一问题不是这节教学的重点,但我感觉到,利用这一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于是,我没有立刻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组织大家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设,并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各学习小组激烈地讨论起来,最后提出产生现象的四种假设。第一种,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第二种,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造成的;第三种,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第四种,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为了证明四种假设的合理性,我引导各小组对上述四种假设进行讨论。经过讨论他们排除了第一、二种假设,但对第三、四种假设存在疑问,不知如何验证。于是,我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动手实验。最后学生排除了第三种可能,并证明了第四种假设的正确性。
  4. 巩固练习测学情
  为了及时巩固当堂学习内容,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学案中,我们结合当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编制了一部分巩固练习,时间为十分钟左右。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看一看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的情况,对困难学生加强指导和帮助。最后通过小组间互批的形式,相互查找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集体讨论及时给予解决。对于问题较多的小组和学生,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课上不能解决的问题,防止这些学生掉队。例如,在氯气工业制取原理的教学中,为了巩固并检测所学内容,我们设置了下列一组试题。   ①在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电解片刻,在碳棒和铁钉表面都有气体生成,其中碳棒表面生成的气体是 ( )
  A. Cl2 B.O2 C.H2 D.HCl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试管壁上粘附有MnO2,除去粘附的MnO2可用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氢氧化钾溶液
  C.稀盐酸 D.热的浓盐酸
  ③某学生在实验室制氯气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MnO2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向烧瓶里滴加浓盐酸;⑤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①⑥⑤
  C.①④③②⑥⑤ D.①③④②⑥⑤
  ④实验室要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应让产生的氯气依次通过的试剂是( )
  A.浓H2SO4,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浓H2SO4
  C.碱石灰,浓H2SO4 D.水,食盐水
  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ⅰ.用含氯化氢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ⅱ.用8.7g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 )
  A.ⅱ比ⅰ多 B.ⅰ比ⅱ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在教学的始终我们要不断地了解、诊断、观察和检测学生的学情。只有真正了解了学情,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对学情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有很多收获,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也恳请化学界的同仁能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40-41
  [2] 王梅生.实施“课时学案”教学体会[J].化学教学,2008(8):15-16
  [3] 房宏.以学案为载体,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21-23
  [4] 周建华.高中化学“学案”设计的视角[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26-27
  [5] 肖红梅.学情分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6-7
  [6] 房宏.实施学案导学,实现增效减负[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1):10-11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思维的重要来源。因而,需把实验进行精心策划并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让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课堂教学展示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设计实验;优化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2-004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
摘要:举行化学实验技能操作大赛,是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作者结合参赛的切身体会反思了课堂教学:从实验的启蒙性和趣味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安全性和规范性三方面努力塑造实验课堂。  关键词: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探究;创新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0-007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一)  一、1~5 BACCB 6~10 AABAB  二、11~15 ACBAC 16~20 BABCB  三、21~25 FTTFT 26~30 CBCCB 31~35 CADFE  36. go to bed  37. play computer games  38. feel tired  39. new subject  40. do some sport
摘要:文章通过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结束语的赏析,反思了教学中学科教学价值取向、学科的思想方法和系统观念、实验教学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在复习过程中注重通过知识促进学生智慧生成、加强化学学科基本观念构建、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等观点,让学生整体把握学科的精髓。  关键词:结束语;观念;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7—002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摘要:文章以复习课“盐类水解”的教学设计为例,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成为主动研究者,教师成为学习指导者,提高了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化学复习;盐类水解;有效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2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背景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复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内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现象,基于这种
摘要:文章以“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如何关注学生的经验并利用学生经验开展教学。  关键词:学生经验;教学设计;燃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5-006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5.022  现代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者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教室学习,他
Children need a lot of sleep.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1 recommends2 9 to 12 hours per night for kids between age 6 and 12, but the sad reality is that few kids get this much sleep. Family sc
摘要:以职业技能类校本选修课程“金属冶炼与玉环冶金工业”的开发实践为例,阐述普通高中开发校本选修课程选题、构思、教学、评价等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中化学;校本选修课程;课程开发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5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20  2012学年开始,浙江省实施
摘要:文章阐述了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迫切性,并提出了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操作策略。  关键词:高一;化学;情感;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7-002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07  当前,我国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向深处推进。本次课改中
摘要:“目标导向与评价驱动教学”是一种以“以课标为引领,目标为导向,工作记录单为载体,通过评价来驱动”的教学。它是一种把评价镶嵌于教学中的课堂新形态,通过“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和“评价驱动”的课堂实施两个阶段,大大地缩短了理想课程、实施课程以及习得课程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目标导向;评价驱动;工作记录单;设计与实施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79-04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