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鸿章祖籍安徽,发迹却在上海滩。从1862年他率淮军杀进上海算起,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这期间,李家在上海生活了七代人。
别墅的故事
李经迈与枕流公寓
在华山路上海戏剧学院的马路对面,有栋庞大的老式公寓——枕流公寓。
不久前,这栋大楼的门前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楼被命名为“文化名八楼”,有很多文化名人曾住在这里:周璇、孙道临、王文娟、沈柔坚、胡厥文、李国豪、范瑞娟、傅全香、乔奇、吴朴堂、余红仙……可惜少了一位最早人住此楼的名人,此人便是此楼当年的旧主人、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
李经迈(1876-1940),字季皋,与他两个哥哥李经方、李经述比起来,政治和学业上都没什么特殊的业绩。他那些头衔,都是清廷看在李鸿章面子上特赏的,只有驻奥地利公使是个实务,那是李鸿章去世以后的事。他有点先天不足—其生母是李鸿章的侧室而非正宫娘娘,这在传统大家族中就很吃亏,分家的时候,也就一些不值钱的股票分给了他。
但是特殊的处境造就了特殊的品性——他聪明好学,性格内向,擅长经商和文物收藏,学外国人的样子,在上海西部大做房地产生意。枕流公寓就是他经商的成果之一(房屋建造注册时以李季皋注册)。
枕流公寓建于1929年,楼高7层(加上底层,实际上为8层),分三路,是上海西区规模最大的高级公寓,以装潢豪华、开间宽阔、环境舒适著称,解放前大多出租给外国人居住。为了适应外国人的生活习惯,整拣大楼集中供暖,安装了热水汀;顶楼平台向住户开放,适合远眺和散步;地下室里则开放室内游泳池。这些设施缸在当时无疑是超前且一流的,因此受到老外们的青睐,常年生意红火。
李经迈自己就住在大楼中路的6楼和7楼(复式楼层)。据去过他家的老人说,他家的陈设是中西合璧式的,有很多皇家赏赐的中外礼品,墙上既有祖宗画像,也有西洋画。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是门口的那个地毯,竟是一张巨大的整张白老虎皮;二是他的收藏,起码有好几间大房间专门储藏他的藏品,书画、碑帖、印章、藏书、古扇,均为大宗。
翻翻他那1928年的藏品目录,仅田黄石章就有115方,其中最大的一方重八两二钱(方形太师少师钮),其次的一方重六两六钱(长方天然形,翁方纲书多心经)。这些田黄石章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字号,分别嵌在32个锦盒里。他的书画碑帖仅目录就有4册,实物按号码装箱,共有12箱,其中有宋代赵文敏的写经、钱坤一花卉、松雪老人萧翼赚兰亭、先贤朱子墨迹;元代的梅道人墨竹图、黄隺山樵松窗读易图等;碑帖有淳化阁帖、石经、三希堂法帖等,均为外界不易获见者。
李经迈的藏书也很有名气,书斋叫“望云草堂”,分藏东楼和西楼,共计42橱又43箱。现在人们视为凤毛麟角的宋版书,在他的书橱中比比皆是,如《毛诗要义》《春秋或问》、《春秋经传集解》、《王梅溪全集》、《白孔六帖》、《六家注文选》等等,随看随翻。元明版本和旧抄本就更不稀奇了,真的是满坑满谷,成筐成篓,可媲美民国时期任何一个藏书大家。
李经迈于1940年去世,儿子李国超把珍贵版本留下,其余的藏书悉数捐给震旦大学,计18000册,分为政书、兵书、地方志、科技图书和名人年谱。书至震旦后,校方为之辟“李氏文库”专室,并以雕镂精美的西式书橱贮之,该馆馆长还在《震目学报》上撰文介绍。解放初时院系调整,震旦大学的藏书分给复旦大学和华东师大,“李氏文库”就归入复旦大学图书馆。
李国超于解放前夕举家迁去香港,又转到美国,之后再未归国。
临行前,他把枕流公寓及在上海的所有房产都变卖了。大概行李实在太多,就留下了5个箱子,寄存在合众图书馆顾廷龙馆长那儿。解放后,顾廷龙先生将之带入上海图书馆,其中有一本精美的大照片簿。2007年上海图书馆举办馆藏历史照片原照展,其中有一批李鸿章家族的照片,就是李国超出国时寄存的。
丁香花园
从枕流公寓往西走,弯弯的林阴道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丁香花园了,这是百年上海滩最富盛名、保存最好的顶级花园洋房之一,解放后曾作为上海市委有关部门的,力公场所及招待所。大凡谈到丁香花园的文章都说,这是李鸿章为其姨太太丁香所建的花园,故曰丁香花园。
但是李家的老人都予以否认。他们认为,李鸿章姨太太是有的,就是李经迈的母亲莫氏。她原是李鸿章的继室赵氏夫人赵小莲(赵朴初家的姑奶奶)的陪嫁丫环。李鸿章中年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天津、北京、保定之间奔波,由于赵氏多病不能随侍在侧,就由莫氏随行服侍,日子久了,收房为侧室。
然而李家在华山路建有花园豪宅却是事实。李鸿章1901年在北京去世之后,李经迈的确把其母莫氏接来上海,在华山路为之建了一处花园豪宅,但是地点却是在华山路长乐路路口,是一栋淡黄色的、西班牙式的三层漂亮洋房,与丁香花园隔了两条街,即武康路和长乐路。
那么,为什么人们总把丁香花园误以为是李家的呢?据李家老人李家昱先生(李鸿章的曾侄孙、李鸿章的弟弟李昭庆的曾孙,原玉屏中学校长)介绍,一来是因为这两处花园相距很近,不知情的人容易搞错;二来是因为丁香花园在抗战胜利之后,的确与李家有点关系了,主要是李鸿章的侄孙女婿刘攻芸当了邮政汇业局的局长,同时兼任苏浙皖敌伪产业管理局局长,抗战胜利后就在丁香花园里办公,他大权握,来找他的人更多了。李家人进出的人也很多,包括李家“家”字辈的人。如此一来,人们更有理由把丁香花园说成李家的了。刘攻芸、李国珍夫妇于1949年离沪去香港。有一个外孙女叫钟彬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现任世界级化妆品品牌——雅芳(AVON)国际公司的总裁。
裕华新村与李经方遗嘱
李鸿章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大儿子李经方实为其六弟李昭庆之子。在李经述尚未出世时,过继给了李鸿章。
李经方很有才气,精通五国文字,是个职业外交家,曾担任晚清驻日、驻英、驻法公使,还陪同李鸿章出使西方列国,跟着李鸿章干了一辈子倒霉的晚清外交,处处遭人唾骂——李鸿章甲午战败后奉命赴日乞和,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是他陪着去的;李鸿章在日本挨了枪子,回国后在家养伤,那割让台湾的签字,是他当替身去海上签订的;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英国入主张李鸿章趁乱拥兵自立,甩开慈禧,李经方极力赞同,而李鸿章却不同意……总之他跟在老爷子身边,一身的学问全用在丧权辱国上了。
辛亥革命之后他在上海做寓公,由于精通五国文字,又做过驻外公使,善于跟外国人打交道,就把外国人口袋里的钞票狠狠捞了一把。他曾发过两次洋财。一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李经方看到外国人喜欢在黄浦江 边造厂、建码头,就抢先以很低的价钱,买下了几百亩老杨浦一带的江边荒地,然后再以几十倍的价钱卖给英国人。后来英国人在那儿建起了英联船厂,还发行过股票。第二次是买古董,倒手卖给了瑞典太子,一次就捞了28万美元。
李经方于1933年亲笔写下遗嘱(是一件长3米、宽1米的宣纸写件),上面列举了他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财产,也写明了后代中哪一房、哪一人分得的数额。这份遗嘱原件收藏在其大儿子李国焘手里。李国焘当过上海邮政局局长,当年住在裕华新村。李国焘去世后,遗嘱由其小儿子李家骁继藏。这份遗嘱其实就是一件纪念品,因为解放后原先的财产都没了,李家骁全不放在心上。
可是“文革”后有一天,哈尔滨市公安局派人来了,明说要找李经方的遗嘱原件,说里面牵涉到一件50万英镑的大案!把李家骁吓了一跳。
人们把这张皱皱巴巴的遗嘱原件(“文革”中被抄家抄走,落实政策时发还)细细通读一遍,果真在最后倒数第四条发现了问题。那一条写道:“吾在少至老陆续存入一大银行之款,不计其数,皆无存券。数十年来本利未尝计算,亦不知有若干万。但此银行永远存在,不致倒闭停歇,亦无人可以冒领、盗取。凡吾名下之款,吾子孙将来有德者,该行当然付给;无德者,亦无从妄取分文。吾后人其各好自为之,此时吾固不能亦无从预为之支配耳。”
这段话说得扑朔迷离,恍恍惚惚,似有似无。原来,李经方晚年住在大连,1935年在大连去世,生前有一个管家为之管账,这个据说存有数百万英镑的存折就在管家手里,遗嘱里说的那家大银行指的是汇丰银行。解放后管家去世了,存折落在管家的儿子手里。管家的儿子一直不敢说,直到因事入狱,为了将功补过,才把此事说出来。可惜等他出来,那存折已被造反派抄家抄走了,不知下落。哈尔滨公安局找不到存折,就来上海找遗嘱。
李经方的遗嘱证实的确有这么一回事,但是,如今存折在何方?李家骁听着头晕,像是在听《一干零一夜》。
家族后代史
储能中学与李经羲
位于威海路重庆北路路口的储能中学,过去曾是一处大花园豪宅。李鸿章的侄子、李鹤章的三儿子、清末云贵总督李经羲最后的15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辛亥革命期间,当云南起义新军杀死布政使世僧、占领昆明城、推举蔡锷为都督的时候,李经羲正在云贵总督任E。革命军抓到他,劝其“反正”。他不从,说:“身为朝廷命官,岂能以上犯上?”他嘴上虽这么说,其实对大清王朝的末路早看得很清楚了。革命党人蔡锷、李根源等在他眼皮子底下进行革命活动,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见。有人提醒他:“讲武堂多革命党,虎大伤人。”他也置若罔闻。蔡锷身处困境时,李还资助过他500块银元,收过蔡的门生帖子。
然而一旦革命浪潮真的要他选择何去何从时,他却念及朝廷对李家的世代恩典,宁死决不犯上。蔡锷亦无奈,礼送李氏全家出境,乘滇越线火车离开云南,从越南转道香港到上海。当时革命正如火如荼,李经羲到达火车站时,被新军强行剪去了辫子。
李经羲督云贵时,曾兼任云南讲武堂的总办。他曾对学员们宣布,他云贵总督可以不做,但讲武堂不可以不办。这个讲武堂由李根源任协办,由清廷出钱,却培养了一批推翻清延的军事将领。朱德早年家贫,来报考讲武堂时,因无川资,就用双脚,从四川一直走到昆明。到讲武堂时报考时间已过,门卫不让进,朱德便与门卫大声争辩。适逢李经羲在讲武堂巡视,当知道此人是从四川步行到昆明求学时,料其将来必有大作为,当即决定破例录取。朱老总后来多次跟人提起此事。
晚年的李经羲已心灰意懒,整天半卧在躺椅上,膝上坐着小孙子李家焕。他老人家把腿一下一下地往上翘,让孙子乘他的“翘翘板”,嘴里还念念有词:“爷爷给你做牛做马噢,爷爷给你做牛做马噢……”那时他可曾想到,当年乘“翘翘板”的李家烘如今也到了给小孙子“做牛做马”的年纪,更不会料想到他的后代里,还出了一个大共产党——中国前驻美国大使李道豫。
“长白”的原型
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起初没有孩子,过继了侄子李玉良(即李国煦之子李家瑾)之后几年,才生了儿子李家琛,然而仍以李玉良为长子,带着他走南闯北,这令李玉良颇开了眼界,从小兢敢做大事。他就是张爱玲笔下的“长白”(《金锁记》)的原型,可惜张爱玲写得根本不像他。
李玉良与王亚樵等有过往,他们是安徽同乡,据说王亚樵枪击汪精卫的子弹还是他给准备的呢。李玉良在李国杰遭暗杀后,家境一落干丈。沪上土匪知其为豪门之后,几次设圈套绑架,家中钱财大半变成了赎金,以至于在上海呆不住了,躲到苏州去避难。在苏州几年,全靠变卖家当度日,去的时侯带了几十只箱子,回来时东西全卖光了,只剩下一大把箱子钥匙……
1943年,李玉良早年在广州参加粤军时的老战友与他接上了关系,这些当年的粤军小兵已是新四军的中坚人物了,从此李玉良在昇平街的家就成了中共地下党的秘密交通站。抗战胜利后,李玉良又通过亲朋故旧的关系,与汤恩伯的副司令李铣结成哥儿们,通过李铣,新四军需要的通讯器材、布匹、纸张甚至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皖南,而皖南出产的煤炭亦被陆续运到上海。临解放时,他又积极参加策反工作,原国民党军界人士唐兴福等均被其策反成功。
解放后,李玉良先被安排去接办一家濒临破产的纸烟厂,生产一种叫“跳浜”牌的纸烟,结果弄得自己差不多也快“跳浜”了,把自家仅剩的一点积蓄全搭了进去。1952年调安徽省文史馆工作,1957年团市病去世。
令人欣慰的是,李玉良的孩子个个生龙活虎。大儿子李道秉大同大学毕业,是江苏电力局的总工程师;二儿子李道秉,同济大学毕业,任福州铁路局总工程师,是福建省铁道事业的开创人;三儿子李道华是海军某舰船上的作战参谋,转业到地方任某职业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四儿子李道稹是上海玻璃厂的工程师;老五李道棱是国家建筑结构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老六李道稔是上海第八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徐汇区政协委员;女儿李道穗是上海染料化工厂的技术员。李玉良的孙子辈中亦很多科技人员,可谓家风不坠,根本不像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所说的:“‘七巧’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大收藏家李荫轩
李家值得载人史册的还有大收藏家孪荫轩(国森)先生。
李荫轩1911年生于上海威海路,是李鸿章的五弟李凤章的孙子。他从十几岁起就开始收藏古钱币,从1920年开始收藏青铜器,藏器共达200余件,不少是从苏州潘氏攀古楼中散落出来的藏品,有的还是从未有过著录的“生坑”。其中颇具重要历史价值的有数十件,尤其是小臣单觯、纪侯簋、鲁侯尊等,从器内的铭文考证, 有的是印证了一场战争,有的则是弥补了一段史实,有的是在宋代皇家文献就已著录了流传有绪之物,为青铜器的珍品。这些藏品在抗战中,他曾花了大价钱存入银行的保险库,直到“文革”前均保存完好。而到了十年浩劫“抄家风”刮起时,他所居住的小院就成了重灾区。
冲进门来的红卫兵看到满屋都是古董,纷纷嚷道:“四旧!四旧!砸掉!砸掉!”把那些珍贵的西洋瓷器一件件从阳台上扔下去;年代久远的古钱币,在他们手里一掰就是两瓣!
在这种情况下,李荫轩拿起电话,对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说:将所有藏品全部捐给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急急来到李家,数藏品、造清单,整整两天一夜,上博十几个人忙得满头大汗,六轮大卡车来回跑了6趟!到最后一车装完时,李荫轩突然想起,还有一间房里有14箱明版书,忙对上博的汪庆正说:“小汪,还有14箱明版书,你们也一起拉走吧。”鉴于上博的工作人员已疲惫不堪,而且已与司机讲好是跑最后一趟,于是汪就推说:“博物馆只管文物,书籍请您叫图书馆来收吧。”后来,这14箱明版书不知下落如何。
1979年落实政策时,李荫轩的夫人邱辉女士来到博物馆,对已是馆长的马承源说:老先生已于1972年去世。临终前关照。如果文物有发还的一天。除了保留几件藏品作纪念外,其余全部捐献国家,不要报酬。1979年6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捐献仪式,向邱辉女士颁发了奖状。现在人们走进上博青铜器馆,可以看到许多藏品的牌子上注明“李荫轩邱辉捐献”的字样。大多数人可能想不到,他们居然是李鸿章家族的成员。
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舰”
李家人在海外的要数老六房的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最富传奇色彩了。他们当初都是在20岁上下离开上海到香港,身上只有几十美元,经几十年奋力拼搏后,终于创建了一系列的企业,被称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舰”。
李家昶是李国源的次子,复旦大学学生,抗战中到了重庆,参加了海军部队,被派到美国接收支援中围的8艘军舰,并在美国受训。当他们驾着军舰回国时,抗战结束了,于是转业经商,1949年到香港。李家景是李国源的第四子,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到香港后在纺织界做事。60年代初,李家昶和李家景在香港纺织界已经很有名气了,1963年他们一起去非洲一个新独立的国家——尼日利亚开拓创业。
在非洲,他们人生地不熟,没有任何,衣靠,天气又炎热,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这个新独立的国家给予外来投资者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国家政局还很不稳,他们一连遇上了大小7次政变。
而且那里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一个能停泊100多艘船的港口,码头上的起重机只有9台;电力也不够,而且不知何时就会断电;水资源也不够,连生活用水都有困难……总之这个万事开头难的创业,比一般的“万事”还要难。他们不得不买来发电机自己发电;自己在厂里挖井取水;自己备了车队到远处拉了油回来发电;码头上的事情也要拿出灵活的办法买通管事,在必要的地段自家铺设车轨,跑起小火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尼日利亚的纺织厂终于建成投产了,市场效果出奇地好,在中国大陆的产品涌入非洲之前,他们的产品一直畅销不衰。不久他们又乘胜前进一创办了钢铁厂和搪瓷厂等企业。最兴旺的时候,他们在非洲共拥有19家企业。
李家曙是李家老六房李国沆的小儿子,在上海读圣约翰大学,1949年跟着姑父刘攻芸到了香港,数十年间,他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闯荡,干过银行、贸易、纺织业、矿业等。1963年新加坡独立后,他随姑父刘攻芸到新加坡发展,还到马来西亚的原始森林中开发矿业,备受艰辛。原始森林中没有路,需要一边开路一边上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有毒的虫子,有时需要把整个脑袋都包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回到驻地才发现身上还是被咬了不少包块……生活艰苦倒在其次,要紧的是事情并不顺利,从办理开采证、探路、开路、采矿、洗矿,到租码头、建码头、办运输,任何一项工作都困难重重,这期间还要跟日本人竞争、斗争。
数年后李家曙有了经验,经商的路子宽阔了,创办了纺织厂,拥有了自己的工业公司和贸易公司,走上生产和贸易一条龙的经营略线,可以坐镇新加坡遥控指挥了,也成了一艘“航空母舰”。
从上海走向全国
与李家的人聊天,聊到现今情况时,他们往往会眼睛一亮,十分自豪地说:“我们家族还出了几个很有影响的科技人才,有桥梁专家、铁路专家、建筑专家,也有外交家……”
他们的超脱态度和大家之后的气度,也的确令人震撼……
“我的一生很简单,就造了几座桥。”李家咸先生淡淡地说。
“是哪几座桥?”笔者问他。
他随口道出:“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山东齐河黄河大矫,还有援外项目——缅甸仰光的丁茵大桥,近年来交通部派下活来,去罗马尼亚帮助造桥……”
不是长江大桥就是黄河大桥,如此艰巨的使命均被他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1959年3月,李家咸被派往南京,主持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这时,他与苏联专家在桥墩的工程设计上,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苏州专家坚持采用造武汉长江大桥时的管柱基础,而经过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李家咸认为南京的地质条件远比武汉复杂得多,应当采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浮式沉井法”,并且改用四种基础。可“浮式沉井法”当时只是在理论上可行,实践中谁也没见过。当时铁道部的领导支持了李家咸,把李家咸的工程图纸交给工程处去实施。谁知工程处也不愿接受李家咸的方案,因为新的方法他们没干过。如此一来,李家成两面受阻。
真正动工时已是“文革”前夕,那时工人的意见要比工程师吃香。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最后,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局长和总工程师使了一道绝招——干脆把李家咸调到工程处,担任工程处的副总工程师,由他主持施工,要他主持把堆得小山似的工程图纸,变成准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那年他34岁,是全局最年轻的总工,一直到80年代末,他都是全局最年轻的总工。
天有不测之风云。这一年秋天长江水位特别高,正在施工中的大桥桥墩遇到严重威胁。一个8000多吨重的桥墩在江心开始摇摆,而且三天三夜不止,数十根25吨一根的钢缆全部被挣断,这是中外造桥史上从未遇到过的险象。8000吨的宠然大物在江心4分钟打一个“秋千”,尤其是江中的高压电缆船,也在风雨飘摇之中,像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库……李家咸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智慧,在现场指挥了三天三夜,终于排除了险情。
李家咸没等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就奔赴了新的工地。接下来,枝城长江大桥6年、九江长江大桥4年、齐河黄河大桥5年,他都是项目总负责 人。1981年,又奉命到缅甸首都仰光,主持缅甸的丁茵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改革开放后他更忙了,江阴长江大桥、第二南京长江大桥……凡是在建大桥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李道秉是李鸿章的玄孙、李玉良家的老二,1953年自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到福州铁路局工作。40多年来,他参加了多项铁路干线的主体设计,如鹰厦铁路的勘测和设计、郑州枢纽站的设计、福建坑边站的设计、厦门新建车渡港区铁路总体设计、外福线和鹰厦铁路的咽喉要冲来舟编组站的设计……有的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和中国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李道秉在“反右”运动中被下放过,“文革”中被揪斗过,抄家被抄得片纸不留。然而一旦接到设计任务,他便忘却了—切苦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1970年设计坑边站时,他刚刚被“解放”恢复工作不久。为方便使用和节约投资,他提出一个和军代表完全不同的设计方案,遭到军代表的否定。好心的朋友们劝他不要坚持己见了,“识相”一点。李道秉想,“这样可不行,将来子孙后代会指着我们的脊梁骂的”。他硬着头皮一再向上级力陈利弊,终于获得通过,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
1975年,他担任厦门新建车渡港区铁路总体设计负责人。按常规,港区铁路应在陆地选线,这样既简单又省力,又无风险。但他考虑到,厦门将来还要大发展,陆地选线占地太多,这对于寸土寸金的海岛城市来说损失太大,何况还要占用一个废弃的旧机场。经过严密审慎的论证,他大胆提出了在海滩软土上选线建站的方案。这个方案不仅可避免大量占地拆迁,而且建成后的路基还可以围滩造地1800余亩,为国家节约资金3000余万元。厦门市后来的发展,正如他预计的那样,厦门国际机场得以在保留下来的废胡场上重建,仅这一项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1994年联合国世界银行专家组来此考察,称赞这项工程“独特新颖,别具一格,为海港区铁路配套工程设计开了个好的先例”。
李道增是李家老三房李鹤章的后代,即李经羲的曾孙、国学大师李国松的孙子、李家炯的大儿子。他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工程院院士,是李氏家族学术地位最高的—位学者。他1930年出生在上海跑马厅旁边他曾祖父的老宅里,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1952年毕业后留校执教,先后当了梁思成先生的秘书兼助教、系副主任、系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第一任院长。
他把自己专业的重点,放在了过去国内很少有人涉及的大剧场的设计上,这是他的老师梁老先生都未曾涉足的建筑领域。那时中国的建筑业正面临一个新的突破期,传统的大屋顶过时了,民国期间的公共建筑大多像方头棺材,也不行;新中国的建筑如何才能体现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特色,这对刚20岁出头的李道增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翻开他半个多世纪来的著作目录、建筑设计目录、作品得奖目录、他听带的研究生、博士生的论文目录,真是洋洋大观。他设计的场馆数不胜数:解放军剧院、总政排练场、中国儿童剧场、东方艺术大厦、天桥剧场、大连开发区剧场、福建省大剧院、台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有的在全国竞赛中获一等奖。他的多部重量级著作中,《西方戏剧、剧场史》是一部150万字的、文图并茂的煌煌巨著,凝聚他学术生涯的全部心血,是国内第一部跨戏剧与建筑两个学科的学术专著。
李道豫也是李经羲的曾孙,出生在他曾祖父的大宅院里,是李国筠的孙子。他在上海读过南洋模范中学,1952年沪江大学毕业后到外交部工作,是新中国的外交官。他在南洋模范读中学时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到沪江大学读书也是为了开展学运。他长期从事联合国方面的研究,在外交战线前后担任过外交部国际司处长、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其间经历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一次海湾战争等重大事件,1993年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他退休后仍不得休息,现任中国国际关系协会会长,为提高中国在国际高端公关市场上的“份额”而不懈地努力着。
别墅的故事
李经迈与枕流公寓
在华山路上海戏剧学院的马路对面,有栋庞大的老式公寓——枕流公寓。
不久前,这栋大楼的门前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楼被命名为“文化名八楼”,有很多文化名人曾住在这里:周璇、孙道临、王文娟、沈柔坚、胡厥文、李国豪、范瑞娟、傅全香、乔奇、吴朴堂、余红仙……可惜少了一位最早人住此楼的名人,此人便是此楼当年的旧主人、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
李经迈(1876-1940),字季皋,与他两个哥哥李经方、李经述比起来,政治和学业上都没什么特殊的业绩。他那些头衔,都是清廷看在李鸿章面子上特赏的,只有驻奥地利公使是个实务,那是李鸿章去世以后的事。他有点先天不足—其生母是李鸿章的侧室而非正宫娘娘,这在传统大家族中就很吃亏,分家的时候,也就一些不值钱的股票分给了他。
但是特殊的处境造就了特殊的品性——他聪明好学,性格内向,擅长经商和文物收藏,学外国人的样子,在上海西部大做房地产生意。枕流公寓就是他经商的成果之一(房屋建造注册时以李季皋注册)。
枕流公寓建于1929年,楼高7层(加上底层,实际上为8层),分三路,是上海西区规模最大的高级公寓,以装潢豪华、开间宽阔、环境舒适著称,解放前大多出租给外国人居住。为了适应外国人的生活习惯,整拣大楼集中供暖,安装了热水汀;顶楼平台向住户开放,适合远眺和散步;地下室里则开放室内游泳池。这些设施缸在当时无疑是超前且一流的,因此受到老外们的青睐,常年生意红火。
李经迈自己就住在大楼中路的6楼和7楼(复式楼层)。据去过他家的老人说,他家的陈设是中西合璧式的,有很多皇家赏赐的中外礼品,墙上既有祖宗画像,也有西洋画。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是门口的那个地毯,竟是一张巨大的整张白老虎皮;二是他的收藏,起码有好几间大房间专门储藏他的藏品,书画、碑帖、印章、藏书、古扇,均为大宗。
翻翻他那1928年的藏品目录,仅田黄石章就有115方,其中最大的一方重八两二钱(方形太师少师钮),其次的一方重六两六钱(长方天然形,翁方纲书多心经)。这些田黄石章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字号,分别嵌在32个锦盒里。他的书画碑帖仅目录就有4册,实物按号码装箱,共有12箱,其中有宋代赵文敏的写经、钱坤一花卉、松雪老人萧翼赚兰亭、先贤朱子墨迹;元代的梅道人墨竹图、黄隺山樵松窗读易图等;碑帖有淳化阁帖、石经、三希堂法帖等,均为外界不易获见者。
李经迈的藏书也很有名气,书斋叫“望云草堂”,分藏东楼和西楼,共计42橱又43箱。现在人们视为凤毛麟角的宋版书,在他的书橱中比比皆是,如《毛诗要义》《春秋或问》、《春秋经传集解》、《王梅溪全集》、《白孔六帖》、《六家注文选》等等,随看随翻。元明版本和旧抄本就更不稀奇了,真的是满坑满谷,成筐成篓,可媲美民国时期任何一个藏书大家。
李经迈于1940年去世,儿子李国超把珍贵版本留下,其余的藏书悉数捐给震旦大学,计18000册,分为政书、兵书、地方志、科技图书和名人年谱。书至震旦后,校方为之辟“李氏文库”专室,并以雕镂精美的西式书橱贮之,该馆馆长还在《震目学报》上撰文介绍。解放初时院系调整,震旦大学的藏书分给复旦大学和华东师大,“李氏文库”就归入复旦大学图书馆。
李国超于解放前夕举家迁去香港,又转到美国,之后再未归国。
临行前,他把枕流公寓及在上海的所有房产都变卖了。大概行李实在太多,就留下了5个箱子,寄存在合众图书馆顾廷龙馆长那儿。解放后,顾廷龙先生将之带入上海图书馆,其中有一本精美的大照片簿。2007年上海图书馆举办馆藏历史照片原照展,其中有一批李鸿章家族的照片,就是李国超出国时寄存的。
丁香花园
从枕流公寓往西走,弯弯的林阴道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丁香花园了,这是百年上海滩最富盛名、保存最好的顶级花园洋房之一,解放后曾作为上海市委有关部门的,力公场所及招待所。大凡谈到丁香花园的文章都说,这是李鸿章为其姨太太丁香所建的花园,故曰丁香花园。
但是李家的老人都予以否认。他们认为,李鸿章姨太太是有的,就是李经迈的母亲莫氏。她原是李鸿章的继室赵氏夫人赵小莲(赵朴初家的姑奶奶)的陪嫁丫环。李鸿章中年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天津、北京、保定之间奔波,由于赵氏多病不能随侍在侧,就由莫氏随行服侍,日子久了,收房为侧室。
然而李家在华山路建有花园豪宅却是事实。李鸿章1901年在北京去世之后,李经迈的确把其母莫氏接来上海,在华山路为之建了一处花园豪宅,但是地点却是在华山路长乐路路口,是一栋淡黄色的、西班牙式的三层漂亮洋房,与丁香花园隔了两条街,即武康路和长乐路。
那么,为什么人们总把丁香花园误以为是李家的呢?据李家老人李家昱先生(李鸿章的曾侄孙、李鸿章的弟弟李昭庆的曾孙,原玉屏中学校长)介绍,一来是因为这两处花园相距很近,不知情的人容易搞错;二来是因为丁香花园在抗战胜利之后,的确与李家有点关系了,主要是李鸿章的侄孙女婿刘攻芸当了邮政汇业局的局长,同时兼任苏浙皖敌伪产业管理局局长,抗战胜利后就在丁香花园里办公,他大权握,来找他的人更多了。李家人进出的人也很多,包括李家“家”字辈的人。如此一来,人们更有理由把丁香花园说成李家的了。刘攻芸、李国珍夫妇于1949年离沪去香港。有一个外孙女叫钟彬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现任世界级化妆品品牌——雅芳(AVON)国际公司的总裁。
裕华新村与李经方遗嘱
李鸿章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大儿子李经方实为其六弟李昭庆之子。在李经述尚未出世时,过继给了李鸿章。
李经方很有才气,精通五国文字,是个职业外交家,曾担任晚清驻日、驻英、驻法公使,还陪同李鸿章出使西方列国,跟着李鸿章干了一辈子倒霉的晚清外交,处处遭人唾骂——李鸿章甲午战败后奉命赴日乞和,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是他陪着去的;李鸿章在日本挨了枪子,回国后在家养伤,那割让台湾的签字,是他当替身去海上签订的;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英国入主张李鸿章趁乱拥兵自立,甩开慈禧,李经方极力赞同,而李鸿章却不同意……总之他跟在老爷子身边,一身的学问全用在丧权辱国上了。
辛亥革命之后他在上海做寓公,由于精通五国文字,又做过驻外公使,善于跟外国人打交道,就把外国人口袋里的钞票狠狠捞了一把。他曾发过两次洋财。一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李经方看到外国人喜欢在黄浦江 边造厂、建码头,就抢先以很低的价钱,买下了几百亩老杨浦一带的江边荒地,然后再以几十倍的价钱卖给英国人。后来英国人在那儿建起了英联船厂,还发行过股票。第二次是买古董,倒手卖给了瑞典太子,一次就捞了28万美元。
李经方于1933年亲笔写下遗嘱(是一件长3米、宽1米的宣纸写件),上面列举了他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财产,也写明了后代中哪一房、哪一人分得的数额。这份遗嘱原件收藏在其大儿子李国焘手里。李国焘当过上海邮政局局长,当年住在裕华新村。李国焘去世后,遗嘱由其小儿子李家骁继藏。这份遗嘱其实就是一件纪念品,因为解放后原先的财产都没了,李家骁全不放在心上。
可是“文革”后有一天,哈尔滨市公安局派人来了,明说要找李经方的遗嘱原件,说里面牵涉到一件50万英镑的大案!把李家骁吓了一跳。
人们把这张皱皱巴巴的遗嘱原件(“文革”中被抄家抄走,落实政策时发还)细细通读一遍,果真在最后倒数第四条发现了问题。那一条写道:“吾在少至老陆续存入一大银行之款,不计其数,皆无存券。数十年来本利未尝计算,亦不知有若干万。但此银行永远存在,不致倒闭停歇,亦无人可以冒领、盗取。凡吾名下之款,吾子孙将来有德者,该行当然付给;无德者,亦无从妄取分文。吾后人其各好自为之,此时吾固不能亦无从预为之支配耳。”
这段话说得扑朔迷离,恍恍惚惚,似有似无。原来,李经方晚年住在大连,1935年在大连去世,生前有一个管家为之管账,这个据说存有数百万英镑的存折就在管家手里,遗嘱里说的那家大银行指的是汇丰银行。解放后管家去世了,存折落在管家的儿子手里。管家的儿子一直不敢说,直到因事入狱,为了将功补过,才把此事说出来。可惜等他出来,那存折已被造反派抄家抄走了,不知下落。哈尔滨公安局找不到存折,就来上海找遗嘱。
李经方的遗嘱证实的确有这么一回事,但是,如今存折在何方?李家骁听着头晕,像是在听《一干零一夜》。
家族后代史
储能中学与李经羲
位于威海路重庆北路路口的储能中学,过去曾是一处大花园豪宅。李鸿章的侄子、李鹤章的三儿子、清末云贵总督李经羲最后的15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辛亥革命期间,当云南起义新军杀死布政使世僧、占领昆明城、推举蔡锷为都督的时候,李经羲正在云贵总督任E。革命军抓到他,劝其“反正”。他不从,说:“身为朝廷命官,岂能以上犯上?”他嘴上虽这么说,其实对大清王朝的末路早看得很清楚了。革命党人蔡锷、李根源等在他眼皮子底下进行革命活动,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见。有人提醒他:“讲武堂多革命党,虎大伤人。”他也置若罔闻。蔡锷身处困境时,李还资助过他500块银元,收过蔡的门生帖子。
然而一旦革命浪潮真的要他选择何去何从时,他却念及朝廷对李家的世代恩典,宁死决不犯上。蔡锷亦无奈,礼送李氏全家出境,乘滇越线火车离开云南,从越南转道香港到上海。当时革命正如火如荼,李经羲到达火车站时,被新军强行剪去了辫子。
李经羲督云贵时,曾兼任云南讲武堂的总办。他曾对学员们宣布,他云贵总督可以不做,但讲武堂不可以不办。这个讲武堂由李根源任协办,由清廷出钱,却培养了一批推翻清延的军事将领。朱德早年家贫,来报考讲武堂时,因无川资,就用双脚,从四川一直走到昆明。到讲武堂时报考时间已过,门卫不让进,朱德便与门卫大声争辩。适逢李经羲在讲武堂巡视,当知道此人是从四川步行到昆明求学时,料其将来必有大作为,当即决定破例录取。朱老总后来多次跟人提起此事。
晚年的李经羲已心灰意懒,整天半卧在躺椅上,膝上坐着小孙子李家焕。他老人家把腿一下一下地往上翘,让孙子乘他的“翘翘板”,嘴里还念念有词:“爷爷给你做牛做马噢,爷爷给你做牛做马噢……”那时他可曾想到,当年乘“翘翘板”的李家烘如今也到了给小孙子“做牛做马”的年纪,更不会料想到他的后代里,还出了一个大共产党——中国前驻美国大使李道豫。
“长白”的原型
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起初没有孩子,过继了侄子李玉良(即李国煦之子李家瑾)之后几年,才生了儿子李家琛,然而仍以李玉良为长子,带着他走南闯北,这令李玉良颇开了眼界,从小兢敢做大事。他就是张爱玲笔下的“长白”(《金锁记》)的原型,可惜张爱玲写得根本不像他。
李玉良与王亚樵等有过往,他们是安徽同乡,据说王亚樵枪击汪精卫的子弹还是他给准备的呢。李玉良在李国杰遭暗杀后,家境一落干丈。沪上土匪知其为豪门之后,几次设圈套绑架,家中钱财大半变成了赎金,以至于在上海呆不住了,躲到苏州去避难。在苏州几年,全靠变卖家当度日,去的时侯带了几十只箱子,回来时东西全卖光了,只剩下一大把箱子钥匙……
1943年,李玉良早年在广州参加粤军时的老战友与他接上了关系,这些当年的粤军小兵已是新四军的中坚人物了,从此李玉良在昇平街的家就成了中共地下党的秘密交通站。抗战胜利后,李玉良又通过亲朋故旧的关系,与汤恩伯的副司令李铣结成哥儿们,通过李铣,新四军需要的通讯器材、布匹、纸张甚至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皖南,而皖南出产的煤炭亦被陆续运到上海。临解放时,他又积极参加策反工作,原国民党军界人士唐兴福等均被其策反成功。
解放后,李玉良先被安排去接办一家濒临破产的纸烟厂,生产一种叫“跳浜”牌的纸烟,结果弄得自己差不多也快“跳浜”了,把自家仅剩的一点积蓄全搭了进去。1952年调安徽省文史馆工作,1957年团市病去世。
令人欣慰的是,李玉良的孩子个个生龙活虎。大儿子李道秉大同大学毕业,是江苏电力局的总工程师;二儿子李道秉,同济大学毕业,任福州铁路局总工程师,是福建省铁道事业的开创人;三儿子李道华是海军某舰船上的作战参谋,转业到地方任某职业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四儿子李道稹是上海玻璃厂的工程师;老五李道棱是国家建筑结构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老六李道稔是上海第八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徐汇区政协委员;女儿李道穗是上海染料化工厂的技术员。李玉良的孙子辈中亦很多科技人员,可谓家风不坠,根本不像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所说的:“‘七巧’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大收藏家李荫轩
李家值得载人史册的还有大收藏家孪荫轩(国森)先生。
李荫轩1911年生于上海威海路,是李鸿章的五弟李凤章的孙子。他从十几岁起就开始收藏古钱币,从1920年开始收藏青铜器,藏器共达200余件,不少是从苏州潘氏攀古楼中散落出来的藏品,有的还是从未有过著录的“生坑”。其中颇具重要历史价值的有数十件,尤其是小臣单觯、纪侯簋、鲁侯尊等,从器内的铭文考证, 有的是印证了一场战争,有的则是弥补了一段史实,有的是在宋代皇家文献就已著录了流传有绪之物,为青铜器的珍品。这些藏品在抗战中,他曾花了大价钱存入银行的保险库,直到“文革”前均保存完好。而到了十年浩劫“抄家风”刮起时,他所居住的小院就成了重灾区。
冲进门来的红卫兵看到满屋都是古董,纷纷嚷道:“四旧!四旧!砸掉!砸掉!”把那些珍贵的西洋瓷器一件件从阳台上扔下去;年代久远的古钱币,在他们手里一掰就是两瓣!
在这种情况下,李荫轩拿起电话,对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说:将所有藏品全部捐给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急急来到李家,数藏品、造清单,整整两天一夜,上博十几个人忙得满头大汗,六轮大卡车来回跑了6趟!到最后一车装完时,李荫轩突然想起,还有一间房里有14箱明版书,忙对上博的汪庆正说:“小汪,还有14箱明版书,你们也一起拉走吧。”鉴于上博的工作人员已疲惫不堪,而且已与司机讲好是跑最后一趟,于是汪就推说:“博物馆只管文物,书籍请您叫图书馆来收吧。”后来,这14箱明版书不知下落如何。
1979年落实政策时,李荫轩的夫人邱辉女士来到博物馆,对已是馆长的马承源说:老先生已于1972年去世。临终前关照。如果文物有发还的一天。除了保留几件藏品作纪念外,其余全部捐献国家,不要报酬。1979年6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捐献仪式,向邱辉女士颁发了奖状。现在人们走进上博青铜器馆,可以看到许多藏品的牌子上注明“李荫轩邱辉捐献”的字样。大多数人可能想不到,他们居然是李鸿章家族的成员。
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舰”
李家人在海外的要数老六房的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最富传奇色彩了。他们当初都是在20岁上下离开上海到香港,身上只有几十美元,经几十年奋力拼搏后,终于创建了一系列的企业,被称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舰”。
李家昶是李国源的次子,复旦大学学生,抗战中到了重庆,参加了海军部队,被派到美国接收支援中围的8艘军舰,并在美国受训。当他们驾着军舰回国时,抗战结束了,于是转业经商,1949年到香港。李家景是李国源的第四子,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到香港后在纺织界做事。60年代初,李家昶和李家景在香港纺织界已经很有名气了,1963年他们一起去非洲一个新独立的国家——尼日利亚开拓创业。
在非洲,他们人生地不熟,没有任何,衣靠,天气又炎热,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这个新独立的国家给予外来投资者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国家政局还很不稳,他们一连遇上了大小7次政变。
而且那里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一个能停泊100多艘船的港口,码头上的起重机只有9台;电力也不够,而且不知何时就会断电;水资源也不够,连生活用水都有困难……总之这个万事开头难的创业,比一般的“万事”还要难。他们不得不买来发电机自己发电;自己在厂里挖井取水;自己备了车队到远处拉了油回来发电;码头上的事情也要拿出灵活的办法买通管事,在必要的地段自家铺设车轨,跑起小火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尼日利亚的纺织厂终于建成投产了,市场效果出奇地好,在中国大陆的产品涌入非洲之前,他们的产品一直畅销不衰。不久他们又乘胜前进一创办了钢铁厂和搪瓷厂等企业。最兴旺的时候,他们在非洲共拥有19家企业。
李家曙是李家老六房李国沆的小儿子,在上海读圣约翰大学,1949年跟着姑父刘攻芸到了香港,数十年间,他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闯荡,干过银行、贸易、纺织业、矿业等。1963年新加坡独立后,他随姑父刘攻芸到新加坡发展,还到马来西亚的原始森林中开发矿业,备受艰辛。原始森林中没有路,需要一边开路一边上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有毒的虫子,有时需要把整个脑袋都包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回到驻地才发现身上还是被咬了不少包块……生活艰苦倒在其次,要紧的是事情并不顺利,从办理开采证、探路、开路、采矿、洗矿,到租码头、建码头、办运输,任何一项工作都困难重重,这期间还要跟日本人竞争、斗争。
数年后李家曙有了经验,经商的路子宽阔了,创办了纺织厂,拥有了自己的工业公司和贸易公司,走上生产和贸易一条龙的经营略线,可以坐镇新加坡遥控指挥了,也成了一艘“航空母舰”。
从上海走向全国
与李家的人聊天,聊到现今情况时,他们往往会眼睛一亮,十分自豪地说:“我们家族还出了几个很有影响的科技人才,有桥梁专家、铁路专家、建筑专家,也有外交家……”
他们的超脱态度和大家之后的气度,也的确令人震撼……
“我的一生很简单,就造了几座桥。”李家咸先生淡淡地说。
“是哪几座桥?”笔者问他。
他随口道出:“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山东齐河黄河大矫,还有援外项目——缅甸仰光的丁茵大桥,近年来交通部派下活来,去罗马尼亚帮助造桥……”
不是长江大桥就是黄河大桥,如此艰巨的使命均被他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1959年3月,李家咸被派往南京,主持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这时,他与苏联专家在桥墩的工程设计上,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苏州专家坚持采用造武汉长江大桥时的管柱基础,而经过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李家咸认为南京的地质条件远比武汉复杂得多,应当采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浮式沉井法”,并且改用四种基础。可“浮式沉井法”当时只是在理论上可行,实践中谁也没见过。当时铁道部的领导支持了李家咸,把李家咸的工程图纸交给工程处去实施。谁知工程处也不愿接受李家咸的方案,因为新的方法他们没干过。如此一来,李家成两面受阻。
真正动工时已是“文革”前夕,那时工人的意见要比工程师吃香。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最后,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局长和总工程师使了一道绝招——干脆把李家咸调到工程处,担任工程处的副总工程师,由他主持施工,要他主持把堆得小山似的工程图纸,变成准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那年他34岁,是全局最年轻的总工,一直到80年代末,他都是全局最年轻的总工。
天有不测之风云。这一年秋天长江水位特别高,正在施工中的大桥桥墩遇到严重威胁。一个8000多吨重的桥墩在江心开始摇摆,而且三天三夜不止,数十根25吨一根的钢缆全部被挣断,这是中外造桥史上从未遇到过的险象。8000吨的宠然大物在江心4分钟打一个“秋千”,尤其是江中的高压电缆船,也在风雨飘摇之中,像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库……李家咸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智慧,在现场指挥了三天三夜,终于排除了险情。
李家咸没等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就奔赴了新的工地。接下来,枝城长江大桥6年、九江长江大桥4年、齐河黄河大桥5年,他都是项目总负责 人。1981年,又奉命到缅甸首都仰光,主持缅甸的丁茵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改革开放后他更忙了,江阴长江大桥、第二南京长江大桥……凡是在建大桥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李道秉是李鸿章的玄孙、李玉良家的老二,1953年自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到福州铁路局工作。40多年来,他参加了多项铁路干线的主体设计,如鹰厦铁路的勘测和设计、郑州枢纽站的设计、福建坑边站的设计、厦门新建车渡港区铁路总体设计、外福线和鹰厦铁路的咽喉要冲来舟编组站的设计……有的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和中国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李道秉在“反右”运动中被下放过,“文革”中被揪斗过,抄家被抄得片纸不留。然而一旦接到设计任务,他便忘却了—切苦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1970年设计坑边站时,他刚刚被“解放”恢复工作不久。为方便使用和节约投资,他提出一个和军代表完全不同的设计方案,遭到军代表的否定。好心的朋友们劝他不要坚持己见了,“识相”一点。李道秉想,“这样可不行,将来子孙后代会指着我们的脊梁骂的”。他硬着头皮一再向上级力陈利弊,终于获得通过,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
1975年,他担任厦门新建车渡港区铁路总体设计负责人。按常规,港区铁路应在陆地选线,这样既简单又省力,又无风险。但他考虑到,厦门将来还要大发展,陆地选线占地太多,这对于寸土寸金的海岛城市来说损失太大,何况还要占用一个废弃的旧机场。经过严密审慎的论证,他大胆提出了在海滩软土上选线建站的方案。这个方案不仅可避免大量占地拆迁,而且建成后的路基还可以围滩造地1800余亩,为国家节约资金3000余万元。厦门市后来的发展,正如他预计的那样,厦门国际机场得以在保留下来的废胡场上重建,仅这一项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1994年联合国世界银行专家组来此考察,称赞这项工程“独特新颖,别具一格,为海港区铁路配套工程设计开了个好的先例”。
李道增是李家老三房李鹤章的后代,即李经羲的曾孙、国学大师李国松的孙子、李家炯的大儿子。他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工程院院士,是李氏家族学术地位最高的—位学者。他1930年出生在上海跑马厅旁边他曾祖父的老宅里,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1952年毕业后留校执教,先后当了梁思成先生的秘书兼助教、系副主任、系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第一任院长。
他把自己专业的重点,放在了过去国内很少有人涉及的大剧场的设计上,这是他的老师梁老先生都未曾涉足的建筑领域。那时中国的建筑业正面临一个新的突破期,传统的大屋顶过时了,民国期间的公共建筑大多像方头棺材,也不行;新中国的建筑如何才能体现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特色,这对刚20岁出头的李道增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翻开他半个多世纪来的著作目录、建筑设计目录、作品得奖目录、他听带的研究生、博士生的论文目录,真是洋洋大观。他设计的场馆数不胜数:解放军剧院、总政排练场、中国儿童剧场、东方艺术大厦、天桥剧场、大连开发区剧场、福建省大剧院、台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有的在全国竞赛中获一等奖。他的多部重量级著作中,《西方戏剧、剧场史》是一部150万字的、文图并茂的煌煌巨著,凝聚他学术生涯的全部心血,是国内第一部跨戏剧与建筑两个学科的学术专著。
李道豫也是李经羲的曾孙,出生在他曾祖父的大宅院里,是李国筠的孙子。他在上海读过南洋模范中学,1952年沪江大学毕业后到外交部工作,是新中国的外交官。他在南洋模范读中学时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到沪江大学读书也是为了开展学运。他长期从事联合国方面的研究,在外交战线前后担任过外交部国际司处长、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其间经历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一次海湾战争等重大事件,1993年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他退休后仍不得休息,现任中国国际关系协会会长,为提高中国在国际高端公关市场上的“份额”而不懈地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