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农村学前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南丹县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探索,理出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县实际,从五个方面提出发展和完善全县农村学前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探索;思考
目前,学前教育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学前教育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够改善儿童成长的环境,而且能为家庭带来良好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使广大农村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学前教育阶段(3-6歲)是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国家已把学前教育作为独立学段重视起来。南丹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责成相关部门做好学前教育长远发展规划,我们真正感觉到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而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正制约着我县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正确看待和反思这些问题,对于加快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南丹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27所,在园人数414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3所(县幼儿园、车河幼儿园、车河堂汉幼儿园)781人,占全县在园人数18.9%。民办幼儿园24所,在园人数3363人,占全县在园人数的81.1%。小学附设学前班在校人数7615人;学前一年、三年的毛入园率分别是78%、44%。全县幼儿园专职教师291人,其中公办幼儿园专职教师60人,民办幼儿园专职教师231人;大专以上学历187人,大专以下学历104人。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158人。小学学前班教师186人。
2、南丹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2.1 乡(镇)、村幼儿园数量少,学前班模式不符合学前教育要求。目前,全县幼儿园共27所,公办幼儿园只有3所,其中城区幼儿园有10所,乡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14所,村级幼儿园只有3所。其余125个村19个社区几乎没有专门的幼儿园,大部分农村儿童没有条件享受专门的幼儿园教育。学前班仍然是绝大部分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但学前班一般只接收5~6岁小孩,3~4岁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现在我县学前班教育方式基本上和小学的教育模式相同,与专门的幼儿园教育方式相差甚远:没有学前教育独立的场所,缺少教具玩具等设施,缺乏专门的幼儿教师。一些农村小学的学前班实际上是“混龄班”,没有配备保育员,大多数学前班的教学工作也是一人承包制,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的所有事情,这无形加大了教师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导致学前班模式基本不适应学前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实现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初衷和标准。
2.2 学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数量少,家长幼儿教育意识淡薄。现在全县在园幼儿4144人,其中10所城区幼儿园在园人数就达2444人,占现有农村幼儿园一半左右。由此可见,我县大部分乡镇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未能在幼儿园接受教育,条件较好的地区,仅有很少一部分幼儿可以享受到幼儿园教育。地域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家庭条件也是问题的关键,很多家长缺乏幼儿教育意识,根本没有送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想法。
2.3 现有民办幼儿园设施简陋,师资薄弱,管理机制不规范。当前我县民办幼儿园占绝大多数,共24所,公办幼儿园只有3所。农村幼儿园规模小,多数幼儿园只有2~3个班,教师仅为3~5人。由于待遇偏低,教师数量很少,而且大部分学历低,教学方式陈旧。许多青年教师得过且过,不安心工作,要么外出务工,要么到一些条件和待遇较好的幼儿园工作,民办幼儿园教师变动过多、过快,严重影响了幼儿保教工作的连续性,阻碍了幼儿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一些民办幼儿园业主为了达到低成本、高回报的营利目的,每个幼儿班只配一个幼儿教师,教师既要承担幼儿教育任务,又要承担保育任务(吃、喝、睡、大小便等)。这些民办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办学,因此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不是特别关注,大部分幼儿园内部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科学的制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除3所公办幼儿园和县城1所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正鑫幼儿园)各方面条件较好外,其余民办幼儿园基本上只有画笔、画板、拼图、滑梯等简单教具,相比公办幼儿园远远落后,办园条件较差。部分幼儿园业主利用自家住房或租用他人住房、店面等,作为幼儿园校舍,用住房的客厅、卧室或店面的营业厅当幼儿活动室,幼儿在中午不便休息。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没有室外活动场地,幼儿无法从事户外活动,整天被关在室内。少数幼儿园虽然有户外活动场地,却没有或很少有大型玩具。许多民办幼儿园室内设备简陋,活动室内摆放着几张桌子和凳子,前面挂着或摆放着一块木制黑板,讲台上摆放着几盒粉笔和一根鞭,幼儿常用的桌面玩具,什么也没有。由于办学条件差,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2.4 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令人担忧。学前教育,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是维系民办幼儿园能否生存、能否持续发展的命脉。对于一个幼儿园来讲,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管理效果因素、教育质量因素、保育质量因素、家长工作因素等等。而对于一个民办幼儿园来讲,除了以上诸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大环境因素、单位自身发展潜力因素、有别于他人且超前理念因素、园长自身把握经营与管理策略的因素等等。
目前我县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学大多数不是很规范。课程和计划主观性随意性很大,要么重教轻保,无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采用小学化的教学形式,布置较多较难的以书写为主的家庭作业;要么只保不教,采取保姆式的管理方法,忽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活动形式单一呆板,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要么干脆不保不教,缺乏教育意识,对幼儿放任自流。此外,由于受成本限制,农村幼儿园教材很不规范,严重影响对幼儿的科学施教,无法为幼儿奠定良好的接受小学教育的坚实基础。还有一些农村家长认为,农村的幼儿园只是一个“保姆”,孩子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因此多数家长宁愿自己看管孩子也不愿送孩子进幼儿园。家长素质不高,导致多数幼儿失去了入园的机会,造成启蒙教育滞后。同时因为农村幼儿园办园不规范,而使幼儿接受不规范的启蒙教育,导致学前教育没有显著效果。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农村幼儿的返校,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3、南丹县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县学前教育,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走上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疏于管理到逐步规范管理的发展之路,托起了南丹县幼教事业的半壁江山。但在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因历史或自然因素造成的,束缚着学前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实效。
3.1 改善办园外部条件,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随着南丹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送子女人园的愿望日益强烈,几所公办幼儿园远远无法满足社会民众的需求,民办幼儿园因此应运而生。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政策与优惠措施,导致政策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我县学前教育因此举步维艰。为了解决我县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县委、政府应将民办幼儿园提升到幼教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乘《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之东风,结合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特点和趋势,制订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民办幼教政策法规,如《南丹县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若干规定》之类的政策或措施,有针对性地规定民办幼教的层次和扶持力度,适当减免相关的税费,规定民办幼儿园教师和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和权利,等等,为南丹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打开一片更加宽广的蓝天。
3.2 加强农村民众和基层干部对学前教育重要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据科学家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是出生后的最初6年。这个时期是人脑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个体早期认知、情感、行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的缺失,会给人一生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此,我们应高度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将此作为在未来世界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要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学前教育的作用,积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基层领导干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教育,努力为学前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3.3 加大政府投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参与、家庭分担为补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前面已经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前教育应属于一种公共商品,其发展需要一定的财力保障。在我县农民收入水平还不很高的环境下,让农民独自承担幼儿教育费用,想要发展好学前教育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根据我县财力,考虑学前免费教育,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或者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参与、家庭分担为补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减轻农民负担,这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确保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长。认真落实《教育法》:“各级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的规定,将幼儿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在县、乡镇财政预算中,要对农村幼儿教育经费单独列项。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此外,要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幼教资金。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采取县直单位对口帮扶联系村的办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全力帮助和扶持所挂钩的联系村办好该村幼儿园。
3.4 强化政府责任,严格办园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一是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是提高国民素质问题,也是保障儿童接受教育权的问题。这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在其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我们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基本上是“监督有余,扶持不足”、“重公办园、轻民办园”。为此,我们应强化政府职能,严格办园条件,依托政府力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立法来确立学前教育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逐步改进政府责任承担问题,不断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是严格规范办园标准。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有能力有条件开办公办幼儿园的,要尽量开办公办幼儿园,以减轻当地农民负担,同时也较便于统一规范的管理。不具备办园条件,或者没有能力办公幼儿园的,可以让民营企业或个人创造条件开办民办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按办园标准,严格审批,统一管理。如果公办园、民办园都不具备条件的,可以以学前班教育模式为依托,进行必要的改革,使其脱离旧模式,向符合幼儿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比如入学年龄可以提前、师资队伍的配备、基础设施的添置,等等。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其教育教学管理情况,加大政府投入和监管力度,使学前教育真正服务于人的一生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首先要严格办园标准,结合实际合理布局。随着幼儿园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出现布局不合理和僧多粥少问题,这样必然会导致为抢生源而互相拆台,为抢师资而挖人墙角,从而导致管理混乱和恶性竞争。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做好幼儿园(含民办园)的布局规划,成立专门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学前教育事务,按统一的标准审批、管理、考核、评估辖区内所有幼儿园。其次要把好办园质量关。主管部门要科学制定出台切合实际的《南丹县幼儿园等级评估标准》,建立幼儿园质量评估资质等级,定期开展全面或专项的质量评审。对办园条件不断改善、办园水平不断提高的幼儿园,给予提高资质等级,授予优质或标准幼儿园牌匾,并予以相应的奖励和扶持;对考核结果不佳者,给予降低资质等级;不合格的或特别差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也不合格的,是公办园要撤换领导班子,是民办园的要坚决取缔,从而推动我县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各类师资进行严格培训,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幼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提。从我县目前情况看,部分幼儿教师有的没有幼教资格证书,有的职称和学历合格率低,大部分属于民办幼儿园,很多教师都没有编制,有的缺乏必要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等,这对幼儿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我县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是要根据需要,给予一定编制,尽快增加高素质幼儿教师数量,壮大幼儿教师队伍。我县应尽快从幼师学校或师范学校幼儿类专业毕业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把他们吸收到我县幼儿教师队伍中来,给我县学前教育事业补充新鲜的血液。同时,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使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可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保障的幼儿教师队伍,明确培养目标和形式,制定良好的激励制度,使我县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从而稳定和壮大幼儿教师队伍,为南丹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二是建立有效的幼儿教师培训机制。由于我县幼教经费有限,在岗幼儿教师外出学习和脱产培训的机会很少,这对他们知识观念的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为此,应结合我县实际,在南丹县幼儿园建立一个幼教培训中心,专门负责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在各乡镇中心幼儿园也建立相应的幼教培训中心,专门负责本乡镇其他幼儿园和学前班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在全县范圍内形成一个有效的幼儿教师培训网络。
目前,我县学前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优化,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县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日可待!
【关键词】学前教育;探索;思考
目前,学前教育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学前教育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够改善儿童成长的环境,而且能为家庭带来良好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使广大农村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学前教育阶段(3-6歲)是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国家已把学前教育作为独立学段重视起来。南丹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责成相关部门做好学前教育长远发展规划,我们真正感觉到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而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正制约着我县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正确看待和反思这些问题,对于加快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南丹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27所,在园人数414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3所(县幼儿园、车河幼儿园、车河堂汉幼儿园)781人,占全县在园人数18.9%。民办幼儿园24所,在园人数3363人,占全县在园人数的81.1%。小学附设学前班在校人数7615人;学前一年、三年的毛入园率分别是78%、44%。全县幼儿园专职教师291人,其中公办幼儿园专职教师60人,民办幼儿园专职教师231人;大专以上学历187人,大专以下学历104人。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158人。小学学前班教师186人。
2、南丹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2.1 乡(镇)、村幼儿园数量少,学前班模式不符合学前教育要求。目前,全县幼儿园共27所,公办幼儿园只有3所,其中城区幼儿园有10所,乡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14所,村级幼儿园只有3所。其余125个村19个社区几乎没有专门的幼儿园,大部分农村儿童没有条件享受专门的幼儿园教育。学前班仍然是绝大部分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但学前班一般只接收5~6岁小孩,3~4岁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现在我县学前班教育方式基本上和小学的教育模式相同,与专门的幼儿园教育方式相差甚远:没有学前教育独立的场所,缺少教具玩具等设施,缺乏专门的幼儿教师。一些农村小学的学前班实际上是“混龄班”,没有配备保育员,大多数学前班的教学工作也是一人承包制,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的所有事情,这无形加大了教师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导致学前班模式基本不适应学前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实现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初衷和标准。
2.2 学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数量少,家长幼儿教育意识淡薄。现在全县在园幼儿4144人,其中10所城区幼儿园在园人数就达2444人,占现有农村幼儿园一半左右。由此可见,我县大部分乡镇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未能在幼儿园接受教育,条件较好的地区,仅有很少一部分幼儿可以享受到幼儿园教育。地域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家庭条件也是问题的关键,很多家长缺乏幼儿教育意识,根本没有送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想法。
2.3 现有民办幼儿园设施简陋,师资薄弱,管理机制不规范。当前我县民办幼儿园占绝大多数,共24所,公办幼儿园只有3所。农村幼儿园规模小,多数幼儿园只有2~3个班,教师仅为3~5人。由于待遇偏低,教师数量很少,而且大部分学历低,教学方式陈旧。许多青年教师得过且过,不安心工作,要么外出务工,要么到一些条件和待遇较好的幼儿园工作,民办幼儿园教师变动过多、过快,严重影响了幼儿保教工作的连续性,阻碍了幼儿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一些民办幼儿园业主为了达到低成本、高回报的营利目的,每个幼儿班只配一个幼儿教师,教师既要承担幼儿教育任务,又要承担保育任务(吃、喝、睡、大小便等)。这些民办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办学,因此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不是特别关注,大部分幼儿园内部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科学的制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除3所公办幼儿园和县城1所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正鑫幼儿园)各方面条件较好外,其余民办幼儿园基本上只有画笔、画板、拼图、滑梯等简单教具,相比公办幼儿园远远落后,办园条件较差。部分幼儿园业主利用自家住房或租用他人住房、店面等,作为幼儿园校舍,用住房的客厅、卧室或店面的营业厅当幼儿活动室,幼儿在中午不便休息。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没有室外活动场地,幼儿无法从事户外活动,整天被关在室内。少数幼儿园虽然有户外活动场地,却没有或很少有大型玩具。许多民办幼儿园室内设备简陋,活动室内摆放着几张桌子和凳子,前面挂着或摆放着一块木制黑板,讲台上摆放着几盒粉笔和一根鞭,幼儿常用的桌面玩具,什么也没有。由于办学条件差,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2.4 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令人担忧。学前教育,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是维系民办幼儿园能否生存、能否持续发展的命脉。对于一个幼儿园来讲,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管理效果因素、教育质量因素、保育质量因素、家长工作因素等等。而对于一个民办幼儿园来讲,除了以上诸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大环境因素、单位自身发展潜力因素、有别于他人且超前理念因素、园长自身把握经营与管理策略的因素等等。
目前我县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学大多数不是很规范。课程和计划主观性随意性很大,要么重教轻保,无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采用小学化的教学形式,布置较多较难的以书写为主的家庭作业;要么只保不教,采取保姆式的管理方法,忽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活动形式单一呆板,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要么干脆不保不教,缺乏教育意识,对幼儿放任自流。此外,由于受成本限制,农村幼儿园教材很不规范,严重影响对幼儿的科学施教,无法为幼儿奠定良好的接受小学教育的坚实基础。还有一些农村家长认为,农村的幼儿园只是一个“保姆”,孩子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因此多数家长宁愿自己看管孩子也不愿送孩子进幼儿园。家长素质不高,导致多数幼儿失去了入园的机会,造成启蒙教育滞后。同时因为农村幼儿园办园不规范,而使幼儿接受不规范的启蒙教育,导致学前教育没有显著效果。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农村幼儿的返校,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3、南丹县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县学前教育,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走上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疏于管理到逐步规范管理的发展之路,托起了南丹县幼教事业的半壁江山。但在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因历史或自然因素造成的,束缚着学前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实效。
3.1 改善办园外部条件,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随着南丹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送子女人园的愿望日益强烈,几所公办幼儿园远远无法满足社会民众的需求,民办幼儿园因此应运而生。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政策与优惠措施,导致政策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我县学前教育因此举步维艰。为了解决我县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县委、政府应将民办幼儿园提升到幼教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乘《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之东风,结合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特点和趋势,制订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民办幼教政策法规,如《南丹县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若干规定》之类的政策或措施,有针对性地规定民办幼教的层次和扶持力度,适当减免相关的税费,规定民办幼儿园教师和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和权利,等等,为南丹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打开一片更加宽广的蓝天。
3.2 加强农村民众和基层干部对学前教育重要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据科学家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是出生后的最初6年。这个时期是人脑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个体早期认知、情感、行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的缺失,会给人一生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此,我们应高度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将此作为在未来世界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要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学前教育的作用,积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基层领导干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教育,努力为学前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3.3 加大政府投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参与、家庭分担为补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前面已经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前教育应属于一种公共商品,其发展需要一定的财力保障。在我县农民收入水平还不很高的环境下,让农民独自承担幼儿教育费用,想要发展好学前教育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根据我县财力,考虑学前免费教育,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或者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参与、家庭分担为补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减轻农民负担,这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确保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长。认真落实《教育法》:“各级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的规定,将幼儿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在县、乡镇财政预算中,要对农村幼儿教育经费单独列项。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此外,要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幼教资金。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采取县直单位对口帮扶联系村的办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全力帮助和扶持所挂钩的联系村办好该村幼儿园。
3.4 强化政府责任,严格办园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一是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是提高国民素质问题,也是保障儿童接受教育权的问题。这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在其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我们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基本上是“监督有余,扶持不足”、“重公办园、轻民办园”。为此,我们应强化政府职能,严格办园条件,依托政府力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立法来确立学前教育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逐步改进政府责任承担问题,不断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是严格规范办园标准。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有能力有条件开办公办幼儿园的,要尽量开办公办幼儿园,以减轻当地农民负担,同时也较便于统一规范的管理。不具备办园条件,或者没有能力办公幼儿园的,可以让民营企业或个人创造条件开办民办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按办园标准,严格审批,统一管理。如果公办园、民办园都不具备条件的,可以以学前班教育模式为依托,进行必要的改革,使其脱离旧模式,向符合幼儿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比如入学年龄可以提前、师资队伍的配备、基础设施的添置,等等。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其教育教学管理情况,加大政府投入和监管力度,使学前教育真正服务于人的一生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首先要严格办园标准,结合实际合理布局。随着幼儿园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出现布局不合理和僧多粥少问题,这样必然会导致为抢生源而互相拆台,为抢师资而挖人墙角,从而导致管理混乱和恶性竞争。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做好幼儿园(含民办园)的布局规划,成立专门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学前教育事务,按统一的标准审批、管理、考核、评估辖区内所有幼儿园。其次要把好办园质量关。主管部门要科学制定出台切合实际的《南丹县幼儿园等级评估标准》,建立幼儿园质量评估资质等级,定期开展全面或专项的质量评审。对办园条件不断改善、办园水平不断提高的幼儿园,给予提高资质等级,授予优质或标准幼儿园牌匾,并予以相应的奖励和扶持;对考核结果不佳者,给予降低资质等级;不合格的或特别差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也不合格的,是公办园要撤换领导班子,是民办园的要坚决取缔,从而推动我县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各类师资进行严格培训,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幼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提。从我县目前情况看,部分幼儿教师有的没有幼教资格证书,有的职称和学历合格率低,大部分属于民办幼儿园,很多教师都没有编制,有的缺乏必要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等,这对幼儿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我县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是要根据需要,给予一定编制,尽快增加高素质幼儿教师数量,壮大幼儿教师队伍。我县应尽快从幼师学校或师范学校幼儿类专业毕业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把他们吸收到我县幼儿教师队伍中来,给我县学前教育事业补充新鲜的血液。同时,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使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可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保障的幼儿教师队伍,明确培养目标和形式,制定良好的激励制度,使我县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从而稳定和壮大幼儿教师队伍,为南丹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二是建立有效的幼儿教师培训机制。由于我县幼教经费有限,在岗幼儿教师外出学习和脱产培训的机会很少,这对他们知识观念的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为此,应结合我县实际,在南丹县幼儿园建立一个幼教培训中心,专门负责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在各乡镇中心幼儿园也建立相应的幼教培训中心,专门负责本乡镇其他幼儿园和学前班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在全县范圍内形成一个有效的幼儿教师培训网络。
目前,我县学前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优化,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县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