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汽车维修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本文在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从“五段式”教学课程设置方式、三部分的课程设置、对实施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模式的思考这三方面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汽车维修;工学结合;实践
高职院校是属于培养和训练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的教育机构,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生产提供合适的人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决定了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今时代,伴随着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增多,市场对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扩大。我国许多地方的高职院校紧跟着市场的需要,专门开设了汽车维修专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依然是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没能满足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要。为此,本文笔者在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已为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一、“五段式”教学课程设置方式
工学结合学校课堂学习和校外企业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育模式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应该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资格技能标准,设置五段式的课程模式。
所谓五段式的课程模式,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模拟到真实、从单项到综合的、完整的、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五段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就是基础阶段,是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展开专业基础课程有关的技能训练,如可以在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有什么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员工有什么技能,如何在在校期间通过学习获得这些技能。
第二阶段是作为职业专项技能的培训阶段。这一学习阶段,主要是在学校设置的实训基地开展。教师在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应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训基地开展单项技能的训练学习。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把所學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从中掌握到一种岗位的技术。在这一学习过程,应该教师指导示范只是一个辅助作用,主要以学生亲自操作为主;通过学生边学边做的过程,实现教、学、做三过程的合一。如教师在汽车构造课程学习完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在学校实训基地进行两周的汽车拆装训练。通过实训学生,使学生熟练学会汽车各种拆装步骤、拆装顺序,以及各种用具、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再比如在汽车维修技术课程授课完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两周的汽车维修实训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汽车系统的修理、维护技术和汽车设备的维修方法。
第三阶段也就是职业综合技能的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单项技能的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岗位需要的各种单项技能,通过各种技能,形成了综合的技术能力。这一阶段主要是去企业、去校外的实训基地、去工厂实习为主。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去企业实习的不同车型,汽车的不同类型故障、即将维修的任务展现给学生,并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分析、解决故障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能够处理复杂汽车维修任务的能力。
第四个阶段,就是岗位职业资格的实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能力,实习基地是在学校的实训基地。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汽车维修高级技工的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都能通过劳动部门的考核,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此外,教师为了学生获得高级汽车维修工证书,可以依据规定的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给学生安排三周的实训时间。
在第五个阶段是顶岗实训,也就是毕业生工作实习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工学结合的最重要内容。这一阶段纯粹以就业为指导方向,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开展就业培训工作。通过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三部分的课程设置
工学结合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了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计上应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课程。通过基础课程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课程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汽车维修的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汽车维修的专业能力;第三部分是汽车维修的拓展课程。主要任务是拓展学生能力。
这一课程设置模式,能突出工学结合下理论知识为辅、实践过程为主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晚上符合了汽车维修工作情境,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技术能力。并且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中心地位,成了知识的咨询者或者教学活动的主持人;而学生成了课程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了充分的主动权,实现了让学生自学的目的。
三、对实施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模式的思考
为了令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模式能够更好展开,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汽车维修专业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需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虽然一些学校从企业中吸收了一些人才到教师队伍中去,出现了高级技师类型的教师,但这一类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结合起来。
工学结合的开展,也要求高职院校完善学生的顶岗实习环节。职业教育只有广泛开展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关系,发展校企联合,多渠道建立顶岗实习的教学基地,才能真正做到工学结合,为职业教育发展获得持续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钱明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任务引领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2] 陈蕾,李金明,谷荣.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35).
【关键词】汽车维修;工学结合;实践
高职院校是属于培养和训练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的教育机构,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生产提供合适的人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决定了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今时代,伴随着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增多,市场对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扩大。我国许多地方的高职院校紧跟着市场的需要,专门开设了汽车维修专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依然是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没能满足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要。为此,本文笔者在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已为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一、“五段式”教学课程设置方式
工学结合学校课堂学习和校外企业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育模式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应该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资格技能标准,设置五段式的课程模式。
所谓五段式的课程模式,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模拟到真实、从单项到综合的、完整的、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五段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就是基础阶段,是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展开专业基础课程有关的技能训练,如可以在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有什么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员工有什么技能,如何在在校期间通过学习获得这些技能。
第二阶段是作为职业专项技能的培训阶段。这一学习阶段,主要是在学校设置的实训基地开展。教师在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应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训基地开展单项技能的训练学习。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把所學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从中掌握到一种岗位的技术。在这一学习过程,应该教师指导示范只是一个辅助作用,主要以学生亲自操作为主;通过学生边学边做的过程,实现教、学、做三过程的合一。如教师在汽车构造课程学习完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在学校实训基地进行两周的汽车拆装训练。通过实训学生,使学生熟练学会汽车各种拆装步骤、拆装顺序,以及各种用具、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再比如在汽车维修技术课程授课完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两周的汽车维修实训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汽车系统的修理、维护技术和汽车设备的维修方法。
第三阶段也就是职业综合技能的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单项技能的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岗位需要的各种单项技能,通过各种技能,形成了综合的技术能力。这一阶段主要是去企业、去校外的实训基地、去工厂实习为主。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去企业实习的不同车型,汽车的不同类型故障、即将维修的任务展现给学生,并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分析、解决故障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能够处理复杂汽车维修任务的能力。
第四个阶段,就是岗位职业资格的实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能力,实习基地是在学校的实训基地。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汽车维修高级技工的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都能通过劳动部门的考核,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此外,教师为了学生获得高级汽车维修工证书,可以依据规定的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给学生安排三周的实训时间。
在第五个阶段是顶岗实训,也就是毕业生工作实习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工学结合的最重要内容。这一阶段纯粹以就业为指导方向,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开展就业培训工作。通过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三部分的课程设置
工学结合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了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计上应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课程。通过基础课程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课程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汽车维修的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汽车维修的专业能力;第三部分是汽车维修的拓展课程。主要任务是拓展学生能力。
这一课程设置模式,能突出工学结合下理论知识为辅、实践过程为主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晚上符合了汽车维修工作情境,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技术能力。并且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中心地位,成了知识的咨询者或者教学活动的主持人;而学生成了课程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了充分的主动权,实现了让学生自学的目的。
三、对实施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模式的思考
为了令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模式能够更好展开,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汽车维修专业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需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虽然一些学校从企业中吸收了一些人才到教师队伍中去,出现了高级技师类型的教师,但这一类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结合起来。
工学结合的开展,也要求高职院校完善学生的顶岗实习环节。职业教育只有广泛开展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关系,发展校企联合,多渠道建立顶岗实习的教学基地,才能真正做到工学结合,为职业教育发展获得持续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钱明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任务引领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2] 陈蕾,李金明,谷荣.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