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 激活数学课堂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200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已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广泛的社会信息,使校园原本封闭的围墙已经坍塌,八面来风正敲打着教室的门窗。影响着学校的工作,也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正是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激活了数学课堂,不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机制、还是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使数学教学多了生机和活力,把枯燥的课堂换成探究的乐园。
  一、激活教学内容
  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数学课堂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从身边学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把过去的不可能变为现实,让课堂多一些生活的气息。如:在一年级教学分类时,我录制了一段超市物品摆放的录像,学生在课堂上逛起了超市,看到了排列整齐的食品、特别吸引学生的玩具、学习用品、体育器械、服装等等。让学生从中去找数学问题,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不断地发现超市里的数学问题。每一位同学都能说出这样摆放的原因,并说出分类的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学生分别从书包里的分类扩展的教室里的分类、学校里的分类、家庭里的分类等各个方面。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的教学过程。又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使用普通的教具投影仪虽然也能呈现一般的相遇问题的情景,但也只能表现静态或动态的一部分,不能表现其全部,不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表象,而且教师在整个的演示过程中,也浪费时间,不利于引导学生观察。而计算机就可以在屏幕上整体的出现两个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并能留下物体运动的轨迹,增强感知度。同时计算机可以在同一个画面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情况,背向运动、相向运动、同向运动。便于学生进行区别,计算机可以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在指定的地方指定的时间显示出来,供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对数学知识应用;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活用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中的应用,在现实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尽量使教学手段灵活。如:在教学拼组图形时,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 ,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在画板画出上多种几何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复制或剪取,图形准备好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拼组自己喜欢的图案,我在备课时作了充分的准备,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几何画板在学生的画笔下,活了起来、丰富起来,学生则随时纠正着自己不太满意的组合,不时他们的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他们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把最得意的作品定格、保存,因而能充分发挥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工具,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创造出许多优美的图案,从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在画板上可以随心所欲,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操作:在操作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几何图形的个数,几何图形的组合重组不同的图案,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任何教学改革,教师都是最初的创造者和最终的执行者,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中,应根据小学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三、灵活教学机制
  教学的现代化,首先是教学理念的现代化。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让教学机制灵活起来。在教学模式上,是一种人与机的直接对话,把教学内容编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许多细小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与计算机对话,自主的学习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进行师生交流,借助学习系统实现“一对一”式的教学。当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浏览式的监看,发现学生有不能独立完成的习题,便可以个别辅导,直到学生真正理解并会运用为止。可以避免课堂上的形式化,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学生回答了计算机内教师设计的问题或练习时,每答对一个问题或做对一道习题时,得到的将是一段欢快的音乐或鼓励性的语言,学生听了欢快的音乐或鼓励性的语言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舒心的微笑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他们会更加投入地思考下一个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回答正确,便会出现表示惊讶的乐声,学生会再次认真的思考问题,又在第一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及时反馈。学生不会因受教师的批评而影响情绪。师生之间有一种配合的默契。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数学知识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改变了过去单纯的听数学转变为让学生体验数学。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使数学课堂成为一种高效和谐的活动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 如何以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每一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应该做到的。我从十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五点提升人格魅力的要点,下面就实际教学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语文;课堂;人格魅力;提升    现已为人师十几年,回顾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就会发现,能够铭刻在自己心上的并不是老师传授的知识和对自己能力的培养,而能让一个人无法忘记的是老师对学生品格的影响和塑造。语文教师更应该成为
期刊
美育是适应人们高层次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教育,是德育、智育和体育的载体。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于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前进。”语文教学除了德育、智育等方面培养学生外,还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引起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作品为媒介,在学生心中架起感受生活美、享受艺术美的桥梁,把美有机地熔炼于语言、造型与视听之中。  一、
期刊
【摘要】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关键词】 情感;对话;开放    面对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语文教学将进行一场新的革命。我们应该重新定位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这中间,教师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的。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这个“课外”,就是指语文学科以及包括“语文活动”、“语文实践”和“来自社会大课堂”给予的语文隐性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研究提高学生语文素质问题,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考虑语文课外的学习,让学生在丰富
期刊
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中学语文教学形势的发展,使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向审美化呢?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做到:教师无论在备课时,还是在讲课中,都要进入角色,倾注感情。这是语文教学走向审美化的基础。要使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导致学生学得累,教师自己也教得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根本无从谈起。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民主教学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以便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和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营造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验证结论、寻求证据在科学上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适当地引入这种思想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轻视对知识的验证,导致学生无视验证或草率验证,造成的结果
期刊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意识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
期刊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