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观园里那么一群天地山川精华灵秀之所钟,散发着书香琴韵之幽香的红楼女儿中,黛玉的美,无疑是那个家族乃至时代,最具艺术魅力和人格色彩的一朵奇葩。伴随着繁华的湮灭和爱情的消逝,她的泪尽而逝以最傲岸脱俗的力量同爱情决裂,同封建世俗宣战,悲剧的命运掩盖不住她最干净的优雅。
在黛玉独具一格的优雅中,她的“孤标傲岸”“目下无尘”,再加上“小性子”,不为世俗所容,这是常常用来和宝钗比较的致命弱点,也与黛玉的人生悲剧有着颇深的渊源。然而,这样一个超越世俗的女子却寄托了作者深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她仿佛承载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独特寓意的一个永恒的象征,一种典型意义的审美世界,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志士的身影。
小小的潇湘馆摇晃着竹影,闺内主人的悲观不仅仅是狭隘的个人情绪,更是一种无形中向封建世俗的宣战。黛玉不懂虚伪,不懂人情世故,她仅仅是用一颗光明磊落、率直坦荡的心,去斥责世俗的丑陋与虚假;用一股聪颖俊逸、高雅倜傥的情怀来歌颂生活的至真至美。在这个浮华的大观园里,黛玉,是最能保持自身从头到尾的真情,不会因为人世间的丝毫贪欲抑或等级礼教所制定的标准,来改变自己的真心本性。
当黛玉初到贾府时,时刻惦记着母亲的教诲,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去(第三回),但天长日久,终究是秉性难移,依旧爱说就说,想恼就恼,至于该谁得罪不得罪,她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纯粹为自己那颗纯真执着的草木之心,她不屑与贾府上下错综复杂的厉害关系为伍,纵使虚情假意、莫测高深被世俗看做是一种明哲保身,而坦荡真诚是一种幼稚的不谙世事。
黛玉是那么容不得半点世俗的亵渎,在扭曲人性的荣国府里人人都在学习一种处世“艺术”,纵使风声鹤唳,没有压抑她那高昂的头;穷极欢愉,没有动摇她那高洁的心,不失赤子之心,纯真之情。她视权贵为粪土,就连皇亲国戚也都不放在眼里。当宝玉把北静王赠的香串转赠给她时,她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并仍在地上。其傲骨令人赞叹,使须眉汗颜。最让人感动的是黛玉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心灵上的契合与自由,厌恶那封建势力做主或是夹杂功利色彩,并不怂恿宝玉去追求功名利禄、仕途经济,在爱情和现实的拔河面前,她依旧倾听自己内心,向着那束爱情的光亮勇敢地走过去。
愈是身处逆境,愈是不屈的反抗,愈是遭人践踏,愈是要维护自己的尊严。那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文士才子们无一例外演绎着这种相似性,以最坚强不屈的生命姿态向生活的挫折与权威抗争,纵使这份真实最终被误解或毁灭。所以黛玉的形象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气质和特点,而凝聚成一种超越形象自身的文化精神。可以说林黛玉这一形象的独特审美价值在于:她不仅仅是封建时代女性爱情理想破灭和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执着于内心追求和独立人格精神的一种象征。从本质上说,林黛玉的“恣情任性”“孤标傲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屈原、陶潜、李白以来追求自由和独立人格的继续,而她那种诗意的表达和内心抑郁情感的抒发,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古代文人共同的心灵历程,用内心抽象化、情感抒发的形式来表达自我,度过了漫长的历史长夜,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生存。他们大多数都因理想的幻灭而导致了生命的消沉与结束,因此黛玉的“孤标傲世”和悲剧的死亡引发了历史的共鸣,“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份共鸣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世浮华中的一剂清流。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在黛玉独具一格的优雅中,她的“孤标傲岸”“目下无尘”,再加上“小性子”,不为世俗所容,这是常常用来和宝钗比较的致命弱点,也与黛玉的人生悲剧有着颇深的渊源。然而,这样一个超越世俗的女子却寄托了作者深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她仿佛承载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独特寓意的一个永恒的象征,一种典型意义的审美世界,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志士的身影。
小小的潇湘馆摇晃着竹影,闺内主人的悲观不仅仅是狭隘的个人情绪,更是一种无形中向封建世俗的宣战。黛玉不懂虚伪,不懂人情世故,她仅仅是用一颗光明磊落、率直坦荡的心,去斥责世俗的丑陋与虚假;用一股聪颖俊逸、高雅倜傥的情怀来歌颂生活的至真至美。在这个浮华的大观园里,黛玉,是最能保持自身从头到尾的真情,不会因为人世间的丝毫贪欲抑或等级礼教所制定的标准,来改变自己的真心本性。
当黛玉初到贾府时,时刻惦记着母亲的教诲,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去(第三回),但天长日久,终究是秉性难移,依旧爱说就说,想恼就恼,至于该谁得罪不得罪,她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纯粹为自己那颗纯真执着的草木之心,她不屑与贾府上下错综复杂的厉害关系为伍,纵使虚情假意、莫测高深被世俗看做是一种明哲保身,而坦荡真诚是一种幼稚的不谙世事。
黛玉是那么容不得半点世俗的亵渎,在扭曲人性的荣国府里人人都在学习一种处世“艺术”,纵使风声鹤唳,没有压抑她那高昂的头;穷极欢愉,没有动摇她那高洁的心,不失赤子之心,纯真之情。她视权贵为粪土,就连皇亲国戚也都不放在眼里。当宝玉把北静王赠的香串转赠给她时,她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并仍在地上。其傲骨令人赞叹,使须眉汗颜。最让人感动的是黛玉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心灵上的契合与自由,厌恶那封建势力做主或是夹杂功利色彩,并不怂恿宝玉去追求功名利禄、仕途经济,在爱情和现实的拔河面前,她依旧倾听自己内心,向着那束爱情的光亮勇敢地走过去。
愈是身处逆境,愈是不屈的反抗,愈是遭人践踏,愈是要维护自己的尊严。那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文士才子们无一例外演绎着这种相似性,以最坚强不屈的生命姿态向生活的挫折与权威抗争,纵使这份真实最终被误解或毁灭。所以黛玉的形象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气质和特点,而凝聚成一种超越形象自身的文化精神。可以说林黛玉这一形象的独特审美价值在于:她不仅仅是封建时代女性爱情理想破灭和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执着于内心追求和独立人格精神的一种象征。从本质上说,林黛玉的“恣情任性”“孤标傲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屈原、陶潜、李白以来追求自由和独立人格的继续,而她那种诗意的表达和内心抑郁情感的抒发,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古代文人共同的心灵历程,用内心抽象化、情感抒发的形式来表达自我,度过了漫长的历史长夜,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生存。他们大多数都因理想的幻灭而导致了生命的消沉与结束,因此黛玉的“孤标傲世”和悲剧的死亡引发了历史的共鸣,“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份共鸣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世浮华中的一剂清流。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