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探讨了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与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新型营销模式,以期为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发展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词】西安 文化产业 营销模式
本文为2013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西安是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是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西安有着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三大优势文化资源,而处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古城西安,文化产业及其营销模式的发展与东南沿海相比却显滞后。鉴于此,研究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发展与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弊端
1.营销观念严重滞后
西安的文化产业营销正处于初步发展探索阶段,目前主要沿用传统常规的营销模式,但这种营销模式与文化产业自身的个性特点不相适应,影响到西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品与传统产品差异很大,目前就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还有许多企业缺乏对文化产品及其营销核心精神的深刻把握,还没有意识到和重视文化产业自身所蕴含的增值性和衍生产品开发等特征,大多数企业将文化产品的营销简单地理解为产品促销。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发展明显缺乏产业意识、资源意识、开发意识和产权保护意识。
2.营销手段落后
西安文化产业对外宣传不足,营销手段不灵活。文化产品要被人识别、被人认可,必须要走出去,这就要求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通过各种交易会、展销会、推介会扩大产品知名度,实现互动发展。在宣传促销方式上,对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利用度不高;信息的网络化程度不高,网络建设不尽完善,与国内外各大网站的对接不够及时;品牌建设和形象包装不鲜明,一些独一无二的资源缺乏相应的营销创意。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上,普遍偏重于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开发应用,但是对产品策略和渠道策略的巨大作用却普遍缺乏认知。
3.营销技术程度含量偏低
现代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知识、人力、资金等现代信息化元素,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开发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高端优质文化产品,进而获得可观的产业利润。文化传播在前媒介时代是一个发展非常缓慢与艰难的过程,个体的人是最主要甚至是当时唯一的传播媒体,在这种传播状态之下,严重缺少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致使文化交流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西安目前的文化产业营销手段相对单一,科技含量低,系统性不强。
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转变与建构
1.营销观念从满足需求向引导需求转变
文化产品的营销不同于传统应用产品的营销,在进行文化产业营销时,商户一定要树立实现从传统的“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到向客户“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新型营销模式转变。当代西安文化产业应围绕如何满足市场精神消费来主动运作市场,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力争把握市场精神需求发展趋势,进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同时积极主动地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营销服务。
2.营销传播从整合营销向创意营销转变
整合营销是以企业由内向外的战略为基础,以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中心而进行重组的一种企业行为,它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信息传播及内部沟通的管理体制。因此,整合营销是文化产业营销的最基本方式,但并无创意与特色。创意营销与其他营销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将创意理念贯穿于产品的研发、生产、推介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避免了传统模式中生产与营销脱节的弊病。其核心是通过对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意策划,提高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让用户感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创意营销往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调研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形成丰富、特色的核心内容,具有独创的创意元素和价值元素,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创意营销目的是占据市场,它通过对销售渠道、手段和销售策略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营销产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营销形式指公司通过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传播同一种信息,以吸引目标消费者来购买,从而实现产品的规模市场价值。这种销售存在产品单一但同时风险极大的弊端。如从保健品开始形成一个新兴产业起,主流的保健品品牌采用的大都是此种营销模式。但在文化产业中,产品自身及其营销模式的个性化、特色化,就迫使西安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模式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4.营销利润从短时性向持续性转变
回顾普通商品品牌的培育,企业普遍采用了各种广告和强硬推广式的营销策略,这种营销方式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量的迅速提升,但从长远发展看,企业采取这种营销模式付出巨大销售成本的同时,往往摆脱不了销售量快速下降的趋势。因此,这种营销模式只能短期宣传,短期获利。而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给消费者的物质消费不满足于一次性感官享受,更主要是消费后的情感体验等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因此在品牌营销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心理特点,使得文化产品的营销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民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J].中国经贸导刊,2009,3.
作者单位:孙 静 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西安
吴航行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陕西西安
崔 波 陕西日报社 陕西西安
【关键词】西安 文化产业 营销模式
本文为2013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西安是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是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西安有着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三大优势文化资源,而处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古城西安,文化产业及其营销模式的发展与东南沿海相比却显滞后。鉴于此,研究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发展与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弊端
1.营销观念严重滞后
西安的文化产业营销正处于初步发展探索阶段,目前主要沿用传统常规的营销模式,但这种营销模式与文化产业自身的个性特点不相适应,影响到西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品与传统产品差异很大,目前就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还有许多企业缺乏对文化产品及其营销核心精神的深刻把握,还没有意识到和重视文化产业自身所蕴含的增值性和衍生产品开发等特征,大多数企业将文化产品的营销简单地理解为产品促销。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发展明显缺乏产业意识、资源意识、开发意识和产权保护意识。
2.营销手段落后
西安文化产业对外宣传不足,营销手段不灵活。文化产品要被人识别、被人认可,必须要走出去,这就要求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通过各种交易会、展销会、推介会扩大产品知名度,实现互动发展。在宣传促销方式上,对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利用度不高;信息的网络化程度不高,网络建设不尽完善,与国内外各大网站的对接不够及时;品牌建设和形象包装不鲜明,一些独一无二的资源缺乏相应的营销创意。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上,普遍偏重于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开发应用,但是对产品策略和渠道策略的巨大作用却普遍缺乏认知。
3.营销技术程度含量偏低
现代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知识、人力、资金等现代信息化元素,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开发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高端优质文化产品,进而获得可观的产业利润。文化传播在前媒介时代是一个发展非常缓慢与艰难的过程,个体的人是最主要甚至是当时唯一的传播媒体,在这种传播状态之下,严重缺少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致使文化交流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西安目前的文化产业营销手段相对单一,科技含量低,系统性不强。
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转变与建构
1.营销观念从满足需求向引导需求转变
文化产品的营销不同于传统应用产品的营销,在进行文化产业营销时,商户一定要树立实现从传统的“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到向客户“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新型营销模式转变。当代西安文化产业应围绕如何满足市场精神消费来主动运作市场,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力争把握市场精神需求发展趋势,进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同时积极主动地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营销服务。
2.营销传播从整合营销向创意营销转变
整合营销是以企业由内向外的战略为基础,以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中心而进行重组的一种企业行为,它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信息传播及内部沟通的管理体制。因此,整合营销是文化产业营销的最基本方式,但并无创意与特色。创意营销与其他营销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将创意理念贯穿于产品的研发、生产、推介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避免了传统模式中生产与营销脱节的弊病。其核心是通过对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意策划,提高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让用户感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创意营销往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调研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形成丰富、特色的核心内容,具有独创的创意元素和价值元素,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创意营销目的是占据市场,它通过对销售渠道、手段和销售策略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营销产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营销形式指公司通过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传播同一种信息,以吸引目标消费者来购买,从而实现产品的规模市场价值。这种销售存在产品单一但同时风险极大的弊端。如从保健品开始形成一个新兴产业起,主流的保健品品牌采用的大都是此种营销模式。但在文化产业中,产品自身及其营销模式的个性化、特色化,就迫使西安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模式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4.营销利润从短时性向持续性转变
回顾普通商品品牌的培育,企业普遍采用了各种广告和强硬推广式的营销策略,这种营销方式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量的迅速提升,但从长远发展看,企业采取这种营销模式付出巨大销售成本的同时,往往摆脱不了销售量快速下降的趋势。因此,这种营销模式只能短期宣传,短期获利。而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给消费者的物质消费不满足于一次性感官享受,更主要是消费后的情感体验等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因此在品牌营销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心理特点,使得文化产品的营销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民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J].中国经贸导刊,2009,3.
作者单位:孙 静 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西安
吴航行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陕西西安
崔 波 陕西日报社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