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系统工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要改革传统的完美式、成功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试图解决问题的行动比上一节完美热烈、接受知识的课堂更重要。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创新能力,要从问题开始,有问题的课堂才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要重视问题设计,才有可能达到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 教学设计 创新能力
中图分類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140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医学教学领域就提出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的概念,翻译过来就是“基于问题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讨论交流学习为主、共同进行探究学习。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模式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保持,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BL主要针对的是大学专业的学习,就国内中小学课堂实际来看,把主要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提问研讨,并不现实。我个人更倾向于教师基于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将PBL的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试图去解决问题,并不考虑课堂的结果是不是“完美”和表面上的热烈。
2018年12月,笔者以教研员身份做研讨课,教学内容选择了scratch编程中的“变量与随机数”。教学设计思路是: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掌握“变量与随机数的概念”,最后完成一个较理想的打蝙蝠的游戏作品。
预设试讲过程中,学生们在笔者的指导、演示下,完成以下任务:
1.瞄准镜的绘制与鼠标跟随。
2.变量的创建。
3.随机数的设置和意义。
4.添加判断语句,设计角色对话。
5.调试作品。
6.作品展示。
在教学实践中,45分钟时间内并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气氛有些沉闷,学生反馈很少。延时10分钟后,效果依然不明显,只得匆匆下课。
失望之余,开始思考分析原因:课堂时间紧张是因为安排的教学内容太多,看似不多的知识,堆叠之后并不少;之所以安排这么多的教学内容,是因为想让学生展示出“完美”的作品。由于教学内容太多,忽视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其实每一项教学内容,都需要相应的时间来消化、吸收;内容多了之后,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少,刚有点眉目,下一项内容又开始了,学生很疲惫,当然也就不会活跃;留给学生的展示时间太少,学生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再加上笔者是第一次和学生接触,彼此间的陌生感也让课堂难以活跃,课堂最终失去活性。
于是,笔者开始反思,如果时间充裕,学生都做出了很“完美”的作品,那么这节课就算是成功了吗?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做出了好的作品,就完成任务了吗?没有质疑、没有探索和深度思考的课堂究竟有何意义,尤其是在互联网几乎可以百度到任何知识的今天。
笔者的结论是,在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解决教学思想问题。
总结教训,我开始调整教学设计思想,把基于“完美”的知识传授的教学设计调整为基于“缺陷”的教学设计。将本节课的设计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变量和随机数的用法,实现鼠标点中蝙蝠计数,属于新知识且容易实现,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达成;第二部分是挑战目标,笔者设计了九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小任务,其中包括一个开放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任意挑战。任务列表如下:
蝙蝠飞行姿势单一,缺乏动感,能不能调整?
忽远忽近的飞行效果能不能实现?
每次命中蝙蝠,都有音效,能不能实现?
结合今天学习的变量和判断模块吗,能不能命中蝙蝠10次后,切换到下一关的新场景?
游戏最后,能不能让蝙蝠说一句话,例如“你太厉害,我得走了”,然后蝙蝠消失?
用瞄准镜打蝙蝠会很有意思,做个瞄准镜的角色,利用移动到鼠标指针和重复模块可不可以呢?
能不能做个好看的、形象的瞄准镜?
瞄准蝙蝠时,瞄准镜能不能有个变化,显得更形象?
能不能发挥创意,做个不一样的打蝙蝠游戏?
在挑战任务设计中,基础最差的学生,也至少能完成一项任务(如第三项),也同样获得成就感;基础最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完成所有任务,只能选择部分目标去完成。最终所有学生的作品都一定是有“缺陷”的作品,因为教师给他们安排的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正是因为这些缺陷和不完美,才可能带给学生进一步的思考空间。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下可能会进一步深入研究;多数学生掌握了教学重点,也清楚地知道,这个教学内容依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并不仅仅是完成课上任务这么简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础“打蝙蝠”程序,百分百都能完成,在挑战任务中,同学们都至少完成了一项任务,不同的任务目标进行演示,起到了相互学习的效果,形成了很好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我还设计了四个奖项:最佳小组、最佳作品、雷锋奖、善问奖,意在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质疑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作品谈不上“完美”,但收获了很多问题,几位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最佳团队竞争非常激烈,几位组长交叉审核对手作品,评价认真准确,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最重要的是,课堂结束后必然会留下的遗憾、反思、和知识留白,带给了学生更高品质的思维体验,激励学生不断探索。
笔者作为教研员,本节课依然有遗憾。比如,颁奖环节不够清晰,激励性打了折扣;学生作品展示时间不足,部分好作品没能被评价;任务发布最好形成纸质列表,让学生能留存一段时间。课堂超时依然存在,对课堂时间分配仍需精心安排等。作为课堂组织者,其实每节课都是有缺陷的,这也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所在。笔者也将对PBL教学设计开展更多实践研究,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教育。
综述,基于PBL进行教学设计值得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探索,让中小学课堂不再沉闷、不再貌似“完美”,留下更多空白和思考空间,给孩子们带去更高品质的思维体验。
参考文献
[1]史晓宇.试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2]李海燕.信息素养概念的评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3(2).
[3]易红郡.信息素养: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课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4]曾志伟.“伦理”和“道德”辨析[J].长江论坛,2009(4).
[5]2000年以来国内信息素质研究综述[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6).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 教学设计 创新能力
中图分類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140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医学教学领域就提出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的概念,翻译过来就是“基于问题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讨论交流学习为主、共同进行探究学习。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模式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保持,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BL主要针对的是大学专业的学习,就国内中小学课堂实际来看,把主要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提问研讨,并不现实。我个人更倾向于教师基于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将PBL的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试图去解决问题,并不考虑课堂的结果是不是“完美”和表面上的热烈。
2018年12月,笔者以教研员身份做研讨课,教学内容选择了scratch编程中的“变量与随机数”。教学设计思路是: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掌握“变量与随机数的概念”,最后完成一个较理想的打蝙蝠的游戏作品。
预设试讲过程中,学生们在笔者的指导、演示下,完成以下任务:
1.瞄准镜的绘制与鼠标跟随。
2.变量的创建。
3.随机数的设置和意义。
4.添加判断语句,设计角色对话。
5.调试作品。
6.作品展示。
在教学实践中,45分钟时间内并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气氛有些沉闷,学生反馈很少。延时10分钟后,效果依然不明显,只得匆匆下课。
失望之余,开始思考分析原因:课堂时间紧张是因为安排的教学内容太多,看似不多的知识,堆叠之后并不少;之所以安排这么多的教学内容,是因为想让学生展示出“完美”的作品。由于教学内容太多,忽视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其实每一项教学内容,都需要相应的时间来消化、吸收;内容多了之后,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少,刚有点眉目,下一项内容又开始了,学生很疲惫,当然也就不会活跃;留给学生的展示时间太少,学生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再加上笔者是第一次和学生接触,彼此间的陌生感也让课堂难以活跃,课堂最终失去活性。
于是,笔者开始反思,如果时间充裕,学生都做出了很“完美”的作品,那么这节课就算是成功了吗?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做出了好的作品,就完成任务了吗?没有质疑、没有探索和深度思考的课堂究竟有何意义,尤其是在互联网几乎可以百度到任何知识的今天。
笔者的结论是,在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解决教学思想问题。
总结教训,我开始调整教学设计思想,把基于“完美”的知识传授的教学设计调整为基于“缺陷”的教学设计。将本节课的设计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变量和随机数的用法,实现鼠标点中蝙蝠计数,属于新知识且容易实现,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达成;第二部分是挑战目标,笔者设计了九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小任务,其中包括一个开放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任意挑战。任务列表如下:
蝙蝠飞行姿势单一,缺乏动感,能不能调整?
忽远忽近的飞行效果能不能实现?
每次命中蝙蝠,都有音效,能不能实现?
结合今天学习的变量和判断模块吗,能不能命中蝙蝠10次后,切换到下一关的新场景?
游戏最后,能不能让蝙蝠说一句话,例如“你太厉害,我得走了”,然后蝙蝠消失?
用瞄准镜打蝙蝠会很有意思,做个瞄准镜的角色,利用移动到鼠标指针和重复模块可不可以呢?
能不能做个好看的、形象的瞄准镜?
瞄准蝙蝠时,瞄准镜能不能有个变化,显得更形象?
能不能发挥创意,做个不一样的打蝙蝠游戏?
在挑战任务设计中,基础最差的学生,也至少能完成一项任务(如第三项),也同样获得成就感;基础最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完成所有任务,只能选择部分目标去完成。最终所有学生的作品都一定是有“缺陷”的作品,因为教师给他们安排的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正是因为这些缺陷和不完美,才可能带给学生进一步的思考空间。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下可能会进一步深入研究;多数学生掌握了教学重点,也清楚地知道,这个教学内容依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并不仅仅是完成课上任务这么简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础“打蝙蝠”程序,百分百都能完成,在挑战任务中,同学们都至少完成了一项任务,不同的任务目标进行演示,起到了相互学习的效果,形成了很好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我还设计了四个奖项:最佳小组、最佳作品、雷锋奖、善问奖,意在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质疑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作品谈不上“完美”,但收获了很多问题,几位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最佳团队竞争非常激烈,几位组长交叉审核对手作品,评价认真准确,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最重要的是,课堂结束后必然会留下的遗憾、反思、和知识留白,带给了学生更高品质的思维体验,激励学生不断探索。
笔者作为教研员,本节课依然有遗憾。比如,颁奖环节不够清晰,激励性打了折扣;学生作品展示时间不足,部分好作品没能被评价;任务发布最好形成纸质列表,让学生能留存一段时间。课堂超时依然存在,对课堂时间分配仍需精心安排等。作为课堂组织者,其实每节课都是有缺陷的,这也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所在。笔者也将对PBL教学设计开展更多实践研究,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教育。
综述,基于PBL进行教学设计值得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探索,让中小学课堂不再沉闷、不再貌似“完美”,留下更多空白和思考空间,给孩子们带去更高品质的思维体验。
参考文献
[1]史晓宇.试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2]李海燕.信息素养概念的评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3(2).
[3]易红郡.信息素养: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课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4]曾志伟.“伦理”和“道德”辨析[J].长江论坛,2009(4).
[5]2000年以来国内信息素质研究综述[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