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觉已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了近十个年头。每每想到“十年”,就觉得感悟颇多。回眸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雄心壮志,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忱和美好憧憬,辞别了故乡,来到苏州,迈上了我的教育征程。一路走来,我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经历了陌生与困惑——成熟与坚定——热爱与幸福的心路历程。
  陌生与困惑:路在何方
  迈出大学校门后, 23岁的我激情满怀地投入到期待已久的教育事业中去。
  教学上,我不可谓不尽心:每一节课必定反反复复、思来想去,才定稿写在教案本上,才有勇气走上讲台。然而,讲台上的我还是战战兢兢,45分钟对我来说总是像450分钟一样的漫长,熬也熬不到下课。那种一节课下来,紧张得满头汗珠的感受,令我终身难忘。但我感激那份紧张——是那份紧张,让我备教材更加认真;是那份紧张,让我备学生更加周到;是那份紧张,让我向老教师学习更加虚心。
  仍记得工作第一年的第一学期末了,面向全校开设新教师的汇报课:
  政史地教研组的教师都来了。我害怕得似乎失去了数数的能力,来了多少前辈都数不清了。只觉得教室里全是人,连过道都坐满了。第一次面向这么多老师上公开课;第一次使用电脑上课;也是第一次电脑出现故障,已上课5分钟了,课件仍投不到背投上去。这种突发状况对于当时一个初出茅庐,毫无应对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但时至今日,我特别感谢命运对我的考验。仍记得当时一位老教师这么鼓励我:“一个刚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课件出现状况的情况下,还能上出这么老练的一节课,让我们都很有压力。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也许这只是为了鼓励我,但让我懂得了:“教学之路,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班主任工作不可谓不勤奋:初当班主任,班级、操场、宿舍、包干区,每天不知要留下我多少次奔波的身影。然而,迟到、宿舍卫生扣分、包干区扣分、吸烟、打架、抄作业等违纪现象,仍层出不穷,我真是应付不暇、筋疲力尽。
  想到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无奈。这是为什么?路在何方?
  正当我迷茫、困惑与彷徨的时候,前辈们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教会了我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教会了我如何与学生交流……帮助我不断扫尽心中阴霾。
  我深深地懂得了:好汉不提当年勇。新的起点,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我的教育教学之路整装待发!
  成熟与坚定:路在脚下
  就这样,带着陌生与困惑,我步履蹒跚地走完了头三年的教师征途。第二个三年,我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熟,一步一步地站稳了三尺讲台。公开课走出了校门,告别了三等奖,迎来了二等奖;教科研水平迈出了吴中区,跨入了江苏省“蓝天杯”的获奖行列;解题基本功竞赛更是在吴中区脱颖而出,捧回了苏州市的一等奖。
  在第二个三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断地充电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走好脚下的路。一方面,学习名家、名师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借鉴优秀教师的管理经验,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并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俱进。耳边回响着前辈们的关爱与帮助,谱写着我教师生涯的每时每刻,生活在沐浴着阳光的江苏省外国语学校的集体里,我继续成熟而坚定地收获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事业追求。
  “经历不总结,就永远只是经过。”我在请教之余,准备了三个本子:
  第一,班主任工作摘抄、心得、个案研究记录本。将每天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将有价值的教育文章摘抄或者粘贴下来。
  第二,教学资料收集本。初中的思想品德课需要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料来充实每一节课。这个本子就是精彩课堂的“锦囊”,它让我有了丰富的战略战术,让学生流连忘返,不知下课时间到。
  第三,教科研资料收集本。我在坚持阅读各类专业书籍、杂志的同时,将自己感兴趣的好文章随时保留下来,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评价,写下个人的思考。这本东西就从摘记变成了札记,不仅“摘”而且“思”。久而久之,利于提高思维的品质,创新的萌芽也就会破土而出了。
  渐渐地,我学会了在教育教学中的随机应变,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增强了个人魅力……
  热爱与幸福:路在前方
  走过的六年,我很用心,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走路”方法。
  从第七年开始到现在,可以说:伴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收获着一路上独有的幸福滋味。公开课活动告别了二等奖,收获了吴中区一等奖;教科研水平收获了江苏省“师陶杯”一等奖;教育教学工作的付出换取了吴中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仍记得那是我工作第八年的第一学期,面向全区开设吴中区“名师”展示课:
  与工作第一年的公开课相比,我的感受截然不同。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而完整,受到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我由衷地感谢吴中区教研室王颖老师给我提供的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帮助我快速成长。
  回首从教近10年的成长历程,我感慨万千:
  一是要有成长发展规划,与“忙、茫、盲”说再见。经常听到同行们抱怨“忙”“忙死了”,忙什么呢?一天下来,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茫”,迷茫,在忙碌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知道前方的路该怎么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盲”,盲目,盲目盯着成绩,盲目地把大好的青春牺牲给了应试教育,却不知自己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规划。
  回眸自己走过的十年:要收获进步与成功,就必须有明确而有效的成长发展规划,设定长远和近期的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实践。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五年乃至十年的长期目标,也要有近一两年或三年的中期目标,还要有一个月或者一个礼拜乃至一天应该完成的目标。有了目标,就要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无论目标多么美好,不付出行动,便是纸上谈兵。我每天都有目标,当我完成当天的任务时,我会感到幸福、充实、享受。在不懈的追求过程中,目标可以使路走得更宽、更远。
  二是教科研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而不研则浅。”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实践。很多教师习惯于按自己的经验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有可取的一面:继承传统。但有些传统不一定科学,不一定可取。最好的办法是不断进行教育科研,边研究,边实践。以研促教,使教科研和教育教学相得益彰。
  三是采众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个人的成长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主动学习、求教。同行们丰富多彩的教学风格、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自信从容,或潇洒,或端庄,或温文尔雅的教学形象、伶俐的口齿、富有情感的朗读、敏捷的思路、驾驭课堂的艺术、处理突发事件的睿智……这里有相当多的“花粉”,需要我们来采集,用来取长补短,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生涯之路定会走得更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江苏苏州 215104)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可分为认知类和非认知类两类。本文以小学生扔作业本现象为切入点,围绕非认知类核心素养的培育,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生在礼仪、心理健康、沟通能力等方面素养培育的策略。  关 键 词 小学生;核心素养;非认知类;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
摘 要 基于课程内容,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修订,《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颁布和课程名称的改变,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表述为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提升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它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诉求,并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征。要谨防将道德与法治理解为“政治”课、知识课和活动课等误区,才能抓住课程的核心要素,从而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  关
摘 要: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化,需要中小学校不断创新家长委员会工作,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校本课程建设;走进校园,履行参与权和监督权,赋予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家委会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关 键 词:现代学校制度;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3-0025-02  随着我国现代学校
摘 要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从学生的个体经验出发,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生活。以在生活中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为核心目标,遵循由浅入深、由我及他的思维逻辑,引领学生涵养生活智慧和共在关系,强调变客为主、知行合一,推动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和智慧成长;并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充满童趣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愉悦成长。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实践智慧;革命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
摘 要 历史题材的教学一直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难题。从经验的获取与建构的视角,以师生对话打通个体经验与人类历史文化经验的通道,用设疑探问内化人类历史文化经验,进而在实践探究中重构个体的经验世界,能有效提高历史题材教学的实效。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经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12-00-03  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历史题材的内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第一步,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一步,只有兴趣培养起来了,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打基础培养语感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强行对学生进行单词语法的灌输,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很有可能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表彰全国优秀班主任,2914名班主任受到了隆重表彰。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国班主任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班主任群体的管理理念和价值标准也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美。  爱心·奉献  作家刘心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表小说《班主任》,因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被誉为伤痕文学的开篇之作。小说描写了班主任张俊石答应16岁的“小流氓”宋宝琦到自己的班级就读,遭到同事和班干部的反对,张老师却“心怀
摘 要 以学校核心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鼓励教师团队合作,通过建设个性化的班级制度,构建凸显学生个性成长的“和雅”课堂文化,并以成长档案盒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实现师生“和而不同、雅而不凡”之成长。  关 键 词 班级文化建设;个性成长;班级制度;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1-00-03  作为中星小学的德育品牌,“和
萬博,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万老师带领的工作室团队承(协)办过各级班主任能力大赛和市、区级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培训,并开设有市、区级继续教育课程;首创工作室小组自为发展、师带徒成长共同体、雷霆反馈防拖延症等培训模式。  万老师热爱教书,钟情育人,善以特色文化构建卓越班级。她用细腻而巧妙的爱心和智慧,成为一届又一届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被孩
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先后出版《凝眸苏州教育》等教育和文学专著。近年来致力于诗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倡“审美课堂”。以诗人的情怀做校长,以对教育的思考入诗,并从中总结提炼了“诗性教育”,还原了教育的精神底气和文化根基,表达了在功利之风日盛的社会中,学校教育对神圣理想的坚守。  “我知道,从这个时刻开始,从我在这个院子里,遇上你开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