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分层教学依据,结合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现状,提出在独立院校艺术类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它既符合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导原则,也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文章还就分层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关思考,以期对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建议。
关键词:独立院校;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分层次教学
一、引言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75所,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鲜明特点:他们既具有个性多元,思维活跃,善于动手等优点;同时也有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主性欠缺等弱点。而独立学院中的艺术类学生,则是更加“特殊”一个群体,他们既具有独立学院学生的普遍特点,也有其专业特点。艺术类学生普遍文化成绩偏低,英语基础更是参差不齐,“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无疑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和挑战。在诸多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中,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育已经陷入了尴尬境地[1]。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具有实效性,以提高学生语言技能。
二、分层教学实施依据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2]从这个意义上讲,分层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1.分层教学教育学理论依据。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应遵循“可接受原则”,“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巴班斯基还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并非某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方式”[3],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采取合理的形式,实行区别教学”,这位分层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2.分层教学语言学理论依据。Krashen在关于二语习得的监控模型中出了著名的“输入假说”理论。Krashen认为学习者掌握语言是理解输入的结果。他提出了“i+1”的概念,“i”是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1”就是当前状态和下一阶段语言状态的间隔距离。也就是说,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知识应该和学习者的水平保持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的内容可以理解,但也有一些对他们来讲是具有挑战性的。输入既不应该远远超出学习者竭尽全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也不应该太接近他们现阶段的水平以至于对他们没有任何挑战。[4]Krashen的这一理论正是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精髓和语言学理论基础。
3.分层教学制度依据。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此处所提及的三个不同层次,本身就是分层教学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以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分层教学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自信心不足。由于艺术类学生在招生录取时以艺术成绩和文化成绩综合成绩为准,许多艺术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皆存在重专业课学习而轻英语等文化课学习这一错误认识,加之其高中阶段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艺术专业课的研习上,英语学习严重脱节,其结果是绝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入学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当欠缺,水平层次不齐。以下是笔者所在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5级动画本科(194人)入学英语成绩统计表:
该统计数据直观反映出绝大部分同学英语基础较差,且水平参差不齐。具体来说,及格(90分以下)人数不足三分之一,仅为31.96%,而不及格人数比例高达68.04%。换言之,大部分同学并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系统基础知识能力,对于大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而言,教学内容难度超出了其接受能力,由此失去学习信心,形成了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这就体现了Krashen所说的“远超出学习者竭尽全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这样的语言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老师也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造成教学尴尬局面,分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教学内容枯燥,缺乏专业相关性,学生内在动力不足。艺术类学生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专业情结浓厚,有强烈的创作欲望与创作能力。而现行英语教学内容缺乏艺术专业知识相关结合,与学生兴趣和知识面脱节,显得极其枯燥,学生对英语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当下高校所使用的大部分英语教材,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断的创新,但缺乏艺术专业特色和专业相关性,与学生兴趣和知识面脱节,学生对英语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以学生语言基础能力和兴趣为出发点,实行分层教学,并结合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分层教学模式思考
1.分层教学需要按照学生语言基础和需求进行。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入校时的成绩,将达到某一成绩的学生归类,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学。分层教学还须以学生本身需求为出发点,例如,针对成绩相对甚高且有过级、专升本等考虑的同学,可以开设相匹配的课程。对于大部分基础相当差,且缺乏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的学生,客观评估其英语掌握水平,进行有针对性课程教学设置。分层教学的直接优点是可以缓解学生因无法接受原课堂上的内容而产生的厌学倦怠情绪,也可以逐步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兴趣。同时,分流教学可以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调整而为学生树立明确学习目标,增加内在学习动力。再则,分层教学班级学生基础相当,相互合作学习可能性更大,教学效果相信也会更良好。最后,分层教学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机会增多,进而有助于调动学生个体学习自主性。
2.分层教学需要以专业内容为载体,调整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考虑到英语在艺术类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艺术专业学生英语教学目标应考虑“学有所用”原则,结合其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学有所用,是讲艺术专业英语教学通过结合其专业背景,让同学们的英语学习渗透到专业学习过程中。因此,分层教学需要以学生专业学习为出发点。例如,由于三专业课程学习中必然会学到的MAYA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专业英语教学就可考虑以专业为分层角度出发,明确英语教学目标是为今后专业学习作铺垫,借此明确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性。针对该教学目标,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设置,对英语教学内容作出相应调整。一来,从语言学习角度来看,英语在其专业课程中运用练习量的增加势必有助于学生平时英语学习和提高;二来,由于艺术专业学生专业情结浓厚,以专业内容为载体的英语学习,可以提高其学习兴趣,淡化其对于语言学习的为难情绪和乏味情结。当然,这不等同于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起码在教学要求上是不同层次的。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能多一个单词的概念,既是其英语学习的进步,也是对其今后专业课程学习的促进。
五、结语
艺术类学生是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艺术类学生英语水平低,教学难度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单一型不断地向多元化转变,艺术类学生对英语能力的基本需求也随之增强。在传统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下,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极其有限,因此产生了高校英语教学与社会英语人才需求错位的现象。通过分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材施教,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进而促进独立院校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真正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让教学体现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蕊.综合性大学体育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策略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325-327.
[2]戴庆宁.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93-94.
[3]胡状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91.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媒体艺术系)
关键词:独立院校;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分层次教学
一、引言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75所,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鲜明特点:他们既具有个性多元,思维活跃,善于动手等优点;同时也有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主性欠缺等弱点。而独立学院中的艺术类学生,则是更加“特殊”一个群体,他们既具有独立学院学生的普遍特点,也有其专业特点。艺术类学生普遍文化成绩偏低,英语基础更是参差不齐,“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无疑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和挑战。在诸多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中,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育已经陷入了尴尬境地[1]。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具有实效性,以提高学生语言技能。
二、分层教学实施依据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2]从这个意义上讲,分层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1.分层教学教育学理论依据。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应遵循“可接受原则”,“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巴班斯基还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并非某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方式”[3],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采取合理的形式,实行区别教学”,这位分层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2.分层教学语言学理论依据。Krashen在关于二语习得的监控模型中出了著名的“输入假说”理论。Krashen认为学习者掌握语言是理解输入的结果。他提出了“i+1”的概念,“i”是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1”就是当前状态和下一阶段语言状态的间隔距离。也就是说,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知识应该和学习者的水平保持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的内容可以理解,但也有一些对他们来讲是具有挑战性的。输入既不应该远远超出学习者竭尽全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也不应该太接近他们现阶段的水平以至于对他们没有任何挑战。[4]Krashen的这一理论正是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精髓和语言学理论基础。
3.分层教学制度依据。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此处所提及的三个不同层次,本身就是分层教学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以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分层教学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自信心不足。由于艺术类学生在招生录取时以艺术成绩和文化成绩综合成绩为准,许多艺术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皆存在重专业课学习而轻英语等文化课学习这一错误认识,加之其高中阶段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艺术专业课的研习上,英语学习严重脱节,其结果是绝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入学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当欠缺,水平层次不齐。以下是笔者所在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5级动画本科(194人)入学英语成绩统计表:
该统计数据直观反映出绝大部分同学英语基础较差,且水平参差不齐。具体来说,及格(90分以下)人数不足三分之一,仅为31.96%,而不及格人数比例高达68.04%。换言之,大部分同学并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系统基础知识能力,对于大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而言,教学内容难度超出了其接受能力,由此失去学习信心,形成了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这就体现了Krashen所说的“远超出学习者竭尽全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这样的语言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老师也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造成教学尴尬局面,分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教学内容枯燥,缺乏专业相关性,学生内在动力不足。艺术类学生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专业情结浓厚,有强烈的创作欲望与创作能力。而现行英语教学内容缺乏艺术专业知识相关结合,与学生兴趣和知识面脱节,显得极其枯燥,学生对英语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当下高校所使用的大部分英语教材,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断的创新,但缺乏艺术专业特色和专业相关性,与学生兴趣和知识面脱节,学生对英语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以学生语言基础能力和兴趣为出发点,实行分层教学,并结合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分层教学模式思考
1.分层教学需要按照学生语言基础和需求进行。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入校时的成绩,将达到某一成绩的学生归类,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学。分层教学还须以学生本身需求为出发点,例如,针对成绩相对甚高且有过级、专升本等考虑的同学,可以开设相匹配的课程。对于大部分基础相当差,且缺乏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的学生,客观评估其英语掌握水平,进行有针对性课程教学设置。分层教学的直接优点是可以缓解学生因无法接受原课堂上的内容而产生的厌学倦怠情绪,也可以逐步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兴趣。同时,分流教学可以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调整而为学生树立明确学习目标,增加内在学习动力。再则,分层教学班级学生基础相当,相互合作学习可能性更大,教学效果相信也会更良好。最后,分层教学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机会增多,进而有助于调动学生个体学习自主性。
2.分层教学需要以专业内容为载体,调整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考虑到英语在艺术类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艺术专业学生英语教学目标应考虑“学有所用”原则,结合其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学有所用,是讲艺术专业英语教学通过结合其专业背景,让同学们的英语学习渗透到专业学习过程中。因此,分层教学需要以学生专业学习为出发点。例如,由于三专业课程学习中必然会学到的MAYA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专业英语教学就可考虑以专业为分层角度出发,明确英语教学目标是为今后专业学习作铺垫,借此明确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性。针对该教学目标,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设置,对英语教学内容作出相应调整。一来,从语言学习角度来看,英语在其专业课程中运用练习量的增加势必有助于学生平时英语学习和提高;二来,由于艺术专业学生专业情结浓厚,以专业内容为载体的英语学习,可以提高其学习兴趣,淡化其对于语言学习的为难情绪和乏味情结。当然,这不等同于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起码在教学要求上是不同层次的。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能多一个单词的概念,既是其英语学习的进步,也是对其今后专业课程学习的促进。
五、结语
艺术类学生是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艺术类学生英语水平低,教学难度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单一型不断地向多元化转变,艺术类学生对英语能力的基本需求也随之增强。在传统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下,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极其有限,因此产生了高校英语教学与社会英语人才需求错位的现象。通过分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材施教,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进而促进独立院校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真正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让教学体现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蕊.综合性大学体育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策略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325-327.
[2]戴庆宁.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93-94.
[3]胡状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91.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媒体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