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兵的奥秘:中国剩余定理

来源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军事家,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故事,韩信点兵便是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故事之一,韩信点兵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奥秘?中国剩余定理对现代又有何启示呢?
  韩信点兵的奥秘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一次,韩信率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两军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于是,韩信整顿兵马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时,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于是韩信带领兵马来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
  韩信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已十分疲惫,但受到韩信的鼓舞后,队伍顿时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步步逼近,楚军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部将好奇地问韩信:“大帅是如何迅速地算出我军人马的呢?”韩信说:“根据编队时排尾的余数算出来的。”
  韩信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这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道趣味算术题,有一首四句诗隐含了解题的思路: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诗里让人记住了这几个数字:3与70.5与21.7与15.还有105(也就是3、5、7的公倍数),这些数是什么意思呢?题中3人一列多2人,用2x70;5人一列多3名,用3x21;7人一列多2人,用2×15.三个乘积相加:
  2×70+3×21+2×15=233
  用233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1.符合题中条件,但是,因为105是3、5、7的公倍数,所以233加上或减去若干个105仍符合条件,这样一来,128、338、443、548、653……都可能是答案,而韩信根据现场观察,得出了1073这个数字,
  诗歌里的数字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70是5和7的公倍数,除以3余1;
  21是3和7的公倍数,除以5余1;
  15是3和5的公倍数,除以7余1.
  中国剩余定理
  《孙子算经》中也有类似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答曰:“二十三,”
  术曰:“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即得。”
  什么意思呢?用现代语言说明这个解法就是:
  首先找出能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数70.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数21.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数15.如果所求的数被3除余2.那么就取数70~2=140.140是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2的数,如果所求数被5除余3.那么取数21x3=63.63是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3的数,如果所求数被7除余2.那就取数15x2=30.30是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2的数。
  140+63+30=233.由于63与30都能被3整除,所以233与140这两数被3除的余数相同,都是余2.同理233与63这两数被5除的余数相同,都是3.233与30被7除的余数相同,都是2.所以233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一个数,105是3、5、7的公倍数,前面说过,凡是满足233加减105的整数倍的数都是符合题意的,因此依定理譯成算式解为:
  70×2+21×3+15×2=233
  233-105×2=23
  这就是有名的“中国剩余定理”,或称“孙子定理”,和韩信点兵是一个道理,
  《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其数”题虽然开创了一次同余式研究的先河,但真正从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他在自己的著作《数学九章》中提出了一个数学方法,称之为“大衍求一术”,即现代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组解法,这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比西方著名数学家高斯于1801年建立的同余理论早了554年,因而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大衍求一术”不仅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近代数学和现代计算机领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密码学研究中,现代密码的解密和保密算法都需要用到中国剩余定理。
其他文献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该文构思精巧,情节夸张,语言幽默。作者以“新裝”为线索,以“骗”字贯穿全文,通过叙述贪财狡猾的骗子行骗,虚伪自私的大臣助骗,昏庸无能的皇帝受骗,怯懦观望的老百姓传骗,敢于说真话的小孩揭穿骗局,揭露了当时丑恶的社会现实,有力地批判了皇帝及臣民的虚伪与愚蠢,赞扬了天真烂漫、无私无畏的童心。  一、揭露人性的弱点  在文章中,两个骗子借助“新衣”行骗的技术
期刊
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面对汛情,各地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抢险救灾。这些在狂风暴雨中傲然挺立,在洪水激流中奋勇向前的身影,构筑起防汛抗洪的坚固“堤坝”,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洪涝災害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最危险的时刻,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最前面,鲜红的党旗在抗洪一线飘扬;在最紧要的
期刊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識点,中考试题中考查二次函数及其相关内容的比例较大,且常在压轴题中出现,二次函数解析式是二次函数知识的基础,是解答二次函数问题的重要保证,因此,熟练掌握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非常重要,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通常有三种表达形式,即一般式、顶点式和两根式,三种形式各有特点,在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要根据题目条件,灵活地选用适当的表达形式来解题。
期刊
平面几何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石,在解答平面几何题时,恰到好处地添加辅助线,可以架起题设和结论问的“桥梁”,为顺利解题鋪平道路,添加辅助线的常用方法有作两点之间的连线,以及作延长线、平行线与垂线等,下面举例说明。  一、巧作平行线解题  在解答几何证明题或计算题时,作平行线是经常用到的辅助线作法,比如过三角形某条边上的中点作其对应边的平行线,或在梯形中作另一条
期刊
祈使句主要用來表示请求、建议、劝告、命令、警告、叮嘱等。主语一般为第二人称you,但多省略,无时态变化,句末常用感叹号或句号。它是历年中考英语测试的命题热点之一。下面,笔者就初中英语祈使句的用法进行了梳理,以期能够帮助同学们正确把握。  一、祈使句的肯定形式  祈使句的肯定形式,通常以谓语动词原形开头,主要有如下几种基本形式:  (1)“实义动词”型。即以实义动词原形开头的祈使句,开头或结尾可以使
期刊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除了要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外,还要做到细心观察算式的特征,采取灵活多变的运算技巧,这样才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运算过程简便,解题效率更高。  一、活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为了简化加减法的运算,通常可以利用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在利用运算律调整运算顺序时,应考虑把正负数分别结合相加;把互为相反数或
期刊
動词不定式,由“to+动词原形”构成,是非谓语动词基本形式之一,无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成分,是初中英语至关重要的语法内容,也是各地历年中考的一大考查热点。对此,笔者分析了动词不定式的常见考点,以期能够助力同学们的英语学习。  考点之一:动词不定式作主语  在英语中,动词不定式可以用作主语,通常有如下几种呈现方式:一是直接将动词不定式置于句首。需注意的
期刊
构造法是指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结论特征,从新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抓住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問题的数量、结构等本质特征,构造出满足条件或结论的新的问题形式,从而使问题获解的方法,正确而恰当地运用构造法,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本文通过以下例子来谈谈构造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一、构造方程(组)巧解题  有些数学问题表面上看似乎与方程无关,但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
期刊
八月,对于哈利·波特迷而言,是个值得狂欢的日子。  为庆祝“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引进中国20周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全新4K修复3D版于8月14日在内地上映,中国是全球首个上映这一新版本的国家。  虽然,这是部19年前的“老片”,但经典跨越时间,历久弥新。  我们根据外媒报道,搜集了一些关于“哈利·波特”的有趣小知识。看完之后,或许你会恍然,原来那些年追过的“哈利·波特”,还有这些不知道的小
期刊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是破解数学问题的重要法宝,在求解三角形问题时,同学们若能灵活巧妙地运用数学思想,则可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题的效率,下面对求解三角形问题中常用的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等举例予以说明,以期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  一、分类讨论思想在解三角形问题中的应用  在求解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常常由于题目给定的约束条件较少或图形位置的变化,使同一问题存在多种情况,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