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哲说:“当初之所以为公司取名‘薄荷’,就希望医生能够更加体面地做医生,病人能够更有尊严地看病。为行业带来一些薄荷一样的‘清新’气息。”
南哲从小就是一个喜欢问“为什么”的人,在传统的口腔医疗行业干了12年,基于多年来在该领域积累的经验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他开始不断地反问自己:“为什么不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式来改造这个行业?”
2015年底,他创办薄荷牙医。旨在解决公立医院挂号难,私营诊所问诊贵的市场痛点,为用户提供专业、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从医十年,发现行业痛点
“因为我家里母亲和奶奶都是护士,家里边都希望我当一名医生。”南哲说自己从小理想就很明确,于是,通过刻苦努力,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首批八年制医学博士。
2013年,南哲30岁。彼时,他已在北大口腔医院门诊和病房各实习了2年,博士毕业后又在北京口腔医院急诊科干了4年,还主持着一个卫生部的基金课题。
当时一个问题经常困扰着他:在上班几个小时内做这点事情,能改变的依旧很有限。过完30岁生日后,他开了一间全部由兼职医生参与的齿科门诊,排班、诊疗、医生储备,都由他来做。此外,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同时参与了一个互联网医疗项目,此番创业经历打开了南哲的眼界。
他发现,如今尽管我国的牙科商业化程度较高,但口腔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个显著的问题是缺少优质的口腔医生。
据了解,我国的口腔牙医目前约10万人,每年的增长率仅为2.5%。我国口腔医生与人口比例约为1:12000,而国际公认的合适比例为1:2000。而这仅有的10万名医生又大部分集中在体制内,留给民营口腔医院与诊所的医生资源严重不足,也限制了其诊疗服务水平。
南哲对此深有体会,对于老百姓而言,选择公立医院意味着时间成本,选择私立诊所则意味着健康(风险)成本。他至今清晰的记得在医院下班时的情景:“北大口腔医院每天傍晚下班时门口已经排起了第二天的长队,有人搬着小板凳,排一宿挂个号就为了看个牙。”
政策红利给口腔的供给侧改革带来了机会。2015年1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对多点执业的医师明确提出如下硬性条件:允许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通过放宽条件、简化程序,优化政策环境,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新政将过去要求“由取得第一执业地点的书面同意”改为“取得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同意”,即向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履行知情报备手续,不再需要就职医院的审批即可开展多点执业,同时取消医师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的数量限制。
“政府鼓励多点执业,可以将三甲医院医生多余的时间利用起来,而互联网是个很好的纽带。一开始我认为互联网只是术,后来觉得是道,不仅仅是生产工具,而是生产力,对各个传统行业的生产关系进行根本的变革。”多年的体制内口腔医生的从业经验和两年来的“触网”体会,让南哲萌生了互联网创业的想法。
毅然创业,为口腔行业赋能
2015年下半年,南哲和医生团队一起,调研了北京四五百家私立诊所。结果比他预料的还要糟糕——他们发现,九成以上的齿科诊所空置率在90%以上,没有医生,也没有病人。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诊所缺乏优质医生,难以树立口碑建立信任,吸引不到客戶。而解决空置率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找到好的医生,增加供给的核心也在于医生。
这让他想起了Uber模式。“能不能利用闲置的诊所诊室,为患者对接好的医生资源?”
至此,南哲设想的商业模式已然清晰:签约三甲医院优质牙医及线下闲置的优质诊所,利用医生8小时以外的闲置时间多点执业,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
2015年的下半年医院的一次换届选举,让南哲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年底,南哲从北京口腔医院正式辞职。
结合之前的调研和思考,为了给医生提供执业地点,提高其收入,并通过代理运营诊所或诊室的方式为诊所带去患者,减少诊室的空置率,方便患者就医,2014年6月,南哲开始筹办薄荷牙医。
薄荷牙医于2016年9月正式运营。用户先在薄荷牙医微信服务号内填写基本资料,经客服推荐或按自身意愿,选择医生,就近预约(至少提前24小时)诊所、诊室后,即可按时到店接受治疗。
团队设有线下总协调(医生助理兼客户私人管家),负责接诊、协助医生出诊。诊疗结束后,医生及诊所均可获得分成。目前薄荷牙医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诊疗收入的分成。在价格上,薄荷牙医的定价标准参考三甲医院。
初次就诊时,医生会全面判断其口腔状况,按轻重缓急推荐治疗方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同时,诊断病历会以电子档案形式留存,用户可随时在微信服务号内查看,也可作为日后诊疗的参考依据。
诊疗结束后,团队会安排专门的客服经理,解答用户疑问,并按照固定周期提醒用户接受维护治疗。
而在医生端,团队在把控准入资格时,除了要求医生具备执业资格外,还会参考其临床经验等资质,且大部分需有推荐人。“北京地区大部分三甲医院,牙医里的临床骨干几乎都在我这儿,筛选起来知根知底。”南哲说。
医生获得准入资格后,团队将负责安排其出诊时间,并为其对接预约用户,医生可从微信查看预约安排状况。医生每周出诊一天或半天,接待用户不能超过12个。
诊疗结束后,医生还将获得50%的诊金分成,每月出诊4天,能获得将近一个月工资的收入。
脚踏实地,做老百姓的健康管家
南哲说:“当初之所以为公司取名‘薄荷’,就希望医生能够更加体面地做医生,病人能够更有尊严地看病。为行业带来一些薄荷一样的‘清新’气息。”
在与诊所合作的层面,薄荷牙医在早期主要以代理运营口腔诊所中的诊室的模式运营,并逐步向代理运营诊所的模式过渡。团队有着更为细致的筛选标准,如地理位置、交通、仪器设备、现有医生资源、现有客户来源、装修调性、周边业态等。因此,团队把控比较严格,100多家诊所申请,最后只通过6家。
公立医院的医生出来多点执业,其中一个顾虑在于能否获得不断的客源。为此,薄荷牙医选择的运营方式是先从企业客户入手,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再向C端发力。从B端获客,主要通过举行企业福利活动、线下口腔沙龙讲座以及口腔义诊吸引用户。医生现场进行初步诊断后,用户可直接预约医生前往线下门店就诊。在C端,薄荷牙医亦开设了自媒体,通过纯原创、内容运营吸引流量,让出色的医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为其打造个人品牌。目前其自媒体“南先森”有粉丝1万多人,单篇最高阅读量8万 。
薄荷牙医目前累计服务2000多名客户,合作企业60多家。薄荷牙医已签约诊所6家,拥有签约医生300名,其中40名已开始执业。
团队方面,目前共近20人。创始人南哲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博士,10多年门诊经验;COO曾任职于华为,并曾从事风险投资,参与电商领域创业。CTO曾就职于中兴,有十多年的开发和项目管理经验。
谈到未来,南哲说:“现在挂号可能还需要通过微信或者官网等等咨询,将来有可能只通过一个硬件,在嘴里一扫描,就能形成图片,就可以进行初步诊断、进行分诊了。而且口腔也是一个健康管理的入口,比如唾液可以测试癌症因子。薄荷牙医未来希望通过这个入口,做老百姓的健康管家。”
南哲从小就是一个喜欢问“为什么”的人,在传统的口腔医疗行业干了12年,基于多年来在该领域积累的经验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他开始不断地反问自己:“为什么不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式来改造这个行业?”
2015年底,他创办薄荷牙医。旨在解决公立医院挂号难,私营诊所问诊贵的市场痛点,为用户提供专业、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从医十年,发现行业痛点
“因为我家里母亲和奶奶都是护士,家里边都希望我当一名医生。”南哲说自己从小理想就很明确,于是,通过刻苦努力,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首批八年制医学博士。
2013年,南哲30岁。彼时,他已在北大口腔医院门诊和病房各实习了2年,博士毕业后又在北京口腔医院急诊科干了4年,还主持着一个卫生部的基金课题。
当时一个问题经常困扰着他:在上班几个小时内做这点事情,能改变的依旧很有限。过完30岁生日后,他开了一间全部由兼职医生参与的齿科门诊,排班、诊疗、医生储备,都由他来做。此外,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同时参与了一个互联网医疗项目,此番创业经历打开了南哲的眼界。
他发现,如今尽管我国的牙科商业化程度较高,但口腔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个显著的问题是缺少优质的口腔医生。
据了解,我国的口腔牙医目前约10万人,每年的增长率仅为2.5%。我国口腔医生与人口比例约为1:12000,而国际公认的合适比例为1:2000。而这仅有的10万名医生又大部分集中在体制内,留给民营口腔医院与诊所的医生资源严重不足,也限制了其诊疗服务水平。
南哲对此深有体会,对于老百姓而言,选择公立医院意味着时间成本,选择私立诊所则意味着健康(风险)成本。他至今清晰的记得在医院下班时的情景:“北大口腔医院每天傍晚下班时门口已经排起了第二天的长队,有人搬着小板凳,排一宿挂个号就为了看个牙。”
政策红利给口腔的供给侧改革带来了机会。2015年1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对多点执业的医师明确提出如下硬性条件:允许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通过放宽条件、简化程序,优化政策环境,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新政将过去要求“由取得第一执业地点的书面同意”改为“取得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同意”,即向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履行知情报备手续,不再需要就职医院的审批即可开展多点执业,同时取消医师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的数量限制。
“政府鼓励多点执业,可以将三甲医院医生多余的时间利用起来,而互联网是个很好的纽带。一开始我认为互联网只是术,后来觉得是道,不仅仅是生产工具,而是生产力,对各个传统行业的生产关系进行根本的变革。”多年的体制内口腔医生的从业经验和两年来的“触网”体会,让南哲萌生了互联网创业的想法。
毅然创业,为口腔行业赋能
2015年下半年,南哲和医生团队一起,调研了北京四五百家私立诊所。结果比他预料的还要糟糕——他们发现,九成以上的齿科诊所空置率在90%以上,没有医生,也没有病人。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诊所缺乏优质医生,难以树立口碑建立信任,吸引不到客戶。而解决空置率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找到好的医生,增加供给的核心也在于医生。
这让他想起了Uber模式。“能不能利用闲置的诊所诊室,为患者对接好的医生资源?”
至此,南哲设想的商业模式已然清晰:签约三甲医院优质牙医及线下闲置的优质诊所,利用医生8小时以外的闲置时间多点执业,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
2015年的下半年医院的一次换届选举,让南哲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年底,南哲从北京口腔医院正式辞职。
结合之前的调研和思考,为了给医生提供执业地点,提高其收入,并通过代理运营诊所或诊室的方式为诊所带去患者,减少诊室的空置率,方便患者就医,2014年6月,南哲开始筹办薄荷牙医。
薄荷牙医于2016年9月正式运营。用户先在薄荷牙医微信服务号内填写基本资料,经客服推荐或按自身意愿,选择医生,就近预约(至少提前24小时)诊所、诊室后,即可按时到店接受治疗。
团队设有线下总协调(医生助理兼客户私人管家),负责接诊、协助医生出诊。诊疗结束后,医生及诊所均可获得分成。目前薄荷牙医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诊疗收入的分成。在价格上,薄荷牙医的定价标准参考三甲医院。
初次就诊时,医生会全面判断其口腔状况,按轻重缓急推荐治疗方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同时,诊断病历会以电子档案形式留存,用户可随时在微信服务号内查看,也可作为日后诊疗的参考依据。
诊疗结束后,团队会安排专门的客服经理,解答用户疑问,并按照固定周期提醒用户接受维护治疗。
而在医生端,团队在把控准入资格时,除了要求医生具备执业资格外,还会参考其临床经验等资质,且大部分需有推荐人。“北京地区大部分三甲医院,牙医里的临床骨干几乎都在我这儿,筛选起来知根知底。”南哲说。
医生获得准入资格后,团队将负责安排其出诊时间,并为其对接预约用户,医生可从微信查看预约安排状况。医生每周出诊一天或半天,接待用户不能超过12个。
诊疗结束后,医生还将获得50%的诊金分成,每月出诊4天,能获得将近一个月工资的收入。
脚踏实地,做老百姓的健康管家
南哲说:“当初之所以为公司取名‘薄荷’,就希望医生能够更加体面地做医生,病人能够更有尊严地看病。为行业带来一些薄荷一样的‘清新’气息。”
在与诊所合作的层面,薄荷牙医在早期主要以代理运营口腔诊所中的诊室的模式运营,并逐步向代理运营诊所的模式过渡。团队有着更为细致的筛选标准,如地理位置、交通、仪器设备、现有医生资源、现有客户来源、装修调性、周边业态等。因此,团队把控比较严格,100多家诊所申请,最后只通过6家。
公立医院的医生出来多点执业,其中一个顾虑在于能否获得不断的客源。为此,薄荷牙医选择的运营方式是先从企业客户入手,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再向C端发力。从B端获客,主要通过举行企业福利活动、线下口腔沙龙讲座以及口腔义诊吸引用户。医生现场进行初步诊断后,用户可直接预约医生前往线下门店就诊。在C端,薄荷牙医亦开设了自媒体,通过纯原创、内容运营吸引流量,让出色的医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为其打造个人品牌。目前其自媒体“南先森”有粉丝1万多人,单篇最高阅读量8万 。
薄荷牙医目前累计服务2000多名客户,合作企业60多家。薄荷牙医已签约诊所6家,拥有签约医生300名,其中40名已开始执业。
团队方面,目前共近20人。创始人南哲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博士,10多年门诊经验;COO曾任职于华为,并曾从事风险投资,参与电商领域创业。CTO曾就职于中兴,有十多年的开发和项目管理经验。
谈到未来,南哲说:“现在挂号可能还需要通过微信或者官网等等咨询,将来有可能只通过一个硬件,在嘴里一扫描,就能形成图片,就可以进行初步诊断、进行分诊了。而且口腔也是一个健康管理的入口,比如唾液可以测试癌症因子。薄荷牙医未来希望通过这个入口,做老百姓的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