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要论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xh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怖威胁还存在吗?
  
  为什么过去五年来。“基地”组织没有再次对美国发动重大袭击?不是因为美国加强了安全保护措施,不是因为阿富汗战争重创了“基地”组织,不是因为美国穆斯林群体较好地融入了美国社会,也不是因为“基地”组织仍在等待时机。可信、合理的解释是,美国国内几乎不存在恐怖分子,而海外恐怖分子又缺乏行动能力和意愿。一份FBI的秘密报告显示。三年的苦心搜寻并没有在美国国内发现任何真正的“基地”组织潜伏力量。恐怖组织已成为过街老鼠,“基地”组织“报复”的方式、方法遭到大部分“圣战”者和民族主义者的强烈反时。事实证明,恐怖分子无所不能的形象被夸大了,“基地”组织对美国的威胁被夸大了。
  王 力
  
  冲突中的人权
  
  众所周知。战争往往伴随着对敌方人员一系列基本民事和政治权利的践踏。由于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确保国家安全是重中之重,因而安全防范措施往往不断突破人权保护的框架。一旦一国领导人将一场冲突描述为“战争”,未经审判而关押、任意逮捕、严刑逼供等违反人权的行动就都会接踵而至。美国在冷战期间和9.11事件之后的反恐战中所采取的“战争”范式并不让人吃惊,因为美国当局一直认为“战争”中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免责性。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对美国的所谓人权国家的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让美国丧失了道德的高标准,增加了美国聚合盟友反恐的难度。因此,不可轻易地将冲突扩大为“战争”。
  张 建
  
  那一天没有带来太大变化
  
  9.11事件并不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如果说有一天永远地改变了世界,那也要追溯到15年前——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下。从那一刻起,冷战结束了,世界均势被打破,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15年过去了,我们还生活在冷战后时代。全球经济迅速恢复,到美国的旅游、求学和寻找工作的人也有增无减。如今普遍存在的反美主义不是新生事物,它植根于全世界对美国绝对优势以及有可能主宰其他国家的恐惧。9.11事件并没有改变国际力量的对比,反而加剧了固有的分歧。只有当国际体系实现新的平衡,不管是因为他国的崛起、美国的衰落或是两者兼有,后冷战时代才会结束。
  曲 兵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西方皈依者
  
  恐怖袭击者中出现西方人的身影,于是有媒体惊呼,“基地”组织正在招募一支“金发碧眼”的“圣战”部队,他们相比于其他“圣战”者更容易混迹人海并且更加熟悉攻击目标的周遭环境。恐怖组织就利用西方民众时此的恐惧心理大做文章,不断公布西方皈依者的效忠书或宣誓录像。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媒体大肆渲染的那样糟糕。尽管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被社会疏略的本地年轻人或外来移民群体中的影响不断扩大,但来自西方的皈依者只占全球“圣战”者的极小一部分。而且证据显示恐怖组织更主要地是将西方信徒的“圣战”作为宣传工具,而不是将他们做为“秘密武器”,也没有积极招募西方“圣战”者的系统计划。
  张 建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是典型的国家必须保证供给的公共产品。公办教育难以保障国民教育权利的充  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及中、小学生升学压力等多因素催生了基础教育的培训市场,由于其“非国  家财政性经费”和“面向社会办学”以及进入壁垒低、利润空间大的特点,加剧了培训的竞争。以价值链分析  的独特视角解析基础教育培训项目的经营风险,以期对民办学校基础教育培训项目的经营与发展有广泛的  指导
时间:2006年9月12日  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演讲人:高金钿 孟祥青 唐永胜 江凌飞 周丕启  主持人:沈国放    我们今天很高兴地邀请到国防大学的几位著名学者。他们对国家安全问题有很深的研究。大家知道,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和为贵”。在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过程中,我们有没有研究过我们的国家安全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  中国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GDP
十年前拉宾的被刺,一年前阿拉法特的病逝,加上沙龙在三次中风后?穴2005年6月18日、12月18日,2006年1月4日?雪政治生命的终结,正式宣告了中东政治一个时代的结束,而这三位传奇人物中又尤以沙龙最具个性,也更具争议性,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面目,也正是因此,沙龙得以更为世人关注。    以色列民众:想说爱你不容易    沙龙参加了巴以之间的所有战争,被冠以“推土机”、“常胜将军”、“战神”
时下,巴基斯坦政局紧张。军人总统的存废问题把总统大选搅得沸沸扬扬。继最高法院大换血之后。11月15日,巴国民议会任期届满。随即。总统穆沙拉夫任命参议院主席穆罕默德·米安·苏姆罗兼任看守内阁总理,监督明年1月8日举行的议会大选。  虽然反对派拒绝承认看守政府,但对于苏姆罗本人,却不得不承认他在政治上的德行正直笃实。虽然他来自执政党穆斯林联盟(领袖派),且为穆沙拉夫的心腹,但无论敌友,都为他公正、冷静
三股台风尘埃落定,蓝绿两军未来将在司法“公投绑大选”本土化和党内整合四个战场上激战    8月18日,台风“圣帕”横扫台湾岛在此前后,岛内政局也刮起了三股“台风”    第一股“台风”:马英九  一审无罪 蓝营士气大振    8月14日,台北地方法院以“特别费为行政首长实质补贴”马英九未使用诈术故意侵占公诉检察官侦讯笔录断章取义曲解当事人意思为由,一审判决马英九无罪消息传出,蓝营上下欣喜若狂马英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在纲要实施的新时期,贯彻国家对于德育工作的理论导向,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是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审视我国德育的状况  我国历来重视德育,在社会主义教育学中,德育位居“五育”
中国经济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迅速上升,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相当长一个时期,人们一直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崛起对周边国家是利还是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竞争还是共荣?  这个问题在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看法认为,中国能够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只要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够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合,中国的出口增长和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将会使这些国家和地区从中获益;另一种
1956年2月,柬埔寨王国首相西哈努克亲王(右一)访华图为他为毛泽东主席佩戴柬埔寨王国最高勋章    今年已是85岁高龄的“柬埔寨独立之父”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在静静地等候着明年中柬建交50周年的到来这位面貌慈祥的老人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友人之一跨越了政治制度的不同信仰的不同文化的不同两国各自经历的不同,西哈努克与中国人民的情感始终亲密在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令人窒息的沉闷时日中,他与美
陪审团审判在美国很常见,这是欧洲大陆法和英美法律体系的一个很大区别我在美国时,还差点被选中当陪审团成员,也曾亲身经历了美国的官司  欧洲大陆法体系中,法官是以法律条文作为判决的依据,法律界称之为条文法,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被称为条文法的国家英美等国则被称为案例法的国家,这是因为,尽管他们的法律体系有条文法,但更注重历史上的判决案例,案例为以后的判决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以致后来对类似案件的判决都要符
2005年可谓欧盟的“问题年”。“欧盟宪法条约”遭否决,主要大国也深受各种矛盾的困扰(英国遭遇恐怖袭击、德国组阁艰难、法国持续骚乱)。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巴黎在燃烧》,而前不久人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恰恰是,“巴黎郊外还在烧吗?”   欧盟怎么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欧盟进入了一个发展艰难的时期。笔者将其称为欧盟的“后扩大时期”。具体来讲,“后扩大时期”有三层含义: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反思期”、东扩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