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学科的新任务
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培养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而我国正处在一个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的问题尤其显得紧迫。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其中强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新课程的形势下,创新已被提到教育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是一门带有浓厚的传统意识的学科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紧跟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创新能力(一般指创造力),这是中外科学家长期研究的一个问题,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在我国,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它是一种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思维成果的智力品质。这种思维成果,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其基本的要素是:与已有事物的模拟、模仿、复制相反的某种新奇事物的幻想与创造。从人的心理机制的角度去看,这种创新能力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产生这种机能的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它受个体因素的制约,如实际的知识、专门的技能、某方面特殊的天赋,特别受一些人格因素制约,如敏锐的观察力、活泼而具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力、高度的自信心与独立性、与众不同的好奇心与幽默感、丰富的想象力、坚定的意志等。它还受到外界有关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社会的文化背景等。这种机能是多维度的,有智力的结构、思维的方式、人格的倾向与调控等个性特征,从而它的外在形式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如语言、音乐、逻辑数理、人际交往、运动感觉、空间关系理解等方面。总之,创新能力,体现出极为鲜明的复杂性、综合性、个体化和多元化。
三、语文学科培养创新能力的优势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相吻合,因此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言具有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学注重语言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想道德情操,包括创新所需要的意志毅力、广泛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如利用作品中的各类杰出人物的崇高精神熏陶学生,给他们以思想教育,为他们今后的创新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语文教学还注重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这种思维训练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体进行较高层次的复杂的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一段音乐描写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就高于单纯的欣赏琵琶曲的思维能力,因为它首先要求学生用文字去架起音乐的桥梁,然后再创造出音乐形象,体会出诗的意境,最后推及到琵琶曲所包含的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强调读、写、听、说能力的全面训练,强调各种能力的相互协调和贯通,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包含着课内和课外,其形式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广度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就课文阅读内容而言,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就写作内容而言,既有客观事物的观察记叙,又有客观事理的剖析,还有虚幻世界的联想想象,无所不含;就课外活动而言,既有涉及各类文化的所有创造成果的作品的阅读,又有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调查采访、文学社团等具有实践性的活动。这种种方面都是与创新人格中的观察力强、知识面广、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令人遗憾的是,如何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些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基本上还只处在一种不自觉的或迷茫的状态,人们的目光仍专注于应试能力的培养上。语文这块肥沃的土地亟待我们去开发。
四、当前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的决定因素之一,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那么怎样才算创新型的教师呢?首先,他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和教学手段,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次,他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了解本学科的知识,还了解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了解过去的知识,还了解一些前沿的知识;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再次,他兴趣广泛,思想开放,注重进行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令人欣喜的是,教师的继续教育已经兴起,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已经开始受到一些人的关注。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激励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角,这一观点已为人们广泛接受,但没有真正地落实在行动上。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多一言堂,一篇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或极为精细,学生总是处在听众的地位,即使让学生讨论、发言,也是被一种固定的理解所左右;作文教学也是过分地注重所谓的模式之类,缺乏个性化的抒写。在这样的课堂内,学生的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是导演,站在幕后,让学生走上舞台表现。而教师对待学生的表现,不能过分地指责,或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应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其个性特征加以积极的扶持或正确的引导,或给以自我修正的机会。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两方面的教学内容:(1)阅读教学,我们不能一味地用“教参”的分析或答案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进行课文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不同的意见,甚至是错误的意见,可以充分地展开讨论;对有些问题的理解,可以几种观点并存,不一定要来一个孰是孰非,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比如对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对乌鸦的描写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之类。这样可以充分地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能力,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引导学生以作品的形象为基础进行形象的再创造。因为这些思维和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之一。(2)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如表达的基本技法、文体的基本格式,但不宜限制得太死。目前应试写作教学中有一些临场应考快速作文的模式,这种作文模式在教学中若过分地强调,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应摒弃这种做法。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作文是一种很好的创新能力的训练,我们要大力地鼓励学生创新,尽管高考评分的标准考虑的是内容、表达、书写等多种因素,但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则完全可以不全面考虑,只要在某方面有创新就应给予肯定,可以打高分,使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提高他们创新的欲望。
3.加强语文课外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语文课外活动外部环境的恶化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来,语文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组织文学社,办报刊,搞创作;朗诵诗歌,演出课本剧;进行社会调查;举办文学沙龙,开展读书报告会、作品评论会等;特别是开展课外阅读。但是目前这些课外活动,由于学生课外生活的多元化,特别是课业负担、升学压力的加重等因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即使有的学校在开展这些活动,也存在参加人数少、活动次数少等不足。就是最易进行的课外阅读,也是指导力度不够,阅读范围狭窄,内容浅薄(如近几年的网络文学);有的甚至出现班主任查收课外书的现象。一些调查统计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读过世界文学名著。笔者也曾对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作过课外阅读量和内容的调查,发现一星期不看报纸的竟超过三分之一,读过《哈姆雷特》的只有十几人,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共产党宣言》这本书,一些人知道什么叫“纳米”、“克隆”、“超导”,但没有人完整地读过一本自然科技方面的著作。学生看的大多是一些流行性、通俗性的作品。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明显的消闲性、随意性和狭窄、粗浅的特点。
语文课外活动上的这种缺乏广度和深度的现状,势必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这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我们一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能推动语文课外活动的环境,开展广泛的、上一定层次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师,则要加强有关的指导,寻找多种有效的途径开展各类课外活动;特别要注重结合课本,向学生推荐或介绍各类名著,讲解一些前沿的知识,这种介绍不要只局限于本学科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外活动这一广阔的天地里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培养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而我国正处在一个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的问题尤其显得紧迫。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其中强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新课程的形势下,创新已被提到教育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是一门带有浓厚的传统意识的学科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紧跟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创新能力(一般指创造力),这是中外科学家长期研究的一个问题,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在我国,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它是一种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思维成果的智力品质。这种思维成果,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其基本的要素是:与已有事物的模拟、模仿、复制相反的某种新奇事物的幻想与创造。从人的心理机制的角度去看,这种创新能力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产生这种机能的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它受个体因素的制约,如实际的知识、专门的技能、某方面特殊的天赋,特别受一些人格因素制约,如敏锐的观察力、活泼而具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力、高度的自信心与独立性、与众不同的好奇心与幽默感、丰富的想象力、坚定的意志等。它还受到外界有关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社会的文化背景等。这种机能是多维度的,有智力的结构、思维的方式、人格的倾向与调控等个性特征,从而它的外在形式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如语言、音乐、逻辑数理、人际交往、运动感觉、空间关系理解等方面。总之,创新能力,体现出极为鲜明的复杂性、综合性、个体化和多元化。
三、语文学科培养创新能力的优势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相吻合,因此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言具有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学注重语言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想道德情操,包括创新所需要的意志毅力、广泛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如利用作品中的各类杰出人物的崇高精神熏陶学生,给他们以思想教育,为他们今后的创新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语文教学还注重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这种思维训练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体进行较高层次的复杂的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一段音乐描写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就高于单纯的欣赏琵琶曲的思维能力,因为它首先要求学生用文字去架起音乐的桥梁,然后再创造出音乐形象,体会出诗的意境,最后推及到琵琶曲所包含的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强调读、写、听、说能力的全面训练,强调各种能力的相互协调和贯通,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包含着课内和课外,其形式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广度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就课文阅读内容而言,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就写作内容而言,既有客观事物的观察记叙,又有客观事理的剖析,还有虚幻世界的联想想象,无所不含;就课外活动而言,既有涉及各类文化的所有创造成果的作品的阅读,又有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调查采访、文学社团等具有实践性的活动。这种种方面都是与创新人格中的观察力强、知识面广、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令人遗憾的是,如何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些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基本上还只处在一种不自觉的或迷茫的状态,人们的目光仍专注于应试能力的培养上。语文这块肥沃的土地亟待我们去开发。
四、当前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的决定因素之一,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那么怎样才算创新型的教师呢?首先,他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和教学手段,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次,他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了解本学科的知识,还了解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了解过去的知识,还了解一些前沿的知识;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再次,他兴趣广泛,思想开放,注重进行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令人欣喜的是,教师的继续教育已经兴起,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已经开始受到一些人的关注。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激励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角,这一观点已为人们广泛接受,但没有真正地落实在行动上。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多一言堂,一篇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或极为精细,学生总是处在听众的地位,即使让学生讨论、发言,也是被一种固定的理解所左右;作文教学也是过分地注重所谓的模式之类,缺乏个性化的抒写。在这样的课堂内,学生的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是导演,站在幕后,让学生走上舞台表现。而教师对待学生的表现,不能过分地指责,或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应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其个性特征加以积极的扶持或正确的引导,或给以自我修正的机会。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两方面的教学内容:(1)阅读教学,我们不能一味地用“教参”的分析或答案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进行课文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不同的意见,甚至是错误的意见,可以充分地展开讨论;对有些问题的理解,可以几种观点并存,不一定要来一个孰是孰非,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比如对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对乌鸦的描写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之类。这样可以充分地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能力,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引导学生以作品的形象为基础进行形象的再创造。因为这些思维和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之一。(2)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如表达的基本技法、文体的基本格式,但不宜限制得太死。目前应试写作教学中有一些临场应考快速作文的模式,这种作文模式在教学中若过分地强调,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应摒弃这种做法。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作文是一种很好的创新能力的训练,我们要大力地鼓励学生创新,尽管高考评分的标准考虑的是内容、表达、书写等多种因素,但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则完全可以不全面考虑,只要在某方面有创新就应给予肯定,可以打高分,使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提高他们创新的欲望。
3.加强语文课外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语文课外活动外部环境的恶化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来,语文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组织文学社,办报刊,搞创作;朗诵诗歌,演出课本剧;进行社会调查;举办文学沙龙,开展读书报告会、作品评论会等;特别是开展课外阅读。但是目前这些课外活动,由于学生课外生活的多元化,特别是课业负担、升学压力的加重等因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即使有的学校在开展这些活动,也存在参加人数少、活动次数少等不足。就是最易进行的课外阅读,也是指导力度不够,阅读范围狭窄,内容浅薄(如近几年的网络文学);有的甚至出现班主任查收课外书的现象。一些调查统计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读过世界文学名著。笔者也曾对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作过课外阅读量和内容的调查,发现一星期不看报纸的竟超过三分之一,读过《哈姆雷特》的只有十几人,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共产党宣言》这本书,一些人知道什么叫“纳米”、“克隆”、“超导”,但没有人完整地读过一本自然科技方面的著作。学生看的大多是一些流行性、通俗性的作品。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明显的消闲性、随意性和狭窄、粗浅的特点。
语文课外活动上的这种缺乏广度和深度的现状,势必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这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我们一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能推动语文课外活动的环境,开展广泛的、上一定层次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师,则要加强有关的指导,寻找多种有效的途径开展各类课外活动;特别要注重结合课本,向学生推荐或介绍各类名著,讲解一些前沿的知识,这种介绍不要只局限于本学科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外活动这一广阔的天地里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