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随着乡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乡镇工厂的建设,乡镇工厂数量的不断增加,乡镇河道和排水沟污水污染较为严重,很多都超出环境自然净化能力,严重地对人们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健康威胁。为此,本文就当前我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若干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对策的探讨,从而更好的提高乡镇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水平,为人们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绿色、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关键词]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3-0207-01
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治理水污染,乡镇不断增加的污水排放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治理对象。目前而言,环保的高水平要求与乡镇污水处理的经济水平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另外,由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是呈上升态势,从而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亟需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1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若干问题
1.1 管网配套建设不健全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建设不配套的问题是本次调查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包括管网覆盖度不够、二三级管网不健全、管网老化损毁等多个方面。由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多仅含主干管工程,二三级管网建设以及其他管网建设项目一般晚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顺序与时间不匹配。部分集镇地形地貌复杂,集镇和场镇多依路傍水而建,缺乏规划统筹,建筑密度往往很大,生活污水收集难度大。管网项目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管网配套建设不健全的原因之一。合流制和混合制的乡镇,每年雨季(6—9月)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冲击较大,甚至导致系统瘫痪;部分乡镇居民小区未设置生化池或化粪池,运行时易致管网和设备堵塞,影响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
1.2 设计规模不合理
一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过程中参照城市标准选取设计用水指标,人均水量指标选取值偏高,造成设计规模偏大。另外,对于集镇和场镇人口预测过高,不符合实际情况。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过程考虑一定的人口自然增长,随着库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偏远乡镇人口加速向县城、城市和中心集镇转移,其人口逐步减少,而规划设计对此考虑不周,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来水量不足,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偏低。
1.3 设计水质和工艺选择不合理
设计水质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设计进水水质时未考虑当地的特殊情况。部分乡镇榨菜、养殖等特色产业产生的一些废水也进入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影响运行。工艺选择不合理主要由于部分设计院对其熟悉、了解的工艺有一定的偏好,在进行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时,以偏好为主,不考虑实际情况,导致一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行后不久便停工改造,影响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1.4 运行经费保障不足
各乡镇污水处理运行维护费用主要依靠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不足部分由区县财政“兜底”,缺乏稳定的财政投入渠道。从调查情况看,一是乡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低、成本高,无法起到补贴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目的;二是乡镇自备水源较多,并且没有纳入计量,污水处理费难以征收到位;三是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量不足导致污水处理费征收不足,加之地方财力有限,无法完全“兜底”,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运行维护经费普遍不足,污水处理厂欠缺稳定的运行资金保障。
2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对策
2.1 法规、标准
中国农村污水处理因起步较晚,现行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对于乡镇而言,明确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而不是某个具体项目的高排放标准,达到既保护水体又经济治理污水的目的。建议将其氨氮和总磷标准进行调整或放宽。
2.2 污水收集
一是靠近城区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农村社区宜优先纳入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二是加强乡镇污水管网建设,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加大管网整修力度,保证管道运行畅通,无跑漏。
2.3 设计及工艺选择
根据小城镇特点针对乡镇污水碳源低的状况在工艺选择方面加大甄选力度,提高此类污水可生化性。乡镇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小,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应处理效果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因此研究和采用相适应的处理工艺,不能延用和照搬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及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具体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尽量做到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建议设计单位应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技术指导;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管理范围及管理方法等。
2.4 运行管理
建议乡镇、街道或村委会委派懂技术人员按照要求对项目中的工程建设部分作全程监管,明确各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负责人及相关管理责任,要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相关上级部门可争取专项资金保障该运行管理部门的正常运作,同时对该运行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使污水处理设施得到规范操作,规范管理。
2.5 施工
规范招投标,严把施工准入关。对于具体的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项目,严格按招投标办法规定,规范操作,严把施工单位“资质准入关”,选择技术力量强,施工力量强、工作责任心强并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企业承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6 建设监管
加强工程建设期间的监管和指导,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完善污水配套管网的建设,减少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期间要加强管理,探索新的运营管理新方法。同时环保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查处,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设施正常运行。
2.7 运行经费
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资金不足,要建设与乡镇现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工程,使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建得起、用得起”。当地政府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各种民间资本参与,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靠时间和事实来证明我们污水处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在乡镇污水处理方面,我們应该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从政策、规划方案、科学引进先进技术、资金投入、厂方建设管理以及因地制宜等因素,使乡镇污水处理能够达到长效性和持续性发展。由此看来,乡镇污水处理应该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从乡镇环境总体因素出发,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我国乡镇的环境保护,给人们一个生态、健康、环保的乡镇环境。
参考文献
[1]邵蕾,王一,何家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2017,45(24):56-58.
[2]周军,申毅力.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现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2):147-148.
[3]胡德君,胡小华.乡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4):86+88.
[关键词]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3-0207-01
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治理水污染,乡镇不断增加的污水排放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治理对象。目前而言,环保的高水平要求与乡镇污水处理的经济水平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另外,由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是呈上升态势,从而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亟需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1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若干问题
1.1 管网配套建设不健全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建设不配套的问题是本次调查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包括管网覆盖度不够、二三级管网不健全、管网老化损毁等多个方面。由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多仅含主干管工程,二三级管网建设以及其他管网建设项目一般晚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顺序与时间不匹配。部分集镇地形地貌复杂,集镇和场镇多依路傍水而建,缺乏规划统筹,建筑密度往往很大,生活污水收集难度大。管网项目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管网配套建设不健全的原因之一。合流制和混合制的乡镇,每年雨季(6—9月)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冲击较大,甚至导致系统瘫痪;部分乡镇居民小区未设置生化池或化粪池,运行时易致管网和设备堵塞,影响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
1.2 设计规模不合理
一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过程中参照城市标准选取设计用水指标,人均水量指标选取值偏高,造成设计规模偏大。另外,对于集镇和场镇人口预测过高,不符合实际情况。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过程考虑一定的人口自然增长,随着库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偏远乡镇人口加速向县城、城市和中心集镇转移,其人口逐步减少,而规划设计对此考虑不周,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来水量不足,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偏低。
1.3 设计水质和工艺选择不合理
设计水质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设计进水水质时未考虑当地的特殊情况。部分乡镇榨菜、养殖等特色产业产生的一些废水也进入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影响运行。工艺选择不合理主要由于部分设计院对其熟悉、了解的工艺有一定的偏好,在进行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时,以偏好为主,不考虑实际情况,导致一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行后不久便停工改造,影响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1.4 运行经费保障不足
各乡镇污水处理运行维护费用主要依靠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不足部分由区县财政“兜底”,缺乏稳定的财政投入渠道。从调查情况看,一是乡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低、成本高,无法起到补贴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目的;二是乡镇自备水源较多,并且没有纳入计量,污水处理费难以征收到位;三是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量不足导致污水处理费征收不足,加之地方财力有限,无法完全“兜底”,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运行维护经费普遍不足,污水处理厂欠缺稳定的运行资金保障。
2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对策
2.1 法规、标准
中国农村污水处理因起步较晚,现行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对于乡镇而言,明确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而不是某个具体项目的高排放标准,达到既保护水体又经济治理污水的目的。建议将其氨氮和总磷标准进行调整或放宽。
2.2 污水收集
一是靠近城区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农村社区宜优先纳入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二是加强乡镇污水管网建设,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加大管网整修力度,保证管道运行畅通,无跑漏。
2.3 设计及工艺选择
根据小城镇特点针对乡镇污水碳源低的状况在工艺选择方面加大甄选力度,提高此类污水可生化性。乡镇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小,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应处理效果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因此研究和采用相适应的处理工艺,不能延用和照搬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及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具体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尽量做到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建议设计单位应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技术指导;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管理范围及管理方法等。
2.4 运行管理
建议乡镇、街道或村委会委派懂技术人员按照要求对项目中的工程建设部分作全程监管,明确各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负责人及相关管理责任,要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相关上级部门可争取专项资金保障该运行管理部门的正常运作,同时对该运行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使污水处理设施得到规范操作,规范管理。
2.5 施工
规范招投标,严把施工准入关。对于具体的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项目,严格按招投标办法规定,规范操作,严把施工单位“资质准入关”,选择技术力量强,施工力量强、工作责任心强并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企业承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6 建设监管
加强工程建设期间的监管和指导,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完善污水配套管网的建设,减少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期间要加强管理,探索新的运营管理新方法。同时环保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查处,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设施正常运行。
2.7 运行经费
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资金不足,要建设与乡镇现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工程,使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建得起、用得起”。当地政府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各种民间资本参与,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靠时间和事实来证明我们污水处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在乡镇污水处理方面,我們应该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从政策、规划方案、科学引进先进技术、资金投入、厂方建设管理以及因地制宜等因素,使乡镇污水处理能够达到长效性和持续性发展。由此看来,乡镇污水处理应该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从乡镇环境总体因素出发,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我国乡镇的环境保护,给人们一个生态、健康、环保的乡镇环境。
参考文献
[1]邵蕾,王一,何家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2017,45(24):56-58.
[2]周军,申毅力.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现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2):147-148.
[3]胡德君,胡小华.乡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4):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