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相互交流已经成为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全球国家间、地区间以及学科内部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些规模和形式不同的学术交流活动大多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但是,有些人对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产生了怀疑,如一些大院、大所邀请专家或国外学者作学术报告时参与的热情不高,再加上经费不足,学术交流处于瘫痪状态。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学术交流?根据近几年学术交流活动的经验,笔者认为学术交流应分类组织,内容明确,讲求实效。所谓“分类组织”或者叫“分类指导”,就是将学术活动分类组织,内容要丰富,目的要明确。每开展一次学术交流活动都应该有相应的收获,达到预期的目的,切实收到实效。按照这个原则,我们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在近两年连续举办了三次大型学术交流活动,都收到了较好的实效。
一、 学术交流要适应行业需求
2010年12月,我会成功举办了小麦学术交流会。随着小麦产后加工业的发展,面粉企业科技人员迫切要求参加小麦界的科技活动,我会根据新形势的需要,邀请了种子行业和制粉行业的科技人员,从各行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对小麦品种、小麦品质的要求和建议,对小麦育种、小麦栽培技术人员启发很大。如面粉企业在农村实行订单制,虽然农户采用同一个优质专用品种,但是在收购小麦之前取样化验结果时,很多样品达不到应有的品质标准,这主要是千家万户采用的栽培技术不统一,多数农户不了解专用优质麦的特殊栽培技术,因此得不到优质的商品小麦。为此,呼吁有关部门加强优质专用小麦的栽培技术研究,加大新技术在农民群众中的推广力度,做到良种、良法配套,确保优质麦的品质达标。这个呼声引起了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意识到长期“重品种,轻栽培”的观念需要改变。
二、学术交流要有内容、有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内部的专业划分愈来愈细,从事研究的人员分工也愈来愈专一。一般来讲,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目的,除了想要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进展情况之外,主要是希望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情况,希望能学到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举行单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发言人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而且要有内容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推动学术进步和培养人才的目的。2011年9月,河南省科协学会部和河南省小麦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一次比较成功的学术交流会——“河南省小麦育种科技论坛”,实现了领导、专家、青年科技工作者“三满意”,对全省小麦育种上新台阶起到了推动作用。
有了2011年“小麦育种科技论坛”的成功经验,2012年12月,我会又召开了河南省小麦栽培生理学科学术交流会,参会人员既有高等院校的著名教授、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也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农民技术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授、专家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传授给一线农技人员,一线农技人员把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馈给专家、教授,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形成了农业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的新模式。
三、学术交流要理论联系实际
河南是小麦育种大省,有育种试验田的单位或个人几十家,每年实施大量杂交组合的后代难以计数。为了能实地观察彼此后代的繁育情况,广大育种者建议省小麦研究会组织小麦育种实地考察与技术交流相结合的学术活动。于是2013年5月16日,由河南省小麦研究会主办,洛阳市农科院和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课题组承办的学术交流会召开了。会议分两个阶段:一是在室内进行学术性的交流活动,邀请省内外小麦遗传育种学方面的专家做学术报告,并和大家面对面地就科学研究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二是组织参会人员到小麦育种试验田参观,育种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直接交流。实践证明,这种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相结合的形式效果好、作用大。
一、 学术交流要适应行业需求
2010年12月,我会成功举办了小麦学术交流会。随着小麦产后加工业的发展,面粉企业科技人员迫切要求参加小麦界的科技活动,我会根据新形势的需要,邀请了种子行业和制粉行业的科技人员,从各行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对小麦品种、小麦品质的要求和建议,对小麦育种、小麦栽培技术人员启发很大。如面粉企业在农村实行订单制,虽然农户采用同一个优质专用品种,但是在收购小麦之前取样化验结果时,很多样品达不到应有的品质标准,这主要是千家万户采用的栽培技术不统一,多数农户不了解专用优质麦的特殊栽培技术,因此得不到优质的商品小麦。为此,呼吁有关部门加强优质专用小麦的栽培技术研究,加大新技术在农民群众中的推广力度,做到良种、良法配套,确保优质麦的品质达标。这个呼声引起了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意识到长期“重品种,轻栽培”的观念需要改变。
二、学术交流要有内容、有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内部的专业划分愈来愈细,从事研究的人员分工也愈来愈专一。一般来讲,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目的,除了想要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进展情况之外,主要是希望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情况,希望能学到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举行单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发言人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而且要有内容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推动学术进步和培养人才的目的。2011年9月,河南省科协学会部和河南省小麦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一次比较成功的学术交流会——“河南省小麦育种科技论坛”,实现了领导、专家、青年科技工作者“三满意”,对全省小麦育种上新台阶起到了推动作用。
有了2011年“小麦育种科技论坛”的成功经验,2012年12月,我会又召开了河南省小麦栽培生理学科学术交流会,参会人员既有高等院校的著名教授、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也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农民技术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授、专家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传授给一线农技人员,一线农技人员把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馈给专家、教授,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形成了农业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的新模式。
三、学术交流要理论联系实际
河南是小麦育种大省,有育种试验田的单位或个人几十家,每年实施大量杂交组合的后代难以计数。为了能实地观察彼此后代的繁育情况,广大育种者建议省小麦研究会组织小麦育种实地考察与技术交流相结合的学术活动。于是2013年5月16日,由河南省小麦研究会主办,洛阳市农科院和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课题组承办的学术交流会召开了。会议分两个阶段:一是在室内进行学术性的交流活动,邀请省内外小麦遗传育种学方面的专家做学术报告,并和大家面对面地就科学研究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二是组织参会人员到小麦育种试验田参观,育种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直接交流。实践证明,这种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相结合的形式效果好、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