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直见嵩山雪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o579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红楼梦〉写作之美》是一个很快意的过程。
  看多了索引派、考证派关于历史、政治、宫闱秘史等方面的谜学解读,这样纯粹针对《红楼梦》文本和审美本身的精读视角很是难得。当然,并不是说红学的谜学解读不好,《红楼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历史学、社会学等视野进一步拓展了红学的深度和高度,带我们领略到了无所不有、琳琅满目的学问之美,而《〈红楼梦〉写作之美》这本书则在当今红学研究经验日益丰富、缠绕的繁密风景中,在大众阅读日益热衷于对经典文本进行解密猎奇的颠覆背景下,独辟蹊径,沉下心来,更加侧重于回归文学和审美的本真,处处流淌着解读小说作为文学本身的写作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诗意感悟之美,清晰的逻辑间跃动着清澈的情愫,颇有一番唐代诗人孟郊笔下的“月明直见嵩山雪”的景致。犹如在皎洁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皑皑白雪。这是非常值得珍惜,也是难能可贵的。
  一
  王雄说他很喜欢曹雪芹的写作姿态,推崇其笔下小说结构、故事编织、细节组织、语言运用等诸多方面的精湛之处。他一再强调,自己这部书的重要特质就是一本写作工具书,希望能在写作方面给予热爱文学的青年学生以帮助。我很喜欢他的这种写作姿态。
  一方面,王雄尊重曹雪芹,尊重原著精神,作为著有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等众多作品的汉水文化作家,他没有用小说家编织故事的丰富想象力,去创作或附和一些牵强附会、众说纷纭的秘宗暗史来夺人眼球,也没有用高蹈玄奥晦涩难懂的语言打造故弄玄虚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扎实实地对《红楼梦》的结构之美、文字之美、修辞之美和意境之美进行了实地勘探,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非常及物、自然地使自己对这部名著的情感和理论分析落地。他摒弃了小说创作的一般技巧手法和创作经验,却又延续了自己在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对厚重历史和浩瀚文化的敬畏之心。在《〈红楼梦〉写作之美》这部作品中,他没有作家的自以为是,而是依据原著实例,有感而发,娓娓道来,真诚地与读者面对面地交流对《红楼梦》的理解和认识。他的评述方式类似于金圣叹的传统点评,细致入微,精辟简练,文笔流畅,趣味盎然,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红学评论风格。
  另一方面,他反复强调这部作品作为“工具书”的实用性,当然这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简明枯燥按图索骥的“工具书”迥然不同,它运用了《红楼梦》中诸多生动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小说结构、叙述视角、语言张力、修辞艺术、美学意境等方面的微观妙处,如在语言的张力部分,仅仅谈动词的妙用,就细致到曹雪芹对单音节动词、动词重叠、动词连用、动词活用等方面的运用分析,围绕文本案例展开,精准老练,恰到好处,引人入胜。这种功底,非语言学方面的学院派不能达。通过所谓“工具书”的实用性展示,王雄将《红楼梦》幻化成了大众可以日用的艺术,这并不意味对《红楼梦》品质理解的降低。胡兰成曾经在《中国文学史话》中写到,一位日本陶艺师和他说过:“只做观赏用的陶器,会渐渐的窄小,贫薄,至于怪癖,我自己感觉到要多做日常使用的陶器。”日用的陶器是什么样的呢?喝茶的杯,吃饭的碗,大抵是离不开日常的实用性的。做学问也是如此。我们需要通往高蹈深奥理论研究的陡峭阶梯,也需要防止艺术感觉走向窄小、贫薄甚至怪癖的与实用性相连、起到平衡效应的桥梁。《〈红楼梦〉写作之美》就是这样一座强调审美本真的大道至简的桥梁,王雄亦有这样为大众特别是为青年学子搭桥建梁、甘为人梯的写作姿态。
  二
  读《〈红楼梦〉写作之美》,我们可以感受到王雄对《红楼梦》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热爱,他对《红楼梦》熟读于心,小说中的各种典故、案例信手拈来,令人信服。严格架构在文本精读基础上的学术分析,讲究对细节进行精益求精的打磨,体现了作者对作品的真心喜爱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红楼梦》里,有一道茄鲞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即“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籖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一道看似普通的菜肴,却经过了极为用心、烦琐的烹饪过程。同样,《〈红楼梦〉写作之美》也体现了这种工序讲究、制作精细、不厌其烦的创作诚意和精神。
  全书共四章,分别为谋篇的技巧、语言的张力、修辞的艺术和美学的意境,脉络清晰,包罗万千,融合了众多审美要素于一身。每一章各分四部分,各自巧妙地選取了《红楼梦》中的一句诗作为每一部分的总揽小标题,颇具意趣,展现了作者谋篇布局的才华和灵气。如在分析故事延伸和小说节奏的时候,王雄借用了史湘云《对菊》诗里的“一丛浅淡一丛深”为标题,妥帖精妙,别具一格。《红楼梦》的叙事节奏,在若干闲笔的轻描淡写有意为之中,可不正是疏密相间饱含诗意的“一丛浅淡一丛深”吗?这种细节上的传神与呼应,带给读者更多可以反复回旋揣摩的余地,这种点评本身就具备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美学意味。再如,在分析含蓄语言的巧妙表白时,作者用了林黛玉《咏白海棠》里的“半卷湘帘半掩门”为标题,巧妙地用湘帘和门的意象,表达了《红楼梦》语言含蓄之美的神韵。诸如此类精妙的小细节,书中不胜枚举。这是王雄打通《红楼梦》古典世界和现代生活的微小的落脚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这些工整达意的小标题,流露出金圣叹式的评点趣味,细致之中是一语道明关键所在的智慧。
  王雄用“网状结构支撑”和“线性递进法则”讲述《红楼梦》主题的立体化架构,而《〈红楼梦〉写作之美》也同样运用了这种立体化构架的审美空间。不是空洞地论述观点,而是注重实例的运用,在活学活用的背后,是王雄对《红楼梦》文本的细读和熟稔。书中四个章节构筑了多元素评论的网状结构,但在不同部分之间,又线性延续了王雄对书中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解读品评和哲学思考。
  譬如说,在评点情景交融的意象韵味时,王雄阐释了潇湘馆前“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竹林和竹声对林黛玉风流雅致、宁折不弯人格精神表征的加成;在阐述《红楼梦》的语言张力部分,用宝黛二人金麒麟事件后“你放心”的怄气式“兜圈子”“猜哑谜”的表白方式为例,展示了林黛玉的性格和处境;在讲述修辞的艺术时,以林黛玉面对宝玉宝钗吃醋时妙语连珠的喻事双关,展示了她含蓄却偶露锋芒的行为,这是“爱之过切失于偏狭”的少女哀愁;在用道具烘托美学意境部分,对林黛玉摔帕、赠帕、忆帕、焚帕等细节的分析,突显了人物的生命情趣、个体感怀和命运走向。不仅仅是林黛玉一人,宝钗、宝玉莫不如是。单独抽出一个人物来,都可以在网状结构的评述中看到线性展示的性格独特的人像描摹来。王雄将他对人物的看法寄寓于若干精炼的点评里,不显山露水,却点到为止、水到渠成地表达了他对人物命运的所思所感。   《红楼梦》是描写实感层面生活的作品,曹雪芹高远的精神,不是悬空在作品中的笔墨空转,而是通过可看可触可感的实实在在的细节展示出来的。人物的神采、衣着的特质、器物的光泽、食物的香气、场面的气势,无不活色生香,仿佛近在咫尺,这是细节描绘带来的力量。书中人喝酒、吃茶、洗手、换衣……在看似琐碎的行为里,那些实在、准确、传神的细节跨越时光,带给我们具有实感意义的人世人情、历史风貌。这也是传统小说的书写况味。王雄对此无疑是理解深刻的,并在《〈红楼梦〉写作之美》中,用细节雕刻的方式,侧重对小说文学本质和审美特征的还原,展示了对《红楼梦》实感生活层面上具有个人特色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力。
  一定程度上,《〈红楼梦〉写作之美》继承并复活了关于《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品评方式的书写传统,将古老的诗意文化和金圣叹的点评脉络进行了重新续接,着重审视并激活了对《红楼梦》作为文学文本本身意义上的传统审美活力。
  三
  在《〈红楼梦〉写作之美》的开合之间,我们可以看到王雄与《红楼梦》之间近距离的凝视和对话,其中不仅有对曹雪芹写作精神的总结和赏析,也寄托了他个人关于文学创作的思辨映射和理想情怀。
  《红楼梦》是文学艺术上永恒的高峰。如诗人黄遵宪所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至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古往今来,《红楼梦》研究一直蔚为大观,有着不同视角的解读和体认,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们以其特有的感受和研读心得,表现出涉猎视角、侧重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旧红学讲究索引考证,新红学偏爱史学推论,体现出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与文学跨界交流融合的成果集成。时至今日,人们的阅读体验较以往更为复杂,在现代性和全球化视域下,那种一眼就能洞穿一切的时代,仿佛早已一去不复返,太多的知识,太多的伪饰,物联网背景下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对庞大错综事物的迷影寻踪。
  但是,王雄对于《红楼梦》的研究显然有着更直接的指向和更执着的情怀,“对《红楼梦》的阅读,如果失去了对小说本质和特征的还原,那显然是很可惜的。或只是热衷于人物故事的寻根探究,或只是为了猎奇好玩,那么《红楼梦》的价值和阅读影响力就会大大打折扣。”他如是说。因而,《〈红楼梦〉写作之美》就如同这部书的题目一般简单朴素、单刀直入,在文学的立意和阐发上都非常纯粹,盯牢“写作之美”的路径不放松,拒绝对其他方面的过多影射和发散,一路直登嵩山顶,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雄独具创见地分析了《红楼梦》中人物年龄的错位问题,他发现,在曹雪芹的笔下,宝玉和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等人的年龄都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忽大忽小、模糊不清或者停止不前,但都停留在十三至十七岁,似乎永远长不大,活跃在一个永恒的青春王国。这是曹雪芹的情怀使然,也是他向往与追求的表达。回顾《〈红楼梦〉写作之美》,也可以看出王雄的创作情怀,他选择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土,辛勤耕耘,乐此不疲。
  这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王雄通过对《红楼梦》写作之美的具象分析,还原了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面,即写作精神的落实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結构、语言、修辞、意境来实现的。这种至朴至真、回归文学审美本源的评述方式,体现了他穿越《红楼梦》五彩缤纷的外部评价、回归语言和文字本身的文学态度,也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他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入世容易,出世难,他有意规避了红学研究中的热闹之处,甘于寂寞,于清净处深耕细作。对于王雄来说,《红楼梦》仿佛更多的是他文学理想的出世与寄托,他以十分诚恳的方式,面对快速、浮躁的时代,脚踏实地地寻找更加纯粹、简单、缓慢的传统文化生活,感悟纯净、丰厚的古典文学之美,并将所获所得所思所感分享给了读者,让我们在静谧的月光之下,欣赏、品味《红楼梦》写作美学的恢宏、灵动与独特风景。
其他文献
烈日炎炎之下  蜿蜒路基之上  我挥汗如雨的养路工兄弟  通过给钢轨加温  不断为信念淬火  铝热焊,用高温火柴  点燃金属的化学反应  切割、打磨与焊接  隶属于劳作的工艺  不仅仅是消灭误差、弥合轨缝  和我们骨肉相连的作业  质朴、严谨而完美  盛夏,轨枕间铺开的火熱画卷  在绿草与树木拱卫的路基上  劳动的奥义次第呈现  一滴热汗渗进钢轨的刹那  兄弟们站成雕像
期刊
1  都过了春分的时节,大山裹了一冬的积雪还没有一丝消融的迹象,干硬的风夹着雪沫贴着地皮削过这里唯一生长的植物——芨芨草。  芨芨草顺着山沟一路延伸,最后被一条通往山外的铁路截断、消失。大约是当初的筑路工人见这里除了芨芨草以外别无他物,便取名芨芨沟站,倒也名副其实。  小站依势建在山沟中一块较为平整的地方。说是小站,其实只剩一个二十多人的养路工区,两栋简陋的屋舍在大山的映衬下,渺小、孤单。  一列
期刊
编者按:铁路作家王雄所著的《〈红楼梦〉写作之美》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连续多次再版。近日,王雄和外文出版社总编辑应邀做客当当网读书直播间,就读者关心的《红楼梦》写作艺术和文学借鉴进行了对话,受众达到14000余人。本刊特刊发这次對话,以飨读者。  主持人:今天我们当当网读书直播间,请来了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主席王雄和外文出版社总编辑胡开敏,他们将以“《红楼梦》写作之美”为主题,进行一场精彩的文
期刊
在市委机关大院里,市保密局局长孔立成的老实厚道和勤奋敬业是出了名的。他一年四季出满勤,早上班晚下班,甚至连节假日都在办公室里忙碌,从不随便到别的科室串门,更不会跟同事闲扯聊天。但是机关每有活动,诸如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歌咏晚会等,他都踊跃参加并且屡屡获奖,是机关里小有名气的秀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不抽烟不喝酒,更与麻将赌博不沾边,是不折不扣的模范丈夫和文明家长,多次受到机关工委、工会和妇联的表彰
期刊
陈悦领着八岁的儿子欢欢一下车,就被眼前的辽阔和一望无际的苍凉所裹挟,随之而来的脑袋闷胀和说不上的恶心难受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原反应的厉害。  这就是丈夫何青峰口中常说的唐古拉站吗?世界上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被他经常称为“山上”的地方吗?  空气里的清冷让她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已经是盛夏季节的正午,可是在这儿,离天很近的地方,却还渗着丝丝寒气,像看不见的毒蛇口中不时吐出的信子,让人感受到阵阵切肤的寒意
期刊
深秋时节,我赴苏州讲红学,住在平江路背后的一条小巷里。  小巷的旁边,是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早晨散步时,我沿着河边行走,乌篷船游动在河上,穿着蓝花布的驾娘,身姿柔美灵巧,倒映在河水里,流淌着一路的风景。  我想到了《红楼梦》里的姑苏驾娘。  记得《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小厮传驾娘们到船坞里撑出两只船来。那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早把两只棠木舫撑来。凤姐立在船头,也要撑船。贾母赶紧拦住。
期刊
小说讲述了一个纯洁无瑕的愛情故事,不敢说美到极致,却感动读者。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一个让人困顿无奈又心无杂念的时期。  感谢作家让我们又一次体验到了那个时期的爱情,那种没有杂质且纯粹,山泉一样清冽甘甜的爱情,闪烁着朴素真挚人性的光芒。或者说,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美的、与世俗庸常格格不入的爱情。然而,小说写的却是悲剧,刺痛人心最柔软部位。因此,掩卷之余,既让人感叹又让人浮想联翩。  20世纪五
期刊
我国当代文学中,铁路题材的文学创作,最早的也是最知名的,当属著名作家刘知侠于195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这之后近70年来,有分量的铁路题材优秀文学作品并不很多。究其原因,题材冷寂且过于专业,缺乏优秀作者,恐怕是主要因素。因此,尽管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但文学创作对这一领域的反映和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或者时有缺席,或者佳作难逢,不失为铁路题材文学创作的遗憾。  女作家林小静
期刊
亲爱的糖豆小朋友:  你好!  時间如白驹过隙,一闪而逝,仿佛昨天我还在一边看表一边数着你的心跳,今天你就撒欢似的在我周围蹦蹦跳跳。有你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快到每一个瞬间我都想复制粘贴下来好好珍藏。你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第一个拥抱、第一个亲吻、第一个安慰,你总是带给我这样那样的惊喜,将我人生走过却不曾留下记忆的时刻为我一一具象。是你让我懂得感恩父母、是你让我学会坚强、是你给
期刊
中篇小说《美丽的六月》塑造了两个颜值和情商都很高的年轻女子形象。当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程度、当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婚姻。从指腹包办到媒婆牵引再到自由恋爱,中国女性在爱情上经历了艰难的过程。  两个不期而遇的女人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姐妹,折射出现代年轻女性的孤独寂寞,也揭示出她们更深层次的心理路程。小说中,作家用委婉细腻的文字和大量心理描写,将女性的幽微之处表现出来。两个女人,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