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一项“为人”并“为善”的具有道德规范性的价值取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特征和本质精神正是由于有了“教育性”而获得的“道德性”。教育必须始终保持自身的“教育性”和“道德性”,并且,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始终坚守“道德性”的本质意义的要求,而扮演“道德人”的角色,并因此有了深刻的内涵。教师的道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始终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实际活动中。教师道德修养必须以教师的职业发展为本,确立其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于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道德性;道德人;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15
一、教育的终极旨归在于“教人作善”
教育承载着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社会历史使命,是开启民智的基本途径,而开启民智则是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因此,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非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可比,“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青年一代是当代的贵宾,是未来的主人,青年作为新生力量的一代,应当成为时代的青年。每个青年具有新思想,用来准备更替旧的思想,这也是人类进步和人类进程的条件。可以说,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进而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希望。而教师正是教育这一神圣使命的主要践行者和承载者,他们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民智、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是教育理念的实际践行者,是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播的力量。因此,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旨归来讲,教育是一项“为人”并“为善”的具有道德规范性的价值取向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的和完美无缺的人。”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健全人格、高贵精神、有道德情操的大写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促进人的发展就是“为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旨归。教育是培养人、改造人的活动,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一个社会的人,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为人”,表明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意义。教育是为了教育中的“人”的发展和完善,而且这种发展具有某种价值的倾向性:教育旨在引导人向善。
善是人的道德外化,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外在表现。“为善”是“为人”的根本要求,为人必为善,为善则为人之善,从善为人,使人做善。因此,“为善”与“为人”密切相关。“为人”与“为善”都必须依靠教育而行之。
正因为教育旨在引导人“为善”,这种“为善”的价值取向使得“教育本身就蕴含着某种导向性、价值性和道德性。教育必须以善作为自己的终极旨归和内在信仰,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实践的道德性。”这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性来源于教育的教育性。
二、道德性是教育性的根本价值
上文所述,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人为善”;“为善”则是人之道德的具体体现,教育在于“为人”,并因此而有了教育性,“为人”的根本在于“为善”,教育性集中体现在人的道德的养成,道德性是教育性的根本价值。
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教育最大的属性就是道德性。“教育较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教育是一种有着自身主体尊严和道德追求的人与人之间交往和对话的活动,是道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教育目的的引领下,在彼此的道德承诺和相互承认的基础上建构起的‘教育伦理共同体’。”因此,人的道德养成是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终极旨归,这就使得教育具有无可辩驳的道德性。
教育的道德属性根源于教育的本质,《说文解字》有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礼记·学记》指明出教育的目的是“长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性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精神。失去了“教育性”“道德性”,而仅仅滞留在知识授受和技能培训的教育,已不再是真正的教育,而异化为一种“培训”。这必将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使子作善”。“从善为人”是育人的核心要求,这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得以实现。
道德性也是教师的根本属性,是教师内化的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只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才是教书的目的。因此,教师这个职业,有其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要教书更要育人。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知识的授受、技能的培训、分数的获得、升学率的提升,学生不能被视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提升,品质的养成,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育者,才是教育根本意义和本质要求的真正的践行者。
总之,教育之为教育,教师之为教师,其根本特征和本质精神正是由有了“教育性”而获得的“道德性”。失去了“道德性”,教育就背离其宗旨,教师就失去其意义,教育就不再是教育,教师就不再是教师,已全然发生异化。因此,教育必须始终保持自身的“道德性”,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始终坚守“道德性”的本质意义的要求。其中,教师则扮演了“道德人”的角色,并因此有了深刻的内涵。
三、“道德人”是教师的角色内涵
与其他社会实际活动不同,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是道德主体的存在,因而,可视为“道德人”。与此同时,德育是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根本体现,作为教育的基本践行者的教师也是“教道德的人”。教师在教育实际活动中作为“道德人”存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属性,也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的根本特征。
关键词:道德性;道德人;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15
一、教育的终极旨归在于“教人作善”
教育承载着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社会历史使命,是开启民智的基本途径,而开启民智则是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因此,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非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可比,“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青年一代是当代的贵宾,是未来的主人,青年作为新生力量的一代,应当成为时代的青年。每个青年具有新思想,用来准备更替旧的思想,这也是人类进步和人类进程的条件。可以说,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进而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希望。而教师正是教育这一神圣使命的主要践行者和承载者,他们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民智、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是教育理念的实际践行者,是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播的力量。因此,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旨归来讲,教育是一项“为人”并“为善”的具有道德规范性的价值取向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的和完美无缺的人。”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健全人格、高贵精神、有道德情操的大写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促进人的发展就是“为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旨归。教育是培养人、改造人的活动,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一个社会的人,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为人”,表明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意义。教育是为了教育中的“人”的发展和完善,而且这种发展具有某种价值的倾向性:教育旨在引导人向善。
善是人的道德外化,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外在表现。“为善”是“为人”的根本要求,为人必为善,为善则为人之善,从善为人,使人做善。因此,“为善”与“为人”密切相关。“为人”与“为善”都必须依靠教育而行之。
正因为教育旨在引导人“为善”,这种“为善”的价值取向使得“教育本身就蕴含着某种导向性、价值性和道德性。教育必须以善作为自己的终极旨归和内在信仰,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实践的道德性。”这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性来源于教育的教育性。
二、道德性是教育性的根本价值
上文所述,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人为善”;“为善”则是人之道德的具体体现,教育在于“为人”,并因此而有了教育性,“为人”的根本在于“为善”,教育性集中体现在人的道德的养成,道德性是教育性的根本价值。
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教育最大的属性就是道德性。“教育较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教育是一种有着自身主体尊严和道德追求的人与人之间交往和对话的活动,是道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教育目的的引领下,在彼此的道德承诺和相互承认的基础上建构起的‘教育伦理共同体’。”因此,人的道德养成是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终极旨归,这就使得教育具有无可辩驳的道德性。
教育的道德属性根源于教育的本质,《说文解字》有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礼记·学记》指明出教育的目的是“长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性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精神。失去了“教育性”“道德性”,而仅仅滞留在知识授受和技能培训的教育,已不再是真正的教育,而异化为一种“培训”。这必将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使子作善”。“从善为人”是育人的核心要求,这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得以实现。
道德性也是教师的根本属性,是教师内化的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只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才是教书的目的。因此,教师这个职业,有其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要教书更要育人。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知识的授受、技能的培训、分数的获得、升学率的提升,学生不能被视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提升,品质的养成,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育者,才是教育根本意义和本质要求的真正的践行者。
总之,教育之为教育,教师之为教师,其根本特征和本质精神正是由有了“教育性”而获得的“道德性”。失去了“道德性”,教育就背离其宗旨,教师就失去其意义,教育就不再是教育,教师就不再是教师,已全然发生异化。因此,教育必须始终保持自身的“道德性”,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始终坚守“道德性”的本质意义的要求。其中,教师则扮演了“道德人”的角色,并因此有了深刻的内涵。
三、“道德人”是教师的角色内涵
与其他社会实际活动不同,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是道德主体的存在,因而,可视为“道德人”。与此同时,德育是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根本体现,作为教育的基本践行者的教师也是“教道德的人”。教师在教育实际活动中作为“道德人”存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属性,也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的根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