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新型的教学观念让教学方式焕然一新,美育的培养是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前提条件。在现代化教学中,美育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的不断启迪,使学生和古诗词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营造一个具有“美”的古诗词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本文简要论述了高中语文古诗词的美育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古诗词;美育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审美教育价值,在形式上表现为语言美、结构美和文化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高中语文教师可依据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审美能力高度发展的特点,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以达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落后,使课堂效率下降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在教学语文古诗词时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的知识点,学生体会不到古诗词的美,从而对学习古诗词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只是生硬地讲解知识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固化,从而导致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效率下降。
(二)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点技巧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学生无法体会到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在高考上取得好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从而导致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成为主角。
(三)教师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只是针对高考必考内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不能拓展语文知识,对单一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厌倦,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语文古诗词的课堂呈现出枯燥、乏味的氛围。
二、古诗词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对策
(一)扩宽学生视野,感悟古诗词意蕴
每首诗每首词都有其独特表达的意蕴和思想,要想让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关注度和兴趣,就要带他们领悟古诗词具体的意蕴美。
首先,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是学生们了解一首词一首诗创作的主要情感来源,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对教学诗词的背景创作介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他们对整首诗词的感悟能力。比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教师在讲解这首词时,需细细描述本首词的写作背景。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当时李清照正处于国破夫亡、颠沛流离的境遇,在遭遇灭国、亡夫后,她的心情是无人能体会的凄凉和悲伤。
其次,朗读背诵。朗读背诵能加深学生对于本首诗词的理解,学生在能通读背诵后,更能理解这首词的韵律美。中国古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性,不仅体现在诗词的情感中,还体现在朗读诵唱诗词中,其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朗朗上口,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胡兴趣,提高学生们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独特的节奏韵律。
最后,理解诗词深层含义。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讲述了其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表达国破家亡、天涯孤苦一人的凄凉悲伤;杜甫的《登岳阳楼》以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每一首诗词都表达着作者在当时的创作背景下油然而生的令人敬佩的思想感情,值得学生们静静品读品味。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不断渗透美育
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将美学教育渗透在阅读中。可以在写作训练中渗透美育。只读不行,还得会写。一首诗一首词的创作需先弄清楚什么?学生准备写诗还是写词还是写曲?是否知道诗词曲的具体结构?读千万遍不如写一遍,只有学生试着创作出一首诗词,他们才能从心底里欣赏一首诗词,才能领悟诗词中独特的韵味和旋律,才能理解甚至感同身受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诗词的兴趣具有极大作用。
还可以在课外实践中渗透美育。除了课堂内教师要将古诗词美学教育渗透给学生外,课外活动也是非常好的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兴趣和了解的方式。老师和学校可以在课堂外开展诸如“诗词曲朗诵比赛”、“我和诗词曲有个约会”等等活动,既能提高学生们对学习古诗词曲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了解古诗词曲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古诗词是培育学生感知美的良好教學途径之一,教师要将古诗词独特的美学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美学教育。
(三)开展赏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鉴赏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能够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带领学生在掌握古诗词内容、含义、表现手法等基础之上,通过评价古诗词、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在评价练习中能有效表现学生自身的态度、情感等,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即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视频,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拿出纸笔,闭眼想象一下听到诗人写作时的心情是如何的?感受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用词汇表达出来。在表达完成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比古诗词原文和自己衍生的词汇,比较两者间的情感、观念、用词构造等等。在赏析中就能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通过想象思考得来的衍生品即是学生的创造产物。教师可在学生兴头上时,多加锻炼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锻炼能力,比如布置仿写、半命题、命题古诗词练习等等,进而就能有效培养学生高中生的古诗词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三、结论
总之,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古诗词的特点和意境,结合不同的古诗词展开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可以从多元的角度理解古诗词中的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之美。
参考文献:
[1]于利娟.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研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4.02.
[2]孙红英.论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J].读与写,2017.04.
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古诗词;美育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审美教育价值,在形式上表现为语言美、结构美和文化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高中语文教师可依据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审美能力高度发展的特点,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以达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落后,使课堂效率下降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在教学语文古诗词时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的知识点,学生体会不到古诗词的美,从而对学习古诗词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只是生硬地讲解知识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固化,从而导致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效率下降。
(二)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点技巧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学生无法体会到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在高考上取得好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从而导致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成为主角。
(三)教师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只是针对高考必考内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不能拓展语文知识,对单一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厌倦,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语文古诗词的课堂呈现出枯燥、乏味的氛围。
二、古诗词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对策
(一)扩宽学生视野,感悟古诗词意蕴
每首诗每首词都有其独特表达的意蕴和思想,要想让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关注度和兴趣,就要带他们领悟古诗词具体的意蕴美。
首先,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是学生们了解一首词一首诗创作的主要情感来源,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对教学诗词的背景创作介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他们对整首诗词的感悟能力。比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教师在讲解这首词时,需细细描述本首词的写作背景。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当时李清照正处于国破夫亡、颠沛流离的境遇,在遭遇灭国、亡夫后,她的心情是无人能体会的凄凉和悲伤。
其次,朗读背诵。朗读背诵能加深学生对于本首诗词的理解,学生在能通读背诵后,更能理解这首词的韵律美。中国古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性,不仅体现在诗词的情感中,还体现在朗读诵唱诗词中,其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朗朗上口,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胡兴趣,提高学生们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独特的节奏韵律。
最后,理解诗词深层含义。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讲述了其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表达国破家亡、天涯孤苦一人的凄凉悲伤;杜甫的《登岳阳楼》以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每一首诗词都表达着作者在当时的创作背景下油然而生的令人敬佩的思想感情,值得学生们静静品读品味。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不断渗透美育
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将美学教育渗透在阅读中。可以在写作训练中渗透美育。只读不行,还得会写。一首诗一首词的创作需先弄清楚什么?学生准备写诗还是写词还是写曲?是否知道诗词曲的具体结构?读千万遍不如写一遍,只有学生试着创作出一首诗词,他们才能从心底里欣赏一首诗词,才能领悟诗词中独特的韵味和旋律,才能理解甚至感同身受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诗词的兴趣具有极大作用。
还可以在课外实践中渗透美育。除了课堂内教师要将古诗词美学教育渗透给学生外,课外活动也是非常好的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兴趣和了解的方式。老师和学校可以在课堂外开展诸如“诗词曲朗诵比赛”、“我和诗词曲有个约会”等等活动,既能提高学生们对学习古诗词曲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了解古诗词曲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古诗词是培育学生感知美的良好教學途径之一,教师要将古诗词独特的美学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美学教育。
(三)开展赏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鉴赏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能够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带领学生在掌握古诗词内容、含义、表现手法等基础之上,通过评价古诗词、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在评价练习中能有效表现学生自身的态度、情感等,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即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视频,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拿出纸笔,闭眼想象一下听到诗人写作时的心情是如何的?感受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用词汇表达出来。在表达完成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比古诗词原文和自己衍生的词汇,比较两者间的情感、观念、用词构造等等。在赏析中就能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通过想象思考得来的衍生品即是学生的创造产物。教师可在学生兴头上时,多加锻炼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锻炼能力,比如布置仿写、半命题、命题古诗词练习等等,进而就能有效培养学生高中生的古诗词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三、结论
总之,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古诗词的特点和意境,结合不同的古诗词展开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可以从多元的角度理解古诗词中的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之美。
参考文献:
[1]于利娟.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研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4.02.
[2]孙红英.论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J].读与写,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