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课堂;设问;艺术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1(B)—0031—01
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一、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和一般化,教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教《晏子使楚》时,笔者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诬蔑,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二、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教师就要善于提问,引起学生探讨课文意蕴、体会作者匠心独运的兴趣。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些提问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终明白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自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真实,富于情趣。通过设疑,学生理解了这两句话,也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受阻,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授课文《沁园春·雪》时,如果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联系?学生恐怕难以回答。所以,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几个较容易的问题,以降低问题的难度。例如,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歌颂今天的哪种人?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这样提问,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
五、问意在彼,直题曲问
现行的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避免提问太直太露,而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兴趣。如教《美丽的西双版纳》,如果直接问“文中描写了西双版纳哪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就很难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但是,如果采用曲问法,假设场景: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正带着游客游览西双版纳,那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西双版纳的美景?这样提问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六、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让学生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点,教师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实质。比如理解《松鼠》一文的语言特点时,教师可以抓住文中说明的对象“松鼠”,设计几个小问题。1.全文按总分的结构,分别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特点?2.在介绍它漂亮的形体时,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说明、怎样说明的?3.对它的习性、动作、筑窝作者又是如何说明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就会找出答案,从中体会这篇文章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1(B)—0031—01
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一、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和一般化,教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教《晏子使楚》时,笔者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诬蔑,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二、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教师就要善于提问,引起学生探讨课文意蕴、体会作者匠心独运的兴趣。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些提问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终明白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自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真实,富于情趣。通过设疑,学生理解了这两句话,也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受阻,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授课文《沁园春·雪》时,如果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联系?学生恐怕难以回答。所以,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几个较容易的问题,以降低问题的难度。例如,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歌颂今天的哪种人?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这样提问,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
五、问意在彼,直题曲问
现行的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避免提问太直太露,而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兴趣。如教《美丽的西双版纳》,如果直接问“文中描写了西双版纳哪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就很难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但是,如果采用曲问法,假设场景: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正带着游客游览西双版纳,那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西双版纳的美景?这样提问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六、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让学生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点,教师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实质。比如理解《松鼠》一文的语言特点时,教师可以抓住文中说明的对象“松鼠”,设计几个小问题。1.全文按总分的结构,分别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特点?2.在介绍它漂亮的形体时,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说明、怎样说明的?3.对它的习性、动作、筑窝作者又是如何说明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就会找出答案,从中体会这篇文章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