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主信仰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族民间宗教信仰,承载着白族的历史文化,影响着白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本主节是每个信仰本主的白族村社都有的盛大本主会,在白族本主庙会里,白族各类传统文化技艺都能得到集中体现。在现代化的时代主题下,进行白族本主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有重要意义。
一、大理本主节文化概况
大理白族本主文化包含了本主、本主节、本主祭拜仪式、本主庙宇等等有关本主的一系列载体。本主庙是传统白族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本主节更是白族传统音乐歌舞的重要交流展示平台,大本曲、霸王鞭、白族调等民间艺术在此发扬光大。本主节使民族传统节日与娱乐活动、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没有哪种文化能比本主文化更代表白族人民的生活精髓,更富有对白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近年来白族本主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理州图书馆南诏专题文化馆对白族本主文化相关的书籍资料有较为完备的收集整理。比较全面的研究成果整理有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在2004年编辑出版的《大理丛书·本主编》,其中汇集了十多位学者关于白族本主的调查资料,收录代表性论文50余篇,是对白族本主研究较为集中的展示,涉及到本主文化的方方面面。总的来看,相关研究论文较多,有关大理州或白族的专著大多会对本主作介绍,但专门研究本主文化的著作还比较少,对于本主信仰地区性的专门调查与资料整理更是零星散落于书中,对整个拥有本主信仰地区的调查研究依然不够全面。
以海东镇为例,海东地区多为自然村社,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使当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本主信仰,老人们对于本主神话传说如数家珍,海岛、海西、海南不同区域都有关于本主节不同的庆祝方式,村社间由本主构建起来的文化联系也非常明显。然而相关的资料除海东地区风物志有少量专题介绍外,许多整理性著作中都较少涉及,且相关资料存在时代断层,书中许多描述与现实状况已出现明显的差距。
二、以海南耆为例进行实地研究
1、海南门前会(本主节)介绍
海东白族信奉观音和自己的保护神——本主。金轮圣母老太是海东片十五村人共同的本主,囊葱独秀是海南片共同本主。除共同的本主外,各村社都有自己的本主,他们各有传说,村社间的本主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东镇民间习惯将塔村以南称为海南耆,每年正月初六至二十二是其中南七场、北村、南村等九个村的本主节,即海南门前会。
正月初六,本主佛堂自上登本主庙出门,从海边的村子起,由南村或北村轮流当头,即初六至初八为南村或北村的门前会,其余村子门前会日期固定不变,依次为初八至初十是南七场,初十至十二是北村或南村中未当头的那一家,十二至十四是大竹园,十四至十六是水井,十六至十八是尊庄,十八至二十是龙头,二十至二十二是石头,二十二回堂上登本主庙,一般初六或二十二为上登的门前会。海南门前会时,全村男女老少手捧香柱,敲锣打鼓,耍狮耍龙,载歌载舞,用鸾轿将本主从本主庙接到各村接佛房中,在安顿好后,村民们便端着猪头、鸡、鱼、米饭、茶、酒等食品来敬供本主,祈求本主保佑。
2、本主节文化的传承现状与前景研究
通过现场调查和问卷采访,我们可以大体看到本主节在海南的传承状况。近一半以上的白族年轻人对本主的渊源和发展都是基于父辈的口授,他们大体知晓并参与过活动的整体流程,但对本主文化相关的传说渊源却都一知半解。
本主节文化面临的发展危机不容忽视,节日本身的简单化,许多节目形式显著减少;再者,参与人数越来越少的同时年轻一代的参与意识也日渐薄弱,这种偏宗教化的民俗对年轻人吸引力大不如前;目前的研究主要偏向于整理研究文本口头资料,对文献的考证与更新较少,导致本主文化的研究和实际情况出现很大的分差。
本主节的发展现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主的文化的根基的凋零。有些本主信仰是植根于农耕文化,而在强势文化和盛行的商业文化侵蚀下,本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文化根源的困境。
第二:政府部门的不甚重视,在专门文化机构的设定上,欠缺对本主节的适当的关注,只是任这种民间活动的自由生长,在对于民间的本主节文化的推广和传承上,缺少必要的措施和帮扶手段,民间传承主持人的流失的挽救措施未做到位。
第三:对下一代传承的关注不够,在基础教育上缺乏对本民族独特文化的教育,使得白族年轻一代与普遍的民族文化相行渐远。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本族人更加关注的是当下,而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文化的危机意识不强。
外來文化的侵入,日渐形式化而缺少内容支撑的本主节也逐渐失去了其与生俱来的优势,本主文化也面临着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的发展危机。
三、本主节文化应对现代化的意见建议
大理市政府可以尝试将本主节日的表演形式与经济相结合,利用非政府组织自发传承本主文化,打造以白族本主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节进行宣传,可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在全市内普查并挖掘本主文化,将白族本主文化浓郁的典型进行开发,包括本主的庙宇、神像、传说等等。由市政府引导,旅游企业开发白族本主文化旅游业,老年协会传承和保护白族本主文化的核心部分,将本主文化因地制宜地引入到旅游体系中。
其次,在以白族本主文化为主体旅游节活动中,设置白族本主文化陈列室,将白族本主文化的历史、发展、内涵等以画册、影像、雕塑的方式陈列出来;设置本主庙、本主节游览点,鼓励游客到本主庙实地观赏极富有白族特色的庙宇、神像,体验本主节丰富的庆祝活动,通过白族本主文化旅游节,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理旅游,同时发挥白族本主文化的社会功用,实现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本主文化既包含物质文化也包含非物质文化,本主信仰蕴含的精神文化拥有许多优秀的精神品质,传承本主文化,对保护民间文化与稳定社会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项目基金:云南白族本主节文化传承与未来发展前景研究(项目基金编号:2018012)。
参考文献
[1]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大理丛书·本主篇》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
[2]杨政业《本主文化论》大理州文化局新闻出版2000年7月
[3]《海东镇志》编纂委员会《海东镇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3月
[4]杨亮才赵寅淞《和谐的社会——中国白族本主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作者简介
1杨彦(1997.07-),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西北大学文学院。
2敖菁(1997.04-),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西北大学文学院。
3彭春梅(1995.01-),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西北大学文学院。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一、大理本主节文化概况
大理白族本主文化包含了本主、本主节、本主祭拜仪式、本主庙宇等等有关本主的一系列载体。本主庙是传统白族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本主节更是白族传统音乐歌舞的重要交流展示平台,大本曲、霸王鞭、白族调等民间艺术在此发扬光大。本主节使民族传统节日与娱乐活动、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没有哪种文化能比本主文化更代表白族人民的生活精髓,更富有对白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近年来白族本主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理州图书馆南诏专题文化馆对白族本主文化相关的书籍资料有较为完备的收集整理。比较全面的研究成果整理有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在2004年编辑出版的《大理丛书·本主编》,其中汇集了十多位学者关于白族本主的调查资料,收录代表性论文50余篇,是对白族本主研究较为集中的展示,涉及到本主文化的方方面面。总的来看,相关研究论文较多,有关大理州或白族的专著大多会对本主作介绍,但专门研究本主文化的著作还比较少,对于本主信仰地区性的专门调查与资料整理更是零星散落于书中,对整个拥有本主信仰地区的调查研究依然不够全面。
以海东镇为例,海东地区多为自然村社,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使当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本主信仰,老人们对于本主神话传说如数家珍,海岛、海西、海南不同区域都有关于本主节不同的庆祝方式,村社间由本主构建起来的文化联系也非常明显。然而相关的资料除海东地区风物志有少量专题介绍外,许多整理性著作中都较少涉及,且相关资料存在时代断层,书中许多描述与现实状况已出现明显的差距。
二、以海南耆为例进行实地研究
1、海南门前会(本主节)介绍
海东白族信奉观音和自己的保护神——本主。金轮圣母老太是海东片十五村人共同的本主,囊葱独秀是海南片共同本主。除共同的本主外,各村社都有自己的本主,他们各有传说,村社间的本主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东镇民间习惯将塔村以南称为海南耆,每年正月初六至二十二是其中南七场、北村、南村等九个村的本主节,即海南门前会。
正月初六,本主佛堂自上登本主庙出门,从海边的村子起,由南村或北村轮流当头,即初六至初八为南村或北村的门前会,其余村子门前会日期固定不变,依次为初八至初十是南七场,初十至十二是北村或南村中未当头的那一家,十二至十四是大竹园,十四至十六是水井,十六至十八是尊庄,十八至二十是龙头,二十至二十二是石头,二十二回堂上登本主庙,一般初六或二十二为上登的门前会。海南门前会时,全村男女老少手捧香柱,敲锣打鼓,耍狮耍龙,载歌载舞,用鸾轿将本主从本主庙接到各村接佛房中,在安顿好后,村民们便端着猪头、鸡、鱼、米饭、茶、酒等食品来敬供本主,祈求本主保佑。
2、本主节文化的传承现状与前景研究
通过现场调查和问卷采访,我们可以大体看到本主节在海南的传承状况。近一半以上的白族年轻人对本主的渊源和发展都是基于父辈的口授,他们大体知晓并参与过活动的整体流程,但对本主文化相关的传说渊源却都一知半解。
本主节文化面临的发展危机不容忽视,节日本身的简单化,许多节目形式显著减少;再者,参与人数越来越少的同时年轻一代的参与意识也日渐薄弱,这种偏宗教化的民俗对年轻人吸引力大不如前;目前的研究主要偏向于整理研究文本口头资料,对文献的考证与更新较少,导致本主文化的研究和实际情况出现很大的分差。
本主节的发展现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主的文化的根基的凋零。有些本主信仰是植根于农耕文化,而在强势文化和盛行的商业文化侵蚀下,本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文化根源的困境。
第二:政府部门的不甚重视,在专门文化机构的设定上,欠缺对本主节的适当的关注,只是任这种民间活动的自由生长,在对于民间的本主节文化的推广和传承上,缺少必要的措施和帮扶手段,民间传承主持人的流失的挽救措施未做到位。
第三:对下一代传承的关注不够,在基础教育上缺乏对本民族独特文化的教育,使得白族年轻一代与普遍的民族文化相行渐远。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本族人更加关注的是当下,而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文化的危机意识不强。
外來文化的侵入,日渐形式化而缺少内容支撑的本主节也逐渐失去了其与生俱来的优势,本主文化也面临着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的发展危机。
三、本主节文化应对现代化的意见建议
大理市政府可以尝试将本主节日的表演形式与经济相结合,利用非政府组织自发传承本主文化,打造以白族本主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节进行宣传,可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在全市内普查并挖掘本主文化,将白族本主文化浓郁的典型进行开发,包括本主的庙宇、神像、传说等等。由市政府引导,旅游企业开发白族本主文化旅游业,老年协会传承和保护白族本主文化的核心部分,将本主文化因地制宜地引入到旅游体系中。
其次,在以白族本主文化为主体旅游节活动中,设置白族本主文化陈列室,将白族本主文化的历史、发展、内涵等以画册、影像、雕塑的方式陈列出来;设置本主庙、本主节游览点,鼓励游客到本主庙实地观赏极富有白族特色的庙宇、神像,体验本主节丰富的庆祝活动,通过白族本主文化旅游节,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理旅游,同时发挥白族本主文化的社会功用,实现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本主文化既包含物质文化也包含非物质文化,本主信仰蕴含的精神文化拥有许多优秀的精神品质,传承本主文化,对保护民间文化与稳定社会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项目基金:云南白族本主节文化传承与未来发展前景研究(项目基金编号:2018012)。
参考文献
[1]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大理丛书·本主篇》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
[2]杨政业《本主文化论》大理州文化局新闻出版2000年7月
[3]《海东镇志》编纂委员会《海东镇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3月
[4]杨亮才赵寅淞《和谐的社会——中国白族本主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作者简介
1杨彦(1997.07-),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西北大学文学院。
2敖菁(1997.04-),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西北大学文学院。
3彭春梅(1995.01-),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西北大学文学院。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