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脾破裂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放射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k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脾破裂患者在脾切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变.探讨短期内脾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4例急性脾破裂患者在手术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急性脾破裂患者手术后CD+3 T淋巴细胞及CD+4 T淋巴细胞较手术前升高(P<0.01);CD(16+56)细胞(即NK细胞)和CD+19 B淋巴细胞较手术前降低(P<0.05);而CD+8 T淋巴细胞及CD+4/CD+8较手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脾切除术后,短期内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改变.
其他文献
国内资料表明,妊娠期合并贫血发生率达30%以上,这是因为妊娠期妇女血容量比非孕期增加30%,其中血浆增加约45%,红细咆增加约30%,出现血液稀释现象,易引发贫血。妊娠期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
本文对143例肺癌病人的血清CA153进行测定,发现血清CA153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现报道如下。
目的:观察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125I种子源作为近距离放疗植入于难以根除性切除的各项恶性肿瘤(肝、胰、前列腺等)共35例,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
本文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含量作一评价,旨在探讨HCG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血循环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铁蛋白(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可反映肝脏组织受损,其临床意义已获初步肯定。我们通过对105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上述四项
本文对95例恶性胸水和38例良性胸腔积液及其血清进行肿瘤标志物(TM)、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EA(癌胚抗原)进行测定,发现三者对良恶性胸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瘦素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RIA法、硝酸还原酶法对3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进行瘦素及NO测定.结果:30例初治恶性淋巴瘤患
语文是中国学生的母语学科,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这个学科扮演着知识体系庞大,内容繁杂的角色。在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语文的情况下,教师若未能正确地进行引导,会导致儿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