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优化技术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i8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改变,全国“二孩”政策逐渐放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上升,住房问题不得不为人们所重视。而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此时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如今,房屋等建筑的施工质量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已不同于以往,仅能保障住房安全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如今的住房,不仅要能保障住房安全,还要美观、经济、适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此种条件下将能够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实际工程;具体应用
  在实际工程建造过程中,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将为房屋的建造带来诸多好处,它不仅能够满足房屋建造过程中的美观、实用问题,还可以降低造价,节省人力物力。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已成为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要更好的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下将就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基本原则、具体应用、实际意义三大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相关阐述。
  1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原则
  1.1 安全性原则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刮风不被吹到下雨不被淋到选择了建造房屋。由此看来,为人们遮风挡雨是房屋的使命。房屋应是人们的避难所而不是让人失去性命的地方。因此,在建造房屋时安全性问题首屈一指。这就要求在设计房屋建造图纸时,第一步优先选择平坦夯实的地皮上打地基,还要在建造之前对此地进行防震指数预测,要观察即将建造的建筑的周遭环境,尽量远离高山等易发生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的多山地区,也要远离海啸多发之地。在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搭建简易轻便的抗震房屋,一切以人们的性命优先。
  1.2 环保性原则
  近年来,我国经济及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环境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今,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不能再在建造房屋时引发诸多污染问题,给周遭环境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在建筑建成过程中,需要的资源方方面面,有的需要木材,有的需要沙土,过量采伐树木更会加剧土地荒漠化。为减少此现象的发生,可研发使用可持续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也可将以前剩下的材料回收利用,这一做法也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这一原则。
  1.3 提高舒适度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裕,精神方面的需要日益提高,房屋的舒适度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生活富裕,每个人都想吃的好住得好,因此,房租舒适度问题也要逐步重视起来。房屋内的景观设置、排水、空调、燃气的设置也要相对合理才行。建筑工程作为人类基础生存环境,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就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除了要满足基本的遮风避雨功能外,还要有一定的保暖设施,要从美观性、舒适性等多角度进行设计规划。
  2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合理安排地下室设置
  众所周知,建造一栋大楼,地下室往往是根基。且建造过程中,地下室结构所占的结构成本很大,需要注意的问题相对来说较多。因此做好地下室的结构优化设计对于整个建造过程来说相当重要。第一,在建造地下室之前,要优先考虑地下室的所有占地面积如何划分、如何应用,尽量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第二,要把握好地下室建造过程中的开支消费程度,在满足地下室水压、顶部覆土厚度、景观设置、地下管线等的设计情况下,还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精细分工。第三,设计多份可实施方案,通过对比选出最适宜的一份。
  2.2 控制层高、楼板厚度
  在满足建筑立面和使用净高的前提条件下,减少层高不仅可以减少基础运营成本,还可降低竖向构件的长度和体积。而控制楼板厚度的原因,即在于楼板厚度直接影响着楼层的负重问题,楼层厚度增大,荷载也就随之增大,相应的建造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同时,对于楼层数目较少的工程来讲,配筋均按最小配筋率来要求。由此可见,楼层厚度的控制在实际建造过程中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2.3 房屋建造过程中混凝土的选择
  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使用质量越好的混凝土,楼板开裂的几率就越小。但由于此种混凝土的价格较高,相对考虑来说选择最合适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才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标号每增加一级,单价就提高约5%~8%。高标号混凝土一般较适用于柱子等地方,而低标号混凝土一般较适用于梁的建造。工程设计时通常将墙柱混凝土标号高于梁板混凝土标号12个等级,将混凝土承载能力最大化。
  2.4 后期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注意要点
  首先,细部结构构件的构造要合理,包括地下室配筋详细图的设计、大梁的建造、地下电线的安装安排等等。其次,建造过程中各方面所需要的材料要根据计算结果合理分配,重要部位可放大配置,次要部位可严格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配,孰重孰轻 ,做到心中有数。
  3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现实意义
  3.1 “物美价廉”
  对房屋建造过程实施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即可在商议确定方案时将在建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前做好预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还可商讨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方案,此举不但能够详细解决施工过程中人员分配问题、工程进度问题,还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所需成本,还可提高工作效率,岂不“一举三得”!
  3.2 可提高建筑结构实用性
  采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可以在最合理的利用材料的基础上,使得各部件间协调作用。如此,不仅可以节省造价,还可使建得的建筑造型美观、经济适用,由此也就都达到了建筑管理方面对建造房屋“经济、美观、适用”的要求。不仅如此,还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需求。
  4 结语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科学技术,与传统的建筑建造设计相比,结构设计优化技术能够引导设计者自主创新,让他们在与同行工作人员的积极商讨中迸发出思想碰撞的火花,也实现了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设计的转变。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提出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进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也推动着房地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正好应该用于此,建筑设计相关部门和相关设计人员要相互监督,共同在实践过程中多发现、多探索,以最低的造價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李理.结构设计优化技术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7(06):173.
  [2]赵端.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2):7576.
  [3]郭健.关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2):38.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尿素包装储运系统中出现的粉尘进行处理,论述了大型化肥厂转运站、包装楼产生粉尘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尿素;设备选型;筛分;除尘  中图分类号:TQ022.3  Abstract: In the urea handling, storage and packaging system, the urea dust problem appeared frequently. This pap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转移到施工建设上。其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施工过程的核心,其中心思想都是对施工过程中人和事的管理。因此,项目实施初期需要
我们知道,“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是经过合理改造与强化而建立起来的一套颇具特色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制度”,在这一点上,理论界已经达成共识。然而,在关于这种“颇具特色的国
一个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世纪之交,全球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和调整,世界各国以及区域经济组织都非常重视物流水平对于本国经济发展
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学好该课是学好其专业课的前提.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结合学校、教师、学
表见代理最早起源于德国的民法典,随之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都确立了这项法律制度。1999年我国颁布的《合同法》首次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了表见代理制度,但因没有相关的司法解
进入21世纪,会计已成为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在经济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角、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令人目不暇接之时,会计也逐渐羽翼丰满,并成为经济发展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