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警察与赞美诗》与《糕点店的盗窃案》的相似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希望进监狱得以度过严冬。为此,他故意犯罪,几次惹是生非却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他受到感化想要改邪归正时,警察却逮捕了他,将他送进监狱。《糕点店的盗窃案》是意大利当代最富特色的作家卡尔维诺的早期作品。小说描写了盗窃犯夜晚摸进一家糕点店,本为偷钱,却被美味的糕点所吸引,狂吃一通,又想起带一些给女朋友,因而被警察堵在糕点店内,本以为盗窃犯必定被抓,却发生了令人瞠目的一幕:警察也被糕点所吸引,忙着吃糕点,无心抓罪犯,结果盗窃犯安全脱逃。
  这两篇短篇小说无论在主题、人物形象,还是在艺术特色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点,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两篇作品都写的是警察与罪犯主题,人物形象具有相似性
  《警察与赞美诗》描写的是想进监狱的流浪汉苏比在警察眼皮底下屡做坏事却无人管,当他要改过自新时,却被警察抓捕入狱并判刑。《糕点店的盗窃案》中,警察本应该是严肃执法的,却在盗窃现场一心只想着吃糕点,不仅放走了罪犯杰苏班比诺,破坏犯罪现场,还捏造谎言,说是一只猴子闯进糕点店弄坏了盘子和蛋糕。二者都讽刺了警察的渎职枉法,批判了社会的黑暗。同时,二者都塑造了警察和罪犯的形象,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当然,二者也有所不同,《糕点店的盗窃案》主人公是盗贼,在行窃过程中被发现,警察只顾吃蛋糕,放罪犯逃走,又编造谎言掩盖。强调的是警察的贪婪、虚伪、渎职。《警察与赞美诗》中,流浪汉苏比盼望进监狱度过寒冬,即使吃霸王餐、砸玻璃、装流氓、扰乱治安、偷窃雨伞,都没能被警察抓走,而站在教堂外,受到感召准备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时,警察却将他逮捕,判刑三个月,送去了他曾一心想进却没进去的监狱。通过这些不合情理的情节,作者讽刺了美国社会的黑白不分和司法不公——好人受难,坏人逍遥法外。应该说,《警察与赞美诗》对社会的揭露批判更深刻一些。
  二、艺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运用心理描写、幽默讽刺、悬念等手法
  (一)心理描写的运用
  两篇作品虽然都是短篇小说,但都充分运用了心理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
  《警察与赞美诗》多处运用心理描写,例如,苏比为什么不去慈善机构过冬,而非要选择到监狱里去,因为“他瞧不起那些以慈善为名、替地方上的寄食者准备的布施……要吃一块面包,你个人的私事也就得给打破砂锅问到底。因此还是做法律的客人来得痛快,法律虽然铁面无私,照章办事,究竟不会过分干涉一位大爷的私事”。还有在几次惹是生非后都没有达到目的时,他觉得“那个岛(监狱所在地)简直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世外桃源了”。最后,受到赞美诗的影响决定改邪归正时,他想“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他要重新做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邪恶……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些心理描写有助于刻画形象,推进情节,深化主题。
  《糕点店的盗窃案》中的心理描写主要集中在窃贼杰苏班比诺对美味糕点的强烈贪欲上:“杰苏班比诺忽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惊恐的感觉:他害怕来不及饱餐一顿,在未品尝所有品种的糕点之前就不得不逃走,唯恐他眼下享有的幸福在他的生活中仅仅持续短暂的瞬间。他看到的糕点越多,他的这种惊恐感就愈加强烈。”“他恨不得……躺倒在蛋糕上,美美地睡上一觉,再翻几个筋斗,永远也不离开。可惜,再过五分钟或者十分钟,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他或许今后一辈子再也不会和糕点有缘分了,只能像小时候那样把鼻子紧贴在点心店橱窗玻璃上,可怜巴巴地望着蛋糕。如果在这里至少能呆上三四个小时,那该有多美呀!”这些描写突出了窃贼对于糕点近乎疯狂的喜爱和贪恋。
  (二)运用荒诞的情节,展示幽默讽刺的风格
  两篇作品中都有不合常理的情节,两位作者都善于运用情节的荒诞性来表现幽默,以此讽刺和批判现实。
  《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最理想的安身之所竟然是让常人恐惧的监狱。他想扮成浪子来“调戏妇女”以达到进监狱的目的,这位外表“娴静文雅”的女子却反过来勾搭他,吓得他只能逃之夭夭;他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原本“来路不正”。监狱是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而苏比却心向往之,且不懈地追求,“衣着朴实”的女子、“衣冠楚楚”的顾客都给人以品格端庄的感觉,却做了暗娼和小偷,这些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却又在情理之中,监狱难道不是高傲的无家可归者的理想栖居地?衣冠楚楚、文雅高贵外表下可能掩盖着肮脏的灵魂。这些描写,在幽默中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风气的败坏。
  《糕点店的盗窃案》杰苏班比诺和同伙明明是去偷钱的,却被甜美的糕点所诱惑,完全忘记了初衷,大吃特吃,甚至听说警察来了,本来跑了出来,却又回去要给女友带一些糕点,就被警察堵在店内,被抓是必然的,却安然脱险,因为警察和他一样贪婪,除了狂吃糕点,什么都忘了。这样荒诞的情节幽默地讽刺了警察的渎职和人性的贪婪。
  (三)奇特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局
  《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一直努力追求进监狱,他的一次次努力换来的是不断的失败:白吃一顿只是被扔了出来,摔到马路上;砸碎橱窗玻璃,警察却不肯抓他,因为警察不相信做了坏事的人会不逃跑,等待警察来抓;他扰乱治安,大喊大叫,手舞足蹈,警察把他当成庆祝球赛的大学生不去管他……这一切失败让他很绝望,最后教堂外悠扬的赞美诗的声音使他内心有了转变,他决定重新做人,自食其力。就在这时,警察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么跟我来”,将他抓走,第二天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威尔岛上监禁三个月”。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警察不相信流浪汉会受到赞美诗的感召改过自新,认为他在教堂外一定是图谋不轨。这种从慢到快的小说节奏控制得非常娴熟和巧妙,欧·亨利仅用了不到百字,就将情节的突转交代得清清楚楚,使人感到意犹未尽又回味无穷。
  《糕点店的盗窃案》中,窃贼杰苏班比诺忘却了来糕点店的目的,完全被糕点所吸引,“他扑向货架,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每次都硬往嘴里塞进两三块点心,也根本顾不得品尝什么滋味了,似乎这些点心是穷凶极恶的顽敌,是离奇古怪的妖魔,把他团团包围了,他正同它们进行激烈的搏斗厮杀,他必须借助下巴颏奋力去突破这个由各色糕点组成的包围圈”。当同伙在撬保险柜时,他却在琢磨着对那些蛋糕如何下手,他“几乎把脸孔埋进蛋糕里去,开始从蛋糕的中心逐个地咬上一口”。这些描写看着很有喜感,读者似乎也和他一样忘记了他来此的初衷和面临的危险。
  当同伙盗窃得手准备离开时,杰苏班比诺想的是这一顿美餐可以向女友炫耀许多年。但此时巡警来了,节奏就突然加快了,他本已跑到门口,却想起忘了给女友带些点心,于是他又回去偷了一些糕点揣在怀里。突然他看见了警察的影子,他躲在椅子后面,顷刻间店里挤满了荷枪实弹的警察。气氛非常紧张,他在劫难逃,“他猫着腰蹲着,怀里蛋糕上的蜜饯水果挤了出来,为了不让它掉下来发出响声,他赶忙把香橼果和甜梨吞进肚里”。然而,警察们并沒有进行搜查,却“不时用手捏起几块散落的点心放进嘴里。他们的动作格外小心,怕搞乱了破案线索。几分钟后,这些本该缉拿罪犯的警察,变都无所顾忌地狼吞虎咽起来。杰苏班比诺也趁机大口大口咀嚼着,但警察们比他吃得还起劲,也盖过了他的咀嚼声”。过了好一阵,他才发现通往门口的路是畅通无阻的。“当警察们终于清醒过来,从包围他们的各色糕点中挣脱出来的时候,杰苏班比诺早已无影无踪了。”最后,杰苏班比诺在家中和女友一起吃着他揣回的糕点。作者从慢到快再到慢的小说节奏把握得非常好,这种结局非常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充满讽刺意味,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
  三、结语
  这两篇经典的短篇小说在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方面有很多相似点,都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都体现了两位作家高超的艺术水准,都让读者回味无穷。
  (佳木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少年寫诗  将旧时的梦  写成一段段诗行  诗中的我仍是少年  梦中的你  也是当初  刻在我心中的模样  记忆中  门前的小河  不断缓缓流淌  见证了  我成长  鸟儿叽叽喳喳  依旧在歌唱——  久违的地方  一切  历历在目  流入我的心上  而我们  却不曾遇见  只有在记忆中  将你回想  一段段  写成诗行  相思信  我们将相思  化作一世的尘埃  在茫茫红尘中相拥  我们不知  
期刊
一  “乌那坎”在鄂伦春语义里有正派的意思。  他十八岁了,是个善于打猎的好小伙。他为人正直,谈吐诙谐,还会唱那些古老的谣歌,很讨女孩子们喜欢。部落里有待嫁女的人家争相上门提亲,他毫不动心,他只爱一个,一个叫斐兰的姑娘。后来,他俩的恋情逐渐浮出水面,双方的父母都很满意,准备选个好日子,把婚事给结了。  乌那坎心里很欢快,他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他小时候就喜欢她,只是没勇气说出来。斐兰也早就从他的眼神里
期刊
你是我的眼  在布达拉宫,一位父亲带着一个美丽的盲女转山朝拜,盲女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  ——题记  你是我的眼  让我时时感到爱的温暖  你牵着我的手  让我忘却了这永世的黑暗  你教我穿衣 教我摸索着走路  你把柴米油盐按顺序摆好  让我学会自己做饭  你让我学会独立生存  在你的有生之年  你教我打盲文  夜以继日 不厌其烦  你送我上特殊教育学校  用知识把我的
期刊
放学路上 遇到红灯  我突然分不清斑马线和斑马  回家喂鱼的时候  阿喵在一旁无所事事地舔着肉爪  我突发奇想 会不会有天  猫躲在水缸里担心鱼来吃掉它  傍晚 院子里落雪的时候  发现信箱里有幅梵高的画  画里湛蓝的星空让我怀念上个盛夏  阿喵安慰我说 你别太想它  你在流浪吗?  还记得我吗?  那晚 我做了一个梦——  模糊得像包裹了蜜蠟  梦里 你的背影黯淡了整个年华  我想 那是唯一一次
期刊
当  我看到征鸟在天空上盘旋、啼鸣  急切地寻找过冬的食物时  当  我看到寒风搅乱了枯枝  湖面上已無涟漪蔓延时  当  我看到孩童的身影在冰面上穿梭  冰刀留下的细纹雕琢时  我知道  沉寂的冬天迎来了大寒  干枯的枝丫结上了冰霜  人们嘴边氤氲开的团团雾气  好像一朵朵冬日里缥缈的花  绽放在大寒的幕帘下  (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期刊
如果说那是远方  又似乎仅仅是梦境  如果说那是荒诞的梦  为何时时撕扯着内心的伤痛  我想騎一匹高头大马  驰骋在远方辽阔的大草原  不顾一切  横冲直闯  蓦然又发觉  自己渐渐地没入深深的泥潭  看着一朵鲜艳的玫瑰花渐渐枯萎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作者简介:邹炽导(1983-),男,广东梅州人,博士,现任广东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主任科员。
期刊
江南水乡 终于飘雪  漫天的红尘飞雪  铺成一幅瑰丽动人的绢花  洋洋洒洒 带着美丽的牵挂  是在浅唱低吟一首深冬的情歌吗?  晶莹剔透的雪花漫舞于小桥流水间  在风里挣扎 寒冷里冲刺  舞动着曼妙身姿  种了一窗的微笑  经过江南水乡的润色  素洁得令人心疼  纷纷扬扬  优雅从容  伴着粉墙黛瓦  惊艳开场  淡然落定  远山近湖最后一片雪花  飘落湖面,乌镇已无法拒绝素鹅银纱  回首梦里水乡
期刊
夜色,天空一片暗红,好似某个遥远的地方燃起熊熊大火。近处暗红锐减,逐渐融成了浓的黑,稀疏的几颗星与明月显现出来。月光亮度刚刚好,使黑暗处的分界线神秘,却又恰好照亮正在行走的满怀期待的二人前方的路。  那是X博士与他的学生Z,此刻他们将看到顶尖科技的结晶——绝美无比的艺术品。  眼前是一株茶树,看似普通,却被严加看守,只有特殊人员才能进入,经过层层严密认证后,只有X博士才能零距离接触这株茶树。X博士
期刊
致敬一株野草  最大程度地弯下身子  去致敬一株生长在路边的  石缝间的野草  谁都无法体会它的磨难  在寂静的冬季所经历的一切  它的叶子是冰凉的  它的叶子是嫩绿的  它那弱小的身躯  穿过地狱无尽的黑暗  来到人间  看看三月温和而无私的阳光  看看匆忙的自大而悲戚的行人  它应该有更大目的  在北方大雪来临之前  完成它的使命  佚名碑  走着走着 便停了  困了、累了、倦了  知足了、无
期刊
文学家元好问生活于金元交替的动乱时代,但是一生著作颇多,影响甚广。他的“丧乱诗”重现金末元初时局的动荡局面;他的诗论词论融会贯通,令后人对诗词有更深的认识;他的文采飞扬,直指本心,让人看到文字不一样的美。而这些好的作品,都源于他的生活与经历。元好问一生诗、词、文及作品集甚多,其中贯穿他整个生命线的,当属他的诗。本文以元好问的文学活动为主线,以他的诗为落脚点,阐述他的文学活动及其诗歌生成的关系,以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