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灿烂的星空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莫言说:从某一种意义来讲,看电影确实比吃饭重要。这个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经历过大饥荒的苦难,可还是把看电影看得比吃饭重要,宁可饿一天肚子换来看一天电影。作为七零后,我没有经历过饥饿年代,但是从小也很喜欢看电影。小时候农村没有电,没有电视,看电影只能在室外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露天电影。说起露天电影,在中国农村,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都不会陌生。打我记事起,每逢村里放映电影,我都是在妈妈的背上跟随她和爸爸一起去观看。等到我已经会走路了,每当村部的大喇叭通知晚上有放映电影时,我欢呼雀跃,那一整天像是逢年过节那么兴奋。广播声音响起,我总是欢快地奔向卧室寻找那背婴儿的小背褥。小背褥是用一块四方花棉布左右两边缝上两条长带子做成的,诏安话叫做“嫲被”。我把小背褥放在看电影时要带的靠背椅上,一再提醒妈妈晚上别忘了背我看电影。我们村有四个自然村,露天电影在四个自然村轮流放映,放映地点大都在各个村落的戏台上或者晒谷场上,要是在我家附近的戏台上放映,我就不用找出小背褥了。太阳公公还没有下山,我便搬了几把板凳到戏台前占位置。那段被妈妈背着去看电影的时光是模糊而美好的,像婴儿在母亲的子宫里那样的混沌,那段岁月不记得看了什么电影,只记得爸爸妈妈怀里的温暖和妈妈背上的安全舒适,迷迷糊糊醒来后看到的那一片灿烂的星空。有时候看累了我就直接被妈妈背着,包裹在那温暖的小背褥里了,那通常是在寒冷的冬夜。要是在夏夜,那一个个背着小小保温瓶的大哥哥大姐姐叫卖着冰棍,是我看电影时最大的诱惑,吃着各式各样的的冰棍看电影,是我最快乐的享受。那时候看电影好像很少遇到下雨天,记得有时候碰到阴天看电影,妈妈就记得带上雨伞。如果恰好下起雨来了,那撑开的雨伞把整个银幕都占满了。这时候大喇叭又马上喊话让人们赶紧撑低一点,等到没有雨了,大家都自觉把雨伞收起来了。看电影时,有些调皮的小伙伴会在电影刚要播放的时候在镜头面前就着那一束光做手影,还有的干脆把头直接伸到镜头前,于是银幕便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阴影。播放电影的人不是本村人,他们都很随和,在调试机器时任由孩子们在镜头前调皮,等到电影正式播放的时候,要是他们还胆敢在镜头前乱来,便会马上遭到村里大喇叭诏安话的严厉训斥:“谁家的囡仔,赶紧乖乖看电影!”
  记得当时看电影我会单纯地区分 “好片”和“坏片”:经常放映的并且放在第一场的是“坏片”,而放在第二和第三场的就是“好片”了。那时候的电影经常播放各种战斗片和武打片,比较经典的片子几乎放映“烂”了,因为镜头经常出现雪花点或者颤抖着,要不干脆就断掉了。要是长久断掉了镜头,放映的人有时干脆马上换了新的影片,这时我们马上欢呼了起来。村里的大喇叭还会在要放映第二部电影的空隙插入一些通知,我们只好耐着性子听完,因为“好看”的电影会在第二部或者第三部才播放。等第三部电影放映完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到了第二天要去上学的时候还哈欠连连的。
  那些经常播放的影片到现在我都如数家珍:《少林寺》《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它们几乎在每次的露天电影中出现,几乎都放在第一场放映,它们都是那个年代最为优秀的电影,因为放映的次数多了,让我觉得是“坏片”,其实到现在那些影片里的经典镜头仍然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而一些放映次数比较少的影片,有的我只有看过一次,片名都忘记了,但是影片里的某些细节却永久地镌刻在脑海里。有一部影片,漂亮的女主角为了救绑在油锅上方的男朋友,她被坏人逼迫在铺满玻璃渣的空地上跳舞。舞曲的旋律忧伤却很悠扬动听,后来的结局我忘记了,但是那女子光着脚跳印度舞,鲜血从她美丽的脚下流了出来,她痛苦地停了下来,却发现绑男朋友的绳子马上下坠了很多,她立刻咬牙又昂头跳了起来,一旁的坏人得意地哈哈大笑,后来男女主角获救了没有已经没有了印象,但是那个女主不停地咬牙在玻璃渣上翩翩起舞的样子永远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那些经典画面成为影片里最动人的星星,它们在夜空中熠熠生辉……年幼的我在欣赏电影的时候用非常朴素的善恶观来评判里面是好人还是坏人,例如战斗片就容易区分,好人就是我们的红军战士,坏人就是国民党反动派,而故事结局总是我们红军胜利了。战斗片都是这样千篇一律的战斗过程与结局,于是不爱看,比较喜欢看的大都是武侠片,像《木棉袈裟》《神鞭》《无敌鸳鸯腿》《鹰爪铁布衫》……它们有的虽是放映多次我却百看不厌,影片里的经典动作至今仍历历在目,比如为保袈裟而在烈焰中自焚的方丈念着经;神鞭侠士那长长的清朝辫子横扫敌人;那一对侠客男女使出无敌鸳鸯腿绝招的时候正在用脚画着圆圈;还有那击破铁布衫绝招的最后裤裆里的一击……
  除了经典动作难忘以外,还有一些经典台词至今居然能在我的脑海里翻腾。有一部近代影片是讲一个侠盗劫富济贫,每次劫后都留下一条红领带,影片最后他微笑着说:“再买一条红领带!”《神鞭》里那个割了长辫子的侠客在最后说了颇有气魄的一句话:“鞭没有了,神还在!”这“神”,便是为民除害之“神”,是爱国主义之“神”!这些经典影片已经铭刻在我的孩提时代,艺术真的是有永恒的魔力,那一部部露天影片就在我童年的星空里闪烁,我能够随意地摘取每一颗光芒献给你:最无私的爱情《云海玉弓缘》,女主咳出血还在微笑着与死神赛跑,直到在男主的怀里含笑而逝;最圆满的爱情《龙女》,龙女为了能与凡人书生结缘,咬牙身受剥鳞之苦痛,最终与高中状元的书生终成眷属并得到龙母治愈刮鳞之病痛;最伟大的母爱《妈妈再爱我一次》,只记得每看一遍就又泪流满面,还有那首陪伴至今的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最无私的人间大爱黄梅戏《香魂》,苗香原本是美丽的少女,为救村民被烧毁了半边脸,最后绝望地投入熊熊大火之中。虽是黄梅戏,咿咿呀呀的,但是我看得落下了泪。里面的唱词很感人,苗香在香魂庙里唱:“山妖凶恶不可怕,亲人疑我最伤人……我不愿浑浊场内贪富贵,我不愿香魂庙里把名扬……”“青山处处有香魂,但愿人间万木春……”影片最后,苗香手托火珠自焚化作天邊的云霞……
  后来上初中,学校经常组织到电影院观看电影,记得有一次看了《烛光里的微笑》,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当时班主任蒲老师在第二天语文课上提问观看影片后的感受,他没有事先布置观后感作文,班上只有我举手回答,我随口说了很久,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想那一次没有作文草稿我能够当场口若悬河地讲,那是因为儿时观看露天电影让我已经对电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热爱,要是让我当时写影评,我一定能写得很精彩的。影评人韩松落说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还鉴别不出一部电影的好与坏,等回去写影评的时候就知道好电影从人性的角度从背景,有许多可以写的点。他还在《为了报仇看电影》里说:“看电影是为了向庸常的生活报仇。”而我打小就爱看露天电影,那可是最为纯朴的乡村生活给予我童年生活的馈赠。可惜上了初中后就很少有露天电影了,因为电视机开始在村里普及了,同学们经常讨论的不再是昨晚的露天电影而是昨天的电视连续剧如何精彩了……后来有了影碟机,我买了许多影碟片在家中放映,但与观看露天电影的感受更是有着天渊之别……
  现在偶尔去电影院看电影,即使电影是三D甚至是五D拍摄,立体效果显著,你可以感受到一支支暗器朝你脸上刺来,影院里音响效果很棒,银幕非常清晰,你边吃爆米花喝汽水嗑瓜子边看,可就是再也找不到孩童时星空下的那种惊喜与温馨了。哦,我的露天电影,我的童年那片灿烂的星空……
其他文献
鱼王或以梦为鱼  我少年时在乡间生活,有多次捕鱼的经历。鱼在水中捕食或逃命时,也像是花样溜冰或耍杂技,那种猛烈的转折或拐弯真如绷紧的弹簧在伸直或箭矢脱离拉满的弓弦。即使是在网眼或钓钩上拼命挣扎,除了柔弱、哀怜和苦楚,没有更多暴烈及疯狂,犹如樱花在漫天大雪中飘降,缤纷、凄美而无助。这当然是一种假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鱼类世界同样适用。但我宁可相信农业时代的鱼是优雅的,至少鱼的游动是优雅的。
期刊
话说清明,人们都懂得是祭奠先人、追念先辈的时节。追念祖辈,传承家风,以孝为先,从小培养。这是优良家教。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瞻仰那些为新中国成立奋斗终生、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们,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强大,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那可歌可泣的精神,感动着后人。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缅怀他们,也会在清明节,来到烈士墓前,献花圈,默哀,奏国歌。这是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时代,我也很
期刊
家乡诏安,有一美食,名字有点怪,叫猫仔粥。  在诏安县城,特别是中山路两侧,有许多饮食摊点,这些摊点一般都会煮猫仔粥,虽然大同小异,但味道优劣有别,比较著名的,是“臭头猫仔粥”。  臭头是一个人的外号,光头,无须,衣着朴素而干净,除专注于煮粥外,不苟言笑。他的粥摊开在九户市场的一个角落。每天傍晚,臭头出来摆摊,在九户祠堂西侧墙根下的土埕上摆一个台子,上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一盘盘闪着光泽的新鲜食材:马鲛
期刊
某天,意外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听到自己的文字《寻找温暖》:  “恍惚间,忽然想起一个词‘远方’,远方到底有多远,远方究竟有什么呢?说起远方,总会浮起诗意的氛围,总想着远方的某个地方会有桃花源似的落英缤纷,有着最纯净的生活。而我,总在想象自己正奔向远方。开始喜欢火车奔驰的意象,在钢轨上,可以快意地奔向远方,一路穿过高山、田野、河流,领略无数的风景,完成最诗意的旅程。  但我永远无法领略许多风景,
期刊
香港路北端横卧着东西走向的府口街、卫口街(今台湾路西段),香港路从南至北分为:旧桥头、南门头、南市街、双门顶。我有许多中学时代同学的家均居住于此。旧桥头的吴惠芬,南门头的许宝华、陈琛琛,南市街的王士林、章良海、谢茂贵、赖美华、林贻泾,双门顶竹椅社的庄俊钧……我们都是漳州二中老三届老高三的同学。香港路地处漳州古城中轴线上,也许是受到一箭之遥的文庙的眷顾,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旧桥头的高庆狮(惠芬同
期刊
可不可以把你吐出的泡沫  当做花开,那些白茫茫的水之魅影  可不可以当做一次纯净的洗涤  然后落日被重新打撈,回到  内部的燃点  哦,落日突围海的困境  火辣辣的激情喷薄。天空拉开日子的  衣袋。海让出盐晶,水草和鱼类的睡眠  可不可以把海鸟的叫鸣  当做梦想的号角。我的女神怀抱珍珠  她吞噬光华,她在光华中受孕  海 安静下来  我看见半坡的星火一闪一闪  一闪一闪的还有苦难的双眼  它睁开一
期刊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汾水关,离我家仅几里路程。汾水关是324国道上,福建与广东交界处一个天然的壑口,壑口两侧群峰列障,形成“东连五福,西接两广”的山隘。小时候,我经常和祖母,步行经过汾水关到广东省饶平县走亲戚。祖母从广东嫁到福建。每逢娘家节日,祖母都会回娘家走走。小时候的记忆里,汾水关周边尚无人烟。  十来岁时,我和姑姑、姑父等几个人到广东饶平县黄冈镇看戏。至今依然记得看的是潮剧《十五贯》。剧中“
期刊
一  1930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海风徐徐中有些凉意。在厦门前往漳州的路上,沙土纷飞。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罗明与军委书记的王海萍,前来为陶铸送行。罗明说:“该说的话,此前都已经说过了。”陶铸点点头,默默地握着罗明的手,继而又去握王海萍的手。无言地道别,成了他们内心展示的风景。  领导们离开后,陶铸拥抱了叶炎煌。他说:“在厦门,你帮我很多,这不,搭乘的这辆马车,也是你老兄帮忙联系的。谢谢了!”  叶
期刊
平和多山,上千米的山峰就有31座。最有名的是灵通山,火山地质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为有“南方的悬空寺”灵通岩而成名已久,黄道周也曾登临留墨。最高的是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如今茶香满山,不久也将樱花满园。这两座山的风景不在山顶,灵通山则是悬崖峭壁,不易攀登,我心有所想,却都没能爬上山顶。我真正登顶的是平和的第二高峰,平和與永定的界山仙洞山,海拔也超过1500米了。山顶上有座石垒的小庙,香火很旺,
期刊
尽管中国绘画著述里关于黄道周的记录稀少,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研究其绘画作品的兴趣。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号石斋,明万历十三年出生于漳浦县铜山(现东山县),自幼聪敏好学,曾游学于闽广一代,有“闽海才子”之誉。天启进士,南明福王、唐王之重臣,率兵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黄道周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他博学多才,精通理学、易经、诗文、书画。乾隆帝评价其为“不愧一代完人”。  傅抱石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