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学思路的创新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质疑。作为母语的语文,无论怎样变革,阅读仍是学习好语文的关键之一,是打开中学语文学习的金钥匙。
一、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
1. 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解读)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不理解读物的意义,就不可能从中吸取文化科学知识、交流信息,无法通过阅读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更谈不上学习语文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理解性阅读以认读为起点。作者从客观事物中获得认识再用文字符号编码,过程是物——意——文;读者则要解读文字编码,获取意义,从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文——意——物。阅读用汉字书写或印刷的读物,首先要正确辨识汉字的音形义,即“解码”。理解性阅读既要微观理解,更要宏观理解。微观理解指对读物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章节的局部理解;宏观理解指对读物整体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社会价值,乃至作者的全面理解。只扣字词句、见树不见林不是真正的微观理解;撇开字词句、天马行空地架空“分析”,也不是真正的宏观理解。理解性阅读包涵文字——意蕴——文字和整体——局部——整体这样两个双向运动过程。
2. 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赏读)
中学阅读教学应该培养欣赏性阅读能力。目前在全国各地试用或实验的其他中学语文教材也都有单独编排的文学作品单元,重在培养欣赏性阅读能力。中学生欣赏性阅读的对象不应限于文学作品。其一,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前一条显然包括记叙真人真事、说明客观事物、论说事理哲理、社会交际应用的非文学作品在内,如《背影》、《岳阳楼记》。其二,选作课文的古今文章,内容上含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则具有结构美、语言美、节奏美等美的因素,阅读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如《别砍那棵树》、《醉翁亭记》。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许多并非文学作品,或者不是安排在文学作品单元里教学的,但都应培养欣赏性阅读能力。中学生的欣赏性阅读目的在于借鉴。成年读者欣赏优美有趣的读物,从中获得身心愉悦,阅读本身可能就是目的。但中学生除此之外,还要借鉴作者观察问题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谋篇布局的思路,表情达意的技巧,从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门径。欣赏性阅读的潜在功能是提高中学生阅读的品位。课文经过精心筛选,多为名家名篇,时文也大都文质兼美,中学阶段学生阅读四百来篇课文,无形中为他们选择读物树立了一个高标,有助于他们课外阅读时舍弃或抵制那些观点偏颇、结构凌乱、故事雷同、文字拙劣、品位低下的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
3. 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研读)
研究性阅读有不同的层次。编辑审稿、主持人播音、导演演员读剧本、专家学者写论文,都要作一番研究性阅读。中学生的研究性阅读,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作较为深入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中学阅读教学与成人个体阅读的显著区别,在于课堂上同时存在两种阅读主体,即教师个体和学生群体。一般来说,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欣赏水平高于学生。如何使学生的理解欣赏水平提高到教师的高度?传统的做法是讲解分析,即教师把自己的(或从教参中抄来的)阅读体会和盘托出,奉送给学生。实践证明,这样做费力不讨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探寻、研究、思考,发挥每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精神。如果引导得当,学生群体的阅读水平有时会超出教师个体,达到意想不到的广度和深度。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有助于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开展师生阅读互动比赛时,发现除《红楼梦》、《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茶花女》等中外名著走进教室,一些教师未读过的中外优秀作品《穷人与富人》等也走入同学们的生活。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还大大地缓解了教学上的压力,激发了其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研究性阅读的核心是质疑,即提出疑问。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学则须疑”。义务大纲要求初中生“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继承。课文反映了什么内容,是否真实,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无更好的写法,语言表达有哪些特色,有无更好的表达方法……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研究,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中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解读——赏读——研读,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三个基本层次。当然对高中生的要求应该比初中生更高。
二、 中学阅读训练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在实践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中学阅读训练应使学生获得的阅读技能主要是:
1. 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出声的阅读,默读是无声的阅读。义务大纲要求初中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眼、脑、口、耳协同动作,可以从中判断学生认读的正误、理解的深浅、欣赏品位的高下、探究研讨的精粗。朗读的主要技能有重音、停顿、语调和语速。义务大纲对默读的要求是“集中注意力”、“不动唇、不指读”,对高中生则应提高默读速度和理解率。默读的主要技能是减少眼停和回视,扩大视距和视幅。
2. 精读和略读。精读的目的在于充分理解读物,要咬文嚼字,“纤屑不遗”;略读目的在于观其大略,要善于“提纲挈领”。精读是基础,略读为应用。精读要弄懂读物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带有研读成分,一般要经过整体感知——局部研读——整体把握三个阶段。义务大纲要求掌握的精读技能有圈点、批注、摘录、制作卡片和写读书心得笔记。略读则要读一遍就能理解大意。
3. 速读和听读。速读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义务大纲首次对读速提出了每分钟500字左右的指标,高中生当然要读得更快、理解更深些。听读可以边听边做其他事,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义务大纲在听话训练中对听读记叙性、说明性、议论性文章分别提出了理解的要求。对听读文学作品也应提出相应要求。速读靠视觉,听读靠听觉。听读因受时间限制,要求更高。
一、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
1. 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解读)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不理解读物的意义,就不可能从中吸取文化科学知识、交流信息,无法通过阅读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更谈不上学习语文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理解性阅读以认读为起点。作者从客观事物中获得认识再用文字符号编码,过程是物——意——文;读者则要解读文字编码,获取意义,从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文——意——物。阅读用汉字书写或印刷的读物,首先要正确辨识汉字的音形义,即“解码”。理解性阅读既要微观理解,更要宏观理解。微观理解指对读物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章节的局部理解;宏观理解指对读物整体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社会价值,乃至作者的全面理解。只扣字词句、见树不见林不是真正的微观理解;撇开字词句、天马行空地架空“分析”,也不是真正的宏观理解。理解性阅读包涵文字——意蕴——文字和整体——局部——整体这样两个双向运动过程。
2. 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赏读)
中学阅读教学应该培养欣赏性阅读能力。目前在全国各地试用或实验的其他中学语文教材也都有单独编排的文学作品单元,重在培养欣赏性阅读能力。中学生欣赏性阅读的对象不应限于文学作品。其一,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前一条显然包括记叙真人真事、说明客观事物、论说事理哲理、社会交际应用的非文学作品在内,如《背影》、《岳阳楼记》。其二,选作课文的古今文章,内容上含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则具有结构美、语言美、节奏美等美的因素,阅读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如《别砍那棵树》、《醉翁亭记》。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许多并非文学作品,或者不是安排在文学作品单元里教学的,但都应培养欣赏性阅读能力。中学生的欣赏性阅读目的在于借鉴。成年读者欣赏优美有趣的读物,从中获得身心愉悦,阅读本身可能就是目的。但中学生除此之外,还要借鉴作者观察问题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谋篇布局的思路,表情达意的技巧,从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门径。欣赏性阅读的潜在功能是提高中学生阅读的品位。课文经过精心筛选,多为名家名篇,时文也大都文质兼美,中学阶段学生阅读四百来篇课文,无形中为他们选择读物树立了一个高标,有助于他们课外阅读时舍弃或抵制那些观点偏颇、结构凌乱、故事雷同、文字拙劣、品位低下的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
3. 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研读)
研究性阅读有不同的层次。编辑审稿、主持人播音、导演演员读剧本、专家学者写论文,都要作一番研究性阅读。中学生的研究性阅读,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作较为深入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中学阅读教学与成人个体阅读的显著区别,在于课堂上同时存在两种阅读主体,即教师个体和学生群体。一般来说,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欣赏水平高于学生。如何使学生的理解欣赏水平提高到教师的高度?传统的做法是讲解分析,即教师把自己的(或从教参中抄来的)阅读体会和盘托出,奉送给学生。实践证明,这样做费力不讨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探寻、研究、思考,发挥每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精神。如果引导得当,学生群体的阅读水平有时会超出教师个体,达到意想不到的广度和深度。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有助于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开展师生阅读互动比赛时,发现除《红楼梦》、《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茶花女》等中外名著走进教室,一些教师未读过的中外优秀作品《穷人与富人》等也走入同学们的生活。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还大大地缓解了教学上的压力,激发了其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研究性阅读的核心是质疑,即提出疑问。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学则须疑”。义务大纲要求初中生“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继承。课文反映了什么内容,是否真实,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无更好的写法,语言表达有哪些特色,有无更好的表达方法……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研究,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中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解读——赏读——研读,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三个基本层次。当然对高中生的要求应该比初中生更高。
二、 中学阅读训练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在实践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中学阅读训练应使学生获得的阅读技能主要是:
1. 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出声的阅读,默读是无声的阅读。义务大纲要求初中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眼、脑、口、耳协同动作,可以从中判断学生认读的正误、理解的深浅、欣赏品位的高下、探究研讨的精粗。朗读的主要技能有重音、停顿、语调和语速。义务大纲对默读的要求是“集中注意力”、“不动唇、不指读”,对高中生则应提高默读速度和理解率。默读的主要技能是减少眼停和回视,扩大视距和视幅。
2. 精读和略读。精读的目的在于充分理解读物,要咬文嚼字,“纤屑不遗”;略读目的在于观其大略,要善于“提纲挈领”。精读是基础,略读为应用。精读要弄懂读物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带有研读成分,一般要经过整体感知——局部研读——整体把握三个阶段。义务大纲要求掌握的精读技能有圈点、批注、摘录、制作卡片和写读书心得笔记。略读则要读一遍就能理解大意。
3. 速读和听读。速读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义务大纲首次对读速提出了每分钟500字左右的指标,高中生当然要读得更快、理解更深些。听读可以边听边做其他事,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义务大纲在听话训练中对听读记叙性、说明性、议论性文章分别提出了理解的要求。对听读文学作品也应提出相应要求。速读靠视觉,听读靠听觉。听读因受时间限制,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