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爱情的圣彼得堡

来源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抵达圣彼得堡是在大雪纷飞的深夜。无数次设想过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刻。候机时看到一篇文章:纪念冬妮娅。想象中的苏联女孩有张清秀美丽的脸,整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没人认真去记情节的来龙去脉,只有保尔和冬妮娅 。俄罗斯之行,注定与文学和爱情脱离不了干系。
  普希金博物馆
  在东二区昏暗的晨光中醒来,涅瓦大街上还是灯火通明。踏着积雪从文学咖啡馆出发,沿喷泉河向城市深处走去。按照地图上指引的方向,普希金在圣彼得堡最后的居所就坐落在这条河边。1830年代,30岁出头的普希金就走在这条河边的路上,冬春夏秋,到咖啡馆去。当时整个俄罗斯最好的文人几乎都聚集在这里。文学咖啡馆的二楼有个临窗座位,正是普希金当年的固定位子,咖啡馆至今为他保留,那时他就坐在这里看涅瓦大街人来车往,思考写作。
  1837年1月27日,彼得堡阴沉寒冷的冬天,普希金在这里喝完最后一杯咖啡,出发前往决斗地点。如今这座博物馆保留了普希金最后那些年月中最日常的模样,庭院、门厅、卧房秩序井然,物品静置于四处,每个仔细端详好像都看得出一段故事。最让人感叹的是诗人的书房,空间不大,老式书架上摆满了典籍,一张古旧沙发床,一把躺椅,甚至书桌上的羽毛笔和墨水都似乎保留着当年的样子。如果仔细去看,甚至能在床角发现一点陈旧的血迹,据说这里是普希金最后逗留人世的地方。
  关于那场为了妻子冈察洛娃的决斗,至今众说纷纭。在19世纪的欧洲,人们为了尊严和爱情决斗也是常有的事。在政商两届与文化名人关系复杂的沙俄时代,普希金也有着诗人之外的许多标签。他在38岁死去,却已然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如今的彼得堡四处可见他的印记,在莫斯科也很容易找到与普希金相关的广场、街道和餐厅。尽管是在俄罗斯这样一个文学艺术群星璀璨、诺贝尔文学奖就有五位得主的国家,普希金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某种意义上他代表了俄罗斯。这是在剥离了历史传奇的外壳之后,从他单纯而柔软的诗作中折射出来的。在普希金博物馆参观,全程都有中文讲解,在不同情境下配合诗人最有名的篇章朗诵。一场温暖又怅然若失的旅程,最终还是融化在普希金水一样的诗句里。
  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
  对比普希金博物馆的名字总是用加粗字体印刷在旅行指南的第一页,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就显得低调得多。陀氏出生在莫斯科,却在圣彼得堡度过了大部分岁月,还曾流放西伯利亚,因为其复杂曲折的身世,颠沛流离的一生不断更换住处,在俄罗斯多处都建有他的故居博物馆,而圣彼得堡的这一个是他生命最后的居所。
  我在圣彼得堡的傍晚街头,手拿地图四处探寻这个看似隐秘的住所。在白昼时间只有6个小时的冬日,这座城市保持着灯火辉煌的华丽金色。在一家本地蔬果市场一旁的路口,在询问了两个年轻的本地人后,才找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地下室大门。没有普希金故居的明亮和宽敞,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的家显得紧张、局促和阴暗。尤其是两位作家的书房对比,普希金的书房繁复而古典,充满浪漫而精致的美感,而陀氏书房显得简陋许多。就是在这个书房里,他写出了《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伟大的作品。故居的英文讲解文本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了陀氏的妻子安娜和她的孩子们。在安娜年仅20岁时,她以速记员的身份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遇,并在合作完成一本书后结婚。在作家之后的写作生涯中,安娜也一直充当沉默却重要的角色,她为作家速记,也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陀氏以多种语言留存于世界每个角落的作品,都渗透着这个比作家年轻许多的女人的思考和表达。
  在准备写《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时,因为搬重物,陀氏血管破裂,当天就去世了。他房间的时钟至今停留在他去世的一刻。那一天是1881年2月9日。临终前,他打开十二月党人妻子送给他的那本
  《路加福音》,指着其中一段对妻子说:“你瞧,这儿写着:‘不要强留’。”
  离开彼得堡是在深夜,一辆夜间火车带我前往莫斯科。身后这些穿梭于老房子之间的沉默旅行、不动声色的观察,只通过一个单薄的讲解器让那些已经飘散于时间里的碎片重新组合,成章,形成鲜活的故事。我为文学而来,毕竟在那么多个阅读俄罗斯小说的夜晚之后,来到这片土地是最顺理成章的一件事。可离开时所得却并不只是粗浅的认证,这些老旧的故居还原了作家作为普通俄罗斯人生活与工作的样子,至于其中的诗意,乃是这个神奇国度本来的色彩。
  (摘自“澎湃新闻网·私家地理”)
其他文献
作家刘恒,素以蘸水笔写作,在文坛堪称独一无二。他说,用蘸水笔写作,在纸上总有一种“刻”的感觉,很舒服,文思也顺畅。  金石可镂,刻,是刻度,是时刻;是记忆,是劲头……细琢磨,刻的意境很多。自然有“刻”,四季轮回分秒不差;生活有“刻”,“点点滴滴在心头”;行走有“刻”,一步一个脚印;做事有“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诸多的刻,是一种境界,没有恪守之心,缺乏刻苦之力,轻飘飘,水过地皮湿,充其量留下些
今年暑期,众多进口文化大餐冲击着上海的文艺演出市场。但是,热闹非凡背后却是无奈:文化产业化未达成,演出市场进出口额比例失调,文化赤字严重…… This summer, many impor
作者简介:崔洪斌(1991-),男,汉,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史。  摘要: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陈云计划与市场思想的内容——“三位一体”“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鸟笼子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重要基础,对促进国民经济良好、健康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rn垃圾,人人天天都在“生产”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这个与家家户户关系密不可分的说小即小说大即大的事,不单常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大城市特别是类似北京这样的特
期刊
青浦区以“上善”精神为引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进博会、打响“四大品牌”、社会治理、城市精神精细化管理和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
期刊
首批18位博士集体加冕  1983年5月27日,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马中骐、谢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及其老师、校长们与一批硕士齐聚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召开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大会。其中,唯一的工学博士冯玉琳因当时在美国读书未到场。这是我国自1981年1月1日正式实行学位制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多次实地调研取得的资料,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振兴;突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7-0048-05  近两年来,辽宁经济增速出现负增长,增速跌到全国倒数第一,一些人唱衰辽
从历史上看,特定的法治进程中需要特定的法治口号和命题,这些口号和命题往往能够发挥积极的修辞效果。“法治方法论时代”就是如此,它标志着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宏观转向,强调对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深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的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设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改革的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当前政府审计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民主社会当中政府向社会公众对政府完成的受托责任状况报告的重要工具,所以在其制度的科学完善的程度上就比较重要。本文主要就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内涵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
江西省井冈山市马源村是距离茅坪村翻过山岭不到3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群山环抱着一条小溪经寿岭流去,山脚下散住着数十户山民。山边有一条石块砌成的古道,直通宁冈县(现并入井冈山市)城砻市。这条古道窄处尺五,宽处有二尺多,照这般规格,当是宋明时期所修,从葛田至寿岭3公里至今保存完好。千百年来,不知多少官家兵勇、商旅乡民往来此间,一直也没个名,人们提及这山间古道,都是说“那条路”。但1928年5月以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