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分析了陕西省柞水县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创新乏力、投融资渠道单一、宣传营销乏力、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等;提出了柞水县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及建议:创新生态旅游产品、建立投融资机制、树立知名品牌、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培养旅游人才。
【关键词】柞水县;生态旅游;产品创新;对策
柞水县是陕西省商洛市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县,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该县已制定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正在打造“园林式生态旅游名县”。本文就柞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提出柞水县旅游产业可持续發展的对策及建议。
1.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目前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势头强劲[1][2]。
2.柞水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柞水县位于东经108°50′-109°36′,北纬83°25′-36°56′之间,东西长72.7km,南北宽55.2km,地处秦岭南麓,商洛市西部。县辖13个乡镇,120个村,2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万人,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全县贫困人口占到60%以上,林业用地18.8万hm2,森林覆盖率为78%,系陕西省重点林业县和典型的山区贫困县。
几年来柞水县把发展生态旅游确定为全县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县政府围绕建设陕西旅游强县和国家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柞水县已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省级旅游县。2007年至2009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11万人次,门票收入5400万元,旅游总收入8.21亿元。特别是2009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上升到155万人次,门票收入增加到1900万元,旅游收入增加到4.65亿元,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份额占到19.8%。主要旅游景点如下:
2.1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十大旅游重点项目。牛背梁是秦岭东段最高峰,海拔2802m,集雄秀幽奥于一身,这里是水的源头、花的海洋、绿的世界、动植物的乐园,苍山奇峰、清溪碧潭、寂谷密林、峭壁险崖等自然景观比比皆是,被誉为“天然氧吧、城市之肺”,是寻幽探奇、森林疗养、登山科考的理想之地。
2.2奇特的柞水溶洞
柞水溶洞风景区是柞水县旅游的龙头景点,位于柞水县石瓮镇,距西安市79km,景区总面积为2400 hm2,有大小溶洞118个。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AAA景区和省级地质公园。目前对外开放的溶洞有风洞、百神洞、天佛洞等三个。
2.3对峰台上的观音庙
对峰台是柞水久享盛名岿峻壮丽的山峰之一,位于天佛洞对面,海拔1090m,高出地面400米,游人需攀行台阶610m、S形盘旋石栈道110m即可登临峰顶。山顶观音庙远近闻名,游人、香客常年不绝。
2.4传奇的凤凰古镇
凤凰古镇位于柞水县东南部45km的社川河与皂河、水滴河交汇处,是一个经历了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沧桑老镇。2002年陕西省政府将凤凰镇列为陕西省特色民居保护区,成为陕南地区独一无二、保存尚好的古商铺民居建筑群落。
2.5人间天堂锦苑盘谷山庄
锦苑盘谷山庄位于秦岭南麓柞水县黄花岭下,与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秦楚古道、长安翠华山为邻,距西安仅63km,从西柞高速营盘出口上102省道直通庄园。山庄规划总面积162hm2,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清溪碧潭。山庄突显人文生态理念,着力打造五星级标准大型综合休闲旅游度假景区。
2.6秦楚古道
秦楚古道是公元562年,即北周武帝时,在原有终南小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骡马古道。扩建后的秦楚古道,又叫“义谷道”,是一条一丈来宽的古长安通往安康、湖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存有“花门楼”“耍钱场”等历史文化遗迹,山顶有万亩高山草甸、千年的杜鹃花等高山植物。风景独特,尽显古柞水县的沧桑与繁荣。
3.柞水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柞水县旅游产业近年一直呈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存在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创新乏力、投融资渠道单一、宣传营销乏力、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
3.1品牌意识不强
柞水县旅游产业起步于1985年天佛洞的开发,历经27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缓慢前行和跨越式发展三个历史阶段。目前景点单一的状况仍然没有完全改变,与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现代都市人的旅游需求极不相称,个别的乡镇和部门、部分领导和一些群众缺乏现代旅游开发理念,旅游产业发展的品牌意识不强,对旅游产业的地位、旅游政策法规认识不足,致使柞水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变成经济优势,旅游产业始终处在“二线”。现有旅游产品几乎还是单打独斗,缺乏大品牌、大旅游思想[3]。
3.2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柞水县的旅游产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旅游产品创新不足。柞水溶洞等已有老景区景点的规划和建设起点不高,综合服务设施不到位,旅游产品文化底蕴不深,人文资源挖掘不够,休闲度假产品和休闲产业发展单一,旅游产品的可参与性、体验性不强,因此,其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3.3投融资机制缺乏
由于柞水目前的旅游产业开发经营仍然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经营机制不活等原因,多元化市场参与的经营方式尚未形成,难以引导,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共同参与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的开发,没有形成柞水县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与机制,缺乏资本经营理念和市场。资金不足是制约柞水县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又一瓶颈。 3.4宣傳营销乏力,旅游管理人才缺乏
柞水县旅游产业宣传投入力度不够,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向、游客消费心理、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不够,视野不够广阔,跟不上市场消费要求的变化,宣传造势缺乏整体性,力量分散、主题不明、景区之间缺乏品牌共创、联手宣传促销意识,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道,缺乏对柞水整体旅游产业及全县形象的系统宣传。
人才使用机制不活,吸引懂旅游、会管理的人才来柞水投资创业力度不大,柞水县旅游产业人力资源严重缺乏,旅游管理人员队伍奇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全县从业人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的不足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旅游专门人才严重匮乏。现有专业旅游人才不稳定,导游队伍整体水平低,好坏参差不齐,知识面窄,没有专业培训导游的机构,制约了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
4.柞水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4.1创新生态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开发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政府主导型、企业化开发经营型、半企业化开发经营型。旅游产品开发选择何种经营模式,应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对于柞水县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笔者以为,对于大的旅游产品,如以循环线路为特色的大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当采用政府主导型,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旅游产品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其经营管理也相对复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政府主导的产品开发可以避免因追求短期效益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对于一些小的旅游产品开发,如农家乐、采摘园等产品开发则应当以企业化开发经营型为主,充分调动企业及个人的产品开发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
4.1.1打造以循环线路为特色旅游产品
西安第二生活区规划完整的描绘了柞水旅游的框架与未来,而空间的合理利用与产业的合理布局是构成大循环线路的核心。这个循环线路可概括为:“三廊六区九点”。九点是将牛背梁、秦楚古道、县城、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红岩寺红色基地、曹坪农贸集散、丰北河高山景观等项目(景区)通过高速公路路、省道和三大流域联系起来,形成三纵四横八路迎宾的循环生活圈。六区是指营盘生态旅游区、县城中心家园区、溶洞地质探险区、小岭采冶工艺区、凤凰古镇风情区、高山农牧体验区。三廊是指以乾佑河为轴线的牛背梁森林公园、盘谷山庄、秦楚古道、柞水溶洞群打造生态旅游、乡村地产、康体养生和特色美食为主题的山水走廊;以社川河为轴线老村古镇、采冶工艺、手工作坊、田园牧歌、民俗文化为产品,打造古镇风情、特色饮食和现代工业相融合的梦幻走廊;以金井河为轴线打造修德养老、采风写生、传统教育和临终关怀为内容的福地(养生)长廊。
4.1.2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柞水县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时,要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乡村旅游业起源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柞水县应当广泛开展农家乐、民俗村、休闲茶园、休闲渔场等旅游形式。项目开发的内容应当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体验为主,开发以“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其发展方向是集观光、考察、体验、运动、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
4.2建立投融资机制
招商引资作为旅游经济的重头戏,需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内信息网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围绕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及园区产业体系建设,论证和梳理一批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项目,建立项目库、客商库、资源库和智能库,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采取“上门招商、网络招商、会展招商、产业招商”等种招商形式,主动与国内外大型旅游集团、大财团联系,精心组织重大项目的洽淡和论证,推进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实施,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服务工作,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将本单位的办事程序、执法依据、收费标准与实际相结合,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客商提供收费最低、办事最快、手续从简的服务。要树立让利于人的思想,不要怕客商赚钱,只有客商赚钱,政府和当地居民才能有利可图。
4.3树立知名的旅游品牌
依托自然资源、风土人情,通过科学规划旅游路线,合理设计新奇特旅游产品,积极树立旅游形象,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树立柞水县生态旅游的品牌,使之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知名品牌。
4.4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培养旅游人才
统筹整合对外宣传、景点管理、中介组织管理及旅游资源,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策划不同的节庆、演艺活动。要通过电视、专题研讨、广播、网络、报刊、户外广告、画册等媒体大力宣传柞水县生态旅游产品,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全民参与,齐抓共管,携手合作的宣传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内引外联,制定优惠的人力资源政策,吸引省内、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旅游人才加盟柞水县的生态旅游产业中来,同时也要注重本土旅游人才的培养,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和导游。可以把当地的从业人员送到旅游公司和相关院校进行短期培养,也可以请旅游专家和知名导游来柞水县授课,还可以把柞水县的普通高中生、职业高中送往相关院校攻读旅游专业学位。尽快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旅游人才,增强柞水县生态旅游发展的软实力和后劲。
【参考文献】
[1]陈淑兰.旅游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蒋敏元.森林资源经济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3]肖星.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85.
[4]马建章.森林旅游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5]Porter.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6]Robert Dilger,Peno A Juchem&Sandra M.pereira de Queiroz,Exa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Brazil[J].Applied Geography and Development,Development,Volume43:63-65.
【关键词】柞水县;生态旅游;产品创新;对策
柞水县是陕西省商洛市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县,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该县已制定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正在打造“园林式生态旅游名县”。本文就柞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提出柞水县旅游产业可持续發展的对策及建议。
1.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目前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势头强劲[1][2]。
2.柞水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柞水县位于东经108°50′-109°36′,北纬83°25′-36°56′之间,东西长72.7km,南北宽55.2km,地处秦岭南麓,商洛市西部。县辖13个乡镇,120个村,2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万人,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全县贫困人口占到60%以上,林业用地18.8万hm2,森林覆盖率为78%,系陕西省重点林业县和典型的山区贫困县。
几年来柞水县把发展生态旅游确定为全县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县政府围绕建设陕西旅游强县和国家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柞水县已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省级旅游县。2007年至2009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11万人次,门票收入5400万元,旅游总收入8.21亿元。特别是2009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上升到155万人次,门票收入增加到1900万元,旅游收入增加到4.65亿元,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份额占到19.8%。主要旅游景点如下:
2.1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十大旅游重点项目。牛背梁是秦岭东段最高峰,海拔2802m,集雄秀幽奥于一身,这里是水的源头、花的海洋、绿的世界、动植物的乐园,苍山奇峰、清溪碧潭、寂谷密林、峭壁险崖等自然景观比比皆是,被誉为“天然氧吧、城市之肺”,是寻幽探奇、森林疗养、登山科考的理想之地。
2.2奇特的柞水溶洞
柞水溶洞风景区是柞水县旅游的龙头景点,位于柞水县石瓮镇,距西安市79km,景区总面积为2400 hm2,有大小溶洞118个。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AAA景区和省级地质公园。目前对外开放的溶洞有风洞、百神洞、天佛洞等三个。
2.3对峰台上的观音庙
对峰台是柞水久享盛名岿峻壮丽的山峰之一,位于天佛洞对面,海拔1090m,高出地面400米,游人需攀行台阶610m、S形盘旋石栈道110m即可登临峰顶。山顶观音庙远近闻名,游人、香客常年不绝。
2.4传奇的凤凰古镇
凤凰古镇位于柞水县东南部45km的社川河与皂河、水滴河交汇处,是一个经历了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沧桑老镇。2002年陕西省政府将凤凰镇列为陕西省特色民居保护区,成为陕南地区独一无二、保存尚好的古商铺民居建筑群落。
2.5人间天堂锦苑盘谷山庄
锦苑盘谷山庄位于秦岭南麓柞水县黄花岭下,与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秦楚古道、长安翠华山为邻,距西安仅63km,从西柞高速营盘出口上102省道直通庄园。山庄规划总面积162hm2,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清溪碧潭。山庄突显人文生态理念,着力打造五星级标准大型综合休闲旅游度假景区。
2.6秦楚古道
秦楚古道是公元562年,即北周武帝时,在原有终南小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骡马古道。扩建后的秦楚古道,又叫“义谷道”,是一条一丈来宽的古长安通往安康、湖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存有“花门楼”“耍钱场”等历史文化遗迹,山顶有万亩高山草甸、千年的杜鹃花等高山植物。风景独特,尽显古柞水县的沧桑与繁荣。
3.柞水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柞水县旅游产业近年一直呈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存在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创新乏力、投融资渠道单一、宣传营销乏力、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
3.1品牌意识不强
柞水县旅游产业起步于1985年天佛洞的开发,历经27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缓慢前行和跨越式发展三个历史阶段。目前景点单一的状况仍然没有完全改变,与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现代都市人的旅游需求极不相称,个别的乡镇和部门、部分领导和一些群众缺乏现代旅游开发理念,旅游产业发展的品牌意识不强,对旅游产业的地位、旅游政策法规认识不足,致使柞水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变成经济优势,旅游产业始终处在“二线”。现有旅游产品几乎还是单打独斗,缺乏大品牌、大旅游思想[3]。
3.2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柞水县的旅游产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旅游产品创新不足。柞水溶洞等已有老景区景点的规划和建设起点不高,综合服务设施不到位,旅游产品文化底蕴不深,人文资源挖掘不够,休闲度假产品和休闲产业发展单一,旅游产品的可参与性、体验性不强,因此,其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3.3投融资机制缺乏
由于柞水目前的旅游产业开发经营仍然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经营机制不活等原因,多元化市场参与的经营方式尚未形成,难以引导,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共同参与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的开发,没有形成柞水县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与机制,缺乏资本经营理念和市场。资金不足是制约柞水县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又一瓶颈。 3.4宣傳营销乏力,旅游管理人才缺乏
柞水县旅游产业宣传投入力度不够,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向、游客消费心理、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不够,视野不够广阔,跟不上市场消费要求的变化,宣传造势缺乏整体性,力量分散、主题不明、景区之间缺乏品牌共创、联手宣传促销意识,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道,缺乏对柞水整体旅游产业及全县形象的系统宣传。
人才使用机制不活,吸引懂旅游、会管理的人才来柞水投资创业力度不大,柞水县旅游产业人力资源严重缺乏,旅游管理人员队伍奇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全县从业人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的不足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旅游专门人才严重匮乏。现有专业旅游人才不稳定,导游队伍整体水平低,好坏参差不齐,知识面窄,没有专业培训导游的机构,制约了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
4.柞水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4.1创新生态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开发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政府主导型、企业化开发经营型、半企业化开发经营型。旅游产品开发选择何种经营模式,应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对于柞水县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笔者以为,对于大的旅游产品,如以循环线路为特色的大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当采用政府主导型,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旅游产品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其经营管理也相对复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政府主导的产品开发可以避免因追求短期效益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对于一些小的旅游产品开发,如农家乐、采摘园等产品开发则应当以企业化开发经营型为主,充分调动企业及个人的产品开发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
4.1.1打造以循环线路为特色旅游产品
西安第二生活区规划完整的描绘了柞水旅游的框架与未来,而空间的合理利用与产业的合理布局是构成大循环线路的核心。这个循环线路可概括为:“三廊六区九点”。九点是将牛背梁、秦楚古道、县城、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红岩寺红色基地、曹坪农贸集散、丰北河高山景观等项目(景区)通过高速公路路、省道和三大流域联系起来,形成三纵四横八路迎宾的循环生活圈。六区是指营盘生态旅游区、县城中心家园区、溶洞地质探险区、小岭采冶工艺区、凤凰古镇风情区、高山农牧体验区。三廊是指以乾佑河为轴线的牛背梁森林公园、盘谷山庄、秦楚古道、柞水溶洞群打造生态旅游、乡村地产、康体养生和特色美食为主题的山水走廊;以社川河为轴线老村古镇、采冶工艺、手工作坊、田园牧歌、民俗文化为产品,打造古镇风情、特色饮食和现代工业相融合的梦幻走廊;以金井河为轴线打造修德养老、采风写生、传统教育和临终关怀为内容的福地(养生)长廊。
4.1.2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柞水县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时,要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乡村旅游业起源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柞水县应当广泛开展农家乐、民俗村、休闲茶园、休闲渔场等旅游形式。项目开发的内容应当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体验为主,开发以“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其发展方向是集观光、考察、体验、运动、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
4.2建立投融资机制
招商引资作为旅游经济的重头戏,需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内信息网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围绕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及园区产业体系建设,论证和梳理一批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项目,建立项目库、客商库、资源库和智能库,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采取“上门招商、网络招商、会展招商、产业招商”等种招商形式,主动与国内外大型旅游集团、大财团联系,精心组织重大项目的洽淡和论证,推进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实施,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服务工作,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将本单位的办事程序、执法依据、收费标准与实际相结合,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客商提供收费最低、办事最快、手续从简的服务。要树立让利于人的思想,不要怕客商赚钱,只有客商赚钱,政府和当地居民才能有利可图。
4.3树立知名的旅游品牌
依托自然资源、风土人情,通过科学规划旅游路线,合理设计新奇特旅游产品,积极树立旅游形象,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树立柞水县生态旅游的品牌,使之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知名品牌。
4.4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培养旅游人才
统筹整合对外宣传、景点管理、中介组织管理及旅游资源,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策划不同的节庆、演艺活动。要通过电视、专题研讨、广播、网络、报刊、户外广告、画册等媒体大力宣传柞水县生态旅游产品,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全民参与,齐抓共管,携手合作的宣传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内引外联,制定优惠的人力资源政策,吸引省内、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旅游人才加盟柞水县的生态旅游产业中来,同时也要注重本土旅游人才的培养,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和导游。可以把当地的从业人员送到旅游公司和相关院校进行短期培养,也可以请旅游专家和知名导游来柞水县授课,还可以把柞水县的普通高中生、职业高中送往相关院校攻读旅游专业学位。尽快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旅游人才,增强柞水县生态旅游发展的软实力和后劲。
【参考文献】
[1]陈淑兰.旅游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蒋敏元.森林资源经济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3]肖星.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85.
[4]马建章.森林旅游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5]Porter.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6]Robert Dilger,Peno A Juchem&Sandra M.pereira de Queiroz,Exa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Brazil[J].Applied Geography and Development,Development,Volume43:63-65.